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张常青藤至西政道路工程挡墙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PAGE29张共NUMPAGES第PAGE29张共NUMPAGES22张长安新能源东侧道路工程4.5/2017768S汪新民汪新民韦春陆陆坚周晨陆坚纪诚道路防护工程道路防护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018.03结施-01A长安新能源东侧道路工程4.5/2017768S汪新民汪新民韦春陆陆坚周晨陆坚纪诚道路防护工程道路防护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018.03结施-01A第PAGE9第PAGE9张共NUMPAGES9张1、工程概况常青藤至西政道路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渝北属重庆主城区和两江新区产业核心区,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东邻长寿区、南与江北区毗邻,同巴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隔江相望,西连北碚区、合川区,北接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常青藤至西政道路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西南政法大学旁天高鸿苑西侧,本次设计道路由西南方向至东北方向,起点接常青藤小区,终点接湖影街东延伸段,道路全长375.743m。项目东北侧为西政教学区,西北侧为正在施工建设的配套居住区西政二期,东南侧为天高鸿苑小区。本次设计主线范围主要结构物包括2段挡墙,挡墙主要形式为悬臂式,挡墙总长约为286.5m。具体布置见下表:挡墙设置分段表编号起止桩号位置长度挡墙形式1K0+032.671-K0+050右侧17.3悬臂式2K0+100-K0+375.743右侧269.2悬臂式2、设计依据(1)项目业主与我单位签定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项目沿线地形图;(3)《常青藤至西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阶段详勘)》(重庆市勘测院);(4)项目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文件等。3、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0)《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1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2)其它相关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4、自然地理4.1、交通位置常青藤至西政道路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西南政法大学家属区5号门至常青藤小区之间。4.2、气象、水文工程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海拔高程300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之间。气候特点: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丰富,降水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多伏旱、无霜期长、降水丰富但分布不均、日照少、湿度大、雾多、风速小等特点。气温:年平均气温约18.3℃,年极端最高气温43.0℃(2006.8.15),年极端最低气温-1.8℃(1955.01.11),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降雨量:雨季平均起讫日期为5月2日~9月27日,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一日最大降雨量216.6mm(2007.7.17)。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2.6mm,降雨量最高为1518.7mm,降雨量最低为644.3mm。风:年平均风速为1.3m/s,最大风速为26.7m/s。湿度: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1959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7.7hPa,阴天年平均有200多天。拟建项目场地现处于西南政法大学5号门常青藤小区之间,无地表水体,水文条件较简单。5、工程地质条件5.1、地形地貌拟建项目场地宏观上属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后经人类活动改造,总体上较平整,地形总体趋势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坡角1~5°,高程312.00~320.00m,最大高差8.00m。5.2、地质构造根据地质构造纲要图,本区位于一级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之东南,二级构造单元属四川台坳东侧,三级构造单元为川东陷褶束。盖层构造以宽缓的向斜和狭窄的背斜及伴生断层为特征,主要构造形迹为走向北北东、北东向褶皱。勘察区位于龙王洞背斜东翼近轴部,岩层产状为:倾向110,倾角5,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区内发育两组岩体构造裂隙:J1:倾向285°,倾角55,裂隙面一般平直光滑局部为弧面,张开1~3mm,无充填物,间距一般1~3m/条,延伸长3m~5m,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J2:236,倾角62,裂隙面较平直,微张,无充填物,间距一般0.5~1.0m/条,切割深度大于2m,延伸长1~3m,一般被L1裂隙截断,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5.3、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拟建项目场地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土层(Q4ml)素填土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页岩、砂岩组成。各层岩土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1)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杂色,稍湿,结构松散-稍密,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碎块石粒径一般20-200mm,最大粒径超过400mm,骨架颗粒含量30%-50%,自然抛填为主,局部稍有压实,堆填时间1~3年,松散为主,局部稍密。钻探揭露厚度0.20m(ZK3)~12.80m(ZK32),场地内均有分布。