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黄岩中学高三1月模拟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一个种群不是简单个体的累加,而是一个能够自我调节、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整体。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死亡率高的种群,种群数量小B.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有的特征C.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是倒金字塔D.种群密度调查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答案〗D〖祥解〗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详析】A、死亡率高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小,种群数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均有关,A错误;B、对于一个没有性别区分的种群,如大肠杆菌种群、雌雄同株的植物种群等,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B错误;C、有些昆虫生殖前期(尚无生殖能力的年龄阶段)较长,生殖期(具有繁殖能力的年龄阶段)短,生殖后期(丧失生殖能力的年龄阶段)等于零,如蜉蝣和蝉,年龄结构,即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并不是倒金字塔,C错误;D、种群数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种群密度调查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D正确。故选D。2.除病毒外,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有机物有糖类、油脂、蛋白质,没有核酸B.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只复制一次C.溶酶体膜与高尔基体膜上可能存在同种蛋白质D.细胞核内的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答案〗D〖祥解〗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大都具有流动性。【详析】A、组成细胞膜的有机物有糖类、磷脂、蛋白质,没有核酸,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复制两次(每个间期复制一次),B错误;C、溶酶体膜与高尔基体膜没有进行所谓的囊泡运输进行膜成分的联系,二者膜上不存在同种蛋白质,而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上可能存在同种蛋白质,C错误;D、细胞核内的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如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D正确。故选D。3.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正在对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巨大压力。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层减少会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B.水土保持、净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土壤中的污染物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生物造成危害D.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大会造成全球变暖,但CO2不是大气污染物〖答案〗B〖祥解〗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详析】A、臭氧层破坏会使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导致人类的皮肤癌患病率上升,危害人体健康,A正确;B、水土保持、净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C、土壤中的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富集作用),对生物造成危害,C正确;D、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大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但CO2不是大气污染物,D正确。故选B。4.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为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提供了间接证据B.进化时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C.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答案〗C〖祥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详析】A、化石为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A错误;B、进化时显性基因频率不一定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要看生物所处的环境,B错误;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D、三倍体西瓜不是一个新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且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错误。故选C。5.如图是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过程,X、Y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细胞中,②过程可能没有产生ATPB.在酵母菌细胞中,②过程可能没有产生ATPC.在人体细胞中,③过程可能没有还原氢的产生和消耗D.在酵母菌细胞中,③过程可能没有还原氢的产生和消耗〖答案〗B〖祥解〗该图既可以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也可以表示产物是CO2和酒精的无氧呼吸过程。若为有氧呼吸过程,则X是丙酮酸,Y是水;若为无氧呼吸过程,则X是丙酮酸,Y是酒精。【详析】A、人体细胞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因此在人体细胞内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能产生ATP,A错误;B、酵母菌既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也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若②过程是无氧呼吸产生CO2的过程,则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没有ATP产生,B正确;C、人体细胞能产生CO2的是有氧呼吸,则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因此消耗还原氢,C错误;D、无论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都会消耗还原氢,因此在酵母菌细胞中,③过程存在还原氢的消耗,D错误。故选B。6.2020年12月17日,历经22天21时29分的飞行后,一批共重40克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随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着陆,这标志着我国水稻航天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列有关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后的基因,遗传信息一定发生了改变B.诱变后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可能选育出新物种C.40克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大部分发生了基因突变D.大部分突变基因在种植过程中会在种群中扩增,而引起基因库较大变化〖答案〗B〖祥解〗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随机性等特点。