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隐含条件的挖掘_第1页
高中数学隐含条件的挖掘_第2页
高中数学隐含条件的挖掘_第3页
高中数学隐含条件的挖掘_第4页
高中数学隐含条件的挖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隐含条件的挖掘

《高中数学隐含条件的挖掘》

作者单位:绥中一高中作者姓名:撰写日期:

旗中县秋t学会

2011芹盛数,学给文

绥中县教育学会优秀论文申报我

姓名刘志华性别男职务

单位绥中一高中学

论文题目高中数学隐含条件的挖掘

单位

意见

(盖章

县教育学

会意见

/U

摘要

木文从高考数学试题中隐含条件对学生的影响入手,首先论述了挖掘隐含条件的重要

性,其次分别从概念与性质中,从类比中,从推理中,从题目的结构特征中,从联想中,

从联系中,从数形结合中去挖掘隐含条件。以分析为主、解答为辅的方法阐述了如何去挖

掘隐含条件,给学生们做示范,启在得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高中师生在较短时间内有意

识地去挖掘隐含条件,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最后说明了隐含条件的挖掘对提高学生数学

解题的影响及促进作用。

关键词:隐含条件,挖掘,认知动因,激活,降维思想3

Highschoolmathquestionsimpliedconditionsexcavation

AbstractThemathematicalquestionsfromthe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

impliedconditionsofthestudentsaffectedby,firstdiscussedexcavation

conditionsimpliedimportance,followedfromtheconceptandnature,from

analogy,fromreasoning,from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topics,from

theLegend,fromlinksfromShuxingjieheChinatotapthehiddenconditions.

Toanalyseprimaryandsecondarymethodsanswerexpoundedhowtotapimplicit

conditionforthestudentstodoamodel,Kaibeenvaluableintherole.For

highschoolstudentsinarelativelyshorttimeconscioustotapimplicit

conditions,andimprovetheirabilitytosolve.Finallyontheimplied

conditionsofthestudentsdiggingtheimpactandthepromotionoftheroleof

mathematicalcalculations.

Keyword:Impliedconditions,excavation,cognitivedynamics,thus,would

fallDavid4

目录

ji口I,,,,,,,,,,,,,,,,,,,,,,,,,,,,,,,,,,,,,,,,,,,,,,,,,,,,,

,,,,,,,,,,,,,,,,,,,,,,,,,,1

(-)严格查看概念与性质,从概念与性质中去挖掘隐含条件1三.从类比中去

,,,,,,,,,,,,,,,,,,,,,,,,,,,,,,

(一)仔细分析已知条件,从类比中挖掘隐含条件2

(二)利用“降维思想”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从类比中挖掘隐

(一)严格审视求证结论,从推理中挖掘隐含条件,,3

(-)联系数列方程与韦达定理,从推理中去挖掘隐含条件™3五.从题目的结构

特征中挖掘隐含条件4

(―)从题目中挖掘数学公式4

(-)从题目中挖掘几何图形,,,,,,,,,,,,,,,,,,,,,,,,,,,,,,,,4六.从联想中挖掘隐含条件

(-)类比联想数量关系,从认知动因与方法中挖掘隐含条件6

(二)联想数列方程,从抽象函数中挖掘隐含条件6七.从联系中挖掘隐含

!牛7

(-)联想中审视已知条件,从联系中挖掘隐含条件7

(二)仔细分析条件,从联系中挖掘隐含条件7八.从数形结合中挖掘隐含条

(•)仔细分析已知条件,从图形特征中挖掘隐含条件7

(二)利用转化思想,从图形特征中挖掘隐含条件,,,,,,,,,,,,,,8九.结束语

,,,,,,,,,,,,,,,,,,,,,,,,,,,,,,,,,,,,,,,,,,,,,,9卜.jW^,,,,,,,,,,,,,,,,,,,,,,,,,,,,,,,,,,,,,,,,,,,,,,10。

引言

随着近儿年高考数学难度的增大,减轻了计算难度,加大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许多数

学试题看起来很常见,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原因这几年的高考题所给题的信息比较隐

晦,有隐含条件,这是高考数学成绩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提高高考学子的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数学解题

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本文拟从概念与性质中,从类比中,从推理中,从题目的结

构特征中,从联想中,从联系中,从数形结合中七个方面去挖掘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数学问题中那些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或者从题设中不断挖掘并

利用条件进行推理和变形而从新发现的条件.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1)问题中的字母,变

量或关系式所隐含的制约条件和取值范围;(2)问题中的字母,变量或关系式所隐含的几何

图形的特征和位置关系;(3)问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它所属对象的性质;(4)问题所适合的

数学模型或公式,定理,法则;(5)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所讨论的变量的适用范围及相互

间满足的关系.

