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复习提纲与同步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复习提纲与同步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复习提纲与同步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复习提纲与同步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复习提纲与同步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复习提纲与同步单元测试卷汇编

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16、《猫》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

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故事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

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

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

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

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三、理解词义

1.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2.忧郁:忧伤愁闷。

3.毫无生意: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4.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5.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6.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7.若有若无: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8.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9.畏罪潜逃:犯罪后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第1页共26页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②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③一⑭段):写第二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格和丢失。

第三部分(第15-34段):写第三只猫被“我”冤枉并打伤,最后死“我”痛悔不已。

五、问题归纳

1.“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内容上交代了“我”家养的猫的结局,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

调;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第一只猫的特点的?

本题可运用内容归纳概括三步法进行分析。从毛色、形态、性情和动作等方面来写。“花

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形象地写出了第一只猫的毛色和形态;”很活

泼”的性情和“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扑抢“红带”或“绳子”的动作,都写出

了猫的活泼的特点。

3.“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这句话包含作者怎样的情

感?

本题可运用作者情感分析法进行分析。将猫称为伴侣,说明“我”对它有了感情。有了

感情,就免不了为它的不幸而难过。“酸辛”,既有对小猫死去的惋惜,也有失去小猫

的痛苦。

4.“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这句话有

什么作用?

这只小猫太活泼了,以至于让人提心吊胆,生怕它丢了。三妹的玩笑话表现了她对这只

小猫的喜爱之情。为下文这只小猫的亡失埋下伏笔。

5.“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

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第2页共26页

这只猫在为“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的同时,还为家庭作了贡献,它的活泼、能干,更

增添了“我”及家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6.“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这句话能否删去?

不能,因为这句话表明由于太喜爱这只猫了,找不到它,心中难免会有不祥之兆,也为

下文写小猫的亡失作了铺垫。

7.“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这句话可

以看出,我们都在批评什么人?

三妹埋怨邻居家的丫头,“我”诅骂捉走猫的人,实际是批评了两类人:一类是事不关

己、不闻不问、麻木不仁的旁观者;另一类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横刀夺爱的小人。

这两类人都会给善良的人带来伤害,而有时这种伤害是长久的。

8.“自止匕,我家好久不养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可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守护不住生命而产生

的痛心与惋惜之情。那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作者不想再让自己品尝失去美好事物的

痛楚。从对上文两只小猫的叙述过渡到对第三只小猫的叙述,结束上文,为第三只小猫

的出现埋下伏笔。

9.“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句中的“凝

望”一词有什么作用?

两次提到“凝望”,写出了猫对两只鸟的关注,为下文“我们”冤枉小猫埋下伏笔。

1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

只猫的悲剧,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

命。“永不”则抒发了决然毅然的情绪。并且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照应,使文章在

结构上具有了首尾照应的特点。

11.本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有何好处?

第3页共26页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我”是前两

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极其自然

地借“我”之口,抒发真实感情,揭示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共鸣。

12.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仔细体味词语的

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

所表达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

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13.写第二只猫的文字中还提到了周家丫头和“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

人”,作者有何用意?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

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

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14.本文一共写了三次养猫,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为什么要重点写第三只猫?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也

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因

为写第三只猫最能表现主旨。

六、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

对第三只猫的内疚、自责,进而也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即做事不能主观臆断,那样

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冤枉了别人,而对方又难以辩解,那会给自己留下更大的痛苦。

17动物笑谈

一、作者简介

第4页共26页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经典比较行为研

究的代表人物,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开山鼻祖。在生理医学研究上的巨大贡献,使他

在197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等。

二、相关资料

《所罗门王的指环》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巧妙结合,将读者大众引入有趣的动物

行为学世界,作者通过介绍斗鱼、水的、寒鸦等动物的生动故事,使人们认识到大自然

的美好,认识到动物行为学的意义所在。

关于书的命名,作者说:“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但他需要借助一枚指环。这

事我也会,虽然我只能和几种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交谈,可我不需要魔戒的帮助!活泼的

