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上)质检联盟第三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四单元、古诗词诵读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9、10、11课。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据报道,截至2023年1月31日21时,2023年1月全国报收总票房100.73亿,刷新中国影史1月票房纪录,其中影片《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28亿。《流浪地球2》展现出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普通人在人类文明危在旦夕之际重拾爱与信念、消弭隔阂偏见所凝聚起的强大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光明前景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外网友在观看《流浪地球2》后表示,在好莱坞电影中,你只能看到美国人拯救人类,而在中国《流浪地球2》中,人类拯救了自己,不同的文化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新形势下,我们要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增强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最深厚的软实力。从《红高粱》到《活着》,从《中国奇谭》到《流浪地球2》,中华文化内在的深厚意蕴正在推动各类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火爆“出圈”,走向世界。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哲理以及家国情怀,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核,更体现出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要增强文化自信,立足中国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不断推动其创新发展。要阐述好中华民族“至大无外”的天下观和“亲仁善邻”的处世态度,向世界展示中国气派,表现中国特色,传递中国声音,宣传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选好相关题材,深入阐述其中蕴含的共同价值。要以全球化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进而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接受。要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大文明对话力度,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连相通,不断拓展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朋友圈”。此外,还要建立起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媒体机构多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懂传播、会传播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从“半截皮带”到“半条被子”,从“中国姑娘”在普埃布拉传授纺织技艺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精辟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同人民血肉联系、中国与世界携手合作的故事,为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树立了典范。要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用好用活社交软件以及短视频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呈现方式。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把握受众思维,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创新传播思雄、方法、路径和渠道,增强创造力,让世界读懂中国。(摘编自何远芳《立足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材料二:媒介技术的演进为我国讲好中国故事带来机遇,在媒介技术范式变革中,我国应抓住媒介变迁的契机,在媒介技术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利用媒介技术搭建传播矩阵,为中国故事的传递提供畅通的媒介渠道。我国在讲好中国故事时,需在媒介技术范式变革的趋势中搭建中国故事数据平台,将先进的媒介技术应用到中国故事中,为在国际社会中传递中国声音建立媒介渠道。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将“范式”一词界定为领域内公认的模式或者模型,而媒介技术范式变革则是改变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固定模式,将新兴媒介技术运用到信息流通中,继而实现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我国需对自身的媒介技术进行突破,在跟随媒介技术变革趋势的同时,及时根据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新媒介平台,将先进的媒介技术运用到中国故事的讲述中,抓住媒介技术范式变革的契机,研究出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在媒介技术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搭建牢固的技术支撑。人机协同技术融入国际传播领域是媒介技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讲好中国故事时,可将智能技术作为故事内容的发现者,通过深入分析海外用户的数据与信息,为内容制作者提供专业的选题方向。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在于在国际社会中传达中国声音,表明中国态度,使中国故事传达至海外用户的内心深处,继而与海外用户达到心灵层面的情感共通。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与语言表达的不同,各国之间存在着文化隔阂,中国故事传播的效果往往有所削弱。