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_第1页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_第2页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_第3页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_第4页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江苏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留意事项:1.作答第1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运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全部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1.距今6000多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觉一座墓葬中由蚌壳堆出的龙的形象;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凌家滩文化中都出土了身体呈C型的玉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2.盘庚之政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诸侯归附于商王朝的统治之下。此后,随着商王祖甲改制的进行,以后的几代商王均竭力扩大王权,这极大地限制了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这些现象表明,盘庚迁殷后的商代(

)A.出现专制集权体制B.内外服制达到鼎盛C.商王权威得到加强D.社会改革蔚然成风3.井田制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化而来,其基本特点是实际耕作者对土地无全部权,而只有运用权。土地在确定范围内实行定期平均支配。关于井田制说法错误的是(

)A.性质为奴隶主土地国有制B.有组织的集体生产劳动C.周王是最高的土地全部者D.土地可以进行流通买卖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见为政以德,法家主见以法治国、君主集权,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

)A.体现了猛烈的民本色调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C.主见建立中心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5.《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实行(

)A.嘉奖军功B.推行县制C.重农抑商D.什伍连坐6.“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皇帝制7.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心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B.中心集权制度不断完善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8.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依据各地区不同的状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上述做法(

)A.旨在强化“中国认同”B.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C.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D.表明边疆管理留意因地制宜9.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限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确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一变更说明专卖政策(

)A.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B.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C.供应了物美价廉的商品D.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来源10.《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上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下列事务不能在《汉书》中查到的是(

)A.尊奉黄老无为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蔡伦改进了造纸术D.设立了中外朝制度1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段。图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东汉B.汉

东晋C.蜀

五代D.蜀

东晋12.东晋南朝时期,小麦被引种到扬州的一些郡县,枣、梨、杏、胡桃等北方果树品种也被大量引入南方。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A.农业结构变动B.气候环境变更C.北方人民南迁D.经济重心南移13.除尊孔外,北魏孝文帝还诏祀尧、舜、禹及周文王,诏修尧、舜、禹庙;又祭汉高祖,又遣使祭东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又遣使祭泰山及华山等。孝文帝上述举动意在(

)A.学习汉朝的治国理政阅历B.传播儒家礼制文化C.彰显政权的华夏正统地位D.推动鲜卑民族汉化14.唐太宗从高昌获得了马奶葡萄的种植和酿酒技术,使中原出现了葡萄美酒;高丽人王毛仲把养马技术发展到极致,使开元、天宝年间的唐朝官马达75万匹的规模;龟兹锦、朝霞锦、桂管布这些周边纺织技术的引入,使中原纺织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A.民族沟通促进了经济发展B.中原王朝工商业落后C.唐朝民族政策凸显务实性D.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15.下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更状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更的重要缘由是(

)A.大规模内部斗争爆发B.少数民族同中心政府冲突激化C.农夫阶级的日益扩大D.中心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16.隋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才智。当时具体负责该桥修建工程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17.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状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需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D.使得国家对农夫的人身限制加强18.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更的重要缘由是(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017.224.546.1A.世卿世禄制的持续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19.北朝早期的佛像、造型雄健粗犷、浑厚质朴,且神态庄重,形成无比尊严和压抑的氛围。北朝中后期,佛像不仅体型变小,而且表情由肃穆威历变得慈眉善目、含蓄安静。这一转变体现出当时(

)A.佛教渐趋本土化B.社会秩序已经稳定C.宗教传播范围广D.儒学思想受到冲击20.贾思勰《齐民要术》的卷九中特地列有《炙法》篇,对胡人的烹饪方法“炙”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如烧饼就是把“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熟,加入生发面饼中“炙之”,还有用“炙法”来制作家畜、家禽、水产类的记载。这些记载体现了(

)A.饮食习俗胡化成为主流B.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C.人口流淌加快南方开发D.政治改革推动习俗变迁21.据史料记载,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8249.63万贯,比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6513.8万贯多出1700多万贯。这说明(

)A.宋代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扭转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C.王安石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D.北宋边防事务方面开支削减22.“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全部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B.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C.设置特地机构管理边疆地区D.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23.明朝诗人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该诗反映(

)A.南宋灭亡,国家一统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C.重文轻武,三衙分权D.绍兴和议,宋廷偏安24.据《辽史》记载,辽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由此可知辽国的南北官制度的特点是(

