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1页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2页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3页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4页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下列属于事实的是(

)A.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B.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C.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D.凿状石器遗物说明“东非人”能制造工具2.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主要过程,请按照进化的顺序将各序号排列起来()①下到地面

②使用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火

⑤大脑发达

⑥制造工具

⑦生产丰富的语言

⑧直立行走。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⑥⑦⑧④⑤③C.③①⑧②⑥④⑤⑦ D.③①⑧④②⑥⑤⑦3.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在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 B.胎儿通过羊水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营养物质C.受精卵发育初期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D.胎儿在母体③中的发育时间一般为280天左右4.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做法或认识不正确的是A.个体逐渐成熟,遇到问题主动与家长沟通B.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面对烟酒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并远离C.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积极广泛的兴趣D.和同桌在课桌上画出“分界线”,刻意拉开距离5.某研究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食物名称核桃仁花生仁黄豆质量(克)202020水(毫升)5050①温度上升(℃)32.21.4A.表中①应是30B.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在食物完全燃烧尽时读数C.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D.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黄豆6.下列日常生活中,问题的处理方式与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儿童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和碘B.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被装在用淀粉制作的胶囊中——胃不消化淀粉C.肝炎患者不能吃油腻的食物——胆汁能乳化脂肪D.贫血患者多吃猪肝——猪肝含铁丰富7.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④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8.重视食品健康,选择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

)A. B.C. D.9.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B.图甲曲线ac段表示吸气C.图甲曲线bd段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D.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的10.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的毛细血管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如图所示,请分析,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是()A.甲 B.乙 C.丙 D.T11.某男患者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结果参考范围单位红细胞3.1×1012(4-5.5)×1012个/L白细胞25.1×109(4-10)×109个/L血小板1.9×1011(1-3)×1011个/L血红蛋白110120-160g/LA.观察患者的血涂片,视野中血小板的数量最多B.根据表中结果推测,患者可能有贫血和炎症C.针对该化验结果,该患者可多吃富含钙的食物进行食疗D.如果患者不慎受伤会流血不止12.图箭头代表血流方向,箭头下方的血管属于动脉的是()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13.心脏和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心率、心输出量可反映心脏的工作变化情况,下表为甲,乙两人安静状态下心脏的生理状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人员心率(次/min)心输出量(mL)每搏输出量(mL)甲505250105乙70525075A.每搏输出量乙小于甲,可判断甲的心脏工作潜力大B.每搏输出量乙小于甲,可判断乙的心脏工作潜力大C.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测乙的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血管弹性大D.若两人同时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甲属于容易疲劳型14.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输入(

)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C.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D.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15.某人不幸遭遇车祸大量失血,他的好朋友甲(B型血)和乙(O型血)均为他献血100毫升,而丙(A型血)也要为好友献血,但被医生劝阻。由此判断伤者的血型是()A.A型 B.B型 C.AB型 D.O型16.羊汤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辣椒油、花椒面、盐等,汤汁发白,肥而不腻,无膻味,在全国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羊汤中,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

