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法规体系研究_第1页
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法规体系研究_第2页
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法规体系研究_第3页
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法规体系研究_第4页
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法规体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法规体系研究第一部分建筑节能改造政策的演变与现状 2第二部分建筑节能改造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4第三部分节能改造政策与技术措施的协同 7第四部分建筑节能改造财政支持与激励机制 10第五部分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规范化建设 13第六部分建筑节能改造监督检查和评估 16第七部分建筑节能改造国际合作与借鉴 20第八部分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法规体系的完善方向 23

第一部分建筑节能改造政策的演变与现状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政策演变的总体趋势

1.从单一节能法规向综合性节能体系转变。

2.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3.从被动式改造向主动式改造转变。

主题名称:建筑节能改造政策的国际背景

建筑节能改造政策的演变与现状

#起步阶段(2002-2007年)

*2002年:《建筑节能条例》出台,明确建筑节能目标和管理制度。

*2004年:《建筑节能标准》颁布,规定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06年:《建筑节能法》颁布,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法律依据。

#发展阶段(2008-2012年)

*200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筑节能改造目标。

*2010年:住建部印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2012年:国家发布《关于促进建筑节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建筑节能改造产业发展。

#提升阶段(2013-2017年)

*2013年:住建部发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规范改造技术标准。

*2014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明确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2015年:住建部发布《既有住宅改造提升技术导则》,指导既有住宅节能改造。

#深化阶段(2018年至今)

*2018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加快推进全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改造目标、任务和政策支持。

*2019年: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综合改造概念。

*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筑节能改造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性。

#政策现状

(1)目标明确

明确提出建筑节能改造目标,例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能耗降低目标等。

(2)政策支持

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政策支持,鼓励和促进建筑节能改造。

(3)技术规范

制定和发布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导则,指导改造技术和施工。

(4)责任主体

明确建筑节能改造的责任主体,包括政府、业主和施工单位。

(5)考核评价

建立建筑节能改造评估体系,对改造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数据概况

截至2022年,全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已达24.3亿平方米,年节能量超1亿吨标准煤,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

#政策效果

建筑节能改造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降低了建筑能耗,减少了碳排放。

*改善了建筑居住环境,提高了居住舒适度。

*带动了建筑节能产业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

*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贡献。第二部分建筑节能改造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关键词关键要点建筑节能改造专项法规

1.《建筑节能改造管理办法》(2013年):规定了建筑节能改造活动的定义、范围、适用对象、实施程序、监督管理等内容。

2.《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2018年):提供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法、步骤、要求和验收标准。

建筑节能改造相关规划政策

1.《关于开展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2016年):鼓励和支持城市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2.《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年):明确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举措。

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支持政策

1.《关于印发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债券支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3年):规定了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债券的管理和使用办法,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资金支持。

2.《国家财政部关于支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若干政策意见》(2018年):明确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并提供了补贴标准和方式。

建筑节能改造节能标准

1.《建筑节能条例》(2012年):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技术依据。

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6年):提供了不同气候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要求,指导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建筑节能改造监督管理

1.《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办法》(2013年):规定了建筑节能改造的监督管理职责、程序和措施,确保建筑节能改造质量。

2.《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办法》(2018年):针对建筑节能改造实施专门检查,加强监督管理。

建筑节能改造激励措施

1.《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意见》(2018年):鼓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并提出相关的激励措施。

2.《房地产开发企业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20年):将建筑节能改造作为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鼓励开发企业提升节能水平。建筑节能改造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确立了建筑节能的法律地位,规定了建筑节能改造的主体责任和相关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明确了建筑节能改造的清洁生产要求,推动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

二、行政法规

*《节约能源条例》(2016年):细化了建筑节能改造的具体要求,包括改造目标、实施范围、改造标准和监督管理措施。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促进法》(2016年):明确了建筑节能改造的国家支持政策,推动节能改造资金的筹措和使用。

三、行业规范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45-2009):提供了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指南,包括节能措施的选择、设计、施工和验收。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JGT001-2015):针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改造方案。

四、地方性法规和规范

各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制定了地方性的建筑节能改造法规和规范,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五、主要政策措施

*财政支持:提供财政补贴、奖励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的资金支持,鼓励建筑节能改造。

*税收优惠: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给予税收减免或优惠。

*强制改造:对年能耗超标的建筑实施强制性节能改造。

*节能认证:建立建筑节能改造认证体系,通过认证的项目可获得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

