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大量的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D.山林中的隔离带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是因为隔离了可燃物2.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Cu(NO3)2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2CuO+O2↑+4X↑,其中X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A.NO2 B.NO C.N2O5 D.N2O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验证氧气能支持燃烧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B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的水,振荡后观察塑料瓶是否变瘪C验证某可燃物质含有氢元素点燃该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D验证微粒之间有空隙向一端封口的长玻璃管中加满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按紧另一端后颠倒数次观察是否有空隙A.A B.B C.C D.D4.构成下列物质的粒子与构成C60的粒子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氦、氧化汞 B.铁、金刚石C.氮气、氨气 D.氯化钠、硫酸铜5.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的种类不同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间的间隙不同C.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D.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6.将足量洁净的细铁丝用食盐水浸湿后,放入锥形瓶中,并按右图连好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色的水缓慢进入锥形瓶B.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底部发热C.该实验充分说明铁生锈是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D.该实验的原理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蒸发结晶C.量取液体体积 D.测定溶液pH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 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 D.液体读数9.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钻木取火 C.斩钉截铁 D.聚沙成塔10.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A.O2 B.2O C.2O2 D.H2O211.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使CO2和H2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工原料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乙烯+4H2O,则乙烯的化学式为A.C2H4 B.C2H2 C.CH3OH D.C3H81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选择A为发生装置,实验时在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用G装置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中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小明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制备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选用A比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F装置收集气体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15.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在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在收集氧气时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来收集,出现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3)如图G所示的实验,该实验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可以采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A-E序号,下同)。(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常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4)B装置与右图的F装置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F与B相比较,优点之一是利用了生活中废弃的注射器,写出装置F的另一优点是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将15.4克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试管中固体质量为14.44克。2KClO32KCl+3O2↑。求:(1)生成氧气_______克?(2)原先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8.黄铜是制作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锌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同种盐酸分两次加人),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_______g;(2)该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1%)(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星期日爸爸带小凯参观了科技馆,其中“物质之妙”展区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A展示了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构成金刚石的基本粒子是_____;(2)B介绍了14C测年法.14C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该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_____;(3)C介绍了化学家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表中氟原子的质子数X为_____,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②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③图中从左到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变化规律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详解】A、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的原理,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D、隔离可燃物可以控制火势的蔓延,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睛】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2、A【详解】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12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4个氮原子,反应后有4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8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X的化学式为.NO2;选A3、B【详解】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A正确;B、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的水,振荡后观察是否变瘪,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选项B不正确;C、验证某可燃物中是否含有氢元素,点燃该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如有水生成,证明该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选项C正确;D、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因此向一端封口的长玻璃管中加满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按紧另一端后颠倒数次,液体的体积会减小,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选项D正确。故选B。4、C【分析】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详解】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氯化钠、硫酸铜均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5、C【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C、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D、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6、D【分析】将足量洁净的细铁丝用食盐水浸湿后,放入锥形瓶中,铁丝会生锈,生成氧化铁,消耗氧气。【详解】A、氧气被消耗,瓶内气压减小,红色的水缓慢进入锥形瓶,故选项正确;B、缓慢氧化过程是放热的,所以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底部发热,故选项正确;C、该实验充分说明铁生锈是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故选项正确;D、该实验的原理不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因为氧气不能全部被消耗,且耗时大,故选项错误。故选D。7、A【解析】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选项错误;B.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选项正确;C.量取液体时应先倾倒至接近刻度线,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体偏多;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液体偏少,选项正确;D.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pH,选项正确。故选A。8、A【详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C、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故选A。9、B【解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状态改变,物质本质不变,不符合题意;B、钻木取火,是木材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有新物质生成,符合题意;C、斩钉截铁是把铁斩断截断,铁的形状改变,物质本质不变,不符合题意;D、聚沙成塔是沙子被聚集成堆,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区分方法是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10、C【详解】氧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故选:C。11、A【详解】根据2CO2+6H2=乙烯+4H2O可知,反应物中总共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生成物中只有8个氢原子、4个原子和乙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乙烯分子中存在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A。【点睛】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12、D【详解】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锥形瓶长颈漏斗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C澄清的石灰水aAE【详解】(1)从图中知①锥形瓶,②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择A为发生装置,实验时在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利用了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用G装置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应从a端进入才能使气体通过石灰水;(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小明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制备和收集装置组合是AE,因为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E装置。14、试管集气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试管口未塞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①为试管、②为集气瓶;(2)在制取气体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使用A装置中的注射器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出现了紫红色,可能是试管口未塞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下倾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E二氧化碳、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D集气瓶瓶口有大气泡冒出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煅烧,密度比空气大【详解】(1)A装置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方程式是:;(2)C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二氧化碳、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在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溶于水,在收集氧气时还可以选择排水法来收集,当集气瓶的瓶口出现有连续均匀大气泡冒出的现象,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3)如图G所示的实验,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16、锥形瓶B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已收集满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详解】(1)仪器a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2H2O+O2↑;B;(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熄灭.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