2、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基岩(1)页岩(J2X-Sh):灰褐色,片状及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中等风化岩芯呈短柱状,片状,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岩体完整性系数一般为0.61~0.70,岩体较完整,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为V级,为勘察区主要出露岩层。(2)砂岩(J2X-Ss):青灰色,强风化颜色偏黄,岩体较破碎,裂隙发育,岩芯以碎块状、扁柱状为主。中风化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岩芯多以短~长柱状为主。中~巨厚层层状构造,细粒~中粒结构,硅、钙质胶结,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局部含泥质,整体岩质较硬。根据钻探成果揭示,整个场地内分布较少,仅少数钻孔有揭露,厚度未揭穿。5.4、水文地质条件拟建项目场地范围内地表排水条件良好,素填土为透水层,下伏基岩具弱—微透水性,为相对隔水层。勘察区存在的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5.4.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勘察区原始地貌主要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形总体趋势北东高南西低,出露岩层为河湖相沉积岩,基岩性以泥质类岩石为主,局部为薄层砂岩或砂岩透镜体,砂岩层为含水层,泥质类岩石则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内岩土层普遍含水微弱。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带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松散层孔隙水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且受季节影响显著,属季节性潜水,水量较小。该类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场地范围内填土层厚度较大地段,填土层为强透水层。(2)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基岩强风化带网状裂隙中,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具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特点,其水量较小。构造裂隙水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存在,水量动态变化不稳定。综上所述,勘察区地下水主要为零星分布于第四系全新统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分布于基岩中的基岩裂隙水,总体水量较小,地下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性气候影响变化较大,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勘察期间在场地北东侧拟建道路终点钻孔分布地下水,地下水位标高308.66m~309.78m,在雨季时大气降水下渗滞留可能造成地水位升高,地下水量增大。5.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通过本次勘察场地范围未发现断层;无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也未发现采空区、地裂缝、地面沉降、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在勘探孔范围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6、场地水土腐蚀性评价勘察期间,仅在拟建道路末端填土层厚度较大地段见少量地下水,场地内人工填土主要为素填土,根据周边地质环境调查,场区附近岩、土层无工业污染,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2.2条和当地建筑经验判定,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6、场地工程地质评价6.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地形较平缓,拟建道路范围内局部地段土层厚度较大,其余地段土体总体较薄,后经场平后,现状总体较为平坦。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下伏岩层以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页岩、砂岩为主,岩层呈单斜产出,倾角平缓约5°,地质构造简单。岩土体整体稳定,周边环境边坡现状稳定,未发现断层、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也未发现采空区、地裂缝、地面沉降、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适宜拟建项目工程建设。6.2、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场地按设计抗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6.3、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设计采用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下表。岩土名称参数指标强风化基岩中等风化页岩中等风化砂岩结构面裂隙面层面重度(kN/m3)天然20.0*25.624.9饱和21.0*26.025.2天然抗压强度(MPa)12.550.3饱和抗压强度(MPa)8.138.9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13.842.8压实后现场测定300*453814124变形模量(MPa)6004000弹性模量(MPa)8005000泊松比0.370.13抗拉强度(kPa)100380粘聚力(kPa)天然5.0*600150050*35*饱和3.0*内摩擦角(°)天然28.0*32.039.018*15*饱和23.0*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3*0.4*0.45*0.55*(kPa)20*(kPa)80*4501400(MN/m4)14*1204200.20*注:1、带“*”者为重庆地区经验值或根据相关规范,相邻区域勘察资料查取。7、支护结构设计7.1、挡墙防护1、设计标准:(1)挡墙安全等级:二级。(2)设计荷载:车行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4KN/m2。(3)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4)抗震设防烈度:6度(ag=0.05g),按7度构造设防,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5)本工程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统,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程。