从概念与性质中挖掘隐含条件

(-)严格查看定义,从概念与性质中挖掘隐含条件

定义与性质是数学解题(证明)的出发点,虽然这是浅层次的隐含条件,但不注意也会

变成深层次的隐蔽条件,如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零,指数函数的底数是非1正

数等。

例1无穷数列{an}中,

In1a(),n3kIn3,kn时•,则此数列的各项和为21/26,证明这个命题。

a(l)n1,n3kIn3

挖掘隐含条件的分析:首先,数列通项是一个分段函数,这是隐含条件,其次,数列是

一个以自然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它的值域也是由自然数组成的分数,当n=3k-l时,即n

1被3除不足1时,换句话说,n被3除余2时,由表出,否则,n3k1

时,即3

1被3除余数不为2时,数列用表出,第三,揭示这“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

关键是36nn

11111111把数列揭示出来:()0,()1,()2,()3,()4,()5,()6,()733333333

从定义和性质中,挖掘隐含条件得出三个首项不同,而公比相同的三个“无穷递缩等比

数列”

111(1)()0,()3,()6,333

111(2)()1,()4,()7,333

111(3)()2,()5,()8,333

11127111S1()0()3()6,S2()1()4()733326333

91113,S3()2()5()82633326

27932126262626SIS2S3

二从类比中挖掘隐含条件

(-)仔细分析已知条件,从类比中挖掘隐含条件

从相似比较中挖掘隐含条件的实质是类比,是一-种铺垫激活策略。

1例2已知a,b,cR,且abc1,求证:a2b2c23111.证明:设

atl,bt2,ct3,则tlt2t30

33311112a2b2c2=(tl)2(t2)2(t3)2=t12t22t32(tlt2t3)

33333

11=tl2t22t3233

这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的题型,本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法,循环增量换元法。

例题如下:已知m,n,k均大于1,求证:

nkloglogloginmnkmnkmnk1.222

如果被比较的两道题中,前者是认知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后者是认知者目前还不会证明

的,在两个中仔细观察分析中,发现隐含条件是

nklogmloglogmnkmnkmnk1,这样这题的解法就被激活了。上述两题的条件一样,

要证明的

结论也一样,只不过第二个看起来形式复杂一些,但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7

(二)利用降维思想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从类

比中挖掘隐含条件

例3求证:正四面体内任意一点到各个面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证明:如图1,将正四面体与正三角形类比:正三角形内任