因此,在对中国故事的内容进行构思时,可利用智能AI技术对海外用户的阅读偏好与情感倾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内容制作;要利用智能机器对内容进行本土化翻译,使中国故事的表达符合海外用户的阅读习惯,拉近与海外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借助智能穿戴设备观察用户阅读时的神情,从而得到精准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内容对中国故事进行深化或者调整,使中国故事可以贴近海外用户的内心,从而激发情感共鸣。在利用媒介技术时,要跟随媒介技术范式变革的趋势,及时对媒介技术平台进行更新,在全球媒介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媒介支撑。同时,也要根据数据与算法技术搭建社交媒体矩阵,利用全方位与多领域的媒介矩阵模式突破数据茧房对于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阻碍,实现对外传播信息内容的无障碍传递,在畅通的媒介渠道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向国际社会展示出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与大国风范。(摘编自曹楠、哈丽娜《媒介技术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创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流浪地球2》的火爆归根于高科技手段的助推力,当下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热捧。B.以中华文化促进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发展,走向世界,相信在未来,我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C.我国只有坚持一直使用原有的媒介技术,才能不断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讲好中国故事。D.目前,由数据与算法技术搭建的社交媒体矩阵还无法突破数据茧房对于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阻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用《流浪地球2》票房的实际数据来说明,中国科幻电影在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发展前景一片大好。B.在材料一中,作者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C.材料二提及的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范式”,是新兴媒介技术领域都公认的固定模式和先进模式。D.材料一侧重阐释立足中华文化来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材料二侧重阐释讲好中国故事在媒介技术视角下的具体路径。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实现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一项是()A.利用不同传播媒介的优势,将文字、图片、短视频相融合,为海外用户制作出多形态融媒体作品。B.利用互联网与算法智能技术进一步加固国家之间的物理界限,更新信息传播模式,坚守传统文化。C.把握媒介技术变革的趋势,依托于全媒体数据资源库与区块链搜索技术,搭建“好故事数据库”。D.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故事内容中,为用户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氛围,加深用户对中国故事的理解。4.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讲好中国故事?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答案】1.B2.C3.B4.①首先,由影片《流浪地球2》的火爆引出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的话题。②接着,阐释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并提出要立足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③然后,提出立足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措施。5.①用智能技术精准捕捉海外不同国家用户的阅读习惯,并根据海外用户的阅读数据对传播内容进行创新与整合,创作出更多中国好故事。②利用AI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对语言进行翻译,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开辟专栏,为用户讲述中国故事。③借助智能穿戴设备观察用户阅读时的神情,从而得到精准的反馈信息,生产出深入用户内心的融媒体产品。【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A.“归根于高科技手段的助推力”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展现出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普通人在人类文明危在旦夕之际重拾爱与信念、消弭隔阈偏见所凝聚起的强大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原科幻电影的光明前景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C.“我国只有坚持一直使用原有的媒介技术,才能……”错误,曲解文意。由“我国需对自身的媒介技术进行突破,在跟随媒介技术变革趋势的同时,及时根据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新媒介平台,将先进的媒介技术运用到中国故事的讲述中”可知,原文认为“我国需对自身的媒介技术进行突破”。D.“目前……还无法突破数据茧房对于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阻碍”错误,由“要根据数据与算法技术搭建社交媒体矩阵,利用全方位与多领域的媒介矩阵模式突破数据茧房对于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的阻碍”可知,并不是目前还无法突破。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C.“是新兴媒介技术领域都公认的固定模式和先进模式”错误,曲解文意。