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 第15章 第1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_第1页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 第15章 第1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_第2页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 第15章 第1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_第3页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 第15章 第1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_第4页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 第15章 第1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第1讲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地理内容索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课标要求•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备考指导•通过案例或图像等资料,辩证地认识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归纳、分析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运用资料,理解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分析其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并归纳学习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一般方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筛查]知识点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1)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古代。②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2)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②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③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的区域,自然资源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2)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并未阻碍其经济发展。[知识巩固]“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新疆利用生态光伏农业的现代化设施(下图所示),“南果北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热带植物在西北边陲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据此完成第1~3题。1.“光伏农业”的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A.全球变暖 B.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2.新疆“光伏农业”能够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昼夜温差大

④地广人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我国西北地区“光伏农业”投入规模化生产后对农业带来的影响有(

)①增加生产成本②改变生产方式③促进产业转型④产量过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BCB解析:第1题,“光伏农业”依赖于太阳能发电,这需要科技作为支撑,B项正确。第2题,“光伏农业”主要考虑光照条件,而规模发展需要考虑土地条件,②④正确;光伏发电和光照条件有关,与热量和昼夜温差无关,①③错误。第3题,“光伏农业”投入生产后,会促使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现代化生产,促进产业转型,②③正确;“光伏农业”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成本,且短期内不会出现产量过剩,①④错误。知识点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知识筛查]1.生态脆弱区(1)概念和分布: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2)特点: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一旦其稳定性被打破,土地易退化。(3)我国生态脆弱区的分布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②多大风。(2)人为原因。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知识巩固]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纬度位置图,该交错带是某些自然特征的过渡地带。读图,完成第1~2题。1.该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特征是(

)A.从草原向荒漠过渡B.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C.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D.从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2.导致该农牧交错带自然特征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洋流答案:1.B

2.B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农牧交错带位置判断,该交错带大致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附近,是我国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A项错误;该农牧交错带以东为我国半湿润区,以西为我国半干旱区,因此该农牧交错带位于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B项正确;图中显示,该农牧交错带大致位于35°N—45°N,不是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C项错误;该农牧交错带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不是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D项错误。第2题,该农牧交错带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附近,大致位于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以东地区水分条件较好,可以发展种植业,以西地区水分条件较差,植被以草原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导致该农牧交错带自然特征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项正确。知识点3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知识筛查]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治理,首先应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其次应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2)构筑防护体系。(3)以地养地,自然恢复。(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知识巩固]下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该沙区生物治沙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沙丘形态可以看出该区域盛行东南风B.按治沙时间从早到晚排序是c、a、bC.该区域种植的生物根系发达,其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D.该区域可以选育芦苇、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2.下列防护林工程能够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是(

)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C.东南沿海海防林D.东部平原绿化工程答案:1.B

2.A解析:第1题,该生物治沙工程可以固定沙丘,使沙丘逐渐变低,起伏减小,故按治沙时间从早到晚的排序是c、a、b;从沙丘形态可以看出该区域盛行西北风;该区域种植的生物根系发达,其作用主要是固定沙丘;该区域可以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芦苇是湿地植被,不适合在沙区种植。第2题,“三北”防护林能减弱风沙危害,防止荒漠化面积扩大;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主要是防治水土流失;东南沿海海防林主要是防止海浪侵袭;东部平原绿化工程主要是美化环境。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1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整合构建]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相互关系内容举例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地形、土壤、水文、气候、生物)等都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古代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很优越,区域发展水平却不高;而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依然能够发展得很好孟加拉国自然条件优越,但经济不发达;日本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但经济发达相互关系内容举例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典范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美国大平原地区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黑风暴”知识拓展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及影响

角度改造措施影响合理改造地形修建梯田、缓坡开垦、小流域治理保持水土、增加耕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发展气候温室大棚、地膜覆盖增加农作物产量,生产反季节农产品水文建设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少洪涝灾害土壤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单产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植树造林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角度改造措施影响不合理改造地形陡坡开垦、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气候排放温室气体、人为释放热量全球变暖、水旱灾害频发水文过度引水灌溉、开采地下水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土壤酸化、板结、污染、退化植被毁林开荒、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变化2.自然资源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

历史发展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社会阶段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气候、水源、土地、生物资源等矿产、能源资源—历史发展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得以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型产业和工业的布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和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是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历史发展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社会阶段举例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以大庆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攀枝花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个旧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真题剖析]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有(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解题思路:第(1)题,据图可知,岛屿地下淡水、咸水、海水是相通的,若要地下淡水区保持相对稳定,必须保持地下淡水的水位高于咸水区水位和海平面水位,这样就需要有“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和“足够的面积、完整的平面形态”等关键条件。此人工岛比较狭长,宽度较小,地下水易受南北方向海水的干扰,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宽度。第(2)题,人工岛陆地面积狭小,地下淡水储量较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如果作为日常水源,则会使地下淡水的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地下淡水难以存在。尝试解答:(1)B

(2)D[训练突破]都江堰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读图,完成第1~2题。1.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了当地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图1中适宜修建引水工程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C2.河水侵蚀河岸易引起崩岸决口。“遇弯裁角”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岷江水患的成功经验。图2中需裁去的是(

