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_第1页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_第2页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_第3页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_第4页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三国演义》开篇中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以下朝代中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有①隋②唐③元④明⑤清A.①③B.②③C.③④D.④⑤2.钟南山院士寄语青年人∶"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盛世局面的出现离不开统治者合理的措施,唐玄宗开创的盛世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有记载描述唐朝的农业工具时说,"如纺车,经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此处描述的是A.翻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唐代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比如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号称大唐花木兰的女将军平阳公主、"巾帼宰相"之名的女官上官婉儿、剑舞闻名天下的公孙大娘、文采卓越的女诗人薛涛等,这种现象反映出唐代A.妇女社会地位低下B.尚武风气盛行一时C.男女地位完全平等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首领黄巢的诗句。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影响,正确的是A.使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B.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直接引发了五代十国的分裂6.《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A.分散知州的权力B.割断将领与士兵的联系C.分割宰相的权力D.将地方财赋收归于中央7.某初一年级同学在《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中了解了澶渊之盟的具体规定,"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课后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他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漕渊之盟的签订加重了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同时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历史评价可以脱离史实B.历史评价唯一而且绝对C.历史评价应当全面辩证D.历史评价不受时代影响8.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都市生活丰富多彩。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经营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D.人们可在勾栏瓦子内观看京剧、昆曲、元曲等演出9.学者钱存训在文章中提到,"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书籍的产量增加、制作迅速、成本降低、形式统一、流传广远而留存后世的机会较多。因此,更多的读者可以获得范围较广、性质不同而售价低廉的图书。"以上主要阐述了印刷术发明与应用的A.条件B.目的C.过程D.影响10.明朝洪武初年,全国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清朝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以上现象得益于①统治者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②占城稻开始由越南引进中国③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④明清社会安定毫无任何动乱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1.下图是某初一年级同学制作的古代名人资料卡。据此判断,卡片中的人物是A.鉴真B.岳飞C.成吉思汗D.郑和12.清朝乾隆年间,大臣胡中藻写的诗句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这反映出清朝前期A.建立厂卫制度B.大兴文字狱C.推行闭关锁国D.设立"三司"1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丞相权力C.六部权力D.地方权力14.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可以为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借鉴的中医学著作是A.《资治通鉴》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红楼梦》15.历史学习中,需要对史实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A.唐朝末年战争频繁——火药的发明B.北宋出现严重统治危机——王安石变法C.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域扩大——棉纺织业兴起D.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尖锐——李自成起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5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1分,第19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5分)阅读下表有关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唐朝创立的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自隋至宋,科举制不断发展完善,逐步规范化、公平化。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且支持科举考试。(4)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5)魁奈和休谟分别从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对科举制进行了评价。1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东晋南朝时期长江流域已成为新的经济中心。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但北方的粮食生产却远远不能满足京师的需要,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隋统一以前,南北方曾长期处于阻隔的状态。旧陈的中心地带吴会地区就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隋文帝经两年用兵才平定了江南的叛乱……开凿运河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摘编自邵金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述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运河是隋朝的哪位皇帝下令开凿的?(1分)材料二我国海岸线绵长,有大量终年不冻良港,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海洋贸易的主要通道,与陆上丝绸之路相得益彰。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至宋中国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可从政治、经济、科技等角度思考)(3分)材料三元朝建立后,为适应辽阔疆域、加强境内各地的管理与联系,逐步建立起以大都为中心的驿站网,全国各类驿站有1500多处。驿站有水陆之分,水站用舟船,陆站用马、牛、车、狗、人力搬运等。元朝还设通政院专门负责管理,每一驿站设有驿令。此外,元朝作为宗主国,只要持乘驿牌子,就可在蒙古人建立的横跨欧亚的四大汗国内通行无阻。中国火药武器、印刷术等,是在元代传入欧洲的,原来传统的出口产品如丝绸,瓷器等大量输往世界各地。外国的宗教、医药、天文、历算、经济作物、珠宝等也大量传入中国。——摘编自李云泉《蒙元时期驿站的设立与中西陆路交通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驿站设置的特点与影响。(4分)(4)综上,就中国古代交通谈谈你的认识。(1分)18.(11分)白居易曾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文学艺术创作是时代的产物,能反映时代的风貌。某中学以此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读诗词,品时空变迁】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以1127年靖康之耻为界,前后主题、情感发生很大变化。观察下图,按照题目要求将正确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横线上。①李清照写下"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应该是在图中的(1分)②李清照写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应该是在图中的(1分)③1129年,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任务二∶赏绘画,窥时代特征】(2)历史史料类型主要包含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三类,以下绘画属于(2分)。林若然在《平民化趋势下唐宋绘画观念的变迁》一文中提到,“从唐代到宋代,社会世俗化、平民化的特征日益凸显并在绘画领域中蔚然成风”。请你结合以下唐宋绘画题材的变化对林若然的观点加以说明。(2分)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唐代《弈棋仕女图》局部(备注仕女即官宦人家的女子)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宋代《货郎图》局部【任务三∶游建筑,承民族精神】(3)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伟大的建筑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智慧。某同学将在暑期实践活动中承担志愿讲解任务,现请你为他设计一段明长城遗址的解说词。(提示∶可从建筑目的、范围、结构、特征、功能、承载精神等方面思考)(3分)(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历代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的重要举措简表(部分)请仿照以下案例,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不得照抄案例,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选择的事例∶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