由“媒介技术范式变革则是改变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固定模式,将新兴媒介技术运用到信息流通中”可知,“范式”不是新兴媒介技术领域公认的固定模式,原句的主语是“媒介技术范式变革”,同时,“先进模式”说法无中生有。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特定内容,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A.“利用不同传播媒介的优势,将文字、图片、短视频相融合”符合“将新兴媒介技术运用到信息流通中”“我国需对自身的媒介技术进行突破”。B.“加固国家之间的物理界限”跟信息传播没有关系,不能实现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C.“把握媒介技术变革的趋势”符合文中“在跟随媒介技术变革趋势的同时,及时根据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新媒介平台,将先进的媒介技术运用到中国故事的讲述中”。D.“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故事内容中”符合“可将智能技术作为故事内容的发现者”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行文思路的能力。本文一共三层,第一层是第一段,由“据报道,截至2023年1月31日21时,2023年1月全国报收慈票房100.73亿……其中影片《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28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光明前景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可知,第一层由新闻报道引出《流浪地球2》的火爆的话题,并指出其火爆的原因是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第二层是2、3段,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要增强文化自信,立足中国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不断推动其创新发展”可知,第二层重点阐述中华文化有其自身的魅力和价值,我国应当立足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第三层是最后两段,由“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要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用好用活社交软件以及短视频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呈现方式……”可知,最后一层重点讲述立足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方法。【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讲好中国故事”说明题干的核心是“利用新媒体技术”,“材料二”限定了答题区间。由“要利用智能机器对内容进行本土化翻译,使中国故事表达符合海外用户的阅读习惯,拉近与海外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可知,海外用户的阅读习惯与国内不同,因此需要借助智能技术精准捕捉海外不同国家用户的阅读习惯,再根据海外用户的阅读习惯的数据创新与整合传播内容,创作出更多中国好故事。由“由于文化背景与语言表达的不同,各国之间存在着文化隔阔,中国故事传播的效果往往有所削”“在对中国故事的内容进行构思时,可利用智能AI技术对海外用户的阅读偏好与情感倾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内容制作”可知,利用AI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对语言进行翻译,消除文化隔阂,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开辟专栏,为用户讲述中国故事。由“借助智能穿戴设备观察用户阅读时的神情,从而得到精准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内容对中国故事进行深化或者调整,使中国故事可以贴近海外用户的内心,从而激发情感共鸣”可知,借助智能穿戴设备观察用户阅读时的神情,通过反馈信息,进行生产创作,创作出能够深入用户内心的故事。(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复活(节选)[注][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有一种迷信流传很广,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的热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实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说,有些人善良的时候多于凶恶的时候,聪明的时候多于愚笨的时候,热情的时候多于冷漠的时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们说一个人善良或者聪明,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笨,那就不对了。可我们往往是这样区分人的。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人好像河流,河水都一样,到处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浑浊;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聂赫留朵夫就是这一类人。这种变化,有的出于生理原因,有的出于精神原因。聂赫留朵夫现在就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在法庭审判以后,在第一次探望玛丝洛娃以后,他体会到一种获得新生的庄严而欢乐的心情。如今这种心情已一去不返,代替它的是最近一次会面后产生的恐惧甚至嫌恶她的情绪。他决定不再抛弃她,也没有改变同她结婚的决心,只要她愿意的话,然而现在这件事却使他感到痛苦和烦恼。在走访玛斯连尼科夫后的第二天,他又坐车到监狱去看玛丝洛娃。典狱长准许他同她会面,但不在办公室,也不在律师办事室,而是在女监探望室里。典狱长虽然心地善良,但这次对待聂赫留朵夫的态度不如上次热情。聂赫留朵夫同玛斯连尼科夫的两次谈话显然产生了不良后果,上级指示典狱长对这个探监人要特别警惕。“见面是可以的,”典狱长说,“只是有关钱的事,请您务必接受我的要求……至于阁下写信提出要把她调到医院里去,那是可以的,医生也同意了。只是她自己不愿意,她说:要我去给那些病鬼倒便壶,我才不干呢……’您瞧,公爵,她们那帮人就是这样的。”典狱长补充说。