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918-2014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技术要求_第1页
JT-T-918-2014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技术要求_第2页
JT-T-918-2014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技术要求_第3页
JT-T-918-2014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技术要求_第4页
JT-T-918-2014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3.040.30JT/T918—2014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技术要求2014-06-27发布JT/T918—2014 Ⅲ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3.1术语和定义 2 2 3 3 35.2技术体制 4 4 46.2时钟同步 9 96.4互联互通 7基础设施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相关表格 附录B(规范性附录)通信设备测试、维修常用仪器仪表 IJT/T918—2014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Ⅲ1JT/T918—2014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网络体系结构、联网技术要求和基础设施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维护。各省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行维护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187光传送网体系设备的功能块特性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JTGD8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T496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SJ/T1079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YDN120光波分复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T901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YD/T1099—2005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1238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1276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测试方法YD/T1462光传送网(OTN)接口YD/T1990—2009光传送网(OTN)网络总体技术要求YD/T5003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102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T5089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YD/T5095—2005SDH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98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ITU-TG.703分层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Physical/electricalcharacteristicsofhierarchi-caldigitalinterfaces)ITU-TG.707同步数字系列(SDH)的网络节点接口(Networknodeinterfaceforthe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ITU-TG.709光传送网(OTN)的接口(Interfacesfortheopticaltransportnetwork(OTN))ITU-TG.781同步层功能(Synchronizationlayerfunctions)ITU-TG.783SDH设备功能块的特性(Characteristicsof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equipmentfunctionalblocks)ITU-TG.784同步数字系列(SDH)管理(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management)2JT/T918—2014ITU-TG.798光传输网络层设备功能块的特性(Characteristicsofopticaltransportnetworkhi-erarchyequipmentfunctionalblocks)ITU-TG.813SDH同步时钟标准(TimingcharacteristicsofSDHequipmentslaveclocks(SEC))ITU-TG.823以2048kbit/s系列为基础的数字网内抖动和漂移的控制(Controlofjitterandwanderwithindigitalnetworkswhicharebasedonthe2048kbit/shierarchy)ITU-TG.825andwanderwithindigitalnetworkswhicharebasedonthe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ITU-TG.826基群或基群以上速率的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误码性能参数和指标(End-to-enderrorperformanceparametersandobjectivesforinternationalconstantbit-ratedigitalpathsandconnections)ITU-TG.874ement)ITU-TG.957与同步数字体系有关的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Opticalinterfacesforequipmentsandsystemsrelatingtothe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