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客观条件:建国初的国情、险恶的国际环境、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实践。主观条件: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弊端。2、党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反思。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时,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必须有计划的大力发展商品生产。
将计划和市场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之后,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长期理论探索的重大突破。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突破了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第二阶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第三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制度属性的传统观念,将其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强调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调节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
共性与区别两者的共性: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二者的区别: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市场经济的弊端:盲目性事后性微观性单纯趋利性两极分化性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根本特征的,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基本性质的经济制度安排。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过程按照传统的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只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长期以来,在实践中我们长期把非公有制经济排斥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外,作为要被消灭的现象,即使不能马上消灭,也总是给予限制。
2.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社会主义。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离开这一点,就脱离了初级阶段的实际,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切符合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为什么中国不能搞私有化
?
第一,中国近代历史证明,私有化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我国解放前就是一个私有制的国家,几千年的私有制没有把我们国家引向繁荣富强,而是民不聊生、国运衰退。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丧权辱国,私有制没有挽救中国,几千年的经验教训能够说明这一点。
第二,从世界范围来看,全世界有190多个国家,除了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外,都是私有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者发达私有制国家,不到10%。所以,不是私有制国家就一定会使经济发达。我国实行私有制,不是必然就可以像美、欧、日这些发达国家。不能说我们只要搞私有化就可以变成发达国家。目前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的49个国家,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第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公有制变成私有制,苏联由一个可以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变成一个连二级强国都谈不上的国家。苏联、东欧国家剧变以后,经济倒退很多年。在乌克兰,推行私有化改革的10年中,国民经济倒退了60%。阿根廷在西方支持下推行“华盛顿共识”,进行“经济私有化”改革,结果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国家负债1300多亿美元,社会分化,人民贫困,贫困率由私有化前的7.7%猛增至30%,中国如果变成私有化的国家,也只能步苏联的后尘,甚至还不如苏联。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比苏联还要落后,我们又是多民族国家,如果搞私有化,原来由社会主义产生的民族的凝聚力就会失效,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就会凸现出来,就会丧失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几十年来的成果。
有人极力主张在我国实现私有化,一个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公有制效率低,但是事实上,我国公有制的平均经济效率明显高于资本主义经济。即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从1949年到1978年,包括“大跃进”和“文革”阶段的失误导致的效率下降在内,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也达到13.7%.在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出现过60%以上亏损的情况,这种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发生的暂时现象,并不能说明公有制的效率一定就低于私有制,须知私有制低效和破产乃是市场经济司空见惯的现象。
有人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统计,在我国,存活十年以上的私营企业只占24.8%,6-10年的占42.3%,5年以下的占32.9%。从2002-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从8.53万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6.1%;实现利润从3786亿元增长到16200亿元,年均增长33.7%;上缴税金从6794亿元增长到15700亿元,年均增长18.2%.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长到14.79万亿元,年均增长15.71%;销售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9.84万亿元,年均增长23.97%;实现利润从2405.5亿元增加到9968.5亿元,年均增长32.89%;上缴税金从2914.8亿元增加到8303.2亿元,年均增长23.29%.
在2008年的世界500强中,我国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占了26家,其中不乏处于完全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如中远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国际经济环境和国情等历史条件决定的。近现代经济史表明,外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无孔不入的国际垄断集团,早已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形成经济霸权主义的限制。因而,当代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想走欧美式的资本主义道路,已经失去了外部的条件(基础相同,平等竞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真正独立自主谋发展,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无法摆脱外国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控制的,私有制经济不可能形成坚强的整体性的民族经济合力。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真正独立自主地发展起来。因为,唯有建立并巩固公有制这个经济基础,才能使整个中华民族形成抵挡外国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欺负和压制的根本条件,这就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基本道理。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正确理解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必须是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是平等的;二是所取得的利益必须是服务于或服从于他们的共同需要,即收益必须是共同占有。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必须有两条标准:一是要有量的优势,也要质的提高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公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作为资本的组织形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股份制的意义:有利于实现两权分离、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科学管理、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者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系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第一、“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存在差距,并且在一定时期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有客观必然性。须是依靠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两个大局”。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邓小平的晚年之忧!
邓小平退休后,他在晚年仍然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思考改革开放存在的问题。其中,分配问题是他晚年思考和关注的最重要问题。从1990年4月到1993年9月,邓小平在不同场合的谈话中,谈及和着重谈及分配问题的就达六次之多,尖锐指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富有预见地提出公平分配、共同致富将会成为一个很大很重要的问题。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职工的基本养老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的有机结合
“好”是指质量好,经济效益高
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
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
“快”是指经济发展速度快。二、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创新能力仍然需要大大加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等“创新型国家”仅为5%左右,而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也成为一大难点,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只能依赖进口。据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调查,彩电、计算机、DVD和手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产品,这4种产品的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多数不在我国企业手中。例如,在DVD57项关键技术中,我国企业掌握的只有9项,还都是非核心技术;在个人计算机114项关键技术中,我国企业掌握专利的有69项;在彩电114项关键技术中,我国企业掌握专利的72项,其中包括10项非核心技术;在手机65项关键技术中,我国企业掌握专利的有33项。
运十飞机中华之星上海振华港机公司
“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就应有中国生产的集装箱机械作业。”
——振华创始人管彤贤1992年成立;第一个产品是模仿的。今天是世界市场份额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港机企业;连续九年世界第一。振华已经成为一个超过老师的学生——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是从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出发,既遵循工业化的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的工业化道路,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又是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际上是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前提的。因为经济增长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注重速度向注重效益转变,其内涵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艰巨任务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胡锦涛“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趋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五、统筹区域发展1、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2、统筹区域发展方针的历史变化
统筹区域发展,并不是要否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绿檀手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热点强化演练专题四大气环流与气候含解析
- 2025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地球的宇宙环境形成与演化及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
- 2024年高一新班主任工作计划(2篇)
- 2024年建筑施工项目增补协议细则版
- 2024年专业海外劳务派遣协议版
- 2024版药品公开招标协议样式版
- 2024-2030年诊断车轮定位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袋泡茶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蔬果汁产业发展分析及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复活(节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 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 烟花爆竹事故分析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赣科版教学设计合集
- 202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满分必刷
- 第四单元检测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公司股权转让中介的协议范本
- 第七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制度范例(二篇)
-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