)A.强化中心集权B.留意经济发展C.实行因俗而治D.民族卑视政策25.《金史·兵志》记载,金国常备军不多,每到战时,“民家丁男,若皆强壮,或尽取无遗。”金世宗在平定契丹起义,结束对南宋斗争后,裁军归农。金朝裁军归农(

)A.利于生产的复原和发展B.促进了民族交融C.表明南北对峙局面结束D.解决了边患问题26.《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磨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反映出元朝的边疆管理(

)A.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B.继承前朝的传统C.限制地方财权的目的D.因俗而治的特点27.元朝在建立行省制度的基础上,为“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在全国共设驿站1500余处,加上西域、西藏等边缘地区共1600多处,达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的效果。据此可推知,元朝驿站的设置(

)A.充分发挥了汉人的核心作用B.适应了疆域宽敞的统治须要C.促使民族冲突得以有效解决D.维持了各族经济发展的平衡28.宋朝强化了父母给女儿打算嫁妆的义务,以及女儿嫁到夫家后照旧有支配嫁妆的权利。假如妻子和丈夫离婚,可以取回嫁妆。这折射出宋朝(

)A.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B.经济发展影响传统观念C.尊富尚利意识蔚然成风D.女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29.在元代,牛转翻车、高筒转车已被广泛应用。高筒转车利用水力,一次即可把水提高十丈,若将两车相接,则可把水提高二十丈。这可用以佐证元代(

)A.农业机械摆脱自然力限制B.农业多种经营模式兴盛C.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D.南北农业技术沟通频繁30.北宋中、后期,汴京等都市中出现了表演“说话”的大型固定场所——瓦舍。而且,上到统治阶级,下到一般市民,都能观赏“说话”这一好玩的艺术。导致“说话”流行的根本缘由是(

)A.人们审美情趣的降低B.商品经济的旺盛 C.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D.程朱理学的兴起31.下列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形,按其设置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图1—图2—图3B.图3—图2—图1C.图2—图3—图1D.图2—图1—图332.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①秦朝御史大夫

②汉朝尚书令

③宋朝参知政事

④明朝内阁高校士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33.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了郑和船队“海外代购”的金锭(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金锭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这枚金锭(

是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 B.推动明代海禁政策走向终结C.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D.是明代区域文明互动的产物34.清初官员的题奏本章均由内阁阁览票拟呈皇帝阅读。而雍正即位后对奏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奏折的处理纳入军机处的轨道,并对奏折批复加盖“办理军机处”印,禁止他人拆封,以此干脆传达圣谕。这一制度变更(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心集权C.亲密了君臣关系D.保障了政令畅通35.在古代漫长的封建史中,有一些英明的君主,其执政时期,将国家建设成了一个清明、富有、安定的国家,历史学家们依据不同的状况,将这些君王统治下的旺盛的社会冠上了治世、盛世等名号,下列的盛世、治世与其出现的背景匹配正确的是(

)A东汉初年统治者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社会出现旺盛景象光武中兴B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开元盛世C元世祖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大定之治D康熙、顺治、乾隆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旺盛,疆域开拓康乾盛世AB.BC.CD.D36.对广州十三行的正确评述有(

)①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措施②清朝为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设立的机构③是当时中外文化沟通的窗口④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7.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喝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

)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B.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干脆管理38.明嘉靖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汇工达千人,使本已有十几家染(作)坊且初具规模的浆染业迈上新台阶。这表明当时该地(

)A.是徽商的活动中心B.是全国纺织业龙头C.海外贸易特别旺盛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39.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南朝齐粱之际的文风柔弱淫靡,追求藻饰以掩饰内容的空虚。主见诗“须以一气浑成为上”,反对诗作巧伪,提倡“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这可用于说明明末清初(

)A.中外文化沟通交融加强B.理学思想的影响力扩大C.政治局势影响诗歌创作 D.社会形成特性解放思潮40.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阅历了由唐诗到宋词,由元曲到明清小说的演化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A.贵族化B.文人化C.通俗化D.政治化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20分。4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相互吞并。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心集权国家打下根基。——整理自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史》等材料二

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奇异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气,同时中心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必需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建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材料三

“大一统”观念萌生于三代,丰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大一统”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摘编自张子侠《“大一统”思想的萌生及其发展》材料四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书》卷十四(1)依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末期出现“统一”趋势的表现。(3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缘由。(3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概述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2分)(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2分)42.(10分)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与中心政局,对大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