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动态几何问题_第1页
初中数学动态几何问题_第2页
初中数学动态几何问题_第3页
初中数学动态几何问题_第4页
初中数学动态几何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数学专题动态几何问题

第一部分真题精讲

【例1】如图,在梯形45。中,AD//BC,AO=3,DC=5,8c=10,梯形的高为4.动

点”从3点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

出发沿线段CO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1)当时,求/的值;

(2)试探究:/为何值时,为等腰三角形.

【思路分析1】本题作为密云卷压轴题,自然有一定难度,题目中出现了两个动点,很多同

学看到可能就会无从下手。但是解决动点问题,首先就是要找谁在动,谁没在动,通过分

析动态条件和静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求解。对于大多数题目来说,都有一个由动转静的瞬间,

就本题而言,M,N是在动,意味着BM,MC以及DN,NC都是变化的。但是我们发现,和这

些动态的条件密切相关的条件DC,BC长度都是给定的,而且动态条件之间也是有关系的。

所以当题中设定MN〃AB时,就变成了一个静止问题。由此,从这些条件出发,列出方程,

自然得出结果。

【解析】

解:(1)由题意知,当M、N运动到f秒时,如图①,过。作。交BC于E点,则

四边形形区)是平行四边形.

VAB//DE,AB//MN.

:.DE//MN.(根据第一讲我们说梯形内辅助线的常用做法,成功将MN放在三角形

内,将动态问题转化成平行时候的静态问题)

.MCNC(这个比例关系就是将静态与动态联系起来的关键)

EC-CD

匕」.解得f=笆

10-3517

【思路分析2】第二问失分也是最严重的,很多同学看到等腰三角形,理所当然以为是MN=NC

即可,于是就漏掉了MN=MC,MC=CN这两种情况。在中考中如果在动态问题当中碰见等腰三

角形,一定不要忘记分类讨论的思想,两腰一底一个都不能少。具体分类以后,就成为了

较为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于是可以轻松求解

【解析】

(2)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N=NC时,如图②作NFJ.BC交8c于尸,则有MC=2FC即.(利用等腰三角

形底边高也是底边中线的性质)

sinZC=^4

CD5

cosZC=^,

A10-2r=2x—,

5

25

解得.

8

②当MN=MC时,如图③,过“作M"于H.

则CN=2CH,

3

r=2(10-2z)x-.

60

t=—

17

③当MC=C7V时,

贝以0-2r=f.

10

t=—・

3

综上所述,当^="、竺或W时,△MNC为等腰三角形.

8173

【例2】在aABC中,ZACB=45?.点D(与点B、C不重合)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

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AC.如图①,且点D在线段BC上运动.试判断线段CF与BD之间的位置关

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果ABWAC,如图②,且点D在线段BC上运动.(1)中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

(3)若正方形ADEF的边DE所在直线与线段CF所在直线相交于点P,设AC=4a,3C=3,

CD=X,求线段CP的长.(用含X的式子表示)

AA

FF

BD

【思路分析1】本题和上题有所不同,上一题会给出一个条件使得动点静止,而本题并未给

出那个“静止点”,所以需要我们去分析由D运动产生的变化图形当中,什么条件是不动的。

由题我们发现,正方形中四条边的垂直关系是不动的,于是利用角度的互余关系进行传递,

就可以得解。

【解析】:

(1)结论:CF与BD位置关系是垂直;

证明如下::AB=AC,ZACB=459,/.ZABC=459.

由正方形ADEF得AD=AF,VZDAF=ZBAC=909,

,NDAB=/FAC,A△DABFAC,,/ACF=/ABD.

AZBCF=ZACB+ZACF=905.即CF±BD.

【思路分析2]这一问是典型的从特殊到一般的问法,那么思路很简单,就是从一般中构筑

一个特殊的条件就行,于是我们和上题一样找AC的垂线,就可以变成第一问的条件,然后

一样求解。

(2)CF_LBD.⑴中结论成立.