【详析】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突变后的基因,可能又变回原来的基因,遗传信息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B、诱变后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可能选育出新物种(不能与原物种进行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B正确;C、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40克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少部分发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D、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少部分突变基因在种植过程中会在种群中扩增,D错误。故选B。7.以猕猴桃、百香果为原料,采用混菌发酵工艺,研发猕猴桃百香果复合果酒,使两者在营养、香气及口感上互补。下图为此发酵工艺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发酵工艺中没有对果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防止果汁中营养物质被破坏B.发酵工艺中所加的糖一般用淀粉C.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质量和pH值都会降低D.加酵母混菌发酵时,可采用真空发酵来提高发酵速率〖答案〗D〖祥解〗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产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详析】A、发酵工艺中无需对果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防止果汁中营养物质被破坏,如果汁中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变性而失去相应生物活性,A正确;B、发酵工艺中所加的糖一般用淀粉,淀粉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参与发酵反应,B正确;C、发酵过程中产生CO2,发酵液的质量和pH值都会降低,C正确;D、提高发酵速率需要适当增加酵母菌的数量,而酵母菌需通过有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以达到增加数量的目的,故加酵母混菌发酵时,不可采用真空发酵来提高发酵速率,D错误。故选D。8.科学家研究了美国密执安湖沙丘上群落的演替。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在经过了大约1000年的演替后,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能影响群落的演替B.发生在沙丘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C.山毛榉和槭树之间生态位可能完全重叠D.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群落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答案〗C〖祥解〗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演替根据起点不同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详析】A、信息传递能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能影响群落的演替,A正确;B、发生在沙丘上的演替起点没有基本的土壤条件,也没有保留植物的繁殖体,这属于初生演替,B正确;C、山毛榉和槭树存在竞争,生态位不可能完全重叠,C错误;D、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物种的数量增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此此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D正确。故选C。9.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内,由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氮生物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B.孔雀开屏展现的鲜艳颜色属于行为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D.农业生态工程的建立,提高了人类对光合作用所固定能量的利用率〖答案〗D〖祥解〗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等)、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的调节功能)和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详析】A、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进行固氮作用,但不能自己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异养生物,不属于生产者,A错误;B、孔雀开屏展现的鲜艳颜色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不都是沿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C错误;D、农业生态工程的建立,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人类对光合作用所固定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故选D。10.由一个B淋巴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单一型抗体分子就称为单克隆抗体。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克隆抗体可直接用于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B.部分杂交瘤细胞不能合成抗体可能是因为染色体丢失C.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涉及多次抗原检测D.“生物导弹”的原理是利用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癌细胞上抗原,从而使癌细胞死亡〖答案〗B〖祥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大量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大量繁殖。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3、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详析】A、单克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直接用于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A错误;B、部分杂交瘤细胞不能合成抗体,发生了基因的缺失或者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可能是因为染色体丢失,B正确;C、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涉及多次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才是需要的,C错误;D、“生物导弹”的原理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单克隆抗体只起定位作用不能杀死癌细胞,D错误。故选B。11.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试管编号123456加入的溶液种类1%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1mL1%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1mL1%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1mL保温(5min)0℃37℃100℃处理1号与2号试管混合3号与4号试管混合5号与6号试管混合保温(5min)0℃37℃100℃碘—碘化钾溶液少许少许少许(冷却后滴加)实验结果(+表示蓝色深浅)A.在最适温度下,酶分子也会缓慢失去活性B.温度是37℃这一组是对照组,其余两组是实验组C.可用本尼迪特试剂代替碘—碘化钾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1%的淀粉溶液可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答案〗A〖祥解〗该实验主要探究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是自变量,淀粉分解的量是因变量,其它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各组应相同且适宜。【详析】A、在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高,但是较长时间后,酶会发生钝化,因此在最适温度下,酶分子也会缓慢失去活性,A正确;B、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各组之间相互对比得出结论,因此为对比实验,各组均为实验组,B错误;C、本尼迪特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的预设温度,因此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代替碘—碘化钾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错误;D、1%的淀粉溶液可用质量分数为0.