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

三、理解词义

1.嗔怪:对人表示不满。

2.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3.羞怯:羞涩胆怯。

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5.驯养:饲养野生动物使逐渐驯服。

6.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7.温驯:温和驯服。

8.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9.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10.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总述研究动物行为时趣事多。

第5页共26页

第二部分(第②一⑨段):写“我”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引发的趣事。

第三部分(第⑩一19段):叙述和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趣事。

五、问题归纳

1.第1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本段开篇点题,总领下文。“逗笑”是全文的文

眼,后文即围绕“逗笑”讲述了两个“怪诞不经”的故事。

2.“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眸眸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此处引用布什

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引用布什的诗句有力地说明了作者得出的结论,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富有感染力。

3.“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

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地尖叫,哭起来了。”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可运用拟人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小鸭子们找不到“妈妈”时的反应,表现了它们的可爱。

4.“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此处写栏杆外人

们的反应有什么作用?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的“高贵身段”,与

动物们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却把这种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极富喜剧效果。从中我

们可以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5.可可由“我”养后有什么变化?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从长期被禁锢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由不知道可以随意行动,想飞不敢飞,

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对“我”不舍。从中可以看出“我”对它的关爱,反衬出它以前

所受的精神虐待的严重。

第6页共26页

6.第13段的心理描写有何作用?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第13段的心理描写,是“我”反复的思想斗争,活画出“我”看到可可后叫与不叫

的矛盾心理。可可飞得高,肯不肯听话无从确定,因为鸟通常不喜欢直直地从上往下飞;

如果可可不理“我”,“我”无法向旁人解释。

7.写可可将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有什么作用?

可可将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表现出可可想象力的丰富和它的聪明,照应前文。

8.这篇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本文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的,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同时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调动读者的

阅读兴趣。

9.本文语言诙谐,充满情趣,有力地体现了题目《动物笑谈》中的“笑”字,请举例赏

析。

示例①:“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

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用风趣

的语言写出了小鸭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和“我”哭笑不得的心理。示例②:“我跑到'犯

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

地排在地上”活化出鹦鹉可可聪明、调皮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10.本文多处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衬托很好地突出了人物(动物)的形象特征,凸显了文章

的主旨。请任选一处简析。

①作者用外地来的观光客的震惊,侧面烘托了“我”这个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

精神和为了科学研究不顾尊严的优秀品质。

②用小鸭子和大鹦鹉对“我”的亲热态度来衬托“我”对动物的爱心。

③用老教授的“生气”和客人们的疑惑来衬托大鹦鹉的聪明、机智。

六、课文主题

第7页共26页

本文通过对做水鸭子实验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和与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趣事的介绍,

表现了动物的智慧和可爱,也反映出了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18《狼》

一、文学常识

1.作者: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

±,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博人,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2.作品:《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

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

“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此书被称为“我

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狼》这篇课文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二、通假字

止同“只”,只,只是,仅仅

三、古今异义词

屠自后断其股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四、解释词的含义

1、一狼仍从(从:跟随)

2、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

3、屠大窘(窘:困窘、急迫)

4、恐前后受其敌(敌:胁迫、攻击)

5、顾野有麦场。(顾:向旁边看)

第8页共26页

6、场主积薪其中(积薪:堆积柴草)

7、苫蔽成丘(苫蔽:覆盖)

8、弛担持刀(弛:卸下)

9、耽耽相向(耽耽:注视的样子)

10、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少时:一会儿)(径去:径直走开)(犬

坐:像狗一样蹲坐)

1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过了一会儿)(瞑:闭眼)(意:神情、态

度)(暇:空闲)

1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暴:突然)(毙:杀死)

13、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企图)(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1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寐:假装在睡觉)(盖:原来)

1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变

诈:欺骗)(几何:多少)

17、止增笑耳(耳:罢了)

五、词类活用

1、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名词作动词)

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胁迫。(名词作动词)