*信息公开:公开建筑节能改造信息,提高社会对其重要性和效益的认识。

六、相关政策管理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建筑节能改造的宏观政策制定和指导。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建筑节能改造的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监督管理。

*其他政府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参与建筑节能改造的监督检查、资金支持和政策协调。

七、政策体系特点

*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涵盖了建筑节能改造的主要环节和内容。

*政策措施多样化:采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强制改造等多种手段促进节能改造。

*注重既有建筑改造:既有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受到重视。

*强调技术创新:鼓励节能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政策效果明显:建筑节能改造已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建筑能耗下降和节能减排。第三部分节能改造政策与技术措施的协同关键词关键要点节能改造技术措施的筛选与评估

1.基于建筑节能改造目标和需求,采用多维度评估方法对技术措施进行筛选,如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节能效果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等。

2.考虑建筑物的具体状况、使用功能和气候区等因素,选择最适宜的技术措施组合,确保既能达到节能目标,又能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3.定期对节能改造后的建筑物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实际节能效果和运行情况,对技术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以确保持续的节能效益。

节能改造政策与技术措施的协调

1.建立完善的政策框架,明确节能改造目标、技术要求和激励机制,为技术措施的应用提供政策支持。

2.加强政策与技术措施的衔接,通过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的制定,指导节能改造工程的实施和监督。

3.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支持节能改造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提升节能改造效果和经济效益。节能改造政策与技术措施的协同

一、政策与技术协同的内涵

节能改造政策与技术措施协同,是指将节能改造政策与技术措施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synergy效应,以实现建筑节能改造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标准规范等手段,推动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同时利用技术措施提升建筑节能性能,实现政策目标和技术效果的有机结合。

二、协同模式

1.政策引导技术发展:通过制定节能标准、出台技术补贴政策,引导企业研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促进节能产业发展。

2.技术支撑政策实施:先进的节能技术为政策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解决了建筑节能改造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升改造效果。

3.标准规范促进技术应用:通过制定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将先进节能技术纳入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保障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

4.市场机制驱动技术创新:政府奖惩政策和市场需求共同驱动节能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更新迭代,提高节能效果。

三、协同机制

1.政策制定与技术研究协同:政策制定部门加强与技术研究机构的合作,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将先进技术纳入政策体系。

2.政策支持与技术推广协同: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收等政策优惠,鼓励企业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加速技术转化。

3.标准规范与技术应用协同:标准制定部门与技术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将先进技术纳入标准规范,提升技术应用的强制性和规范性。

4.市场监管与技术创新协同:市场监管部门监测节能改造效果,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不断开发更节能高效的技术。

四、典型政策与措施

1.政策示例

*《建筑节能条例》:明确提出将节能技术纳入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中,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财政部关于开展绿色建筑创建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提供资金支持,鼓励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

2.技术措施示例

*保温隔热:外墙保温、屋顶隔热、门窗节能。

*高效采暖: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

*高效照明:LED照明、自然采光优化。

*可再生能源利用: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

五、协同效果

政策与技术措施协同作用,产生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降低建筑能耗:通过技术改造,降低建筑物的暖通空调能耗、照明能耗等,显著节约建筑运营成本。

*改善建筑品质:节能改造不仅提高了建筑节能性能,还提升了居住舒适度、室内空气质量等。

*促进产业发展:节能改造带动了节能技术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减缓环境污染: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六、结论

节能改造政策与技术措施协同,发挥了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作用,提升了建筑节能改造效果,促进了节能产业发展,对我国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机制建设,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建筑节能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第四部分建筑节能改造财政支持与激励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财政补贴及奖励机制】:

1.中央财政节能改造专项资金:为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提供节能改造补贴,支持新能源利用、节能技术推广等。

2.地方财政节能改造专项资金:各地方政府设立节能基金,为本地区节能改造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节能改造。

3.节能改造补贴标准:根据建筑面积、节能效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设置不同级别的节能改造补贴标准,鼓励高品质节能改造。

【税收优惠政策】:

建筑节能改造财政支持与激励机制

一、财政支持机制

1.专项资金支持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包括资金补助、低息贷款、贴息等形式。具体支持标准可根据项目规模、节能效果、实际需要等因素确定。

2.税收优惠政策

对符合节能改造标准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例如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即征即退等。具体优惠幅度可根据节能改造的规模、节能效果等因素确定。

3.财政贴息

政府为金融机构提供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建筑节能改造贷款。贴息幅度可根据项目风险、还款能力等因素确定。