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D错误。故选A。12.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在“应急”和“应激”反应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都会增加B.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C.糖皮质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D.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不参与调节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答案〗C〖祥解〗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别是由肾上腺髓质和皮质分泌的,前者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升血糖,后者功能是升高血糖、抗病毒、抗过敏等。【详析】A、寒冷环境下,机体产热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也会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利于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产热供能,A正确;B、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血糖的升高,胰高血糖素也能促进血糖的升高,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糖皮质激素(固醇类)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C错误;D、肾上腺髓质的分泌(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不存在分级调节,故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不参与调节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D正确。故选C。2020年春节前后我国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RNA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病毒所需的酶,如图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新冠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发热、乏力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肺炎,重症患者可能因急性肺损伤引起呼吸衰竭现象。可以通过检测病毒核酸、抗原以及人体在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来判定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接种疫苗不仅能够降低感染率,还能减少重症率和病亡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不能在内环境增殖B.新冠病毒基因表达时,病毒结构是不完整的C.新冠病毒+RNA中既有遗传信息,又有遗传密码D.新冠病毒复制获得相同的遗传物质,所需原料中的嘌呤数和嘧啶数不相等14.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新型冠状肺炎症状和治疗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B.新冠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属于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C.新冠病毒的大量增殖造成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可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对重症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15.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新型冠状肺炎预防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对新冠疫苗接种者进行抗体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B.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核酸检测,可检测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C.少数人接种某疫苗后体温升高,不能判定该疫苗是“问题疫苗”D.接种疫苗能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说明疫苗可用于对患者的治疗〖答案〗13.D14.C15.D〖祥解〗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病毒营寄生生活,无法用培养基进行培养。【13题详析】A、新冠病毒不能在内环境(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增殖,需要寄生在活的细胞中,A正确;B、新冠病毒基因表达时,意味着病毒的遗传物质成功进入宿主细胞,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宿主细胞外,即病毒结构是不完整的,B正确;C、新冠病毒+RNA既是遗传物质,又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故新冠病毒+RNA中既有遗传信息,又有遗传密码,C正确;D、新冠病毒复制获得相同的遗传物质,需要先经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RNA,再碱基互补配对一次形成+RNA,所需原料中的嘌呤数(A+G)和嘧啶数(U+C)相等,D错误。故选D。【14题详析】A、发热能够提高“抗原提呈细胞”的能力,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A正确;B、新冠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属于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未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正确;C、新冠病毒的大量增殖造成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的不正常死亡,为细胞坏死,C错误;D、分析题干可知可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对重症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D正确。故选C。【15题详析】A、机体产生抗体,意味着机体已经对新冠病毒作出免疫性应答,不能对新冠疫苗接种者进行抗体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而新冠病毒感染初期机体可能并未产生相应抗体,A正确;B、结合题图可知,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感染病毒,病毒可能处于潜伏期,未表现出相应症状)进行核酸检测,可检测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B正确;C、个体存在体制差异,少数人接种某疫苗后体温升高,不能判定该疫苗是“问题疫苗”,C正确;D、接种疫苗能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不说明疫苗可用于对患者的治疗,疫苗起到的是预防而非治疗作用,D错误。故选D。16.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某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青稞种子,根和芽伸长情况如右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处理芽长(cm)根长(cm)对照组3.92.152μmol/L5.022.304μmol/L5.042.256μmol/L5.572.528μmol/L5.342.4710μmol/L6.561.54A.本实验说明了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根B.本实验说明了生长素对根和芽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据所学知识,生长素只能促进细胞伸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D.