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课件(完整版)_第1页
世界现代史课件(完整版)_第2页
世界现代史课件(完整版)_第3页
世界现代史课件(完整版)_第4页
世界现代史课件(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现代史2008级教案绪论一、世界现代史的主要特点二、世界现代史的分期问题一、世界现代史的主要特点苏联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开展缓慢(个别国家如苏联除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政治上,充满暴力(革命的和反革命的),而且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世界现代史的分期问题:1917-1945第一阶段:1917-1923第二阶段:1924-1929第三阶段:1929-1939第四阶段:1939-1945第一阶段:1917-1923根本特点:战争、危机和革命交织,世界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内容:一战影响下,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政治、经济的全面危机国际形势和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阶段:1924-1929根本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度过了战后经济和政治危机的第一次全球性冲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加强、经济开展苏联新经济政策,政治趋于安定国际关系呈现了暂时和平的局面第三阶段:1929-1939根本特点: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大国加强干预经济来应对危机苏联经过两个五年方案,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失误,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30年代的国际政治结构和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第四阶段:1939-1945根本特点:人类陷入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中主要内容:战争双方的较量现代史的内容异常复杂。而且20世纪的历史刚刚过去,因此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与评价,仍有待于继续深入的研究。此外,许多材料尚未公开,已公布的庞大资料尚待整理,这也增加了研究现代史与当代史的困难。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荐书目:中国史家论苏联四种,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1、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2、郑异凡:史海探索3、叶书宗: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研究4、杨存堂〔柳植〕:世纪性的实践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一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第二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和实行第三节革命胜利初期的苏维埃俄国第四节粉碎外国干预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第一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一、十月革命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国度里: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二、十月革命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特殊的国度:十月革命是俄国现代化进程矛盾的必然反映〔经济差距、专制制度、经济开展不平衡〕俄国国内外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一切矛盾的焦点,最集中、最锋利,对抗〕无产阶级集中,党比较成熟二、特定的历史条件:一战是促使革命爆发的导火线。〔加剧国内矛盾,外国无暇干预〕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无能造成了一场更大的社会动乱。第二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和实行一、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二、社会主义革命方针、策略的制定三、革命形势的成熟和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一、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1917年俄历2月23日〔公历3月8日〕,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于3月15日宣布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灭亡。两个政权同时并存的局面:一个是工农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另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原因〕二、社会主义革命方针、策略的制定二月革命前,列宁认为当时俄国最重要的任务,是进行民主革命。他认为,俄国的民主革命任务尚未结束,未来的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不要跳过民主革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俄国需要民主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开展扫清道路,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必要条件。二月革命后,列宁改变了方针,把社会主义革命提上了日程。社会主义革命方针,对绝大多数党员和领导人来说,缺乏理论和思想准备;对列宁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缺乏准备。“四月提纲”

1917年4月4日〔公历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代表大会上作报告,题目是《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和平手段;苏维埃共和国。向临时政府夺权,和平斗争。口号“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迫使临时政府把政权交给苏维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没收地主土地、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由当地苏维埃分配;把全国各银行合并成一个国家银行,并由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工业的生产和分配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的监督,为实现工业国有化创造条件。将党的名称由社会民主工党改为共产党。“四月提纲”所提出的路线和政策在5.7-12日召开的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上获得批准和通过。代表会议后,布尔什维克党展开了组织群众的工作,在深入工厂和农村的同时,把重点放到掌握武装和瓦解旧军队的工作上。三、革命形势的成熟和十月武装起义

的胜利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继续战争;反对成认苏维埃的合法性;保存原沙皇时代的检察官,维护沙皇贵族的财产和特权,农民对土地的愿望未能实现。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武装起义时机的成熟〔1917年9-10月〕:9月科尔尼洛夫军队反革命叛乱。粉碎叛乱,说明布尔什维克党有力量去击溃任何反革命进攻。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列宁亲自领导下,从11月6日晚开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第三节革命胜利初期的苏维埃俄国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革命的扩展〕二、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内外政策措施二、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内外政策措施1、摧毁旧国家机器,创立新的政权机关2、镇压反革命叛乱和建立全俄肃反委员会3、解散立宪会议,举行苏维埃代表大会4、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5、土地改革以及打击富农的破坏活动6、签订布列斯特和约7、列宁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设想1917年12月20日,“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契卡”〕,第一任主席捷尔任斯基。它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揭露和摧毁了大量反革命阴谋案件,但也不时发生滥用职权之事。三、解散立宪会议,建立苏维埃代表大会1918年1月5日开幕,6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委会通过法令,宣布解散立宪会议。,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俄国为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属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联邦制原那么。1918年7月,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将原来官办的工厂企业、交通邮电等部门收归国有;私人资本主义企业:逐步改造—收归国有。到1918年年中,绝大局部大中企业已收归国有,苏维埃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土地改革以及打击富农的活动1917.11.8《土地法令》,宣布无偿废除土地、皇室、教会土地私有制,将一切土地收归国有。1918.2.19《土地社会化法令》,规定土地按农民人口平均使用的原那么分配。,公布实行粮食垄断制的法令,禁止私人买买粮食。签订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3月3日和约宣布结束俄国与同盟国的战争状态;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等地的管辖;俄军撤出卡尔斯、阿达汉和巴统;俄国成认乌克兰和芬兰的独立。和约的签订使新生的苏维埃正式退出了战争。同年11月,当同盟国彻底战败后,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该约。列宁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设想1918年3月-5月,列宁:《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论“左派”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关于苏维埃政权当前任务的六条提纲》,对在苏俄这样一个落后贫穷的农民国家里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作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设想和措施。提出组织任务和管理任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取得完全胜利的主要条件。〔组织对‘俄国的管理,恢复经济〕论述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过渡”的必要性以及过渡形式的多样性。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假设干方针和措施。〔大力开展国家资本主义;措施:开展大工业的物质根底、文化教育、民主集中制管理原那么、科技和专家〕第四节粉碎外国干预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一、外国武装干预和国内战争的开始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1918夏-1921初〕三、粉碎武装干预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影响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需要。1918年夏开始,1919年初逐步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1920年开展到顶峰。主要内容:实行粮食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商业流通方面,取缔自由贸易,国家垄断贸易,主要消费品实行国家严格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分配实行平均化和实物化〕作用弊病、过失和错误。战时共产主义从根本上否认了小生产者、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作用,将它们从社会主义经济中彻底去除出去,从而影响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紧推行的结果是苏俄在1921年春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三、粉碎武装干预1918年11月,德国败降,协约国进一步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并加强直接的武装干预。第一次进攻:1919.3-11,主力高尔察克军队第二次进攻:1919夏-1920初,主力邓尼金军队第三次进攻:1920.4-11,主力毕苏茨基政府统治下的波兰〔历史遗留问题引发〕。总之,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经历了一场无产阶级同地主资产阶级的生死搏斗,异常残酷的国内战争。帝国主义国家自然站到反苏维埃一边,进行了各种包括武装的干预苏俄的活动。但外国的干预终究是次要的。同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白卫军的斗争是主要的。学术研究综述1、关于十月革命假设干问题的研究2、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研究1、关于十月革命假设干问题的研究〔1〕十月革命的前提〔2〕十月革命的特点〔3〕十月革命的性质〔4〕十月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5〕十月革命的影响〔6〕十月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1〕十月革命的前提

