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特色专题13高考培优课程4水量平衡及其应用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特色专题13高考培优课程4水量平衡及其应用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特色专题13高考培优课程4水量平衡及其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量平衡及其应用1.水量平衡原理(1)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2)水的收入与支出。收入大气降水;河流、湖泊、冰川融水的输入;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入;灌溉流入等支出蒸发;植物蒸腾;径流输出(水资源调出);下渗;人工取水;灌溉流出等2.水量平衡原理的应用水量平衡原理可用于分析湖泊、水库的调节作用,也是分析沙量平衡、盐量平衡的基础。具体案例如下:沼泽地的形成河流断流的成因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内涝的形成内流河演化成湿地过程中水量动态平衡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北坡的封闭性山间盆地中,属内陆咸水湖。1930年流域灌溉面积仅为500km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灌溉面积增至1540km2。下图示意1960—2017年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各分量年代距平(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据此完成1~3题。1.图示期间伊塞克湖水量的变化特点是()A.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B.先减少后增加C.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D.总体减少为主2.1980年以前,伊塞克湖()A.水位持续上升B.受地下水补给C.降水持续增加D.入湖流量增加3.1960—1979年湖泊水量迅速减少的主导因素是()A.灌溉引水B.气候变暖C.降水减少D.蒸发加剧1.C2.B3.A第1题,据图可知,水量余项距平由负值变为正值再变负值,表明伊塞克湖水量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故选C。第2题,根据距平的概念,1980年以前,降水、入湖流量、蒸发水量和水量余项距平值为负数,说明该时段水量平衡各分量均偏低,表明期间降水减少,入湖流量减少,湖泊水位持续下降,A、C、D错误;地下水稳定,1980年以前主要是地下水补给湖泊,B正确。故选B。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