)A.羊肉 B.花椒面 C.盐 D.辣椒油1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从生物学人类进化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和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B.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C.从化石可以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D.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18.如图表示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过程,1-5表示消化液(5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是唾液、能将淀粉消化成葡萄糖 B.五种消化液中消化类型与其他四种不同的是4C.1、2、3中都只含一种酶 D.4和5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19.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鼻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进入人体的气体清洁、湿润、温暖B.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C.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D.右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利于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20.散步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氧气进入肺部的路线: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吸入到肺部的氧气最终要进入血液才能参与人体的呼吸作用D.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处理能力有限,疫情期间外出要佩戴口罩二、综合题21.观察下列概念图,思考“我从哪里来?”及“人类从哪里来?”的相关问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B.。(2)图中能够产生C的器官是,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分泌,来维持男性的特有特征。(3)B的形成发生在内,胎儿在母体的中发育,并通过和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同时将废物排出。22.如图为小明绘制的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_____。A.肺静脉和上下腔静脉 B.肺动脉和肺静脉C.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2)a过程表示人体呼吸的第一个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经过b过程后,血液成分的变化为。(3)②所代表的物质是,这些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内的进行呼吸作用被利用。(4)小明感冒了,扁桃体发炎。医生给他左手静脉点滴青霉素。请补全药物到达扁桃体的途径:左手静脉→上腔静脉→(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示)→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示)→主动脉→扁桃体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网→扁桃体细胞。三、实验探究题23.小贝用小块方形擦鞋地毯、碎纸屑、胶水模拟气管对空气的处理(如图甲所示)。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图甲碎纸屑模拟的是空气中的,胶水模拟的是气管分泌的。(2)碎纸屑飘落经过围成桶状结构的地毯时,仍有部分碎纸屑没有黏在地毯内壁,这说明: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的。(3)该模拟实验气管的设计与人体气管比较,还有许多不足或缺陷。请说出需要改进之处:。(4)如果用塑料软管模拟食道,牙签模拟鱼刺,纸团模拟饭团(如图乙),那么鱼刺卡食道后,吞咽饭团(填“能”或“不能”)解除不适。24.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是否搅拌条件加入碘液①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C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2滴②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③馒头块+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④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不搅拌注:试管①-④所用馒头均取自同一新鲜馒头,且质量相等。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填试管编号)与①进行对照实验。(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的作用。(3)当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时,应当选取(填试管编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4)正常情况下,只有(填试管编号)内的液体不变蓝,理由是该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成了。(5)将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填消化器官的名称)的温度。25.为了探究锌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幼鼠平均分成1、2两组,每组各10只。②1组喂食普通饲料,2组喂食等量的缺锌饲料,持续饲喂一个月。③每天早晨称量小鼠的体重,测量体长,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组别体重增加平均值(克)体长平均值(厘米)1组258.522.82组138.515.6(1)该实验的变量是。(2)实验中采用生理状态相同、喂食等量的饲料等措施,目的是。(3)由表中数据可知,1组小鼠体重增加平均值和体长平均值均(填“大于”或“小于”)2组小鼠,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4)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依据该实验的结果,请为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分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详解】A.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是推测,不属于事实,A错误。B.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是客观存在的事情,属于事实,B正确。C.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是人的一种推测,不属于事实,C错误。D.英国考古学家在东非大裂谷,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因此,推测“东非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不属于事实,D错误。故选B。2.C【分析】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的物质基础是头部和脑的进化。【详解】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类的起源和进化。3.B【分析】图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是子宫、④是阴道,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详解】A.②是输卵管,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A正确。B.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B错误。C.受精卵在输卵管形成后,未到达子宫之前,初期的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来提供,到达子宫后经由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正确。D.怀孕到40周左右,大约280天,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D正确。故选B。4.D【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详解】A.青春期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有了独立意识,感觉自己是小大人了,但是遇到困难时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帮助,A正确。B.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是烟和酒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和发育不利,要保持警惕并注意远离,B正确。C.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积极广泛的兴趣,C正确。D.确认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做到团结互助,自尊自爱,D错误。故选D。5.B【分析】(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详解】A.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不同的食物是该实验的变量。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食品的质量必须相同,因此实验中,①是50,A错误。B.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在食物完全燃烧尽时读数,若食物燃烧灰烬凉透时,由于这一过程热量的散失,会导致数据偏低,B正确。C.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部分热量,C错误。D.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核桃仁释放的热量最多,因此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D错误。故选B。【点睛】注意实验所得的数据和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有差异。6.A【分析】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无机盐和维生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详解】A.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应该补充维生素D和钙,A错误。B.胃不消化淀粉,只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所以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被装在用淀粉制作的胶囊中,减少对胃的刺激,B正确。C.肝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不能吃油腻的食物,C正确。D.猪肝含铁丰富,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猪肝。D正确。故选A。7.B【分析】小肠很长,6米左右;小肠内壁有小肠绒毛和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以上特点有利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详解】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④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无关。由此可见,ACD错误,B正确。故选B。8.D【分析】绿色食品并非指颜色是绿色的食品,而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详解】A.是中国有机食品标识,A不符合题意。B.是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害有毒物质残留星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B不符合题意。C.是安全生产的标志,带“QS”标志的产品就代表着食品生产企业是经过国家批准的,产品是必须经过强制性检验且合格的。QS它是由“企业食品生产许可”字头和“生产许可”中文字样组成。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生产许可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C不符合题意。D.绿色食品并非指颜色是绿色的食品,而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A级AA级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9.A【分析】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完成吸气;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完成呼气。图甲中ab段和de段都是肺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bd段肺内的气压高于外界气压。图乙中,膈肌从A到B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A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B状态。【详解】A.图甲曲线ab段时,表示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A正确。