聂赫留朵夫什么也没回答,只要求让他进去探望。典狱长派一个看守带他去。聂赫留朵夫就跟着看守走进一间空荡荡的女监探望室。玛丝洛娃已经在那里。她从铁栅栏后面走出来,模样文静而羞怯。她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眼睛不看他,低声说:“请您原谅我,德米特里·伊凡为奇,前天我话说得不好。”“可轮不到我来原谅您……”聂赫留朵夫想说,但没有说下去。“不过您还是离开我的好。”玛丝洛娃补充说,用可怕的目光斜睨了他一眼。聂赫留朵夫在她的眼睛里又看到了紧张而愤恨的神色。“究竟为什么我得离开您呢?”“就该这样。”“为什么就该这样?”她又用他认为愤恨的目光瞅了瞅他。“嗯,说实在的,”她说,“您还是离开我吧,我对您说的是实话。我受不了。您把您那套想法丢掉吧”她嘴唇哆嗦地说,接着沉默了一下。“我这是实话。要不我宁可上吊。”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这样拒绝,表示她因为他加于她的屈辱恨他,不能饶恕他,但也夹杂着一种美好而重要的因素。她这样平心静气地再次拒绝他,这就立刻消除了聂赫留朵夫心里的种种猜疑,使他恢复了原先那种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喀秋莎,我原先怎么说,现在还是怎么说,”他特别认真地说,“我求你同我结婚。要是你不愿意,现在不愿意,那么,我继续跟着你,你被发送到哪里,我也跟到哪里”“那是您的事。我没有别的话要说了。”她说,嘴唇又哆嗦起来。聂赫留朵夫也不作声,觉得说不下去了。“不撤销也没有关系。我就算不为这事,也该为别的事受这个罪……”玛丝洛娃说,他看见她好不容易才忍住眼泪。“那么,您看到明肖夫了吗?”她突然问,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激动。“他们没有犯罪,是吗?”“我想是的。”“那个老太婆可好了。”她说。聂赫留朵夫把从明肖夫那儿打听到的情况都告诉了她。他问她还需要什么,她回答说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又沉默了。“哦,至于医院的事,”她忽然用那斜睨的眼睛瞅了他一眼,说,“要是您要我去,那我就去。酒我也不再喝了……”聂赫留朵夫默默地瞧了瞧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微笑。“那很好。”他只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说完就同她告别了。“是啊,是啊,她简直换了一个人了”聂赫留朵夫想。他消除了原来的种种疑虑,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感觉,那就是相信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有删改)[注]聂赫留朵夫在狱中与玛丝洛娃见面后,决定为她提出上诉,经典狱长同意在办公室里再次与玛丝洛娃见面。玛丝洛娃请求聂赫留朵夫帮助被诬告为纵火犯的明肖夫母子,并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但聂赫留朵夫坚持帮助玛丝洛娃,打算将玛丝洛娃调到医院工作;同时找到明肖夫了解情况。为此他求助副省长玛斯连尼科夫,征得其同意后第三次到监狱会见玛丝洛娃。本文写的就是这次会面。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节选部分详细描写了玛丝洛娃的遭遇,通过玛丝洛娃体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B.小说节选部分讲述了聂赫留朵夫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的经过,没有复杂的情节和众多的人物。C.玛丝洛娃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要求她和他结婚的建议,这表现出玛丝洛娃的崇高品质。D.看见玛丝洛娃的眼睛在微笑,聂赫留朵夫由之前的痛苦、疑虑到产生了崭新的感觉。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原先怎么说,现在还是怎么说”表现了聂赫留朵夫帮助玛丝洛娃的决心。B.小说节选部分主要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C.玛丝洛娃“平心静气地再次拒绝”激起了聂赫留朵夫的猜疑之心,甚至不满。D.玛丝洛娃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变化,使他更加相信爱的力量。8.小说第一段用大量的篇幅来议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态度的变化过程。【答案】6.A7.C8.①通过议论的方式为聂赫留朵夫的出场做铺垫,侧面烘托、刻画聂赫留朵夫变化的形象。
②议论的部分,语言富有哲理性,既为聂赫留朵夫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使小说富有深刻性。9.①玛丝洛娃一开始疏远、憎恨聂赫留朵夫。她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帮助,想要远离他。
②玛丝洛娃主动交流,掩饰激动。当聂赫留朵夫坚持要帮她、娶她时,玛丝洛娃改变话题,问起明肖夫的事情,缓和气氛,掩饰激动的心情。
③玛丝洛娃接受帮助,改变自我,开始接纳聂赫留朵夫。她接受医院的工作,并主动戒酒,“眼睛在微笑”表明她开始原谅聂赫留朵夫。【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小说节选部分详细描写了玛丝洛娃的遭遇”错误。小说节选部分没有详细描写玛丝洛娃的遭遇,只是间接暗示了玛丝洛娃的遭遇。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C.“……猜疑之心,甚至不满”错误,结合“她这样平心静气地再次拒绝他,这就立刻消除了聂赫留朵夫心里的种种猜疑,使他恢复了原先那种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可知,应该是激起了聂赫留朵夫庄重、爱怜之心。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聂赫留朵夫就是这一类人。这种变化,有的出于生理原因,有的出于精神原因。聂赫留朵夫现在就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论述了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并指出聂赫留朵夫就是这一类人,而且现在他就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通过议论的方式为聂赫留朵夫的出场做铺垫,侧面烘托、刻画聂赫留朵夫变化的形象。议论部分,“人好像河流,河水都一样,到处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浑浊;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语言富有哲理性,论述了人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既为聂赫留朵夫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使小说富有深刻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人物态度的变化的能力。