狼不敢前前:向前(名词作动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从柴草堆中打洞(名词作动词)

2、止增笑耳。笑:笑料。(动词作名词。)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第9页共26页

六、情节

1.屠户:遇狼一一惧狼一一御狼一一杀狼一一议狼。狼:缀行甚远一一并驱如故一一眈

眈相向假寐诱敌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答: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

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

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

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答: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

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七、一词多义

1.止

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2.意

神情,意暇甚。

企图,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敌

攻击,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盖以诱敌。

4.前

第10页共26页

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狼不敢前。

5.之

①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②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④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以

①介词,译为“把”o例句:投以骨。

介词,译为“用”。例句:以刀劈狼首。

②连词,译为“来”o例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译为“用来”o例句:盖以诱敌。

7.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八、成语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第11页共26页

声名狼藉: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杯盘狼藉: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九、主题

(狼)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

(屠户)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题。(8分)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①神奇的自然,在生命的筛选中,处心积虑地安排了一场场波澜壮

阔的动物迁侬。动物们不顾体力的透支和疾病的折磨,无视天敌的威xi6,在与时间,②距离甚至

灾难的抗争中,描绘出有关生命立续的精彩画面,上演着一幕幕憾人心魄的图景。③它们顺应自

然、追寻自然、安亨自然,④史诗般的迁徙让生命成为一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伟大旅行。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第12页共26页

迁便()威xi6()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筛选B.处心积虑C.波澜壮阔D.存续

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角标①②③④),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①B.②C.③D.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飞题。(4分)

A.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着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理念和态

度。B.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实践和思考的课题。C.来自中国

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及其团队,曾证实了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时

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D.即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

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

5.画线的A、B、C、D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6.在文段中空白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

②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③我们决不能因为它们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

④否则会带来更严重的生态破坏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

7.综合性学习。(8分)

第13页共26页

七年级(4)班准备开展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

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2)班级准备尽快成立“保护野生动物”的组织,为此想竞聘一名爱心推广大使。假如你是参

与竞聘的一员,请你写出你的竞选词。(4分)

(3)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关爱它们,善待它们,才是我们人类最明智的选择。下面是七

年级(4)班王小明同学写的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请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

连贯,过渡自然。(2分)

倡议书

七年级(4)班全体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发出如下倡议。

①不乱砍滥伐,不破坏草坪,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②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动物。

③号召亲人和周围的人拒食野味,不去野味餐馆用餐。

④坚决制止珍稀野生动物制品,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

七年级(4)班团支部

2020年3月5日

(二)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第14页共26页

8.默写。

⑴静以修身,0(诸葛亮《诫子书》)

(2),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

⑶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⑸河流大野犹嫌束,o(谭嗣同《潼关》)

(6),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⑺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一诗中借明丽的秋景表达自己豪壮情怀的句子

是:,

(8)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来表达自己

对与亲人团聚、剪烛西窗的美好愿望。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三)课内文本阅读(8分)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

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

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

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第15页共26页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

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

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

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

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9.概括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限填两字词语)(2分)

愤怒_无奈_

10.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1L从选文中'‘我”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大婶和流浪猫

贾飞黄

①流浪猫是城市的一部分。

②从北京的故宫深宫里,到杭州的苏堤上,从上海的弄堂拐角,到广州的夜市摊边,到处都

第16页共26页

有它们的身影。在“吸猫”几乎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今天,猫们风餐露宿是一种遗憾,却也让城