理由是:过点A作AG_LAC交BC于点G,,AC=AG

可证:AGAD^ACAFAZACF=ZAGD=459

ZBCF=ZACB+ZACF=909.即CF_LBDBG

【思路分析3]这一问有点棘手,D在BC之间运动和它在BC延长线上运动时的位置是不一

样的,所以已给的线段长度就需要分情况去考虑到底是4+X还是4-X。分类讨论之后利用相

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即可求出CP.

(3)过点A作ACUBC交CB的延长线于点Q,

①点D在线段BC上运动时,

VZBCA=455,可求出AQ=CQ=4.DQ=4-x,

易证△AQDSADCP,\

DQAQ4-x4

CP=------FX•QBD

4

②点D在线段BC延长线上运动时,

VZBCA=459,可求出AQ=CQ=4,/.DQ=4+x.

过A作4GLAC交CB延长线于点G,则A4G0WA4b..•.CF±BD,

AAQD^ADCP,

DQAQ4+x4

CP-----FX•

4

【例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中,AD〃BC,AZ)=2,5c=4,点M是AO的中点,

△MBC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梯形ABCO是等腰梯形:

(2)动点P、。分别在线段BC和MC上运动,且NA/PQ=60。保持不变.设

【思路分析1】本题有一点综合题的意味,但是对二次函数要求不算太高,重点还是在考察

几何方面。第一问纯静态问题,自不必说,只要证两边的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第二问和

例1一样是双动点问题,所以就需要研究在P,Q运动过程中什么东西是不变的。题目给定N

MPQ=60°,这个度数的意义在哪里?其实就是将静态的那个等边三角形与动态条件联系了

起来.因为最终求两条线段的关系,所以我们很自然想到要通过相似三角形找比例关系.怎么

证相似三角形呢?当然是利用角度咯.于是就有了思路.

【解析】

(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MB=MC,NMBC=NMCB=60°

•••”是AD中点

AM=MD

':AD//BC

:./AMB=/MBC=60°,

ZDMC=ZMCB=60°

/.AAMB沿ADMC

AB=DC

梯形ABC。是等腰梯形.

(2)解:在等边4MBC中,MB=MC=BC=4,NMBC=/MCB=60°,

ZMPQ=60°

AZBMP+ZBPM=ZBPM+ZQPC=120°(这个角度传递非常重要,大家要仔细揣

摩)

/BMP=/QPC

...ABMPsAcaP

.PC=CQ

":PC=x,MQ^y:.BP=4-x,QC=4—y

x4-y124

-=------•*.y=一厂—x+4

44-尤4(设元以后得出比例关系,轻松化成二次函数的样子)

【思路分析2】第三问的条件又回归了当动点静止时的问题。由第二问所得的二次函数,很

轻易就可以求出当X取对称轴的值时Y有最小值。接下来就变成了“给定PC=2,求△PQC

形状''的问题了。由已知的BC=4,自然看出P是中点,于是问题轻松求解。

(3)解:△PQC为直角三角形

2

VJ=1(X-2)+3

...当y取最小值时,x=PC=2

P是3c的中点,MP1.BC,而ZMPQ=60°,

.•.NCPQ=30。,

.'.XPQC=90°

以上三类题目都是动点问题,这一类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当动点移动中出现特殊条件,例如

某边相等,某角固定时,将动态问题化为静态问题去求解。如果没有特殊条件,那么就需

要研究在动点移动中哪些条件是保持不变的。当动的不是点,而是一些具体的图形时,思

路是不是一样呢?接下来我们看另外两道题.

【例4】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3D上一点,过E点作EF工BD交BC于F,连

接。尸,G为。尸中点,连接EG,CG.

(1)直接写出线段EG与CG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尸绕8点逆时针旋转45。,如图2所示,取OF中点G,连接EG,CG,.