第一,“历史必然性说”。齐世荣《论有关俄国革命的几个问题》,程玉海、曹胜强《20世纪的世界革命》,夏景才《试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特点》,傅树政《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前提的几个问题》,胡瑾《欲速那么不达》,于洪君《十月革命的丰碑永存》。第二,“历史选择性说”。柳植《十月革命和历史的选择性》。〔2〕十月革命的特点

杨存堂《论十月革命的特殊性》:俄国的落后性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从而为革命埋下了火种;一战使俄国濒临崩溃,人民处于水深炽热之中,从而导致了革命。张培义《试论十月革命的特点》:城市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农村的民主革命相结合;和平斗争与武装斗争相结合,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相结合;革命由一种斗争形式迅速转到另一种斗争形式,并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2〕十月革命的特点

蒋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假设干问题》:从政治内容上看,十月革命确实是一场无产阶级向地主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从经济和文化内容上看,十月革命又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性质。因此,十月革命只能是一场不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3〕十月革命的性质

第一,“社会主义革命说”。高放《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应否认》。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说”。刘正飞《十月革命性质初探》。第三,“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到社会主义革命说”。刘士田《关于十月革命初期的革命性质问题》。〔4〕十月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

徐天新《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准备时期的农民政策》:布尔什维克党在农民问题上,不是中立中农,而是联合全体劳动人民一起夺权。张培义《试论十月革命中工农联盟的性质》:十月革命时期由于存在着农奴制度,农民还是一个阶级没有分裂,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俄国革命的实际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了1905年制定的路线,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使无产阶级和全体农民结成了联盟。这是十月革命的重要特点之一。〔5〕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一,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于洪君《十月革命的丰碑永存》,堵小东《再论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顾章义《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容否认》。第二,根本肯定“新时代”说,但反对脱离事实的夸大。张象《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再认识》。第三,革命并未造成人民和社会从专制桎梏下的大解放。柳植《俄国革命原因与后果相悖现象》。〔6〕十月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典范论”。王斯德《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9-60页。李伟《十月革命对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第二,“未影响论”。王春良《正确认识十月革命对1919-1922年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2、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研究

第一,“肯定说”。第二,“否认说”。第三,“具体分析说”。第一,“肯定说”。

谢有实《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可观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全了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保全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工业,为恢复生产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否认说”。

姜义华《列宁主义与战时共产主义》,杜立克《克琅施塔得叛乱及其教训》,荣欣《功绩有限,错误严重》。第三,“具体分析说”。

叶书宗、王斯德《也论列宁主义和“战时共产主义》,杨彦军《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后果、教训》,张培义《战时共产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总结》,张弛《如何评价苏维埃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的国际关系第一节凡尔赛体系第二节华盛顿体系第三节苏俄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第一节凡尔赛体系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二、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1、帝国主义国家力量的新比照2、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方案2、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方案美国:称霸世界英国:维护在全世界的利益,重点在欧洲法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意大利:控制亚得里亚海,建立在东地中海的霸权。日本:保持大战期间夺得的赃物,进而称霸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二、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的召开〔三种会议:最高会议、专门委员会、全体大会〕2、凡尔赛条约的签订3、国际联盟的成立4、凡尔赛体系2、凡尔赛条约的签订1919年6月28日,正式签署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简称“凡尔赛条约”。它的第一局部是国际联盟盟约,第二局部是对德和约〔德国领土问题、军备、赔款、德国殖民地问题〕。3、国际联盟的成立

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了国联盟约,并把它列为《凡尔赛条约》和对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各国和约的第一局部内容。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条约》生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当时的会员国是44个,战败国和苏俄暂被排除在外,以后开展到63个。由于美国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因此也始终未参加国联。

3、国际联盟的成立

国联盟约共26条,主要内容包括国联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建立国联的目的和到达目的的手段,以及管理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国联大会,理事会和常设秘书处。此外还设立了国际常设法院、国际劳工组织、常设委任统治委员会等六个常设机构和专门委员会以及许多辅助机构。

3、国际联盟的成立

国联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平安。会员国为实现国联宗旨而应尽的主要义务与职责。主要包括:第一,裁减军备。第二,会员国有相互尊重并保持领土完整和行政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第三,会员国要“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之公开邦交”,但凡各国之间订立的与国联盟约不符合的条约均应废止。第四,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3、国际联盟的成立

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的国际组织,是史无前例的国际政治的重要开展。但是它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有机组成局部,实际成为维护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外交工具;它所规定的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那么,实际使国联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它并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美国始终不是它的成员,苏联长期被拒之门外,法西斯国家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相继退出,不受约束,从而使集体平安有名无实。因此,国联的政治实践便否认了它所标榜的根本宗旨,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奉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使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4月国际联盟正式宣告解散。4、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之后,战胜国分别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纳依条约〔〕、特里亚农条约〔〕、色佛尔条约〔〕。这些条约与国际联盟盟约一起,构成了一个互为联系的条约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史称“凡尔赛体系”。4、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内容是:〔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当承担战争罪责。〔2〕重划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的疆界,军事占领莱茵兰并设立非军事区,规定德奥永远不得合并,维持海峡地区的非军事化和国际共管。〔3〕成认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独立并划定它们的边界。〔4〕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和胶州湾租借地全部移交给日本。〔5〕限制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军备。〔6〕德国等战败国必须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经济生活受到后者的限制与监督。〔7〕制定国联盟约作为各项和约的第一局部,成立国际联盟。