玛丝洛娃一开始疏远、憎恨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说“不过您还是离开我的好”,又用愤恨的目光瞅了瞅聂赫留朵夫说“您还是离开我吧,我对您说的是实话。我受不了。您把您那套想法丢掉吧”“我这是实话。要不我宁可上吊”,玛丝洛娃让聂赫留朵夫离开她,要不她宁可上吊,她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帮助,想要远离他。玛丝洛娃主动交流,掩饰激动。聂赫留朵夫特别认真地对玛丝洛娃说“我求你同我结婚。要是你不愿意,现在不愿意,那么,我继续跟着你,你被发送到哪里,我也跟到哪里”,当聂赫留朵夫坚持要帮她、娶她时,玛丝洛娃改变话题,“那么,您看到明肖夫了吗?”问起明肖夫的事情,缓和气氛,“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激动”,掩饰激动的心情。玛丝洛娃接受帮助,改变自我,开始接纳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说“至于医院的事”“要是您要我去,那我就去。酒我也不再喝了……”,她接受医院的工作,并主动戒酒,“聂赫留朵夫默默地瞧了瞧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微笑”,玛丝洛娃的眼睛在微笑表明她开始原谅聂赫留朵夫。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材料二: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将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民望之A若大旱B之C望云霓也D归市者E不止F耕者G不变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与《〈老子〉四章》“物或恶之”中“之”的意思不同。B.王道,儒家的政治主张,指以仁义治天下,与“霸道”相对。C.庠序,指古代等级最高的学校,后用来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D.置,指设置、建立,与成语“置之不理”中“置”的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他认为发展生产并使百姓安居乐业是行王道的根本。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劝国君仁爱百姓方能使百姓归附。C.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燕国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于是向孟子询问破解之法,孟子提出仁政思想。D.孟子认为各国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各国诸侯的反应。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2)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14.孟子的论辩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ADF11.C12.D13.(1)鸡、猪、狗的畜养,不要错过时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2)百姓都认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来迎接大王的军队。14.①运用比喻说理,形象生动,富有说服力。
②运用排比和对偶句式,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增强了论辩的力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商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之”作“望”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A处断句;“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耕者”作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F处断句。故选A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它们。句意:我对于国家。/谁都厌恶它们。B.正确。句意:这正是王道的开始。C.错误。“指古代等级最高的学校”错误,“庠序”指古代地方的学校。D.正确。设置、建立;/放,搁,摆。句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放在一边不予理睬。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因此不用担心各国诸侯的反应”错误。由原文“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可知,原文是说“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而不是“因此不用担心各国诸侯的反应”。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彘”,猪;“畜”,畜养;“失”,错过。(2)“以为”,认为;“拯己于水火之中”,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水火之中拯己”;“箪食壶浆”,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运用比喻说理,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形象生动,富有说服力。运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为对偶句式,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增强了论辩的力量。参考译文:材料一: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丧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绸衣服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错过时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的百亩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衣服,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饥民),百姓死了,就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材料二:齐人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各国诸侯谋划着救助燕国。