)A.甲角

B.乙角C.丙角

D.丁角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②两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高,不便于修筑水利工程,A、B两项错误;③地位于河流下游、出山口位置,河水水量集中,河流两侧地形平坦,便于引水,C项正确;④地位于河流下游,河道宽阔,水位低,水量分散,不便于引水,D项错误。第2题,由于河水的惯性,凹岸流速快,为侵蚀岸,凸岸流速慢,为堆积岸;读图可知,乙位于凸岸,容易造成泥沙淤积,阻挡河道,需裁去,B项正确。B能力形成点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整合构建]1.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及综合治理(1)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原因内容自然原因根本原因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降水变率极为敏感,土地极易受风蚀和沙化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本带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降水变率大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夏季,降低了水分利用率,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比较大多大风大风集中于冬春季节;春季气温回升,地表解冻,但降水稀少,因此表土层裸露、疏松,极易遭受大风侵蚀原因内容人为原因主要原因本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过度开垦降水较多→农区向牧区扩展;降水较少→农作物减产绝收,一旦遇大风、暴雨,土壤侵蚀作用会加重→人们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过度放牧为求得当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提高载畜量→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牲畜的数量、质量大大下降(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构筑防护体系在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地养地,自然恢复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退化草场,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调整牲畜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①自然原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②人为原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具体分析如下。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综合治理(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治理措施内容工程措施在沟谷两侧坡地实施各种工程措施可减少降水和坡面径流的侵蚀作用,如在坡面打抗滑桩防止土体滑坡;建鱼鳞坑储水护坡;在沟谷中修建淤地坝形成小水库以保土蓄水,修拦沙坝阻止沙石向下游流失生物措施根本措施:提高林草覆盖率。①采取植树种草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削减暴雨和径流对地表的侵蚀;②培育根系发达、固土蓄水性能好、抗旱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乔木、灌木和牧草,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治理措施内容农业技术措施①塬面、较陡的山坡发展林草业;②山下缓坡、沟谷发展种植业,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固结力;③实施间作套种、高沟垄作、水平阶种植等耕种手段;④采用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及喷灌、滴灌等技术,增强耕地抗蚀能力优化产业结构①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加大农林牧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商品率;②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积极发展旅游业;③利用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以能源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控制人口数量①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布局;②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环境承载力达到或超过极限地区的人口迁出,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真题剖析](2020全国Ⅰ卷,1~3)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题思路:第(1)题,传统的打坝淤地具有增加耕地面积、防治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的功能,治沟造地“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所以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第(2)题,丘陵沟壑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田间耕作条件差,如坡地多(地形起伏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难以实施等,因此生产条件的改善应该以此为中心展开。农业结构、公共服务不属于生产条件,而治沟造地是在打坝淤地的基础上进行的,未明显提高耕地肥力。第(3)题,从治沟造地的目标可反推原因(沟多地少等),再结合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区域特征及问题,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尝试解答:(1)C

(2)B

(3)C[训练突破]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治沙工程主要是通过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第1~3题。1.草方格沙障可以(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C.拦截水分

D.减少下渗2.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A.技术难度小 B.成土时间短C.环境污染小 D.资金投入少3.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A.土层厚

B.温差大C.降水多

D.风力大答案:1.C

2.B

3.B解析:第1题,草方格沙障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固沙措施。人工将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直接插入沙层内,呈方格形的半隐蔽式沙障。其作用一方面是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另一方面可以截留水分,增加下渗,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草方格沙障不具备黏合沙粒的能力,人工设置的沙障吸取地下水能力很弱。第2题,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难度大,环境污染大,资金投入多;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成土时间短。第3题,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地区土层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但温差大,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风力大不利于西瓜的种植。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答题建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思维模型1.思维模板(1)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等)。(2)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素影响的结果。(3)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大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4)自然灾害成因=天(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地形、地质、地貌、植被)+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5)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2.答题技巧(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厘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形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等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4)由果溯因运行描述: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线索;最后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模型应用(2020山东卷,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

356

km2(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套用模型结合材料信息和图像信息分析:第(1)题,主要从外力(风力的搬运和堆积)对沙源形成的影响、外力(流水)对泥沙的侵蚀和搬运三个过程进行分析。由材料“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可知,冬春季节,大风将沙丘(风沙区)的沙尘吹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当地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侵蚀搬运能力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汛期河流水量大,将河道泥沙搬运走,因此形成高含沙水流。第(2)题,7月份和9月份,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雨水对地表物质侵蚀作用强,且夏秋季节多暴雨,历时短、强度大,导致河流流速快,输沙能力强;3月份该地河流流量增加主要是因为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积雪融水对地面侵蚀作用较弱,且流速慢,因此输沙能力较弱。第(3)题,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上游,“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应该加强沟道坝系建设;缓坡可以修梯田、挖鱼鳞坑,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河;针对植被稀疏问题,可以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坡育林育草等,蓄水拦沙。风沙区位于中游,“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针对该现象可以设置草方格沙障,采取工程措施防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