4、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经过近5年的时间,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秩序。然而,凡尔赛体系不仅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惩与掠夺,也是战胜国之间妥协分赃的产物。因此它既造成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严重对立,也造成了战胜国之间的种种矛盾。第二节华盛顿体系一、战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形势二、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一、战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形势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争霸斗争的加剧:战前,英、法、美、俄、德、日战后,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二、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发起者:美国;与会国:美英日法意中比荷葡九国;议题:远东及太平洋,海军军备限制;时间:;达成的协议:《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山东条约》。2、华盛顿体系及其实质四国条约美英日法于1921年12月13日所签订,即《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其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一旦受到侵略威胁时,缔约各国彼此之间应全面和坦率地进行协商,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消除威胁;此条约一经生效、英日同盟即告终止。五国海军条约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美英日法意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简称《五国海军条约》。条约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力量的比例进行了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5:5:3:1.75:1.75;缔约各国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是,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美国同意放弃其在菲律宾、关岛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放弃在香港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等等。条约的签署意味着英国海上优势开始丧失。由于条约对其他类型的舰艇以及陆军、空军的军备未进行任何限制,故它不可能真正缓和帝国主义的海上竞争与军备竞赛。九国公约与会九国1922年2月6月于华盛顿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那么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其中心内容是在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的前提下,确认列强将“门户开放”、“时机均等”作为共同侵略中国的根本原那么。因此它们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它们的在华特权继续存在。

山东条约1922.2.4《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日本在保存诸多特权的情况下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归还中国。2、华盛顿体系及其实质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各项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通过战胜国之间的暂时协调,在亚太地区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根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并支配着战后的国际关系。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开展,该体系自身存在的弊端与内在矛盾也不断激化,并最终导致了它的崩溃,而它的彻底崩溃之日,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之时。这个体系既没有恢复欧洲的均势,也没有恢复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地位。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颓之势和其侧翼大国美国与苏联的兴盛之势仍然在同步开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弊端与

内在矛盾

当这一体系对战胜国的要求有着不同程度的满足时,它内部包含的各种矛盾和与生俱来的致命弊端,实际导致了战后国际政治力量的严重失衡,这比欧洲遭受的巨大生命牺牲和经济损毁更难补救,并对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章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8-192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革命高潮。〔广泛性、进攻性和政治性〕第三章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第一节德国十一月革命第二节匈牙利革命第三节英、法、美、意、日等国的革命运动第四节1923年的欧洲革命风暴第五节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第一节德国十一月革命一、十一月革命的爆发二、德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三、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一、十一月革命的爆发背景基尔起义〔〕柏林起义〔〕,柏林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大会批准了艾伯特政府——人民全权代表委员会,新选出的柏林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由7名社会民主党人,7名独立社会民主党人和14名士兵代表组成。二、德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斯巴达克派斯巴达克同盟,举行正式建党大会,大会确定由斯巴达克同盟中央委员会行使德共中央委员会职权。,柏林一月起义,巴伐利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其失败标志着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结束。从此,德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逐渐走向低潮。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半专制主义,使资产阶级初次登上统治舞台,在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魏玛共和国。三、魏玛共和国的建立1919年1月19日,国民会议选举。社会民主党获得421个议席中的163个。2月6日,国民会议在魏玛开幕。2月11日.国民会议选举艾伯特为总统,组成了“魏玛联合政府”。

1919年7月31日,国民会议通过新宪法。8月,艾伯特总统签署生效,即“魏玛宪法”。魏玛宪法魏玛宪法共181条,分三局部:实行议会制共和国政体。〔国会、政府、总统〕德国人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经济领域:“公平的原那么”。魏玛宪法是一部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宪法,它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德国历史由资产阶级半封建专制主义的德意志帝国时期进入了魏玛共和国时期。第二节匈牙利革命,匈牙利共和国成立,卡罗利,“联合政府”。,匈牙利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诞生,苏维埃政府下台,由“工会政府”取代。匈牙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终于在外国武装和国内反革命的联合进攻下被颠覆。1920.1,恢复君主制;3月1日霍尔蒂就任摄政王。第三节一、英国

