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永康市龙川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浙江省永康市龙川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浙江省永康市龙川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浙江省永康市龙川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浙江省永康市龙川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永康市龙川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高碑店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公共交通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2.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CH2O),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的化学式是O2B.通常状况下,丙是一种气态物质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3.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4.臭氧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其中造成温室效应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从而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一氧化碳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灯泡发光 C.燃放烟火 D.蜡烛融化6.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2O3属于氧化物B.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C.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A.2KClO32KCl+3O2

B.2HI+Cl2═2HCl+I2C.CO2+C2CO D.2HCl+CuO═CuCl2+H28.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SO2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9.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三种物质区分开来的是A.酚酞溶液 B.石蕊溶液 C.二氧化碳 D.铁粉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水和双氧水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B除去CO2中混有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C电解水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向水中加入碎瓷片D鉴别黄铜锅和铜相互刻画A.A B.B C.C D.D11.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氨酸属于氧化物B.茶氨酸由26个原子构成.C.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7:14:3:212.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燃烧的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发生改变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8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据下列仪器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装置F收集一瓶O2,如何检验O2是否已收集满?_____。(3)实验室没有大理石和石灰石,只有碳酸钠粉末和盐酸,为了顺利制取一瓶CO2气体,请你选择最佳的装置组合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择该气体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14.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

论(1)先_____,再点燃甲烷(2)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现象_______证明含有氢元素(3)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现象_______证明含有碳元素15.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F装置来收集,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填“a”或“b”)端管口;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要制取较纯净的乙炔气体,你认为图中最适合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序号)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_____。16.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取和有关CO2化学性质的实验,选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他们制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_________;(填序号)(2)在装药品之前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3)在进行制CO2时应先加入________,后加入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反应类型。(4)他们将制得的CO2与C装置连接,观察到C装置内有气泡,但是没有看到明显现象,为此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经研究后决定装置D与制CO2发生装置连接,观察到D装置中有________现象出现,(5)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C装置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B装置中出现实验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__。(6)若用制CO2的装置还可以制_______,若想收集到较纯净的该气体,必须进行改进的地方为_______;若想得到平稳的气流,应向装置内先加入______,然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小明同学用某石灰石样品做如下实验:称量12g样品,放入质量为40g的烧瓶中,再往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物质的挥发质量视为零)。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147.6g。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1)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g。(2)12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写出计算过程)18.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次数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120162201232010420n(1)表中n的数值为。(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3)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所示,集气瓶Ⅰ、Ⅱ中分别装有二氧化碳和空气,把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分钟后,取下集气瓶Ⅰ,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Ⅱ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用微粒的观点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详解】①保护青山绿水可以净化空气,应该继续提倡;②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中PM2.5含量的升高不能提倡;③发展公共交通会减少使用私家车产生的污染物;④煤炭燃烧的过程中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可吸入颗粒物,造成PM2.5的升高,所以减少燃煤使用是提倡的;⑤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会增加PM2.5的含量,不能提倡。故选A。2、C【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O2CO2+H2O。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乙的化学式是O2,选项正确;B、化学方程式可知,丙是CO2,通常状况下,丙是一种气态物质,选项正确;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选项正确,故选C。3、D【解析】A、图示中实验的实验现象为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B、图示中实验,乒乓球碎片、滤纸碎片均是可燃物、均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C、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气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错误。故选D。4、B【详解】因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而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故选B。5、C【解析】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灯泡发光过程中只是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燃放烟火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蜡烛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D【解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详解】A、三氧化二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A正确;B、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B正确;C、根据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正确;D、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因此C2O3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故选:D。【点睛】此类试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考查三氧化二碳实际是对一氧化碳性质的考查。7、B【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详解】A、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是置换反应,符合题意;C、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D【解析】由微观过程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CS2+3O2=CO2+2SO2。【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上述反应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生成的CO2和SO2都是氧化物,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生成的CO2和SO2的质量比=44:128=11:32,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9、B【详解】A、酚酞溶液遇碱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将酚酞滴到三种溶液中,澄清石灰水溶液变红,稀盐酸和水不变色,不能用酚酞试液将稀盐酸、水分开,不符合题意;B、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将石蕊试液滴到三种溶液中,稀盐酸中变红,澄清石灰水中变蓝,水中紫色,故可以用石蕊试液将三种物质分开,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稀盐酸和水中无现象,不能将稀盐酸和水区分开,不符合题意;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铁不与氢氧化钠、水反应,不能将氢氧化钠和水分开,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详解】A、鉴别水和双氧水,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产生气泡的是双氧水,能达到目的;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能达到目的;C、电解水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应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向水中加入碎瓷片不能增加导电性,不能达到目的;D、鉴别黄铜锅和铜,可以相互刻画,划痕深的是铜,能达到目的;故选:C。11、C【详解】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茶氨酸由茶氨酸分子构成,1个茶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组成,不符合题意;C、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3%,氢元素质量分数为8.0%,氧元素质量分数为27.6%,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6.1%,所以,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D、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4:(16×3):(14×2)=42:7:24:14,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2、A【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乙烯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详解】A、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符合题意;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C、反应中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2+1×4):(16×2×3))=7:24,不符合题意;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水槽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反之未满AF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详解】(1)①是水槽;(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且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发生装置应选C,不能选D(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冷凝水倒流),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为。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反之未满;(3)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速率较快,不便于控制,所以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故填:AF;;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14、检验甲烷纯度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因为甲烷为可燃性气体,在使用前必须检验纯度;再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只需将甲烷燃烧,证明其燃烧产物是否有二氧化碳和水即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因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来自于甲烷。【详解】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

论(1)先检验甲烷纯度,再点燃甲烷(2)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现象: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证明含有氢元素(3)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15、酒精灯水槽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CO2+Ca(OH)2=CaCO3↓+H2OC、E检验纯度【详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水槽;(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从a进气,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管口,看到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因此选用C,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入的量,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要制取较纯净的乙炔气体,且乙炔不溶于水,应该用排水法收集,即选E;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为了防止爆炸,点燃前要检验纯度。16、②③⑥(或①③⑤⑥)检查装置气密性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复分解白色沉淀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氧气(或氢气)改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锰(或锌粒)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详解】(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属于固液混合不需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为②③⑥(或①③⑤⑥);(2)在装药品之前必须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实验失败,浪费药品。(3)在进行制二氧化碳时应先加入石灰石(或大理石),后加入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4)他们将制得的二氧化碳与C装置连接,观察到C装置内有气泡,但是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因此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为此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经研究后决定装置D与制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故观察到D装置中有白色沉淀现象出现。(5)C装置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B装置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6)制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固、液混合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氧气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锌可以用锌粒与稀硫酸混合制取,所以制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可以制氧气(或氢气),若想收集到较纯净的该气体,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比排空气法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