2、设计原则本次设计遵循“安全、经济、实用”的指导思想,应用工程地质类比法,综合经济性等因素确定设计方案。本次边坡的主要设计原则如下:(1)设计充分结合已有地质勘察资料,根据边坡的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的作用和风化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边坡的安全可靠。(2)加强地质勘探和现场踏勘,深入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增强工程研判,增强边坡处理技术措施的针对性。(3)边坡采用信息法施工、动态设计。边坡动态设计时应充分结合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及时根据边坡的变形情况调整工程措施。7.2、挡墙设计7.2.1、悬臂式挡墙1、悬臂式挡墙施工工序及要求施工准备——场地平整、开挖、验槽、级配碎石换填、混凝土垫层——脚手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浇筑——脚手架、模板拆除——场地回填碾压(1)场地平整、开挖、验槽、浇筑砼垫层1.1因施工场地与挡土墙底标高相差不大,用装载机配合任工平整场地至设计标高。1.2测量放线、定点点位、打入标识桩、测量必须复测、符合精度要求后,打入标识桩,由项目部质检人员自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做好防护,地面撒上白灰线。1.3开挖基底并验槽人工清理、平整基底覆土,基底要平整,不得凹凸不平。1.4平整基底后,用夯机夯实,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验收后浇筑C20混凝土垫层。挡墙基础持力层主要为土层,挡墙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挡土墙大样图中尺寸要求,当原地基无法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时,应对其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应满足挡土墙尺寸表中要求深度。挡墙基底填土部分采用级配碎石分层换填并夯实,换填厚度需满足悬臂式挡墙大样图的要求,每层虚铺厚度为500mm,压实系数96%。级配碎石中不得夹有块石,碎石粒径不得超过50mm,含泥量不得超过5%。碎石含量占全重的30%~50%。粒径级配表筛孔直径(mm)502510520.50.074通过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100<50<30<25<15<8<3<65<45<35<25<15<5碾压换填后需进行原位地基承载力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设计复核后方可进行施工。(2)脚手架搭设、模板安装2.1搭设脚手架采用钢管,用十字扣连接。2.2脚手架立柱要保持垂直,不应倾斜,置于坚实地基上垂直误差不大于1%。2.3纵向的水平钢管的垂直间距不大于1.8m,承重的纵向水平杆必须支承与横杆上。2.4外排架必须保持高出工作面1.2m。2.5脚手架两端转角处,每隔6-7根立柱应设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60°。2.6脚手架搭设不应留有空隙和探头板,铺板应用铁丝绑扎牢固,坡度不得大于1:2,防滑条间距以30cm为宜,不做立柱和横杆。(3)钢筋加工钢筋:设计采用HPB300、HRB400钢筋。HPB3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h《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h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的规定;HRB400钢筋材料和连接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要求。除特别说明外直径≥22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连接等级为I级,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率不大于50%,并满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要求。机械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接头连接区段长度35d,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50%,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间距≥25mm。3.1钢筋按设计长度量测后,用画石笔划印,然后用钢筋切断机切断,按规格分堆码放,做好标识、底部放木方与地面隔离。3.2钢筋按设计尺寸弯制,弯曲的钢筋要平顺、光滑、无扭曲。3.3直径≥22mm的钢筋要求采用机械连接。钢筋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范》(JGT107-2016)的要求,接头等级I级。机械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接头连接区段长度35d,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50%,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间距≥25mm。(4)混凝土工程挡墙材料采用C30钢筋砼现浇,混凝土中掺入胶凝含量8%的高效抗裂防水膨胀剂,垫层采用C20混凝土。挡墙外立面采用2cm青石饰面装饰。4.1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的方式,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大于0.3m。4.2墙体和底板需一次浇筑成型。4.3振捣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4.4随时监测钢筋骨架,确保保护层厚度和不露筋。4.5混凝土入模时的速度要严格控制,避免胀模。4.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板有无边线、离缝现象,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即停止浇筑,加固模板。4.7混凝土浇筑要连续,中间不得停顿。4.8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5)墙后回填为使挡墙基底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应对挡墙基底杂填土部分采用级配碎石分层换填并夯实,厚度不小于1.5m,每层虚铺厚度为500mm,压实系数96%。级配碎石中不得夹有块石,碎石粒径不得超过50mm,含泥量不得超过5%。碎石含量占全重的30%~50%。墙身1.5m范围内,只能采用人工夯实。其余采用机械分层碾压夯实,夯实后密实度同道路路基设计要求。2、变形缝:墙身应设置沉降缝,缝宽20毫米,设置间距不大于15米,遇地质突变地段应增设。缝中以浸透沥青的木板或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100~150毫米。