宣王说:“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土地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夷就埋怨;向南征伐,北狄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头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商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百姓,大王去征伐他,百姓都认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江上赠窦长史①李白汉求季布鲁朱家②,楚逐伍胥去章华③。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闻道青云贵公子,锦帆游戏西江水。人疑天上坐楼船,水净霞明两重绮。相约相期何太深,棹歌摇艇月中寻。不同珠履三千客④,别欲论交一片心。[注]①李白晚年被流放夜郎,遇赦归至安庆长风沙,窦长史盛情迎接,同游江上。李白写此诗相赠。②季布先为项羽部将,多次困辱高祖,项羽败,季布匿于朱家(鲁人)处,朱家冒着风险收留款待。③伍胥,伍子胥。章华,楚章华台名。④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使用季布和伍胥的典故,讲述二人当年遭遇,诗人以古人自比来寄情。B.三、四句中,“万里”与“三年”时空对举,不言情感而情在其中,表达含蓄。C.“贵公子”这里指窦长史,诗人对他坐楼船挂锦帆的悠闲生活表达出羡慕之情。D.此诗虽有奇异的想象,但与《将进酒》相比,诗人的自信、狂放精神明显减弱。16.这首诗叙事、抒情的层次非常清晰,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前面四句讲述诗人被流放夜郎的经历,表达无辜获罪的感慨和愤想。②中间四句写窦长史相迎同游,抒写游江之乐。③后四句直抒胸臆,诗人感激友人,也赞美了二人的深情厚谊。【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诗人对他坐楼船挂锦帆的悠闲生活表达出羡慕之情”曲解诗意。“锦帆游戏西江水”“人疑天上坐楼船”写窦长史盛情迎接、二人同游的情景,以同游的快乐表达感谢之意,不是写窦长史生活的悠闲,也不是表达羡慕之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前四句回顾了诗人被贬夜郎三年的经历。诗人运用汉求季布和楚逐伍胥两个典故,以英勇善战恪尽职守却被汉高祖悬赏购求困窘急迫的季布和睿智孝敬不拘小节却无端遭灾以致不得不离开祖国的伍子胥自况,暗示了诗人同样是因为个人的私怨平白遭受贬谪的,流露出诗人的愤懑与不平。万里、三年,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极写自己被贬谪之远和被贬谪之久,流露出诗人的愤懑与感慨。这样写,点出窦长史相邀相期的背景,为后文写窦长史的盛情和诗人对窦长史的感谢做了铺垫。“闻道”四句,写窦长史锦帆戏西江的美好情景。青云,指青云之士,往往喻指位高名显的人;贵公子,指尊贵的有权势地位的人。在此,这两者都指窦长史。诗人极写窦长史身份地位的高贵,流露出诗人对窦长史热烈的赞美之情。锦帆,指装饰华丽的船。诗人极写窦长史所乘之船的华美,以物衬人,侧面表现了窦长史的尊贵非凡。后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设想了窦长史在西江水净霞明的环境里遨游嬉戏的美好场景,通过写人们观看窦长史游戏西江之后的心理活动,侧面表现了窦长史的尊显高贵雅逸风流,表达了诗人对窦长史的赞美。“相约”四句,写诗人受到窦长史的热情约请,就摇起小船唱起渔歌到月中寻访窦长史,并想和窦长史结为朋友。相约相期,即窦长史对诗人的约请。诗人受到窦长史的真诚邀约,感受到窦长史浓烈而真挚的情谊。“棹歌摇艇月中寻”,棹歌,指行船时所唱之歌,在此作动词,指唱起棹歌。摇艇,指摇起小船。寻,指寻访。这句通过动作描写,写诗人感动于窦长史的真情厚意,摇着小船唱着棹歌在美好的月色中寻访窦长史。后二句运用珠履三千客的典故,表明了自己和春申君的门客不同,自己寻访窦长史既不图荣利也不求富贵,而是怀着一片挚诚之心有意和窦长史结为朋友。这样写,表达了诗人对窦长史的高度认可、对与窦长史相会的期待和与窦长史进一步加深感情的心声。(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做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做出了自己的解释。(3)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天生我材必有用②.千金散尽还复来③.其志洁④.故其称物芳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⑥.拥雍州之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材”“复”“孝”“崤”“函”“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灯笼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汉代灯笼以前材质不详,估计多为由布、树皮或兽皮做成。纸是在东汉时期发明的,所以纸灯笼只能在东汉发明了纸以后出现。唐代的花灯制作已经有了很高的技术含量,出现了制作精巧的“灯树”“灯楼”等。《朝野金载》记载:唐睿宗二年正月十五,在安福门外做一巨型灯轮,高达二十丈(约66.7米),装饰着各种丝绸、金玉,灯轮悬挂花灯五万盏,俨然一个花灯“摩天轮”。宋朝花灯制作比唐代愈加先进。南宋开始出现走马灯,也叫纸轮风车,灯屏上画剪纸图像,下设轮轴,在灯内点上蜡烛后,燃烧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带动轮轴转动,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屏上,图像犹如走马般旋转如飞。明代元宵节要在紫禁城午门外搭建“鳌山灯棚”,将上万盏彩灯铺叠成形状似鳌的一座灯山,高十余层,灯辉熠熠,灿若繁星,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清代元宵节还出现了冰灯,由冰雕技师“结冰为器,裁麦苗为人物,殊可观也”,既有雄伟壮观的大型建筑群,又有______①______的小冰灯,其人物、动物、花卉,千姿百态,_____②_______。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演绎中,历代能工巧匠用其聪明才智,不仅扮靓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推动了制作工艺的发展进步。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将上万盏彩灯铺叠成一座灯山,高十余层,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小巧玲珑②栩栩如生19.①改过之后缺乏形象性,原句“形状似鳌”“灿若繁星”运用了比喻等手法,给人以形象感,极富想象力。