意一点到各个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等于此三角形的高),B

只须用平积法即可得到结论,那么我们只须用体积法来处理

本例。ADC

图1

设四面体A-BCD内一点0到各个面的距离分别是hl,h2,h3,h4,0点与四个面构成了四

个小四面体,则它们的体积之和等于原四面体的体积,即

1111VVIV2V3V4hlslh2s2h3s3h4s4,其中SIS2S3S4S为四个三

角3333

形的面积,则

HShS(hlh2h3h4),hlh2h3h4为定值。(h为正四面体的高)33

“降维思想”是一重要的类比的方法,空间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这一类比方法去解

决。

工从推理中挖掘隐含条件

(-)严格审视求证结论,从推理中挖掘隐含条件

根据手段——目的分析的策略,解题的实质是消除或缩小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

并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来缩小这种差异,直到问题解决。

例4在三角形ABC中,求证:tg2ABetg2tg21222

由此题的结构特征我们想到了“交叉不等式”,要想证明上述结论成立,不妨看一看

tgABBCCAtgtgtgtgtg是否大于或等于1。这样或许能消除已知条件与求证之间的

222222

差异,这是推理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事实上,

BCtgABCBCtgtg()etgBC2222tgtg22

ABBCCAtgtgtgtgtgtg12222221tg

这是由推理所得出的隐含条件,它的发现把已知和求证之间的差异彻底消除了。所以命

题得证。

实际上,推理的过程中也需要我们观察题目特征,联想有关的数学公式,这样或许能够

帮8助缩短已知、求证之间的差异,进而使推理有效的进行。

(二)联系数列方程与韦达定理,从抽象函数中挖掘隐含条件

有的数列方程与降标方程一起,表明数列的两个项是二次方程之两根,于是根据韦达定

理而得一可解型方程。

例5数列{a

n}满足aO0,an15an求其通项。

解:去根号化为:an12lOanan1an210*

降标得:

an210anlanan1210

也就是:an12lOanan1an210**

*与**式表明an1与an1是方程x2lOanx(an21)0的两个根。这是该题的隐

含条件,利用它将该题转化为较简单的数列问题。于是由韦达定理有:

an1an1lOan

特征方程:

x/6

y210y10,y5

V6

ancl5

R

nc25

J24而+1

n

注意到al5a0,有:

0clc2,

1cl5c25cl

an5

V6

c22424n

n5本题隐含条件的挖掘不仅需要学习者有丰富的数列方程知识,而且还需要观察能

力。四从题目的结构特征中挖掘隐含条件

解题时•,如果题设中隐含着与某些数学概念、公式具有类似结构的数式或图形信息,则

应抓住结构特征,挖掘隐含条件,用构造的方法转化研究对象,使问题顺利解决。

(一)从题目中挖掘所应用的数学公式9

xx3

例6求函数y的值域。12x2x4

分析:分子,分母为x的高次幕且上下又无公因式,无法直接进行解答。但是,注意到

分母可以分解为1x22,分子可以分解为x1x2,即

xx312xlx2

yo联想到三角中万能公式,令xtg,则242212xx21xlx

1111ysin2cos2sin4,所以y,2444

本题的函数表达式中隐含着数学公式,能挖掘出来这一条件可使问题顺利解决。

(二)从题目中挖掘所应用的几何模型

例7已知锐角,,满足cos2cos2cos21,求证

V2

tgtgtg

分析:直接用三角方法来证颇感棘手,若由条件联想到立体

几何中长方体对角线的性质则茅塞顿开。ACD1C1B1A1

图2

证明:构造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ABCDA1BC如图2,使其对角线

AC111D1,

与棱AB,AD,AA1的夹角分别为,,,显然cos2cos2cos21,且

yjb2+C1

yjc2+a2

Jn'+/?[

\/c2+a2

+b2

+tgtgtg则tgtg

y1b2+c2

tg

y/2

bccaabbacacb

&

)=)()

()]22)2abc2abacbc2c

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即时结论成立。

此题也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题目的结构特征隐藏着数学模型。利用数形结合这一转化

方法把问题的难度降低了,这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五.从联想中挖掘隐含条件

(-)类比联想数量关系,从认知动因与方法中挖掘隐含条件

在数学教学中,既有激活认知动因的策略,还有激活认知内容与方法的策略。前者靠联

想,后者靠类比。解题过程既是联想过程,又是类比过程。

例8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48,前2n项的和是60,则前3n项的和是多少?10

挖掘隐含条件的分析:读者根据认知动因的激活策略,联想到等差数列的类似题,必须分

清前n项,次n项与后n项是与题设中的前n项,前2n项与前3n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为了挖掘隐含条件,解题经验说明一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之和,次n项之和与后n项之和

也同样成等差数列,试问此题中等比数列的前n项之和,次n项之和与后n项之和是否也

成等比数列呢?这即可以证明,又可以用特殊激活一般的策略,设2,4,8,16,32,64

成等比数列,前2项的和是6,次2项的和是24,后2项的和是96,同样也成等比数列,

其公比是4(原公比是2)。再回到本例题,它可以转化成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之和是

48,次n项之和是12即(60-48=12),设前3n项的和是S,后n项之和是S-60,求S=?