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将图1中ABE5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

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

【思路分析11这一题是一道典型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图形旋转题。从旋转45。到旋转任意

角度,要求考生讨论其中的不动关系。第一问自不必说,两个共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中线自然相等。第二问将4BEF旋转45°之后,很多考生就想不到思路了。事实上,本题

的核心条件就是G是中点,中点往往意味着一大票的全等关系,如何构建一对我们想要的

全等三角形就成为了分析的关键所在。连接AG之后,抛开其他条件,单看G点所在的四边

形ADFE,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梯形,于是根据我们在第一讲专题中所讨论的方法,自然想

到过G点做AD,EF的垂线。于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出现了。

(1)CG=EG

(2)(1)中结论没有发生变化,即CG=EG.

证明:连接AG,过G点作MN_LAO于与的延长线交于N点.

在\DAG与&DCG中,

AD=CD,ZADG=NCDG,DG=DG,

:.\DAG乌\DCG.

AG=CG.

在\DMG与RFNG中,

,/ZDGM=NFGN,FG=DG,NMDG=NNFG,

:.ADMG咨AFNG.

:.MG=NG

在矩形AENM中,AM=EN

在RtAAMG与RtXENG中,

':AM=EN,MG=NG,

:.\AMG名\ENG.

:.AG=EG.

:.EG=CG

图2

【思路分析2】第三问纯粹送分,不要求证明的话几乎所有人都会答出仍然成立。但是

我们不应该止步于此。将这道题放在动态问题专题中也是出于此原因,如果4BEF任意旋转,

哪些量在变化,哪些量不变呢?如果题目要求证明,应该如何思考。建议有余力的同学自

己研究一下,笔者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供参考:在4BEF的旋转过程中,始终不变的依然是

G点是FD的中点。可以延长一倍EG到H,从而构造一个和EFG全等的三角形,利用BE=EF

这一条件将全等过渡。要想办法证明三角形ECH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就需要证明三角

形EBC和三角形CGH全等,利用角度变换关系就可以得证了。

(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图3

【例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cm,点E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交射

线DC于点F,将△ABE沿直线AE翻折,点B落在点B,处.

(1)当——=1时,CF=cm,

CE

(2)当——=2时,求sinNDAB'的值;

CE

BE

(3)当生=X时(点C与点E不重合),请写出△ABE翻折后与正方形ABCD公共部

CE

分的面积y与x的关系式,(只要写出结论,不要解题过程).

【思路分析】动态问题未必只有点的平移,图形的旋转,翻折(就是轴对称)也是一大热

点。这一题是朝阳卷的压轴题,第一问给出比例为1,第二问比例为2,第三问比例任意,

所以也是一道很明显的从一般到特殊的递进式题目。同学们需要仔细把握翻折过程中哪些

条件发生了变化,哪些条件没有发生变化。一般说来,翻折中,角,边都是不变的,所以

轴对称图形也意味着大量全等或者相似关系,所以要利用这些来获得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

尤其注意的是,本题中给定的比例都是有两重情况的,E在BC上和E在延长线上都是可能

的,所以需要大家分类讨论,不要遗漏。

【解析】

(1)CF=6cm;(延长之后一眼看出,EAZY)

(2)①如图1,当点E在BC上时,延长AB'交DC于点M,

.BEAB

ABCF,AABE^AFCE,"~CE~~FC

图1

•祥CF=3.

,/AB〃CF,AZBAE=ZF.

又NBAE=NB'AE,;.NB'AE=/F.MA=MF.

设MA=MF=k,则MC=k-3,DM=9-k.

在RtAADM中,由勾股定理得:

ias

k2=(9-k)2+62,解得k=MA=‘.ADM=-.(设元求解是这类题型中比较重要的方

22

法)

_DM5

sinZDAB

AM13

②如图2,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延长AD交&E于点N,

同①可得NA=NE.

设NA=NE=m,则B,N=12-m.

在Rt"B,N中,由勾股定理,得

13Q

m2=(12-m)2+62»国用得m=AN=—.:.B'N二一.