ITU-TG.958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光缆数字线路系统(Digitallinesystemsbasedonthe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foruseonopticalfibrecables)ITU-TG.975海底系统的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forsubmarinesystems)ITU-TG.975.1高比特率DWDM海底系统的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forhighbit-rateDWDMsubmarinesystems)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thenationalexpressway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system利用各省(市、自治区)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资源,基于OTN和SDH技术构建的干线传输网,实现交通运输行业部省之间、省际之间网络的互联互通。简称干线传输网。3.1.2具有提供较大传输能力或数据承载能力的实体节点,根据其能力和范围分为部业务节点和省业务节点。3.1.3设备厂家网管提供给其他厂家或运营商进行接入和管理的接口,即向上提供的接口。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SwitchOpticalNetwork)ATM——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Mode)DCN——数据通信网(DataCommunicationNetwork)3JT/T918—2014DDN——数字数据网(DigitalDataNetwork)EDFA——掺饵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FiberAmplifier)IMA——ATM反向复用技术(InverseMultiplexingforATM)IrDI——域间接口(InterDomainInterface)LAPS——SDH上的链路接入规程(LinkAccessProcedure-SDH)LPR——区域基准时钟(LocalPrimaryReferenceClock)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TransferPlatform)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TimeBetweenFaOCh——光通道(OpticalChannel)ODUk——光通路数据单元(OpticalChannelDataUnit-k)OLA——光线路放大器(OpticalLineAmplifier)OTUk——光通路传送单元(OpticalChannelTransportUnit-k)PPP——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Protocol)PRC——全国基准时钟(PrimaryReferenceClock)ROADM——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OpticalAdd-dropMultiplexer)SDH——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NCP——子网连接保护(Sub-networkConnectionProtection)STM——同步传送模块(SynchronousTransportModule)4总则4.1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是指通过建设基于OTN和SDH技术的干线传输网,同时利用各省范围的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交互提供承载服务。4.2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联网干线传输网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集中管理、分级维护”5网络体系结构5.1网络架构5.1.1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业务类型为汇聚型,联通部省两级业务节点,部业务节点为汇聚中心。干线传输网和各省信息通信系统在传输层相互独立,在省业务节点通过光通信链路实现业务接入。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网络架构见图1。5.1.2干线传输网按环状和支线链结合方式构建网络拓扑。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不断完善及网络业络的自愈能力。5.1.3干线传输网应在每省至少设置一个业务节点,以方便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就近接入为原则,4JT/T918—2014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信息系统部业务节点省业务节点省信息通信系统省信息通信省信息通信5.1.4干线传输网光中继节点间距不宜超过80km,可优先选择已建的条件良好的站点进行布设。宜5.1.5交通运输行业企事业单位业务应用系统宜就近接入各级业务节点。5.2技术体制5.2.1干线传输网采用OTN和SDH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组建。5.2.2OTN系统按照不低于40波设计,单波速率不低于10Gbit/s;SDH系统按照速率不低于2.5Gbit/s设计。5.2.3整网的业务保护基于环形拓扑规划,宜采用基于子业务颗粒的“1+1”保护。5.2.4SDH系统传输容量可平滑升级至10Gbit/s;OTN系统未来可根据带宽需求继续扩容波道数量。6联网技术要求6.1传输网6.1.1OTN技术要求6.1.1.1系统要求6.1.1.1.1系统一般要求OTN系统基本功能应满足YD/T1990的规定。干线传输网OTN系统采用1550nm工作窗口。在业务站点,利用OTN光分插复用(OADM)设备、OTN光终端复用(OTM)设备的交叉功能实现上6.1.1.1.2系统冗余要求OTN业务节点设备的交叉连接矩阵应是无阻塞的,并有冗余备份,业务站点冗余度不小于30%。节点设备满配置时的交叉能力应根据节点设备位置、业务需求和网络规模等因素来选取。5JT/T918—20146.1.1.2设备要求6.1.1.2.1OTN传输设备基本要求 6.1.1.2.2业务节点OTN设备要求6.1.1.2.2.1一般要求——支持完成ODUk电层和OCh光层的交叉调度功能。