政府的更迭:战时联合政府〔阿斯奎斯、劳合·乔治〕战后劳合·乔治联合政府〔新动向〕1922.10.勃纳·劳政府1922年大选1923鲍尔温政府,大选,1924工党政府爱尔兰问题:1919.1,爱尔兰共和国成立1921,英爱条约工人运动:一战后,英国工人运动高涨。,伦敦,英共成立大会。工党的崛起1、工党的起源和建立2、工党上台执政及其原因一、工党的起源和建立1、1867年议会改革后工人阶级的议会道路受限制的原因〔工厂生产制度;财政困难;工联主义盛行〕2、社会主义团体的建立3、工人政党的建立2、社会主义团体的建立背景〔经济危机;进步理论;法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社会民主同盟〔1881建立,1884年发生分裂,社会主义同盟。〕费边社费边社1884年建立,伦敦成员:大多是政治热情较高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肖伯纳、西德尼·韦伯、西德尼·奥利维尔、格厄姆·华雷士、悉尼·韦伯理论:费边主义〔主张渐进、温和、符合宪法的变革;旧制度应该逐渐演化为新制度;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依靠现有的民主的国家机器;“渗透”政策;反对依靠无产阶级和下层群众,主张依靠知识精英〕费边社会主义成为工党的指导思想和20世纪福利国家建设的根本理论。工人政党的建立1888,苏格兰工党,凯尔·哈迪,1893,独立工党〔党纲:通过议会斗争改善工人劳动保护条件和法定八小时工作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实行民主政治,“争取实现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集体所有制”〕1900,劳工代表委员会〔主要任务是促进和协调争取劳工代表进入议会;专门基金〕1906,工党二、工党上台执政及其原因1、根本目标:通过议会道路上台执政2、政治思想和党纲3、一战中与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合作4、一战后继续宣传其“和平改造社会”的方案和实施“议会道路”的方略。〔麦克唐纳:《议会和革命》《议会和民主》《批评的和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造方案〕政治思想和党纲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工党政治思想的准备阶段,其间,工党的理论逐渐系统化;形成以社会主义为标签,以改进主义为实质的思想体系。〔麦克唐纳《社会主义与社会》〕1918年工党党纲——“二月党纲”、《工党与社会新秩序》。成为以后几十年中工党政策的根底。1924年1月22日,麦克唐纳就任英国第一任工党首相。二、法国国民联盟执政时期:法国共产党诞生:三、意大利战后初期意大利的政治经济状况:经济状况恶化;政治极不稳定意大利共产党的诞生:墨索里尼组阁:意法西斯组织产生的背景。1919.3,法西斯战斗团,国家法西斯党1921.5大选,墨索里尼进入议会,墨索里尼出任首相。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初步建立。四、美国一战后美国实力地位的增强1919年罢工高潮美国共产党的诞生五、日本一战结束后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1〕一战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开展;重工业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大为提高,真正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敬内阁成立〔3〕战后日本的国际处境开始逆转。“米骚动”和日本工人运动日本共产党的成立:第五节共产国际〔〕一、共产国际建立的背景二、关于共产国际的组织原那么问题三、关于参加共产国际的“二十一条”问题四、关于共产国际的功过问题五、关于共产国际的解散问题一、共产国际建立的背景1、革命形势的高涨2、时机主义者的背叛3、世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进攻苏俄二、共产国际的组织原那么:民主集中制《共产国际章程》: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是它的支部,受共产国际领导。上级机关的决议,下级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执委会的产生不平等〕原因:把工人的国际组织设想成为世界性共产党,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性的。共产国际的集中制原那么和一元化结构导致战略和策略上的公式化、划一和教条主义。三、1920,共产国际二大,《参加共产国际的条件》,共21条,主要是针对“中派”的。

主要内容:凡愿意参加共产国际的党都要成认必须同改进主义和“中派”的政策彻底决裂,并在广阔群众中宣传实行决裂的要求;但凡已经参加共产国际或申请参加共产国际的党,都应当在共产国际二大闭幕后的四个月内,召开紧急代表大会讨论这些义务;凡愿意参加共产国际的党,在其中央委员会和其他重要中央机构内,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成员是在共产国际二大前就公开而明确地主张参加共产国际的同志,等等。影响:对当时同改进主义划清界限起了一定作用,但引起了许多党的严重分裂,把一些可以争取过来的力量推出去,使共产主义政党的力量大为削弱。四、关于共产国际的功过问题:共产国际的功绩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机主义思潮和共运中的“左派幼稚病”进行斗争。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政党——共产党。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展了反对战争和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共产国际的失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经验神圣化、绝对化。五、解散共产国际的原因共产国际内部状况的要求。〔差异;各支部成熟〕当时的国际形势。〔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第四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第一节概论第二节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第三节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第四节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第一节概论一、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历史背景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概况和根本特点一、历史背景1、一战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2、一战后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新掠夺3、十月革命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形势1、一战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负面影响;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开展政治和阶级关系:民族资产阶级实力增加、队伍壮大;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共产党组织的纷纷建立;广阔群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2、一战后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新掠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亚洲〔英、法、希腊、日本、美国〕,非洲〔英、比、法〕,拉丁美洲〔美国〕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财政、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控制。二、开展概况和根本特点1、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分为两个阶段2、特点1、两个阶段〔1〕1918-1928,第一次高潮。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朝鲜“三·一”反日起义、埃及反英武装起义、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国五四运动等。〔2〕1929-1939,1929年经济危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涨。越南安沛起义运动、义安-河静苏维埃运动,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全面抗日,墨西哥卡德纳斯政府改革,埃及六月起义,印尼“七省号“军舰起义”等。这阶段的民族解放运动,在许多国家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性质,成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局部。2、特点〔1〕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范围广、斗争具有巨大的群众性。〔2〕持续开展。1918-1935,从未间断。〔3〕斗争的多样性。领导权〔工人阶级政党、资产阶级、过渡形式〕,形式和内容方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群众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结局〔胜利;没完全摆脱奴役,不同程度取得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统一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统一目标中,形成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根本历史进程。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1、概论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在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列。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有着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开展道路〔共产党、资产阶级、爱国封建主或部落酋长手里〕。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甘地和甘地主义〔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英国殖民当局的两手策略。①公布《孟太古—蔡姆斯福法案》许诺失言;②通过《罗拉特法案》。1920年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纲领:一切印度人拒绝或放弃政府赠给头衔和名誉职位;抵抗立法机关、法院、学校;恢复手工纺织,抵抗英货;逐渐走上抗税道路。1922年2月4日:乔里乔拉事件。