22

B'N_3

AN-5,

(3)①当点E在BC上时,丫=弛;

X+1

(所求4AB,E的面积即为4ABE的面积,再由相似表示出边长)

②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y=18x~18.

X

【总结】通过以上五道例题,我们研究了动态几何问题当中点动,线动,乃至整体图形

动这么几种可能的方式。动态几何问题往往作为压轴题来出,所以难度不言而喻,但是希望

考生拿到题以后不要慌张,因为无论是题目以哪种形态出现,始终把握的都是在变化过程中

那些不变的量。只要条分缕析,一个个将条件抽出来,将大问题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去解决,就

很轻松了.为更好的帮助考生,笔者总结这种问题的一般思路如下:

第一、仔细读题,分析给定条件中那些量是运动的,哪些量是不动的。针对运动的量,

要分析它是如何运动的,运动过程是否需要分段考虑,分类讨论。针对不动的量,要分析

它们和动量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建立这种关系。

第二、画出图形,进行分析,尤其在于找准运动过程中静止的那一瞬间题目间各个变量

的关系。如果没有静止状态,通过比例,相等等关系建立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来研究。

第三、做题过程中时刻注意分类讨论,不同的情况下题目是否有不同的表现,很多同学

丢分就丢在没有讨论,只是想当然看出了题目所给的那一种图示方式,没有想到另外的方

式,如本讲例5当中的比例关系意味着两种不一样的状况,是否能想到就成了关键。

第二部分发散思考

【思考11已知:如图(1),射线40〃射线5N,AB是它们的公垂线,点。、C分别

在AM、3N上运动(点。与点A不重合、点C与点B不重合),E是48边上的动

点(点E与A、B不重合),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DEJ.EC,且+==

(1)求证:AADEsABEC;

(2)如图(2),当点E为A8边的中点时,求证:AD+BC=CD;

(3)设请探究:ABEC的周长是否与加值有关?若有关,请用含有机的代

数式表示ABEC的周长;若无关,请说明理由.

DMDM

BCBCN

第25题(1)第25题(2)

【思路分析】本题动点较多,并且是以和的形式给出长度。思考较为不易,但是图中有多

个直角三角形,所以很自然想到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线段、角关系去分析。第三问计算周长,

要将周长的三条线段分别转化在一类关系当中,看是否为定值,如果是关于M的函数,那

么就是有关,如果是一个定值,那么就无关,于是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思考2】ZiABC是等边三角形,P为平面内的一个动点,BP^BA,若(TCNP8c<180。,

且/P8c平分线上的一点。满足DB=DA,

(1)当BP与弘重合时(如图1),ZBPD=°;

(2)当8P在NABC的内部时(如图2),求/BP。的度数;

(3)当BP在NA8C的外部时,请你直接写出N8PD的度数,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BE----------------'C

图1

【思路分析】本题中,和动点P相关的动量有NPBC,以及D点的位置,但是不动的量就是

BD是平分线并且DB=DA,从这几条出发,可以利用角度相等来找出相似、全等三角形。事

实上,P点的轨迹就是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的一个圆,那D点是什么呢?留给大家思考

.卜~~

3

【思考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DC±BC,已知AB=5,BC=6,cosB=y.

点。为BC边上的一个动点,连结。D,以。为圆心,B。为半径的。。分别交边AB于点P,

交线段0D于点M,交射线BC于点N,连结MN.

(1)当BO=AD时,求BP的长;

(2)点0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BP=MN的情况?若存在,请求出当B0为多长时BP=MN;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点。运动的过程中,以点C为圆心,CN为半径作。C,请直接写出当。C存在时,

©0与。C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应的。C半径CN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这道题和其他题目不同点在于本题牵扯到了有关圆的动点问题。在和圆有关

的问题当中,时刻不要忘记的就是圆的半径始终相等这一个隐藏的静态条件。本题第一问

比较简单,等腰梯形中的计算问题。第二问则需要用设元的方法表示出MN和BP,从而讨

论他们的数量关系。第三问的猜想一定要记得分类分情况讨论。

【思考4】在ABCO中,过点C作CEJ_CD交AD于点E,将线段EC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