根据所学知识,促进根和芽伸长的激素除了生长素还有其它激素〖答案〗D〖祥解〗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详析】A、本实验说明了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根,A错误;B、本实验未体现生长素芽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C、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C错误;D、促进根和芽伸长的激素除了生长素还有其它激素,如细胞分裂素,D正确。故选D。17.二倍体生物某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甲、乙、丙不同阶段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阶段细胞能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核糖体数目增多B.乙阶段细胞能在高倍镜下观察到DNA缩短变粗C.丙阶段细胞染色单体数目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D.三个阶段细胞中仍有蛋白质的合成〖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甲图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2,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为1,可知图甲代表的细胞为体细胞;图乙中染色体组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均为2,说明该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细胞;图丙中染色体组数为4,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为1,说明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详析】A、核糖体无法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需借助电子显微镜,A错误;B、图乙中染色体组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均为2,说明该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细胞,乙阶段细胞能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染色体缩短变粗,B错误;C、图丙中染色体组数为4,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为1,说明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单体数目为0,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三个阶段细胞中仍有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D。18.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和35S同时标记一个噬菌体B.搅拌的目的是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C.实验前必须清楚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引起细菌裂解的时间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沉淀中放射性强度随混合时间延长而增大〖答案〗C〖祥解〗1、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不同的噬菌体,否则无法确定进入到大肠杆菌体内的带放射性的物质到底是蛋白质还是DNA,A错误;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错误;C、实验前必须清楚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引起细菌裂解的时间,从而确定培养时间,防止子代噬菌体释放,避免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沉淀中放射性强度随混合时间延长而降低,因为时间越长,子代释放进入上层清液越多,带有放射性的子代进入上清液导致沉淀中放射性强度随混合时间延长而降低,D错误。故选C。19.如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基因型是AABBB.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C.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只有1套遗传信息D.正常情况下,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的细胞质明显不均等分裂〖答案〗D〖祥解〗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非同源染色体正在自由组合,此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析】A、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基因型是AABB,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有部分细胞,A正确;B、由图可知,该动物为二倍体动物,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如有丝分裂后期时,B正确;C、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只有1套遗传信息,如精细胞,C正确;D、由题意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正常情况下,该动物体内的细胞不会出现细胞质明显不均等分裂的现象,D错误。故选D。20.如图表示体内神经细胞某一部位受到适宜刺激时,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电位的形成与膜内蛋白质分子有关B.BC段电位变化一定是由电刺激引起的C.CD段电位变化时,膜不一定处于反极化状态D.EF段电位变化和主动转运有关〖答案〗B〖祥解〗由于细胞膜内外这种特意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这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导致的。若受到刺激后,钠离子大量内流,使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这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中,钾离子内流,此外还需钠—钾泵排出Na+并吸收K+,从而维持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为下次兴奋做准备。【详析】A、AB段是静息电位,钾离子内流导致,与钾离子通道蛋白有关,A正确;B、BC段电位变化不一定是由电刺激引起的,比如神经递质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离子通透性改变,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C、CD段电位变化时,膜电位大于0mV时,处于反极化状态,C正确;D、EF段电位变化需要利用膜上的钠钾泵,在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吸钾排钠,是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人体感染病菌、病毒时,常出现发热现象。体温调定点学说解释是: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下丘脑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在体温调节中起调定点作用。下丘脑温度敏感神经元感受温度的阈值是37℃(体温调定点),体温超过37℃,热敏神经元活动增强,散热增加,产热减少,温度降至正常;体温低于37℃,热敏神经元活动减弱,散热减少,冷敏感神经元兴奋增强,产热增加,温度升至正常。病菌、病毒等感染时,下丘脑热敏神经元的反应阈值升高,冷敏神经元的反应敏感,调定点上移。请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时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___,人体主要散热器官是___。(2)体温低于37℃,热敏神经元活动减弱,___激素和___激素分泌量增加。皮肤毛细血管___(收缩/舒张)。(3)若调定点上调到39℃,而实际体温为37℃,则下丘脑的___兴奋引起寒颤,寒颤属于反射类型中的___。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可使调定点降至正常水平,使下丘脑___神经元活动增强。(4)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主要包括体温、酸碱度、渗透压等。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答案〗(1)①.骨骼肌②.皮肤(2)①.甲状腺②.肾上腺素③.收缩(3)①.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②.非条件反射③.