市有了别样滋味。

③作为一个有三千多年被驯养史的物种,猫“对付”人的本领或许是刻在基因里的。它们

用娇滴滴的声音叫住路人讨食,吃饱后舔舔嘴巴拂袖而去;它们敏锐地对怀恶意者“敬”而远

之,对软心肠者欲擒故纵,若即若离的态度更让人揪心;它们水灵灵的眼睛惹人怜爱,有着让人

不设防的娇柔身躯(相比之下流浪狗们就常常遭人戒备);它们善于攀爬跨越,城市里高低错落

的建筑设施是它们独享的“立体交通”;它们懂得利用城市里的种种设施,在喷泉喝水,在空调

外机下躲雨,在刚熄火的汽车下取暖,在地下停车场夏乘凉冬避寒……它们是与人相处的高手,

是动物中“城市求生”的专家。

④静谧的校园里有猫。温馨的小区里有猫。热闹的旅游景点里有猫。高端大气的商务区里

有猫。在都市人的行色匆匆之间,猫们伸懒腰、晒肚皮、追逐求偶,少惹凡尘,与世无争。它们

蹲在豪车天窗上舔毛,趴在自行车筐里酣睡,平交布衣公卿,视“财富”“成功”如浮云。对猫

们而言,城市是开放的,也是平等的。它们择地而居的行动非常简单明晰:第一,能不能遮风挡雨;

第二,有没有好心人。故而有猫聚集的地方,宜居程度总差不到哪去。

⑤我如今住的小区楼下,便有一处流浪猫的猫舍。那是在自行车库的角落里,用一个破旧的

橱柜搭成。虽然简陋,却颇受这一带的猫们钟爱,少时四五只,多时八九只,小聚于此。主动负责

打点这处小窝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妇女,小区里的人叫她猫婶。每天晚饭时分,就能听见她招

呼猫们开饭的吆喝声,望见她矮矮小小提着猫粮口袋和矿泉水桶、有些吃力的身影。春夏秋冬,

四五年未曾间断。

⑥大婶不是我们这个小区的人。这个公寓楼小区,大多是租住的年轻人。大婶住在隔壁的

小胡同,参差起伏的平房屋顶沿着幽深的窄路绵延。我和大婶攀谈过几次。想象中肯照顾这些

流浪猫的人,应该是慈眉善目面容的。大婶不是。分拉的八字眉,高额骨,两片薄嘴唇,很有些刻

薄相,嘴上一刻不停地训斥着猫们,抱怨它们吃相难看、浪费粮食;或者对空咒骂小区住户养的

狗,抢吃猫粮,咬坏食盆。猫们倒不介意。老的少的,公的母的,亲人的、怕生的、暴脾气的,在

大婶面前都丢掉古灵精怪,不矜持地招之即来,围着食盆吃得呼噜作响,尾巴根根竖成桅杆。这

个时候,它们才退去游侠儿的孤傲,显露出漂泊的饥僮与风霜。

⑦大婶从没提过自己的事,也没谈起过自己的家人。

第17页共26页

⑧我想,大婶几年如一日照看流浪猫们,靠路人投喂般一时兴起的“爱心”是不够的,总得

憋着一股劲才行。

⑨一天,我见到大婶拿着看起来簇新的被子,给猫舍“铺床”。她说是小区里一个年轻姑娘

搬走时送她的,说我走了,被子留给猫们,做个窝好过冬。大婶感慨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好啊,心

善。我突然心里一动。大概大婶,还有那个姑娘,还有许多未见过面的、悄悄往猫舍送过猫罐头

和肉饭的邻居们……人们对流浪猫们释放的善意,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心意。

⑩春天,窗外又有了猫们喧闹的声音。小区里来了新租客,猫舍里也来了新猫。也有猫老去,

也有猫消失。大婶依旧絮絮叨叨地照料着它们。人,猫,这座城市,都开始了新的一年一一这样,

不也挺好的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2.选文主要描写了大婶与流浪猫的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3.简析第⑥段对大婶的描写方法及作用,并说说为什么要写猫们“不介意”。(4分)

14.文章结尾句“人,猫,这座城市,都开始了新的一年一一这样,不也挺好的吗?”有什么深

意?(6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补课有多贵?

【材料一】“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补课有多贵!”“听说补课花了这么多钱,别人

都不相信,不理解。”不少家长谈到补课费就开始激动。校外补课,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校外

课业负担,更成为不少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18页共26页

现今网上有句流行语,“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把它用在补课费上,可谓恰当。然而

动辄数千、数万元的补课费用,依然阻挡不了家长们对补课的需求和热情。

【材料二】上海市人大代表李飞康在建议中写道:“每个孩子每月课外补习、培训等费用少则

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这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怎么承受得了?”