到线段EF(如图1)

(1)在图1中画图探究:

①当P为射线CD上任意一点(Pi不与C重合)时,连结EPi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

到线段EQ判断直线FQ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②当P2为线段DC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连结EP〃将线段EP2绕点E逆时针旋转90

得到线段EC2.判断直线C1C2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4

(2)若AD=6,tanB=§,AE=l,在①的条件下,设CPFX,SP1FC1=y>求>与X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本题是去年中考原题,虽不是压轴,但动点动线一起考出来,难倒了不少同

学。事实上就在于如何把握这个旋转90°的条件。旋转90°自然就是垂直关系,于是又出

现了一堆直角三角形,于是证角,证线就手到擒来了。第二问一样是利用平行关系建立函

数式,但是实际过程中很多同学依然忘记分类讨论的思想,漏掉了很多种情况,失分非常

可惜。建议大家仔细研究这道中考原题,按照上面总结的一般思路去拆分条件,步步为营

的去解答。

第三部分思考题解析

【思考1解析】

(1)证明:DEVEC,:.NDEC=90°.,NAED+NBEC=90°.

又NA=NB=90°,ZAED+ZEDA=90°.

ZBEC=NEDA.二AADE-"EC.

(2)证明:如图,过点E作EFHBC,交CD于点F,

,/E是AB的中点,容易证明EF=g(AO+BC).

在RtbDEC中,,/DF=CF,:.EF=-CD.

2

第25题

^(AD+BC)=^CD.

/.AD+BC=CD.

(3)解:AAEQ的周长=AE+AZ)+OE=a+〃z,BE=a—m.

设AD=x,则DE=a-x.

・・・ZA=90°,DE2=AE2+AD2.a1-2ax+x1=nr+x1.

由(1)知AADEsABEC,

.勺周长_AD_2Q_a+m

一ABEC的周长一正一"m-2a'

:.AB£C的周长=乌一•\ADE的周长=2a.

a+m

,A8EC的周长与加值无关.

【思考2答案】

解:(1)ZBPD=30°:

(2)如图8,连结CD.

解一:•.•点。在NPBC的平分线上,

Z1=Z2.

△ABC是等边三角形,

BA=BC=AC,NACB=60°.

BP=BA,

BP=BC.

BD=BD,

△PBD%ACBD.

ZBPD=Z3.-----------------------------3分

DB=DA,BC=AC,CD=CD,

△88名"CD.

Z3=Z4=izACB=30°.

2

ZBPD=30°.

解二:△ABC是等边三角形,

BA=BC=AC.

DB=DA,

CD垂直平分A8.

N3=N4」ZACB=30°.

2

BP=BA,

BP=BC.

点。在NPBC的平分线上,

△PBD与△CBD关于BD所在直线对称.

ZBPD=Z3.

ZBPD=30°.

(3)NBPD=30°或150°

图形见图9、图10.

【思考3解析】

3

解:(1)过点A作AE_LBC,在RtAABE中,由AB=5,cosB=S得BE=3.

VCDIBC,AD//BC,BC=6,

/.AD=EC=BC-BE=3.

当B0=AD=3时,在。。中,过点。作OH_LAB,则BH=HP

..BH八.c39

♦-----=cosB,..BH=3x—=—.

BO55

18

BP=一.

5

(2)不存在BP=MN的情况-

假设BP=MN成立,

VBP和MN为。。的弦,则必有/BOP=/DOC.

过P作PQ_LBC,过点。作。H_LAB,

VCD1BC,则有△PQOSADOC-

BH33

设BO=x,则PO=x^"—•=COS=-,得BH==X,

x55

6

;.BP=2BH=-X.

5

1824

BQ=BPxcosB=——X,PQ,=—x.

2525

・・OQ=x-------x=—x.

2525

24.29

,/△PQO^ADOC,丝=变即25X_4,得》=一.

OQO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