温敏(4)神经-体液-免疫〖祥解〗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散热处于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小问1详析】安静时,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运动时,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小问2详析】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具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的作用,温低于37℃,热敏神经元活动减弱,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产热增加;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以使散热减少。【小问3详析】若调定点上调到39℃,而实际体温为37℃,则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兴奋,产生寒颤,该反射与生俱来,属于非条件反射。调定点降至正常水平过程中,此时体温大于调定点,下丘脑温敏神经元活动增强。【小问4详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的。22.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海洋强国战略,海洋牧场是发展海洋强国不可或缺的元素。某人工海洋牧场投放人工渔礁(如下图)为不同鱼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并定期投放不同种类饵料,充分利用海洋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海洋牧场生态系统中,C、D、E三处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结构。(2)若该海洋牧场吸引某大型肉食性鱼类到该处,其食性广泛且无天敌,则从长远考虑,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为___。(3)大黄鱼是该海洋牧场的优良鱼种,为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应让大黄鱼数量保持在___。大黄鱼同化的能量去向有下列哪几项?___(A.大黄鱼呼吸消耗的能量B.大黄鱼死亡残体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大黄鱼粪便中的能量D.大黄鱼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4)海洋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是___。海洋对于调节大气圈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在___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而互相交换着。(5)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___是自我调节的基础。该人工海洋牧场投放人工渔礁,吸引大量不同鱼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增强/不变/减弱)。赤潮是海洋污染的信号,赤潮期造成鱼、虾、蟹、贝类大量死亡,对水产资源破坏很大,夏季持续的高温会使赤潮藻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___调节因素。〖答案〗(1)垂直(2)“S”形增长(3)①.K/2值以上②.ABD(4)①.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②.大气圈和水圈(5)①.负反馈调节②.增强③.非生物〖祥解〗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小问1详析】C、D、E三处为不同的海水深度,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小问2详析】若该海洋牧场吸引某大型肉食性鱼类到该处,其食性广泛且无天敌,因此该大型肉食性鱼类的种群数量会先增加,但由于该海洋牧场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一段时间后该种群数量会趋于相对稳定,因此从长远考虑,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为“S”形增长。【小问3详析】大黄鱼是该海洋牧场的优良鱼种,为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应让大黄鱼数量保持在K/2值以上,因为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大黄鱼同化的能量可以用于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一部分随着大黄鱼死亡残体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而大黄鱼粪便中的能量为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因此ABD正确,C错误。故选ABD。【小问4详析】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二氧化碳在大气圈和水圈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而互相交换着,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局部短缺,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补偿反应,水圈里溶解态的二氧化碳就会更多地进入大气圈。【小问5详析】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该人工海洋牧场投放人工渔礁,吸引大量不同鱼群,使该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增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温度属于调节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23.番茄植株不耐高温,北方日光温室夏秋栽培常因温度较高,导致作物产生高温障碍、光合速率下降、植株衰老加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其浓度的升高可以对植物光合生理产生显著的影响。某科研人员以盆栽番茄为试验材料,探究了温室长时间高温与增施CO2条件下,番茄叶片同化产物的积累情况,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2)CO2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___循环。该循环从___开始,该循环的关键步骤是___。该循环停止,光反应不能进行的原因是___。(3)研究人员推测淀粉积累过多抑制了光合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也可能是淀粉在叶肉中积累,降低光合速率。叶绿体内合成淀粉的直接原料是___。影响光合作用的含氮化合物包括___(答出两点即可)以及ATP和NADPH等。(4)高温胁迫降低了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这可能与高温胁迫导致___、___、部分气孔关闭甚至造成光合结构损伤等有关。实验结果显示采取___措施能部分缓解了高温胁迫对番茄生长的抑制作用,原因可能是___。(5)上述实验各组中,最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的是___组。〖答案〗(1)是否高温、是否用二氧化碳处理(2)①.卡尔文②.二氧化碳的固定③.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④.暗反应停止,就不能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3)①.葡萄糖②.叶绿素和酶(4)①.酶的活性降低②.破坏酶结构③.增施CO2④.增施CO2抑制细胞呼吸强度,减少热量的产生,此外提高了光合速率(5)常温+CO2〖祥解〗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照,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阶段必须需要光照才能进行,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发生水的光解,NADPH的合成,ATP的合成;暗反应阶段有没有光照都能进行,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变化密不可分。【小问1详析】本实验目的:探究了温室长时间高温与增施CO2条件下,番茄叶片同化产物的积累情况。据图分析,本实验的可变因素即实验的自变量有是否高温、是否用二氧化碳处理,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小问2详析】CO2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该循环从二氧化碳的固定开始,该循环的关键步骤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产物有糖类,还会再生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又可以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该循环停止,光反应不能进行的原因是暗反应停止,不能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小问3详析】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叶绿体内合成淀粉的直接原料是葡萄糖。