12日巴多利会议:停止不合作运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甘地为首的国大党领导下的首次群众性反英斗争,是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标志。〔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给印度沉重打击,危机加剧了矛盾1930年1月30日,甘地向当局提出11点要求。遭到英国拒绝后,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3月22日领导“食盐长征”。1931年3月印度总督欧文同甘地签订了《德里协定》,1934年停止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甘地和甘地主义甘地主义属“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五个根本内容: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②政治目标:自治、独立,建立以村社为根底的分治联合体③经济思想:以正义和平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④社会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地位低下的人⑤爱国主义与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思想。三、非洲民族解放运动1、概况2、埃及独立运动1、概况新形势:部落的对抗斗争开展为超越部落界限的群众运动;非洲人的政治组织代替了部落酋长成为反帝斗争领导者;发生了工人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权益的阶级行动。各国经济开展不平衡导致民族解放运动开展不平衡。非洲一向寂静的地区也掀起了反帝斗争的风暴。总的说来,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正处于兴起的初级阶段。2、埃及独立运动1919年埃及人民起义英国成认埃及独立1923年宪法1936年英埃协定3、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1、概况2、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1、概况拉丁美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帝与反专制相结合的特点一战后,美国不仅加强了对拉美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而且加紧对拉美各国进行军事干预。反美。斗争主要以罢工、游行示威和武装起义等方式进行。30年代,反对帝国主义和专制统治的民族运动持续高涨,并开展到新的水平。反法西斯统一阵线和人民阵线掀起的广泛的群众性的反法西斯运动成为30年代民族运动的新特点。加速土地改革、废除债役雇农制扩大工人的民主权利。推行文化教育改革。实行工业企业国有化。进一步稳固民主政体。2、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1934-1940〕第五章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二三十年代是苏联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经历了两大转折:从战时共产主义的俄国向新经济政策的俄国转变,从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向社会主义的苏联转变。第五章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一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苏联的建立第二节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和开展第一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苏联的建立一、国内战争结束后的形势和任务二、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四、列宁逝世前后的苏联政局一、国内战争结束后的形势和任务〔一〕国内战争结束后的国内状况1、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危机2、政治形势动乱和喀琅施塔得兵变〔二〕任务:恢复经济1、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危机1920年末1921年初,国内战争胜利,但国内形势严峻。战争破坏:经济濒临崩溃,工厂倒闭,土地荒芜,饥荒、瘟疫,政局不稳。战争使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粮食、原材料和燃料等严重短缺;经济的破坏造成工人阶级队伍松散、工人成分改变和工人人数锐减。农业状况严重:谷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缩小;土地耕种粗糙,农作物产量缩减;牲畜数量减少;农民生活状况艰苦。2、政治形势动乱和喀琅施塔得兵变经济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后果。1921春,人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逐渐演变为普遍的骚乱和暴动。喀琅施塔得兵变〔1921.2.28-3.18〕,就是不满情绪的集中反映。苏维埃政府从这次兵变中吸取了重大的政治教训,必须消除农民中间存在的严重不满情绪,为此,必须改变现行的各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决议,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十大”后,苏维埃政府在农业、工业、流通和分配等领域陆续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史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

农业:实行粮食税制〔1921年3月公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方面,实行了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的转变。工业:租让制和租赁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建立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实行平等互利的对外开放政策。商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管理总局制度“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劳动报酬级差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苏维埃国家开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它说明,苏俄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他们从国情出发,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即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稳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成就和问题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开展个体农民之间的开展不平衡,农村的分化有所增长〔贫农;中农;富农〕工业生产的恢复新资产阶级阶层——耐普曼出现。1922年后,私营商业活泼,商人增多。对新经济政策的攻击。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到国内战争结束时,以双边条约形式与俄罗斯联邦结盟的国家有: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布哈拉、花刺子模和远东。这些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的法律地位,但在党的关系上,各国共产党均隶属于俄共〔布〕中央,苏俄通过党组织系统和联合人民委员部对各国实施领导。所以,国内战争中,苏俄在军事联盟的根底上已经局部地恢复了对从旧俄国幅员别离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控制。1922年8月,斯大林,专门委员会拟订组建联邦的方案:《关于俄罗斯联邦和各独立共和国的相互关系》的方案:各独立的民族共和国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参加俄罗斯联邦,用扩大俄罗斯联邦的方式建立统一的多民族联邦国家。这就是所谓“自治化”方案。列宁:俄罗斯联邦同其他共和国一起平等地组成“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即“联盟”方案。1922年12月30日,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192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通过了第一部苏联宪法。

列宁关于多民族国家联盟的思想:1917·11·15发表《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宣布各民族拥有平等和自主权;享有完全自决乃至别离并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等。1918·1,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确定联邦制原那么,成立俄罗斯联邦。1922·10,俄共中央全会规定各苏维埃共和国在平等的根底上成立联盟,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12·30-31,列宁《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批判斯大林的大俄罗斯主义的错误。指出要区别民族主义;要着重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保护少数民族不受大俄罗斯主义的侵害;必要时可以只保存军事外交的联盟,而在其他方面恢复各人民委员会的完全独立。四、列宁逝世前后的苏联政局

1、列宁的《致代表大会的信》,即政治遗嘱改造国家机关,增加中央委员会委员人数,增加工人和基层人员的数额;担忧党中央高层领导人的分裂,认为分裂的危险主要在于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对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诺夫、布哈林、皮达可夫进行了评价;建议撤掉斯大林的党的总书记的职务;指出合作化方案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最好方法;指出现在党的工作重心应由“政治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列宁病重期间,对防止党的分裂,保持党的稳定性,对吸引千百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沙文主义,对改革国家机关,克服官僚主义,对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遗憾的是,他已无法亲自实践去解决这些问题,况且有些设想本身还不完善。由于健康原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带着许多思想上的困惑和忧虑离开了人世。2、列宁逝世前后的党内派别斗争1923底-1924.1托洛茨基的“新方针”和全党争论十三大后-1925.1十三大后的党内斗争,浓厚的权力斗争的色彩,特点:单方面的大批判;教条主义气息浓重;用组织处理手段来解决思想理论上的分歧。以托洛茨基失败告终。托洛茨基俄共〔布〕领袖之一,第四国际建立者。1917年参加十月革命,革命成功后先后出任外交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列宁逝世前后,他与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内多数派发生屡次论战,1927年被开除出党,1929年被苏联驱逐出境。1938年创立第四国际,直接与共产国际对抗。1940年8月于墨西哥遭暗杀。第二节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国民经济恢复后的形势和任务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确实定和实施三、二十年代中后期的党内斗争四、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五、第一个五年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确实定和实施1925年12月,举行俄共〔布〕十四次代表大会,宣布将在一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根本内容:从农业国开展成工业国,重心是开展重工业。十四大前后,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速度、资金来源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也引发一系列争论。伴随着政治斗争的因素,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这些争论对后来国家工业化方针确实立,影响不可无视。〔关于优先开展重工业;关于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关于工业化资金来源〕强调优先开展重工业的原因〔政治因素;必要性;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开展状况〕优先开展重工业,即在国家工业化时期,在建设工程、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实行向重工业倾斜的政策,给以优先地位和条件。认识上和推行中的片面性:经济结构严重失调;过分强调国防工业;把优先开展重工业的方针神圣化、普遍化〕1925与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新反对派”的论战:〔1925.4俄共十四-1925.12党十四大〕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表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不同看法,认为新经济政策可能助长无视富农危险的倾向,并导致党的蜕化。不同意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的论点。同年10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索柯里尼柯夫、克鲁普斯卡妮联名致信党中央,正式亮出自己的观点,要求重新讨论党的方针政策,这一行动被认为形成了“新反对派”。“新反对派”与斯大林为首的中央主流派的斗争在,1925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大上全面展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问题上:1、关于"一国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2、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3、关于党内民主问题。1927年11月14日,中央联席全会决定,把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