波长级别的业务直接通过OCh交叉,其他种业务接口和OTUk接口(包括IrDI接口)以外,同时提供光复用段和光传输段功能,支持颗粒能够达到ODUk(k=0,1,2,2e,3,3e,4); 6.1.1.2.2.2接口能力要求等多种业务接口以及标准的OTNIrDI互联接口,连接其他OTN设备;-OTN的线路接口处理功能包括ODUk时分复用、ODUk映射到OTUk功能。主要遵循ITU-TG.798和ITU-TG.709。可根据网络需求选择支持ITU-TG.975标准FEC或ITU-TG.975.1非标准FEC编码方式;——支持通过更换卡板方式升级到40G/100G接口。6.1.1.2.2.3交叉能力要求6.1.1.2.2.4保护能力要求——提供的10GOTU同时支持10GSDH/POS/10GELAN/OTU2业务接入;——支持100M~2.7G间任意业务(any业务)在同一个10G波长上混合复用传送;6JT/T918—20146.1.1.2.2.6以太网透传功能要求——数据帧采用VC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6.1.1.2.2.7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要求 6.1.1.2.2.8智能功能要求6.1.1.2.3光放大节点OTN设备要求6.1.1.2.3.1一般要求光放大节点OTN设备满足下列一般要求:——光线路放大设备(OLA)应具备OCh光层中继放大功能;——支持40×10Gbit/s、40×40Gbit/s、40×100Gbit/s,可升级到80×10Gbit/s、80×40Gbit/s、80×——支持智能光网络ASON,满足业务多重保护需求。6.1.1.2.3.2EDFA要求6.1.1.2.3.3监测功能要求对于固定增益的,根据输入光功率,应至少支持三种可选的固定增益规格,增益波动满足在-1.5dB~+1.5dB范围内。7JT/T918—20146.1.2.1SDH系统功能SDH系统基本功能应满足YD/T1238和YD/T1276的规定。SDH系统可采用1310nm或1550nm工作窗口。6.1.2.1.2系统冗余要求SDH业务节点的交叉连接矩阵应是无阻塞的,并有冗余备份,业务站点冗余度不应小于30%。节6.1.2.1.3以太网透传功能要求——数据帧采用VC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数据帧采用VC通道的连续级联/虚级联映射来保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6.1.2.1.5系统公务联络要求SDH系统公务联络应满足以下要求:6.1.2.2SDH设备要求6.1.2.2.1SDH设备基本要求 和表A.2。6.1.2.2.2交叉能力要求业务节点SDH设备的高阶交叉能力不低于320G,低阶交叉能力不低于40G。8JT/T918—20146.1.2.2.3保护能力要求SDH网络应具备自愈环保护功能,倒换时间应不超过50ms,为业务提供有效的QoS保障和良好的6.1.2.2.4接口要求6.1.2.2.4.1接口类型 ——E12.048Mbit/s电接口; 6.1.2.2.4.2光接口要求光接口应符合ITU-TG.957、ITU-TG.958、YD/T5095规定的STM-N(N=1,4,16,64)光接口技术规范。具体参数要求见表A.3和表A.4。 ——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的识别和配置;——对用户提供一个至多个10M/100Mbit/s的自适应以太网端口;——支持IEEE802.1D生成树协议,支持IEEE802.3X流控。OTN网络采用ODUkSNCP的保护方式,保护倒换时间不应大于50ms。对于干线传输网中的链型6.1.3.2设备可靠性传输设备的MTBF应大于100000h。关键业务接入组件能够实现板件层面的1:1或1:N保护,确保业务接入的安全性。6.1.3.3业务可靠性9JT/T918—20146.2.1.1数字同步网设计与实施应符合YD/T5089的有关规定。6.2.1.2时钟性能应符合ITU-TG.813的规定,其定时功能应符合ITU-TG.783的规定;具有同步状态信息功能(SSM),并符合ITU-TG.781的规定。6.2.1.5干线传输网宜在两地各布设一套双卫星卡的全国基准时钟(PRC),另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干6.2.2.1时钟设备需有多套卫星定位系统的组合使用,应优先采用北斗卫星定时系统。其输出端口6.2.2.3所采用的传输设备应能够承载高精度时钟、时间同步信号的传送,应能够支持基于——达到一级时钟的要求,频率稳定度可达1×10-¹(以一天平均); ——有40路及以上输出;6.2.2.6SDH设备时钟同步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提供两个2.048MHz或2.048Mbit/sITU-TG.703外同步时钟输入;——输出抖动符合ITU-TG.813;JT/T918—20146.3.1.2OTN系统的网络管理分为网元层、网元管理层和网络管理层三层。——网元管理层:主要面向OTN网元,设备厂家的OTN网元管理系统(EMS)直接管理控制OTN设备,负责对OTN网络中的各种网元的管理和操作;——网络管理层:主要面向OTN网络,负责对所辖管理区域内的OTN网络进行管理,重点是端到端的业务管理能力。6.3.2网管系统要求6.3.2.1基本要求6.3.2.1.1子网管理系统(SNMS)位于网络管理层。SNMS或EMS可以统一在同一个物理平台上,也可以是独立的系统。SNMS和EMS可以接入更高层次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6.3.2.1.2EMS/SNMS的网络管理功能、网络管理架构应符合ITU-TG.874的规定。网元和网元之间通过数据通信网或ECC通信,网管和网元之间通过数据通信网通信,其中ECC协议栈可以选择OSI或TCP/IP,厂家网管和网元之间的管理支持Qx接口或厂家网管协议。6.3.2.1.3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应实现对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的全面管理,具有对多厂商、多网6.3.2.1.4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应具有综合资源管理、业务运营支撑、业务运营基础管理、业务运营管6.3.2.1.5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应为各省提供网管客户端,用于查询、监视和管理本辖区范围内的通信6.3.2.2网管系统的配置要求6.3.2.2.1部网管中心完成对全网的综合管理和调度;各省分中心通过客户端远程接入,实现对辖区6.3.2.2.2网元级的管理系统,需要向上提供完整的北向接口能力,确保只通过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即可以实现全网的统一集中管理。应提供北向接口的实现方式和功能的详细资料,并配合建设单位对北向接口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6.3.2.3网管系统的主要性能要求6.3.2.3.2网管系统的本身故障和软件升级不应对业已存在的网络结构和正常的传输业务通道产生任何影响。