3、墙后排水:墙底设置纵向通长的Φ100mm透水弹簧管,通过Φ100mmPVC管就近接入道路排水系统。4、混凝土的养护:①收浆后尽快覆盖和洒水养护;②有模板覆盖时,应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③气温低于5ºC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表面洒水;④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⑤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使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主。绿化景观待悬臂式挡墙墙后回填完成后且墙前边坡已成型,在挡墙前播撒爬藤植物种子,如爬壁虎等。7.3、挡墙注意事项及要求1、弃土应及时运走,严禁在坡顶加载;不宜在雨季施工,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疏通坡顶排水工程,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必须遵循至上而下的开挖顺序。2、根据边坡的复杂程度、地形条件、地质环境条件、结构设计需要、工程的施工程序与支护方法、工程的重要性及经费的承受能力等综合确定。本次设计的边坡监测项目根据各个工点的具体需要选定,施工单位应根据边坡情况制定施工期间监测方案。项目竣工后,由业主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监测机构对边坡进行监测,以检验边坡岩土工程治理施工及治理质量效果,确保工程经济合理安全可靠。3、其他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和标准执行,施工中如出现有关问题请及时与建设方、监理单位及勘察人员、设计人员联系,共同协商处理。7.4、动态设计与信息法施工本次设计的支护结构及边坡应进行监测及信息法施工。边坡工程监测要求监测工作是边坡防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掌握边坡防护工程在实施及营运过程中受诸如降雨、开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便于及时分析边坡的安全状态,进行动态设计,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确保道路营运期间边坡的长期稳定。监测要求严格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的相关规定执行。本工程监测项目表如下。边坡工程监测项目表监测项目测点布置位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或预估支护结构变形最大处应测应测应测地表裂缝墙顶背后1.0H(岩质)-1.5H(土质)范围内应测应测选测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边坡坡顶建筑物基础、墙面和整体倾斜应测应测选测支护结构变形主要受力构件应测选测可不测支护结构应力应力最大处选测选测可不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出水点应测选测可不测1、监测工点根据本次工程的特点,对本项目所有支护结构均进行监测。2、监测项目支护结构监测项目根据边坡的复杂程度、地形条件、地质环境条件、结构设计需要、工程的施工程序与支护方法、工程的重要性及经费的承受能力等综合确定。本次设计的监测项目根据各个工点的具体需要选定,施工单位应根据边坡支护结构制定监测方案。3、监测时间及频度边坡及其支护结构监测工作时间主要为施工期和使用初期,总的监测时间应为项目建成使用后不少于两年。监测频度应与施工和降雨量相适应,在雨季、边坡开挖(放炮)期间和已出现变形破坏时应加密观测。连续3日降雨量大于50mm/日时,应连续观测3次,间隔时间不大于2天。竣工后监测次数可减少。4、监测报警值边坡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报警:有软弱外倾结构面的岩土边坡支护结构坡顶有水平位移迹象或支护结构受力裂缝有发展;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顶累积水平位移大于5mm或支护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超过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允许值;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坡顶的累积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开挖深度的1/500或20mm,或其水平位移已连续3d每天大于2mm;
b、土质边坡坡顶邻近建筑物的累积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已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规定允许值的70%,或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度变化速度已连续3d每天大于0.00007;
c、坡顶邻近建筑物出现新裂缝、原有裂缝有新发展;
d、支护结构中有重要构件出现应力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索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就业市场的洞察与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学生早恋课件
- 汽车维修工的工作流程与实务操作试题及答案
- 二手车技术评估中的常见问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古代文学史高频考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考试注意事项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4古代文学常考知识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考试实战技巧提升试题及答案
- 独特视角看2025年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五下第二单元课本剧《猴王出世》剧本
- GB/T 6109.2-2008漆包圆绕组线第2部分:155级聚酯漆包铜圆线
- GB/T 17747.1-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1部分:导论和指南
- 2023年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课件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5.osash及喉科学
- 第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 GB∕T 21489-2018 散粮汽车卸车装置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请书范本-2-副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