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凡参加反对派和宣传其观点的人都不能留在党内。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等75名托季联盟的骨干分子开除出党。

关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盟”〔托——季联盟〕〔1926.7——1927.12党十五大〕布哈林同斯大林的争论及结果〔1927底-1929.底〕:反布哈林右倾时机主义集团背景:1927.底-1928春,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对造成粮食收购危机的原因、非常措施使用的范围、限度、作用等,布哈林和斯大林存在分歧。实质是对苏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原那么分歧〔国家工业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1928.7月全会:斯大林“贡税论”“反右倾斗争”的结果和教训“反右倾斗争”是苏联政治、经济生活的阶段性转折的大事。这场斗争使新经济政策实际终止,开始了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反右倾斗争”实质是反对新经济政策。助长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左倾〔农业全盘集体化;阶级斗争扩大化;把片面的国家集中管理体制和优先开展重工业、军事工业的方针作为唯一模式;损害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个人崇拜和个人专制作风盛行〕四、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制定背景:粮食收购危机1927年,联共十五大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30年1月初,联共〔布〕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议的方法”的决议,决定将全国分成三个区域,在第一个五年方案期间,根本完成农业集体化。1930年又开始实施消灭富农的政策。苏联集体化运动的进程曲折,农牧业的产量明显下降。1931年和1932年,连续发生大饥荒。五、第一个五年方案的制定和实施1928.10-1932.底建起了沙俄时代没有或十分薄弱的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在五年方案期间,工业建设中曾出现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的情况。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和开展一、第二个五年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二、苏联新宪法的公布和斯大林模式确实立三、大清洗运动四、第三个五年方案和卫国战争前加强战备的努力一、第二个五年方案的制定和实施1933-1937.4调整轻重工业比重的方案未能实现,农、轻、重比例失调现象更趋严重。通过两个五年方案的实施,苏联根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二、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实立和新宪法的公布1936.12,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把已形成的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它的公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客观条件:国际;国内——小生产者;封建专制主义传统;“非常感”;斯大林个人因素〕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高度集中,高度集权个人崇拜盛行:苏联30年代流行的个人崇拜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简单地对某一领袖人物的过分颂扬。由于历史的原因,苏联的经济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由人民委员部进行直接管理的经济体制。苏联这一整套高度集中的,由中央直接管理的方案经济体制具有以下特色。1.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由中央掌握全国的人力和各种物质资源,实行自上而下按部门的集中管理.3.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指令性方案经济。4.无视经济规律,采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点;缺乏:过分依靠行政手段,无视经济开展的规律性,盲目排斥商品和市场,最终失去活力。苏联模式的方案经济三、大清洗运动导火线:,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遭暗杀。1934.12初,公布《关于修改各加盟共和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侦查和审查针对苏维埃政权工作人员的恐怖组织和恐怖行动的现行刑事诉讼法作修改:侦查工作应在10天内结束;起诉书在法庭审查案件前24小时送交被起诉人;审理案件时不得旁听;不得上诉和请求赦免;极刑自宣判时起立即执行。这为违法行为大开绿灯。1935.3,通过了关于惩治叛国犯家庭成员的法律。4月,准许对12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基洛夫〔1886一1934〕,苏联共产党领导人之一。1904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反对沙皇专制,积极领导地方罢工和地下工作。1917年参加十月革命,1923年中选为党中央委员。从1926年起任联共〔布〕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列宁格勒省委书记,领导地区工业化建设卓有成就。1930年成为政治局委员,1934年担任中央委员会书记。同年12月1日,在斯莫尔尼宫被暗杀。在整个1935年和1936年上半年镇压行动一直未停止过。但直到1936年秋,大多数前“右派”和“左派”反对派领导人还是自由的,他们仍然在各人民委员部、报刊和学校中担任领导任务。镇压几乎没有触及到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一些中层领导干部被捕。1936.8开始,对前反对派分子进行审判和镇压;1937-1938年对党和国家根本干部队伍进行清洗〔军队〕。1936年8月19日审判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暗杀团总部案”。

1937年1月,审判了“托洛茨基平行总部案”。

1938年3月,审判了布哈林为首的“右派-托洛茨基总部案”。30年代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在两年时间里清洗掉了上万名优秀的红军将领和政治委员。红军和海军的损失是异常巨大的。战前被捕的人有:苏联5个元帅中3人、16位集团军司令中15人、所有的军长和几乎所有的师长和旅长、近一半的团长、所有的集团军政委、师政委和旅政委,以及三分之一的团政委。海军也遭到同样严重的损失。中低级指挥员中的损失也很大。无论那一次战争,无论那一个军队的指挥人员都没有遭受过战前这么大的损失。大清洗的后果第一,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破坏了社会主义形象和威望。第二,危害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第三,是苏联苏德战争早期作战失利的重要原因。第四,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四、第三个五年方案〔1938-1941.6〕10-15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超越阶段,急于过渡〕优先开展重工业;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苏联的国家工业化是在一个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中实现的。巨大成就;并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而是以人民群众付出很大牺牲和代价取得的。一个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是难以在短时期内靠突击方式提高的,它必须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开展、政治民主和经济开展的协调配合,人民群众和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密切相联系。苏联社会缺少充满活力的开展机制,致使国民经济开展长期处于失衡状态,而由于体制僵化,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开展的障碍。第六章相对稳定时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三个开展阶段:战后初期的恢复时期、二十年代的繁荣开展时期及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与调整时期。第六章相对稳定时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一节相对稳定时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二节相对稳定时期的国际关系:20年代国际关系的根本特点是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第三节相对稳定时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节相对稳定时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概论二、美国三、英国四、法国五、德国六、日本七、意大利一、概论〔一〕、1924-1928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二〕、政治方面:1、政治稳定2、很多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断趋向完善。3、各国社会党的力量有所增强。4、东欧和南欧一些国家反民主的趋向增强。5、革命斗争趋于低潮。〔一〕1924-1928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1920-1922年经济危机。度过危机后,经济开展出现高涨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特点,虽然各国开展并不平衡,但是除英国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时期的工业产量与经济增长率都比较高。

