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_第1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_第2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_第3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_第4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卷面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读某大洲沿30°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A.工业发展早B.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C.灌溉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

2.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针叶林广布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C.干旱沙漠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观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距海

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站乙站丙站

3.三个气象观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4.三个观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

5.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观测站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一乙站一丙站B.甲站一丙站一乙站

C.D.乙站一丙站一甲站

Q湖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西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7.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大

的主要原因是

A.西风控制时间长B.气旋频繁过境

C.受地形抬升明显D.暖流带来水汽多

8.Q湖沿岸依托当地的优势自然资源适宜发展

A.钢铁工业B.盐化学工业C.家具制造业D.水产品加工业

屋久岛是日本最早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区,岛上森林茂密,植被类型多样,发育有茂密的温带雨

林。下图为屋久岛位置及其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屋久岛沿海地带的典型植被为()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10.屋久岛温带雨林发育的原因是()

①沿岸暖流流经②山地多地形雨

③终年受西风带控制④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暖期不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D.北海道、九州、本州

12.与日本工业空间分布无关的因素是()

A.交通B.资源C.水源D.市场

菲律宾巴纳韦梯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古代人工景观。它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该地气候湿润,年平

均降雨量高达3500毫米。梯田从山脚河谷开始,层层上升,可达海拔15007600米处,许多地方的坡度

达到70-80度。梯田的外壁大多用坚固的石块砌成,石壁最高可达4米。左图为巴纳韦梯田示意图,右图

为该梯田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巴纳韦梯田的石壁高达4米,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沛B.石料丰富

C.山势陡峭D.热量充足

14.右图中粗砂砾石层的主要作用是

A.为作物提供水分B.为作物提供养分

C.过滤净化雨水D.加快雨水渗漏速度

15.2001年巴纳梯田被列为世界濒危遗产,其原因叙述不正确是

A.高海拔处梯田面积小,耕作收益小

B.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弃耕

C.众多堤堰垮塌,无力维修坍塌的田地

D.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取代水稻耕种

卡普阿斯河(见下图)发源于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交界处的山脉,自东向西流,在坤甸(庞提纳克)

西南的一大片沼泽三角洲处分为两条支流注入海洋。卡普阿斯河全长1000多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

流域内地形以平原、沼泽为主,降雨丰富,其干支流上修建了一些大坝工程,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都

相当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0°

◎。城市屯港口■煤炭♦错英石砂矿

口水域A河流ii国界线

16.卡普阿斯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湖沼水C.地下水D.冰川融水

17.卡普阿斯河干支流上修建大坝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养殖B.蓄水灌溉C.防御洪涝D.发展旅游

18.卡普阿斯河流域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起伏较大B.自然环境恶劣C.河流落差较小D.冻土发育广泛

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而德干高原中部则人口稀少,印度目前正在规划新

德里到金奈的高速铁路,但有些专家却担心高速铁路的运输效果,下图为印度铁路分布图,据此完成各题。

19.影响图中已建成铁路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地形C.耕地D.城市

20.有专家担心新德里到金奈高速铁路的运输效果,主要原因可能是经过地区()

A.地形崎岖B.气候干旱C.人口稀少D.地质不稳定

下图示意印度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洪水频次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3月份印度洪水多发于()

A.东部B.南部C.西部D.北部

22.9月与6月的洪水频次存在差异,是因为9月()

A.降雨量较大B.气温较高

C.土壤湿度较大D,植被覆盖率较低

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问题。

23.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

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4.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

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D.城市化发展迅速

TsingyDeBemaraha国家公园坐落于某岛国西海岸,该地有大片石灰岩地形,吸引大量的游客。下图

为该国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在该公园可能欣赏到的自然景观是

A.大峡谷B.奇山怪石C.原始雨林D.峡湾海岸

26.影响该国稻麦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降水C.水源D.交通

通过多年探索,地处非洲北部内陆的N国终于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使鲜鱼摆脱“奢侈”标签而

进入普通家庭的餐桌。研究过程中发现,鱼苗直接投入湖泊养殖则会当天死亡,而将鱼苗投入室内装满湖

水的鱼缸中养殖则能正常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鲜鱼曾是N国的“奢侈”标签,其主要原因是()

①活鱼运输成本过高②鱼类养殖成本过高③鱼类养殖技术落后④境内鱼类资源匮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8.N国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的关键措施是()

A.降低湖水盐度B.投放大量饵料C.增加湖泊水量D.调控养殖温度

埃及全国整体气候偏热,尢其到了夏季,炎热难研,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酷暑面前,一

些埃及人选择到亚历山大或马特鲁避暑。如图示意埃及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28°

\M

城市

河流

®O

A

26°沙漠

22°皿

口水库

国界

~未定

及(

于埃

是由

难耐

炎热

夏季

埃及

29.

面积广

④沙漠

泊稀少

河流湖

为主③

漠气候

热带沙

响弱②

季风影

①西南

D.②

C.②

B.①

A.①

地(

是两

原因

主要

地的

目的

避暑

埃及

成为

特鲁

和马

山大

亚历

30.

对较高

地势相

频繁④

雨天气

著③阴

影响显

②海洋

对较高

位置相

①纬度

D.③

C.②

B.①

A.①

分)

共4。

择题

(非选

第n卷

识,

学知

合所

料,结

据材

性。根

共同

度的

有高

面具

展方

济发

境、经

自然环

特,在

位置独

国地理

中亚五

31.

题。

列问

成下

形图

中亚地

材料一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

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因“一湖两水”而独具特色。

(1)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主要指其湖水盐度差异明显,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部的盐度差异并分析

其形成原因。

(2)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3)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20年尼泊尔启动了“访问尼泊尔2020”

活动,旨在吸引国际游客200万人次。航空是尼泊尔主要的运输方式,机场规模一般较小,且以老旧型号

的小型飞机为主。目前尼泊尔只在首都加德满都有一个国际机场。博克拉是尼泊尔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国

际游客需要到加德满都再转机到达博克拉,博克拉现有机场每年吞吐量已达80万人次。目前博克拉正在

其现有机场东南方3千米处的土地(约175公顷)上建设国际机场,机场跑道可满足主流中型飞机起降。

该机场由我国公司承建,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项目。如图为尼泊尔部分机场分布图。

(2)10-11月是尼泊尔的旅游旺季,说明此时气象条件对飞机飞行的影响。

(3)从国际游客运输的角度阐述博克拉国际机场修建的意义。

3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H海的面积变化趋势及原因。

(2)简述甲荒漠和乙荒漠形成原因的差异。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北屯高级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卷面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读某大洲沿30°纬线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A.工业发展早B.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C灌溉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

2.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针叶林广布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C.干旱的沙漠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

【答案】1.C2.D

【解析】

【分析】考查区域定位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题详解】

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①是印度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历史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因此现在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C正确。印度工业发展较晚,以农业为主,相对来说,不是世界上经济

最发达的地区,A、B错误。人口较密集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无关。故选C。

【2题详解】

②地区是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较恶劣,高寒地区氧气稀薄不适合人口居住,同时交通不便,工农业都比较

落后,正确答案选D。

【点睛】区域定位要准确,北纬30度穿过的重要地形区比如地中海、印度河流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墨西哥湾北部,这些重要的区域应当记住。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观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距海

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站乙站丙站

3.三个气象观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4.三个观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

5.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观测站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一乙站一丙站B.甲站一丙站一乙站

C.乙站一甲站一丙站I).乙站一丙站一甲站

【答案】3.D4,A5.B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地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应位于南半球,故排除A、B;三地均为高温季节多雨,而地

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热稀树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