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案部编版必修2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案部编版必修2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案部编版必修2_第3页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案部编版必修2_第4页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案部编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我国的个人收入支配学习目标:必备学问:按劳支配为主体,按生产要素支配的意义。关键实力:明确市场资源配置的缺陷及市场调整的局限性,自觉维护市场秩序。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支配制度,增加对我国实现收入支配公允政策的认同。2.科学精神:相识我国支配制度改革的客观必定性。3.法治精神:国家疼惜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劳动者要合法经营,依法致富。4.公共参加:通过合作探究方式理解我国的收入支配,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参加感。尝试对促进社会公允、实现共同富有、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提出建议,增加社会参加意识。基础梳理:考点一: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1)我国的个人收入支配制度及其客观必定性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支配制度: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②必定性:个人收入支配方式不是随意确定的,生产资料全部制确定支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了支配制度必定是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2)按劳支配①地位:按劳支配在我国个人收入支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②性质:按劳支配是社会主义的支配原则。③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④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实力的社会成员必需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供应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支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⑤实行按劳支配的重要性。a.提高效率:实行按劳支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干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建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b.体现公允:实行按劳支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坐享其成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同等支配的社会地位。(3)多种支配方式并存①按生产要素支配。a.必定性:坚持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要让劳动、资本、土地、学问、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加收入支配。b.意义: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建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考点二:完善个人收入支配(1)完善个人收入支配的必要性①收入支配公允是社会公允的重要体现。②收入支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干脆的方式。为此,必需完善个人收入支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支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允的收入支配制度。(2)完善个人收入支配的措施①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酬劳同步提高。②在初次支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疼惜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酬劳,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支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学问、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确定酬劳的机制③在再支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支配调整机制,强化税收调整。④要重视发挥第三次支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易错提示1.某种粮大户通过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支配。答案:×解析:该种粮大户通过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是在公有制(这里是集体经济)范围内取得的劳动收入,应属于按劳支配,而不属于按生产要素支配。2.收入支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干脆的方式。答案:√解析:收入支配是企业资本的供应者对收益总额进行的分割,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干脆的方式。3.第三次支配旨在调动劳动者生产主动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答案:×解析:实行按劳支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主动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4.生产要素的支配激励,缩小了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允惠及全体人民。答案:×解析:坚持按劳支配、完善生产要素支配,缩小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允惠及全体人民。生产要素的支配激励,会扩大收入差距。5.按劳支配意味着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的劳动者的等量劳动可以得到等量的酬劳。答案:×解析: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所以,等量劳动在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企业的酬劳往往不同。深化探究:1.财产性收入是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保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有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夫的财产性收入。为此有专家建议,要通过各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对农夫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运用权、集体财产收益支配权的确权和疼惜;要多渠道增加农夫收入,让农夫在土地收益以后再增加一些财产性收入;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切实缩小城乡差距。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支配的学问,谈谈如何才能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实现收入支配公允。2.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慢慢呈现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某些垄断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大都在2万元以下;财宝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宝占全部城市财宝的45%,而财宝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宝仅占全部城市财宝的1.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学问说明如何实现收入支配公允。随堂训练:1.农夫张某一家2024年总收入为34000元,其中种地获得收入152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8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10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800元。下列关于张某一家的收入支配方式分析正确的是()①种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支配所得②入股村办企业所得分红收入属于按劳支配所得③打零工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支配所得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支配所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党的十九大以来,优化收入支配的有关政策不断出台,居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来源也日趋丰富,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允地惠及全体人民。下列对居民收入途径推断正确的是()①市民出租房屋所得的租金——经营性收入②农户获得的政策性生产补贴——转移性收入③单位给员工发放的奖金——劳动性收入④农夫承包土地种植农作物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第三次支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因素影响下,高收入群体通过捐赠、慈善和志愿服务的方式,实现对低收入和低生活水平群体的帮扶,依靠的是人们自觉自愿的捐赠和慈善行为。党中心特别重视第三次支配对促进共同富有的作用,中心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将第三次支配纳入基础性制度支配,对其重视程度提升至新高度。将第三次支配纳入基础性制度支配()①说明政府不断完善按要素支配的体制②有利于完善个人收入支配,改善民生③是实现支配正义、促进共同富有的重要方式④旨在健全以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收入支配机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早安,打工人”这个属于劳动者的网络流行语,跨越行业、性别、地域、年龄,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努力中表现出倔强。全社会要敬重“打工人”,因为()①劳动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唯一途径②劳动最光荣、最宏大、最美丽③每个劳动者都能从事各种形态的劳动④任何收入归根结底来自劳动创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某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以后,许多村民在股份合作企业找到了工作,有了工资收入;有的村民在村里办起农家乐,一年能挣10多万元;许多农夫把自己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出去也能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2024年2月,该村迎来第四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关于该村村民的收入方式,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所得属于转移性收入②从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支配③村民在村里办农家乐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④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支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深化探究:1.①坚持和完善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基本支配制度,疼惜农夫合法收入,为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实现收入支配公允供应制度保障。②切实增加农夫财产性收入,激励农夫勤劳遵遵遵遵守法律律律律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农夫收入同步增长。③促进收入支配更合理、更有序,主动拓宽农夫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支配调整职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收入支配公允。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支配”的有关学问,谈谈如何才能缩小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实现收入支配公允,属于措施类试题。学问范围限定明确:收入与支配的学问,学生可以结合材料,与教材学问相对接进行分析。依据材料“通过各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对农夫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运用权、集体财产收益支配权的确权和疼惜”可从坚持和完善基本支配制度的角度作答;依据材料“要多渠道增加农夫收入,让农夫在土地收益以后再增加一些财产性收入”可从激励农夫勤劳遵遵遵遵守法律律律律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农夫收入同步增长的角度分析作答;依据材料“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切实缩小城乡差距”可从促进收入支配更合理、更有序、再支配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收入支配公允的角度分析作答。2.答案:①坚持和完善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支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支配格局供应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支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支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酬劳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允的重要举措。③再支配更加留意公允。为此,要健全再支配调整机制,规范收入支配秩序,疼惜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整过高收入,清除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努力增加农夫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打破经营垄断,创建机会公允,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解析:本题题目类型措施类主观题,答题范围经济生活,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学问说明如何实现收入支配公允。本题难度不大,熟记教材学问点,规范答题即可。教材从一个制度保证,两个重要举措的角度重点说明,留意回答时学问点确定要绽开,特别是再支配更加留意公允更要细化。解答此题,依据材料可知,城乡居民、行业收入差距都比较大,因此还要回答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如努力增加农夫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打破垄断经营,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随堂训练:1.答案:B解析:按劳支配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进行的支配,因此种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支配所得,①符合题意;入股村办企业所得分红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支配所得,②说法错误;打零工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支配所得,③符合题意;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再支配所得,④说法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市民出租房屋所得的租金属于财产性收入,①推断错误。农户获得的政策性生产补贴属于转移性收入,②推断正确。单位给员工发放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属于劳动性收入,③推断正确。农夫承包土地种植农作物获得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④推断错误。故选C。3.答案:C解析:按要素支配属于初次支配,不属于第三次支配,而且第三次支配的主体不是政府,①错误。高收入群体通过捐赠、慈善和志愿服务的方式,实现对低收入和低生活水平群体的帮扶,这有利于完善个人收入支配,改善民生,②正确。党中心特别重视第三次支配对促进共同富有的作用,并将其纳入基础性制度支配,说明第三次支配是实现支配正义、促进共同富有的重要方式,③正确。社会保障属于再支配,不属于第三次支配,④错误。故选C。4.答案:C解析:劳动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