1、出现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1〕战争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2〕技术革命刺激了劳动生产率。2、经济开展的特点:〔1〕各国的增长率都比较高。〔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开展不平衡。3、经济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危机〔1〕经过20年代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但这个体系并不稳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危机,都会引发整个体系的崩溃。〔2〕争夺市场与原料供给方面的竞争没有停止过,一旦出现危机,必然会引发经济战。〔3〕各国及各工业部门的开展不平衡。〔4〕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具有盲目性。二、美国柯立芝繁荣〔1923-1929〕1、美国柯立芝繁荣的表现2、柯立芝繁荣的原因3、柯立芝繁荣的局限1、柯立芝繁荣的表现1、工业产值占世界的48%,比一战前增长2倍。2、钢铁产量比法、英、德总数还多,外贸总额超过英国,为世界第一位。3、国民收入达750亿美元,比一战前增加2.5倍。黄金储藏占世界总值一半以上。美国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4、建筑工业的迅猛开展是当时经济繁荣的首要标志。5、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开展。最引人注目的是汽车业的兴起。城市道路建筑和其它根底设施亦不断更新。6、电力工业崛起,无线电工业、航空工业和电影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开展。2、柯立芝繁荣的原因〔1〕在战时获得了巨额利润,为更新固定资本和扩大生产储存了充足的资金。〔2〕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为美国提供了繁荣的时机。〔3〕柯立芝总统任内采取了刺激经济开展的措施。〔4〕住宅建筑部门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繁荣扩大了对原材料工业的需求,推动了道路建筑业的开展。重工业部门的繁荣推动了消费品生产部门,尤其是新兴工业部门的迅速开展。〔5〕新兴工业,汽车业的兴起,电力工业的崛起成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繁荣的强大刺激和动力。〔6〕推行泰罗制和“资本主义合理化”运动。〔7〕为了扩大国内的消费市场,商业界大力采用分期付款的赊购法和广告推销商品。泰罗制(泰勒制):新型的生产管理制度,一种资本主义劳动组织和管理制度。由美国工程师泰罗〔1856-1915〕创立。〔挑最强壮最灵巧的工人,记录完成每一操作的时间,来规定生产标准和标准时间。工人那么根据这种标准和标准时间来领取奖金和工资。〕资本家大力推行"资本主义合理化"运动,主要内容包括:〔1〕生产专业化,产品规格化、标准化;〔2〕进一步改善"泰罗制",使用工时测定法;〔3〕采用流水作业法和传送带作业法。3、柯立芝繁荣的局限1、

农业长期不景气2、

工业开展不平衡3、

贫富差距拉大,使国内市场缩小4、美国在海外市场缩小三、英国的衰落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原因〕政治:殖民体系开始动摇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自治领的别离运动高涨——1931年1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四、法国1、经济:较快开展2、政治:政局动乱不定,政府频繁更替3、外交:将“平安”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五、德国经济:开展较快;对美国资本和经济的依赖性强;垄断程度加强;原料来源和市场问题严峻政治:1925兴登堡中选为总统,此后,封建剩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德国共产党影响增强;希特勒纳粹势力兴起希特勒纳粹势力兴起1、原因:广阔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和仇恨;民族沙文主义分子对外扩张和称霸世界的强烈野心;社会下层在长期战祸和动乱中形成的一股社会破坏力量对现存制度和秩序的敌意;以垄断资产阶级为核心的反动势力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苏联的仇视。希特勒纳粹势力兴起2、过程:1920《二十五点纲领》,鼓吹民族复仇主义和对外扩张;对党的原那么加以改造;1923.11,“啤酒店暴动”;《我的奋斗》;1924,重整党;宣传煽动纳粹势力的兴起对魏玛共和国的生存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六、日本1、经济:脆弱性2、政治:日本二十年代政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是政党内阁的出现,以及在外交政策方面“协调外交”与“积极外交”的交替实施。

2、政党内阁1918年寺内正一内阁下台,政友会总裁原敬出任首相,组成了第一届政党内阁。政党内阁的兴起,反映了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力量比照的重大变化。从本质上讲,政党内阁是垄断资产阶级直接控制政权的方式。2、政党内阁原敬内阁:1918.10-1921.11〔政友会〕

高桥内阁:1921.11-1922.6

加藤友三郎〔海军大将〕:1922.6-1923.8

山本权兵卫:1923.8-1923.12

清浦奎吾:1924.1-1924.6加藤高明:1924.6-1926.1〔宪政会〕

假设规礼次郎:1926.1-1927.4〔宪政会〕

田中义一:1927.4-1929.7〔政友会〕

滨口雄幸:1929.7-1930.11〔民政党〕

假设规礼次郎:1930.11-1931.12〔民政党〕

犬养毅:1931.12-1932.5〔政友会〕

1924年日本举行议会选举,由宪政会、政友会、革新俱乐部联合组成“护宪三派”提出打倒特权贵族内阁,实行普选权,改造贵族院、改革财政和行政等政策,得到广泛的支持,在选举中获胜。由宪政会总裁加藤高明组成了“护宪三派”联合内阁,这标志着政党内阁时期的正式开始。政党内阁时期是1924年6月-1932年5月,在这八年里存在过的6届政府都是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

政党内阁在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方面走了一大步;但政党内阁的改革措施丝毫没有触及农村半封建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而且,由于日本特定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不可能对由天皇、贵族、军阀、官僚构成的专制主义整个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却往往与军阀贵族妥协,实行共同统治,从而使这些最保守、最反动的势力能够等待时机卷土重来,在1927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政党内阁进一步与旧势力勾结,政策日趋反动。1932年“5.15”事件中犬养毅被军方反动分子暗杀,斋藤实组成根本上是非政党人物的内阁,标志着政党内阁的结束。