4.政府投资

政府通过财政投资,直接或间接参与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激励机制

1.能耗绩效目标

政府设定建筑能耗绩效目标,对超过目标的建筑给予奖励,对未达到目标的建筑给予处罚。

2.能源管理责任制

政府推行能源管理责任制,要求建筑使用单位对建筑能耗负责,并制定能耗管理计划。

3.绿色建筑认证

政府推行绿色建筑认证制度,对达到一定节能水平的建筑给予认证,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4.能效标识

政府推行能效标识制度,对建筑的能效水平进行标识,引导消费者选择节能建筑。

三、政策与法规体系

1.政策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全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

2.法律法规

*《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建筑节能改造税收优惠目录》

*《建筑节能改造财政贴息管理办法》

*《绿色建筑认证技术标准》

*《能效标识管理办法》

3.实施细则

*各省市出台的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税收优惠实施细则、财政贴息发放条件等具体实施细则。

4.监督管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全国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监督管理。

*各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监督管理。第五部分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规范化建设关键词关键要点建筑节能改造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

1.明确建筑节能改造标准体系的分类和层次,建立涵盖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工程标准、验收标准等不同层级和类型的标准体系框架。

2.完善标准体系间的关系,规定不同层级和类型标准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确保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3.制定标准体系的修订和更新机制,及时跟踪国内外节能技术和政策动态,根据实际需要适时修订和更新标准体系,确保标准体系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的制定

1.根据建筑物用途、结构类型、气候条件等差异,制定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技术标准,指导具体的改造技术选用和施工。

2.标准中应明确节能改造的技术要求、设计参数、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内容,确保节能改造措施的科学合理性和有效性。

3.鼓励技术创新和推广先进技术,在技术标准中对创新技术和先进材料的使用给予支持和引导,促进节能改造行业的技术进步。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规范化建设

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规范化建设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任务是制定和完善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和规范,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和质量保证。

1.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是指在建筑节能改造活动中,对节能材料、部件、系统和工艺等技术要素进行统一规定的技术文件。具体包括:

-材料标准:对节能墙材、门窗、屋面材料等节能材料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质量检验标准进行规定。

-部件标准:对节能空调、热泵、蓄热系统等节能部件的性能要求、安装规范和检测方法进行规定。

-系统标准:对保温隔热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太阳能利用系统等节能系统的技术要求、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规定。

-工艺标准:对节能改造施工工艺、检测方法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规定。

2.建筑节能改造规范

建筑节能改造规范是指在建筑节能改造活动中,对改造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进行统一规定的技术文件。具体包括:

-改造设计规范:对节能改造方案编制、设计审查和节能效果评估等内容进行规定。

-施工规范:对节能改造施工工艺、材料选用、质量检验和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进行规定。

-验收规范:对节能改造竣工验收、节能效果检测和质量评定等内容进行规定。

3.建筑节能改造标准体系构建

建筑节能改造标准体系是一个相互关联、协调配套、相互衔接的技术文件体系。其构建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性:覆盖建筑节能改造活动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素。

-统一性:各标准和规范之间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和矛盾。

-科学性:基于最新技术成果和行业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和规范。

-适用性:适应不同建筑类型、气候区和使用功能的节能改造需求。

4.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规范化建设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规范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和规范,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主要包括: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GB50945-2016):规定了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检测方法。

-《建筑节能改造规范》(JGJ30-2015):规定了建筑节能改造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监督管理规范。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标准》(GB/T51350-2019):规定了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目标、技术措施和检测方法。

5.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规范化建设展望

未来,建筑节能改造标准规范化建设将继续深化和完善,重点包括:

-标准化水平提升:制定更加全面、科学、实用的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和规范。

-体系化建设完善:构建涵盖材料、部件、系统、工艺、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完整标准体系。

-信息化管理加强:建立标准和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方便查询、更新和应用。

-推广应用深化:加强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应用水平和节能改造效果。第六部分建筑节能改造监督检查和评估关键词关键要点【建筑节能改造监督检查】:

1.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责和流程,确保建筑节能改造措施落实到位。

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对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的材料使用、施工质量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3.完善监督检查手段,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监督检查平台,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和准确性。

【建筑节能改造评估】:

建筑节能改造监督检查和评估

#1.监督检查

1.1.目的

*保证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质量

*督促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履行责任

*及时发现和纠正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或问题

1.2.主体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建筑节能主管部门

*第三方检测机构

1.3.内容

*施工阶段:

*图纸审查

*材料和设备验收

*施工质量检查

*节能措施落实情况检查

*竣工验收阶段:

*节能设计审查

*节能材料及设备检测

*节能效果评估

1.4.程序

*制定监督检查计划

*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检查

*形成检查报告

*整改复查

#2.评估

2.1.目的

*验证改造效果,评估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成效

*为后续改造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2.主体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建筑节能主管部门

*第三方评估机构

2.3.内容

*效益评估:

*能耗降低幅度

*节能费用节约

*碳排放减少量

*社会效益评估:

*居住舒适度改善

*环境质量提升

*经济效益评估:

*改造投资成本及回收期

*建设运营成本变化

2.4.方法

*实测法:通过现场监测获取改造前后建筑的能耗数据,计算节能率

*模型算法法:根据改造措施和建筑物能耗模型,模拟计算改造前后能耗变化

*比较分析法:将改造后的建筑与未改造的同类型建筑进行比较,分析节能效果

2.5.指标体系

建筑节能改造评估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节能率

*节能费用节约率

*碳排放减少量

*居民满意度

*投资回收期

#3.政策法规体系

#3.1.国家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公共建筑节能条例》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3.2.行业层面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3.地方层面

各地方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建筑节能改造地方标准和政策,例如:

*《北京市建筑节能条例》

*《上海市建筑节能改造管理办法》

*《广东省建筑节能改造管理规定》

#4.数据要点

*2020年全国建筑节能改造投资:约1.5万亿元

*改造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

*平均节能率:约20%

*节约费用:约2000亿元/年

*碳排放减少量:约1亿吨/年

#5.创新措施

为了提高建筑节能改造的效率和成效,近年来各地探索了多种创新措施,例如:

*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增强评估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节能合约管理(EPC):由能源服务公司承担改造投资,并通过节能费用节约回收成本

*绿色金融支持:提供绿色信贷、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改造第七部分建筑节能改造国际合作与借鉴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国际建筑节能合作机制

-建立国际间建筑节能技术交流平台,促进先进经验、技术和标准共享。

-加强与国际组织(如国际能源署、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合作,参与国际节能规范制定和实施。

-培养国际化建筑节能人才队伍,提升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主题名称:示范项目与试点

建筑节能改造国际合作与借鉴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在建筑节能改造领域与国际社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主要包括:

*国际组织合作: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银行(WB)、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国际组织合作开展节能改造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政策支持。

*双边合作:与美国、欧盟、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建筑节能改造领域开展技术交流、标准制定、项目合作和人员培训。

*多边合作:参与国际清洁能源伙伴关系(CEM)和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等多边平台,推动国际建筑节能改造合作。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中国在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主要包括:

1.政策支持体系

*美国:《绿色建筑创新和改进法案(2010)》,提供税收优惠和激励措施促进建筑节能改造。

*欧盟:《建筑能效指令(2010)》,设定建筑能效最低标准并实施能效标签制度。

2.技术创新与推广

*德国:被动式住宅技术,通过超高保温和热回收等措施实现极低能耗。

*日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广泛应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系统。

3.融资机制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2012)》,为节能改造项目提供低息贷款和信贷担保。

*美国:《激励性节能项目融资(PACE)》,允许业主通过提高房产税的方式为节能改造融资。

4.能效标准和认证

*美国:《能源之星认证》,对符合特定能效标准的建筑物进行认证和推广。

*德国:《被动式住宅认证》,对符合被动式住宅标准的建筑物进行认证,确保其超低能耗性能。

5.绿色建筑评级体系

*美国: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提供了一套综合性的绿色建筑评级体系。

*中国:绿建三星,是中国本土化的绿色建筑评级体系,促进建筑节能改造的综合评估。

#启示与建议

中国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结合自身国情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建筑节能改造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法规框架,明确节能目标、责任主体和激励措施。

*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推动节能材料、设备和系统的应用。

*创新融资机制:探索多元化的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模式,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完善能效标准和认证: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能效标准,并实施认证制度以提升节能改造质量。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技术转移和标准对接。第八部分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法规体系的完善方向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顶层设计

1.明确建筑节能改造的战略定位,将其纳入国家能源安全、绿色发展等总体战略规划中。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覆盖建筑节能改造全过程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

3.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的政策协调机制,确保建筑节能改造政策的统一性和协同性。

主题名称:创新金融机制,扩大资金来源

建筑节能改造政策与法规体系完善方向

一、政策层面

1.制定长远规划和目标:制定明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