“年轻时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要花这么多钱,自从补课后才明白。”儿子就读高一的胡女士

说,“一对三补数学或英语两个半小时至少1000元,大课200多元,每个月都要上万的补课费。”

她戏言,一开始在陪孩子补课间隙还去咖啡馆坐坐,后来变成连杯奶茶也舍不得喝。“我和孩子

爸爸都精简了自己的开销,全力以赴供孩子。”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说,虽然存在地域、城市差异,但是“补习家教费用”在家庭开支

中的份额攀升已非常普遍、值得关注。上海市委今年的一份提案显示,通过对部分上海中小学

家长的问卷调查,有84.15%的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

【材料三】

【材料四】张女士:“这个课也不是非学不可,但是现在高考中传统文化比重增加,还是学得越

多越好,孩子从小就要努力,家长也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条件,精力、经济都得跟上。”

王女士表示:“学校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孩子都不喜欢,而学校舞蹈队训练难度低、强

度小,可能从安全角度考虑,基本功连下腰都不练,还经常碰到老师开会等原因停训I,很多孩子

去是因为放学没人接送,把舞蹈队当‘托管班'。至于少年宫,一是不好报名,二来又远,所以根

本没法考虑。”

中考、高考指挥棒,依然是补课热的最主要动力。“考啥学啥呗。”有家长表示,“谁真心

愿意花大价钱出去补课啊?”“现在是水涨船高,你不补就肯定落后。”

同济大学教授蔡建国:“整个教育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家长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送给了

培训机构。”要打破这个怪圈,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关键,教育部门要严厉查处老师上课不认真、

第19页共26页

考试超出大纲等现象。

不少家长表示,校外培训机构从师资力量、课程研发、沟通服务等各方面来看,确实弥补了

校内教育的不足。我国的教育现状是高中老师水平最高,初中老师又强于小学老师。但是,家长

却越来越重视给孩子“打基础”,而校外机构中不乏大把名校毕业、海归回国的高素质教师,

这也是家长对校外机构趋之若鹫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15.家长宁愿花高昂补课费用也要让孩子补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

16.写出你从【材料三】漫画中读出的三条有价值的信息。(3分)

17.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上海市委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课外辅导班。

B.今天的家庭普遍比较富裕,家长有能力让孩子到补习机构接受更好的教育。

C.校外培训机构虽然收费较高,但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

D.学校教师上课不认真、考试超出大纲等现象是家长把孩子送去补课的最主要原因。

三、古代诗文阅读(20分)

(六)古诗阅读(6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第20页共26页

思君不见下渝州。

18.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

19.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3分)

(七)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

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

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哆哆鳌鳌③,

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

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

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

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

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蛋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选自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母):拍。②橐(tu6):袋子。③哆(jido)哆瞥(do)瞥: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④蚕(chdi):蝎子一类的毒虫。

第21页共26页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其一审坐于前()

(2)橐坚而不可不也()

⑶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⑷不能无变色于蜂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22.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3.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做简要说明。(4分)

四、名著阅读(10分)

24.俗语“你终归跳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这句俗语涉及了文学名著《》中

这一典型情节。(4分)

25.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6分)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

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

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

第22页共26页

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

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⑴上文出自鲁迅散文集《》中的《》。(2分)

⑵说说选文中的“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五、写作(60分)

26.请以《谁敢,就赢》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

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第五单元检测卷

第23页共26页

l.xi胁2.憾一撼亨一享3.B4.B

5.B解析:语序不当,应为“思考并实践”。

6.B

7.(1)示例:保护野生动物,从点点滴滴做起。

(2)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我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保护野生动物”推广大使的竞聘。首

先感谢大家,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从小就很喜欢动物,也读过大量的有关野生动物的书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