2、协调外交〔1924-1927〕:对英美奉行适应华盛顿体系的方针,变对抗为协调。改善同苏联的关系;1925年10月22日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还缔结了通商条约,并从北库页岛撤兵。对中国政策,同过去寺内和原敬内阁的露骨干预相比,多少缓和一些,减少了对中国内政的直接干预。七、意大利1、经济:〔1〕20年代,意大利经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开展。〔2〕经济开展缺乏稳定性〔通货膨胀;外贸入超〕。七、意大利2、政治:意大利二十年代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法西斯党建立并夺取了政权。〔1〕墨索里尼上台后,即开始为建立法西斯专制统治做准备。〔2〕1925,改组内阁,把非法西斯阁员,全部排除在外,从而确立了法西斯专制统治。〔3〕此后,墨索里尼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西斯专制统治。第七章世界经济危机袭击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一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第三节日本的法西斯化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第四节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讨论:英、法、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10月29日”

第一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危机一、经济危机的特点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后果三、凯恩斯主义理论与挽救经济危机的措施

根本特征:“生产过剩”美国最先进入了全面的危机,而美国的经济危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渠道,迅速蔓延到加拿大、日本和西欧各国,袭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的特点〔或表现〕1、危机持续的时间特别长,生产下降的幅度特别大,1929-1933持续了四年多时间。2、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剧增,危机对生产力的破坏特别严重。3、资本主义国际贸易额急剧缩减,并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4、农业危机的锋利化与工业危机相互交织,使这次经济危机变得更加严重,也是危机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5、经济危机不仅限于生产和商业范围,也扩展到货币信贷系统。6、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过去之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没有再次出现高涨,而是陷入了特种萧条,即没有导致工业重新高涨的经济萧条。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后果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地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对世界政治的开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急剧锋利化,阶级斗争日益剧烈,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社会危机更加深刻化,资产阶级统治严重动摇。2、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也空前严重。导致反帝民族解放运动迅速高涨。3、危机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斗争,以及彼此转嫁危机的矛盾均更为锋利,其突出表现是三十年代帝国主义之间的经济战--即关税战、货币战和市场战。帝国主义的剧烈争夺,使动乱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更加紊乱。

三、凯恩斯主义理论与挽救经济危机的

措施1929年经济危机的空前深刻与剧烈,宣告了主张放任主义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破产。于是,主张加强“国家干预”来刺激经济和保持“充分就业”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它是垄断资产阶级企图利用国家机器干预经济的人为措施来克服危机,消除失业和防止革命的一种方法。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1883-1946〕,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鼻祖,20年代中期他提出一系列新的经济观点,这一系列观点集中表达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此书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已开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必须由国家政权直接干预经济生活。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缺乏”,而有效需求缺乏又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缺乏引起的。那么,反危机的措施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于要提高“有效需求”,其主要方法是增加就业,实行“有调节的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反危机”的前提是大力开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利用国家政权来弥补“有效需求”的缺乏。具体措施:第一,政府采取措施,增加货币供给量,压低利息率,扩大信贷刺激资本家投资。第二,政府实行赤字预算,扩大政府借债支出,一方面直接投资举办公共工程,兴办企业,以增加就业和扩大国内市场,增加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以刺激经济复苏。第三,与实施赤字财政政策相联带的是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大量发行纸币和公债,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以促进流通,而通货膨胀扩大了货币供给量,一方面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另一方面降低工人实际工资来刺激资本家投资需求。

凯恩斯主义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理论根底,其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对资产阶级政府政策的影响非常大。在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都加强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它们以反危机为名,通过各式各样的国家“调节”经济的措施来摆脱危机,从而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开展,稳固国内的资产阶级统治。第二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一、背景二、

“新政”的实施三、历史作用Franklin•Roosevelt〔1882-1945)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3年中选美国第32任总统,连选连任四届。他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主要表现在:A、推行“新政”;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领袖。从罗斯福中选总统的1932年11月至就职的1933年3月,美国经济并未停止迈向深渊的步伐。这是美国自1860-1861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失业人数已到达1500万的最顶峰,近200个城市面临破产,47家银行已经倒闭或是在严格限制下营业,美国的经济几乎停止转动。

二、新政的实施罗斯福一上任就开始了他在竞选时所承诺的“新政”,这是一系列以立法形式实施的挽救危机的措施。

第一次新政〔1933年3月至1934年底〕第二次新政〔1935年-1939年〕第一次新政这一时期内的新政措施主要是应急性质的,直接针对的是金融崩溃与严重失业问题。复兴是这一时期立法的主要目标。在被称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的初期,共通过70多个新政立法,十五个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案就占1/3。

第一次新政“紧急银行法”〔〕,以整顿全国的银行,根据这一法令,罗斯福得到了管制信贷、通货、黄金、白银和外汇交易的紧急权力。“1933年银行法”“证券交易法”〔1934〕“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2日〕:罗斯福政府企图对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的尝试。“全国产业复兴法”〔〕“1933年银行法”:〔1〕Q条款——禁止所有的银行对活期存款付息,存款利率由联邦储藏委员会统一规定;〔2〕《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严格别离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经营业务。美联储系统的会员银行既不能承销企业证券,也不能在二级市场上充当证券交易商,但允许商业银行承销和交易政府债券以及海外公司债券;〔3〕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一整套存款保险系统,个人存款5000美元以下全额保险(后逐步增加到2万美元)。联储系统的会员银行必须参加联邦存款公司,非会员银行鼓励参加。第一次新政罗斯福政府不是简单地实施救济,而是由政府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使失业者获得工作。为此目的,政府成立了“平民自然环境保护队”〔CCC〕,实施了“田纳西河流域工程方案”〔TVA〕,公共工程管理局〔PWA〕,后又增设了国民工程管理局〔CWA〕。第二次新政这一时期内的措施将新政在调整经济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方面进一步推进。更大规模的以工代赈方案与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是这一时期措施的重点。

第二次新政的第一个举措是更大规模的“以工代赈”方案,1935年5月,投资50亿美元成立工程振兴局〔WPA〕,主要从事公共建设与资源保护。从1933年1月至1939年6月,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各项公共工程费用,以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共达178.68亿美元。联邦国债,从1933年6月的22.5亿美元增加到1940年6月的450亿美元,增加的大局部是救济费用。

第二次新政期间同时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第二次新政期间最具历史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