B.图甲曲线ab段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B错误。C.图甲曲线bd段时,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舒张,C错误。D.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D错误。故选A。10.A【分析】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详解】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图中乙、丙、丁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率都高于甲,说明甲处的氧气大多与血红蛋白分离,进行呼吸作用了,因此甲处新陈代谢最旺盛。故选A。11.B【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对比每一项的参考值并结合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和异常时的表现进行分析。【详解】A.观察患者的血涂片,视野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A错误。B.贫血指的是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人体的作用,所以当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此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因此患者可能有贫血和炎症,B正确。C.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由于该同学的红细胞数目小于参考值,而且血红蛋白的数目也小于参考值,所以她患有贫血。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因此,贫血患者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鸡蛋、鲜鱼含有蛋白质,猪肝含有铁较多,C错误。D.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作用,患者的血小板正常,如果患者不慎受伤不会流血不止,D错误。故选B。12.D【分析】血管类型和特点:①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②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③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详解】①动脉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因此①是动脉。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因此②是动脉。③静脉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因此③是静脉。④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因此④是静脉。故选D。13.A【分析】血液循环为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而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不同人的心脏,其工作能力是不同的,一般用心输出量来衡量心脏的工作能力。【详解】AB.每搏输出量的乙<甲,可判断甲的心脏工作潜力大,A正确,B错误。C.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测甲的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血管弹性大,C错误。D.甲的每搏输出量大,则甲的心脏工作潜力大。若两人同时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乙属于容易疲劳型,D错误。故选A。14.B【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详解】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是缺乏血小板;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量过少。因此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15.B【分析】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血或B型血。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详解】伤者能够输入B型血和O型血,但不能输入A型血,则结合分析可知,伤者不是A型血,也不是AB型血,因能输入B型血,则伤者也不是O型血,故伤者是B型血,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6.C【分析】(1)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2)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3)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属于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而蛋白质、糖类、脂肪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详解】ABD.羊肉主要含蛋白质、花椒面和辣椒油主要含脂肪比较多,都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吸收,ABD错误。C.盐属于无机盐类营养物质,属于小分子物质,能直接被吸收,C正确。故选C。17.D【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人类和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A正确。B.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直立行走使得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B正确。C.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由这些骨骼特点可以推测她的运动方式为直立行走,C正确。D.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所以,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D。18.D【分析】图示中,1-5表示消化液(5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则1是唾液、2是胃液、3是胆汁、4是胰液;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则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c是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1唾液只能初步消化淀粉,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和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还需要肠液和胰液的参与,A不符合题意。B.唾液、胃液、肠液、胰液等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能使食物中的大分子的营养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对食物的消化方式属于化学性消化;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只能将食物中的脂肪成分变成微小颗粒,并不能使脂肪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属于物理性消化;图示中1是唾液、2是胃液、3是胆汁、4是胰液、5是肠液,这五种消化液中消化类型与其他四种不同的是3胆汁,B不符合题意。C.1是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2是胃液,含有胃蛋白酶;3是胆汁,不含消化酶,C不符合题意。D.4是胰液、5是肠液,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肠腺分泌的肠液也在小肠里,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D符合题意。故选D。19.D【分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和基本观点。呼吸道可以使进入人体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详解】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尖、细菌等物质,鼻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粘住灰尘,并能使气体湿润,鼻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气体温暖,所以鼻腔可使进入人体的气体清洁、湿润、温暖,A正确。B.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B正确。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C正确。D.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心肌发达,利于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D错误。故选D。20.D【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详解】A.人体内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肺部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A错误。B.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B错误。C.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错误。D.呼吸道的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疫情期间外出需做好个人防护,D正确。故选D。21.(1)森林古猿受精卵(2)睾丸雄性激素(3)输卵管子宫胎盘脐带【分析】(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2)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后,雌雄原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形成的受精卵的场所是在输卵管,受精卵形成后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进行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详解】(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经过若干万年的进化,先进化成为古人类,再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从而进化成为现代人类,因此A为森林古猿;人类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B是受精卵。(2)据图分析可知,C为男性产生的精子,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3)人的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如果遇到卵细胞,就会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B受精卵,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将废物排出;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22.(1)C(2)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3)氧气和营养物质线粒体(4)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分析】图中Ⓐ是右心房,Ⓑ是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a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①是二氧化碳等废物,②是氧气和营养物质,据此回答。【详解】(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左心房接收肺静脉注入的含氧量高的动脉血,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注入的含氧量少的静脉血。故心脏左侧的心腔和血管(Ⓑ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主动脉),都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心脏右侧的心腔和血管(Ⓐ右心房、Ⓒ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肺动脉),都流含氧量较少的静脉血,C符合题意。故选C。(2)b表示肺泡内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3)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同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的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细胞代谢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走。故①所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等废物,②所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和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被利用。(4)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结合血液循环途径可知,若静脉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