依等比数列的定义有比利式12/48=(S-60)/12,得出S=63。

(二)联想数列方程,从抽象函数中挖掘隐含条件

例9设f(x)

析式。

解:解这类题一般利用fn1xf(fn(x))来建立数列方程。x,并记fnx

((共n重f),试求fl986(x)的解f(f(f(fx))))21x

fn1x

J+U(x)

f(fn(x))l

fn12(x)fx于是有112fn(x)

可见⑴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2fn(x)

这是一个隐含条件,它把函数方程转化为数列方程,而这是一等差数列方程容易得到解

决,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掌握好等差数列的知识。

11(n1)1fn2(x)f12(x)

111x21注意到2=

5/l+nx1

22

Jl+1986l

1fl(x)f2(x)xx

fn(x)

fl986(x)11

六.从联系中挖掘隐含条件

(-)联想中审视已知条件,从联系中挖掘隐含条件

当单独、孤立地审视已知条件已经达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时,联系审视几个已知条件,

就可能出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从而挖掘隐含条件。

例10在锐角三角形中,tgA,tgB,tgC成等差数列,若f(cos2A)=cos(BCA),试求

函数f(x)的表达式。

挖掘隐含条件的分析:一方面有第一个已知条件得出tgB

导公式得出tgBtg(AC)1(tgAtgC),另一方面由诱2tgAtgC由以上两方面结

合得出tgAtgC1

tgAtgtgACtgC32tgAtgC1,推出隐含条件tgA=.因为

2tgAtlgCtgCcoBs(Ctg2A13/tgc19tg2CAcos(2A)=-cos2A-2,

=22tgA13/tgc19tgC2

1tgC9tg2c这样,第二个已知条件转化为f()21tgC9tgC

用变量替换法求函数的表达式:

1x9(1x)/(1x)5x41tg2C2tgCf(x)令=*

21x9(1x)/(lx)4x51tgC

本题将几个已知条件一起进行推理,将所得的信息取交集,进而得到新的已知条件。

(二)仔细分析条件,从条件中挖掘隐含条件

例11已知a,bR,且lln1,试证,对于每一个nN,

abanbn22n2n1

ab

成立。(199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题)证明:由111可推得:ab

abab(1)

(2)(3)得:ab4(2)所以由(1)

a1b11(3)

ab

nanbn=abanbnan1bn11=

nl2a1an1an2an3a1b1bn1bn2bn3

b11

二a

\[ab

n1an

2an3a1bn1b

yfab

n2bn3b11

122nIn)l=22n2n111=(21

在证明过程中,挖掘出上述的三个隐含条件,巧妙分解出a1b11,使

问题迎韧而解。

七.从数形结合中挖掘隐含条件

(-)仔细分析条件,从图形特征上挖掘隐含条件

有些数学问题,其部分条件隐于图形之中,若能抓住图形的特征,利用运动变换的观

点,恰当地添设辅助图形,可能就会发现含而未漏的条件,使问题获解。

例12在平面上有两点A(-1,0),B(1,0),在圆x3y44上取一点

P,求使AP2BP2取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

分析:本题的一般解法是列出目标函数yAP2BP2,然后再求最

小值,过程繁且易出错。如图3,并结合三角形的中线性质,便可得

AP2BP2AP2BP220P220B22。所以当0P达到最小值时,22也达到最小值。易知

点0与圆心(3,4)的连线与圆的交点即为所

求点P的坐标。

所以联立以下方程得到:4yx消元得到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3(x3)2(y4)24921215x230x90xl,x2由于x2不符合题意。

555

9912所以xP点的坐标为(,)555

(-)利用转化思想,从图形中挖掘隐含条件

例13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4,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C平面ABCD且

GC=2,求B点到平面EFG的距离。

分析:如图4

EF//BD,BD〃平面EFG,所以B点到

平面EFG的距离等于正方形ABCD的中心0到平面EFG

13AFPEGBC图4的距离,故可以将B点处的面垂线平移到0点处。这是一隐含条件,由

题中给的数据很难解答本题。但观察图形发现上述隐含条件,这种想法是利用平移的思想

将空间图形集中到一个平面内。

所以过点。作ON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