②改过之后的表达干瘪,语言生动性有所欠缺。20.灯笼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汉代以前灯笼的材质不详,估计多由布、树皮或兽皮做成。【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是指小而精致的冰灯,应用“小巧玲珑”。“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第二空,语境是指冰灯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应用“栩栩如生”。“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改过之后缺乏形象性,原句“将上万盏彩灯铺叠成形状似鳌的一座灯山,高十余层,灯辉熠熠,灿若繁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上万盏彩灯”比喻成“鳌”“繁星”,给人以形象感,极富想象力。改过之后“铺叠成一座灯山”“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表达干瘪,语言生动性有所欠缺。【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语序不当,“以前”语序不当,应放在“汉代”后面;二是句式杂糅,“为由布、树皮或兽皮做成”句式杂糅,是“为……”和“由……做成”的杂糅,删去其一。(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相信大家对“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句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都不陌生。有些人会信以为真,在右眼跳时惴惴不安,担心是不是有坏事降临;______①______,盼望自己有好的财运。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不过,眼皮跳动有时确是能够暗示身体健康状况,甚至成为一些疾病的预警信号。人们所说的眼皮跳,______②______,而是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受到过度刺激,出现不自主的收缩,随之牵动眼部的肌肉和表面皮肤颤动,人就会感觉好像是眼皮在跳。眼皮跳大多与用眼过度、精神紧绷、睡眠不足、劳累有关,在适当休息、消除压力、保证足够睡眠后,这种情况就会减轻或消失,不需要用药。除了上述情况,眼皮跳还可能_____③_______。如结膜炎、角膜炎、神经性系统疾病等,也会造成眼皮跳。21.下列句子中的“如”和文中加点处的“如”,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秦各家如儒、墨、道、法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这种历史意识B.在大家努力下,光景一年强如一年。C.如不及早准备,恐怕到时措手不及。D.进了长江三峡,就如走进了一幅山水画卷。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A22.①左眼跳时则心中暗喜②其实并不是眼皮在跳③是某些疾病的征兆【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用法的能力。文中加点处的“如”的用法是表示举例;A.表示举例;B.表示比较;C.表示假设;D.表示状态。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可知,盼望自己有好的财运说明左眼跳,再结合“在右眼跳时惴惴不安”可知,是在说左眼跳时的心情,应该是心中暗喜,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左眼跳时则心中暗喜”。第二空,根据下句“而是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受到过度刺激,出现不自主的收缩,随之牵动眼部的肌肉和表面皮肤颤动,人就会感觉好像是眼皮在跳”可知,介绍了感觉好像是眼皮在跳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是眼皮在跳,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其实并不是眼皮在跳”。第三空,根据下句“如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届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1月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 参比制剂开发合同
- 部分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宾馆租赁合同简单模板
- 陈先云部编本培训
- 箴龙2024年下学期九语期中质量检测卷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初中联盟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附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糖尿病偏身舞蹈症
- 绘本《罗伯生气了》
- 网络运营培训资料
- 学习动机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
-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习题题库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半导体器件习题题库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常考易考突围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应用提高篇【九大考点】(原卷版)
- 2023-2024年直播带货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Windows Server 网络管理课件第06章 WINS服务器
- GB/T 3394-2023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乙炔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2023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促销与促销组合策略
- 多变的天气-说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