6.3.2.3.3网管系统应具备异地主备用配置、备份以及备份数据恢复功能。6.3.2.3.4网管系统应该是窗口式的、图形化的,提供中文操作界面。应能够上报可视、可听的告警够根据维护工作的需求,对指定网元设备提供15min及24h性能管理监控,并能够追溯历史性能数据。6.3.2.3.5网管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并提供网管系统的扩展方式和容量计算方法。6.3.2.3.6网管系统应能够通过带内和带外方式实现网管信息的传递。6.3.2.3.8系统MTBF应不小于2400h。6.3.3网络管理仪器仪表配置要求JT/T918—20146.4互联互通6.4.4OTN和SDH域/IP域间应能采用标准光电接口互联互通。7.1.2通信管道技术要求应符合JT/T496的规定。7.1.4两省省界管道对接应符合YD5102的规定。7.2光纤7.2.1光纤基本要求7.2.1.1干线传输网宜使用G.652D或G.655单模光纤光缆。光纤的选择必须符合YD/T901的规定。7.2.1.2依据JTGD80,省际联网预留光纤数应大于或等于四芯,联网所需光缆配置满足下列要求:7.2.2光纤性能7.2.2.1衰减系数依据YD/T901,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应满足下列要求: 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nm~1324nm:——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m²·km); 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ps/(nm·km); 480nm~158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20ps/(nm·km)。7.2.2.3偏振模色散在1550nm波长,偏振模色散不大于0.50ps·km¹。JT/T918—20147.2.3光纤连接7.2.3.1光纤配线架7.2.3.2连接要求——G.652D单模光纤进行接续,单纤接续衰减平均限值(测试波长为1310nm/1550nm)应不大于0.06dB,最大值应不大于0.12dB;G.655单模光纤进行接续,单纤接续衰减平均限值(测试波长为1310nm/1550nm)应不大于0.08dB,最大值应不大于0.14dB;——光纤连接采用FC/PC型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光纤连接器光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外径不圆度不大于10%;表1光纤连接器性能指标单位为分贝单模1550nm插入损耗(PC型)附加损耗回波损耗(PC型)回波损耗变化量注:抗拉试验、运输试验附加损耗应不高于0.1。7.2.3.3连接测试基本要求要求。7.2.3.4运维指标光纤故障根源诊断时间:收到故障报告后,1h内需要定位光纤断点位置,及时上报部网管中心。光纤性能劣化预警:定期巡检光纤性能,发现劣化趋势或劣化超门限,及时上报部网管中心。管中心。JT/T918—20147.3机房7.3.1.1干线传输网的工程实施可依托现有各省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机房,对不满足要求的现有机房7.3.1.3机柜或机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或背对背的方式。机柜或机架面对面布置形成冷风通道,GB50174—2008中4.3.4的规定。7.3.1.4新建机房净空高度应按照YD/T5003的规定,不小于3.2m。7.3.1.5主机房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应满足电子和B级机房标准执行,温湿度条件见表2。温度(开机)(℃)不结露相对湿度(开机)(%)40~55温度(停机)(℃)相对湿度(停机)(%)40~70温度变化率(℃/h)——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活动地板的电性能应符合SJ/T10796—2001中6.2的规定;——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7.3.2供配电7.3.2.1基本要求7.3.2.1.1干线传输网的工程实施应依托现有各省高速公路通信网络机房供配电设施,对不满足条7.3.2.1.5机房内的业务主设备应由不间断电源系统(UPS)供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JT/T918—2014输出端中性线与PE线之间的电压宜小于1V。中性线与PE线之间的电压不满足设备使用要求时,宜7.3.2.1.7机房内各级配电系统浪涌保护器的安装应按照GB50343的规定执行。7.3.2.1.8电源管理系统由电源监控模块、电源管理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组成。电源管理计算机宜7.3.2.2交流供电系统7.3.2.2.2交流电源由市电和自备发电机组电源组成,按一级负荷供电。通信系统负荷应采用UPSE≥1.2P式中:E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不包含备份不间断电源系统设备),单位为千瓦每千伏安(kW/kVA);7.3.2.3直流供电系统7.3.2.3.1通信站直流供电系统由整流配电设备和蓄电池组组成,宜采用集中方式供电。直流基础电源电压应为-48V。按“N+1”冗余方式配置。7.3.2.4.1防雷接地系统应满足GB50343和YD5098的要求。7.3.2.4.2通信站点宜采用设备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建筑物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7.3.2.4.3从配电房低压配电箱引电进入电源室配电柜(电源室有UPS等设备),进线端应安装第二级宜采用8μs/20μs波形限压型防雷器。如电源室没有UPS等设备,可不设置第二级防雷器。通信7.3.2.4.4设计接地时,接地引入线应从外设环形接地体就近引入,并与机房内的总接地汇流排连JT/T918—2014SDH设备各项指标要求见表A.1至表A.4。2048kbit/s15520kbit/s622080kbit/s2.488320kbit/s误码秒比(ESR)2.02E-58.06E-5待定待定严重误码秒比(SESR)背景误码秒比(BBER)5.04E-85.04E-8网络接口名称网络接口限值测量滤波器参数B1UIp-pB2UIp-pF1(Hz)F3(kHz)F4(MHz)F1~F4STM-1(电)0.075(0.075)STM-1(光)0.15(0.15)STM-4(光)0.15(0.15)5STM-16(光)0.15(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