光合作用需要酶的催化,需要叶绿素的参与,酶和叶绿素都含有氮元素,所以影响光合作用的含氮化合物包括酶和叶绿素以及ATP和NADPH等;【小问4详析】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速率,所以高温胁迫降低了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这可能与高温胁迫导致酶的活性降低、破坏酶结构,或者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导致部分气孔关闭。根据图可知,高温+CO2组比单独高温相比,总干重高于单独高温组,所以可以采取增施CO2措施能部分缓解了高温胁迫对番茄生长的抑制作用,原因可能是增施CO2抑制细胞呼吸强度,减少热量的产生,此外提高了光合速率。【小问5详析】上述实验各组中,最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的是常温+CO2组,因为该组的总干重最大,有机物积累最多,最有利于番茄生长。24.科学家成功把水母的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到烟草中生产发光烟草,为生产发光植物进行夜晚照明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1)研究者提取水母的总RNA时,为了防止RNA被降解,在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___抑制剂,并通过一系列技术获取大量水母荧光蛋白的cDNA,该过程需要___酶和___酶的催化。(2)如果研究者采用了农杆菌转化法把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到烟草中,需要先利用___技术扩增荧光蛋白基因,再把荧光蛋白基因插入Ti质粒的___中,构建___载体。再把该载体导入到经___溶液处理的感受态农杆菌中。农杆菌恢复正常状态后,再让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荧光蛋白基因就会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中,最后通过___技术可培育出完整的转基因植株。(3)如果研究者采用显微注射法导入GFP基因,应先获得原生质体。①制备原生质体过程如下:a;配制酶解液及0.6mol/L甘露醇备用,b:在玻璃平皿上滴加1mL左右0.6mol/L甘露醇溶液,取洗净晾干的烟草新鲜叶片,用解剖刀切成细丝状,尽量保证刀口平齐,c:用尖头镊子夹取细丝轻柔缓慢地放入酶解液中,25℃、60r/min培养1~6h。d:取出酶解后的原生质体,置于6cm一次性塑料平皿盖子上过200目或100目筛子。e:滤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500r/min离心1min,去上清液,加入1mL0.16mo/LCaCl2溶液,得到纯净的原生质体。②制备原生质体过程分析,I.上述实验过程中,酶解液中的酶具体是指___。Ⅱ.能代替甘露醇的是哪一种?___。A.蒸馏水B.75%酒精C.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D.等渗甘油溶液Ⅲ.显微镜下,原生质体呈___形,观察原生质体的___现象,可检测其活力。(4)用___方法可以在分子水平鉴定GFP基因在烟草细胞中是否转录。在进行个体水平鉴定时,发现荧光强度较低,请从中心法则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___(写2点)。〖答案〗(1)①.RNA酶②.逆转录酶③.耐高温的DNA聚合酶(2)①.PCR②.T-DNA③.表达④.CaCl2⑤.植物组织培养(3)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②.C③.球④.流动(4)①.分子杂交②.可能是由于转录水平不高或翻译水平不高导致得到对应的荧光蛋白较少〖祥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小问1详析】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为了防止RNA被降解,在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RNA酶抑制剂。获得cDNA的过程是逆转录的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小问2详析】可在体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中,构建表达载体,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农杆菌经CaCl2溶液处理后,变为易于接受目的基因的感受态。获得转基因植株后,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培育出大量完整的转基因植株。【小问3详析】I.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需要去除细胞壁,所以酶解液中的酶指的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Ⅱ.甘露醇的作用是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涨破,所以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代替甘露醇,由于甘油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其不能代替甘露醇,C正确,ABD错误。故选C。Ⅲ.由于无细胞壁的禁锢,显微镜下,原生质体呈球形,细胞质的流动是活细胞都具有的特征,因此获得原生质体后,需对其进行活力检查,最合适的检测实验是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小问4详析】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利用分子杂交技术,在进行个体水平鉴定时,发现荧光强度较低,可能是由于转录水平不高或翻译水平不高导致得到对应的荧光蛋白较少。25.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二倍体植物。株高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类型,受复等位基因(A+/A/a)(显隐性关系为A+>A>a)控制,A基因控制高茎。胚乳是玉米籽粒主要的营养储藏器官,其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和蛋白质,胚乳成分组成及比例决定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玉米胚乳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控制株高的基因和控制胚乳的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株矮茎野生型胚乳的玉米植株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F2表型及比例为矮茎野生型胚乳:矮茎突变型胚乳:高茎野生型胚乳:高茎突变型胚乳=33:11:15:5。请回答下列问题:(1)复等位基因A+、A、a的存在,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特性。(2)玉米常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之一是___。在进行杂交得F1时,对母本需进行___操作。(3)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___。F1表型___种,F1产生的雌配子有___种。(4)F2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F2中高茎植株中杂合子占___。能不能只通过F2中的高茎植株鉴定哪些是杂合子?___。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简要说明设计方案:___。(5)抽提同一果穗的野生型和突变体籽粒蛋白质进行电泳检测结果如图,说明___。〖答案〗(1)不定向(2)①.相对性状易于区分、子代多②.套袋→人工授粉→套袋(3)①.A+ABb和aaBb②.4③.6(4)①.1/2②.9/10③.不能④.高茎的杂合子基因型是Aa,不能通过表现型鉴定杂合子(5)结果如图突变体缺少了14KD和22KD的蛋白质条带,说明突变导致相关基因不能表达出相关的蛋白质〖祥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小问1详析】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则出现复等位基因A+、A、a。【小问2详析】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包括: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后代数目多,统计结果更准确;雌雄同株,便于操作,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玉米雌雄异花,则不需要去雄,则在杂交的时候需要套袋→人工授粉→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小问3详析】F1自由交配,F2表型及比例为矮茎野生型胚乳:矮茎突变型胚乳:高茎野生型胚乳:高茎突变型胚乳=33:11:15:5,则矮:高=11:5,野生型:突变型=3:1,F1产生的配子A+:A:a=1:1:2,才能出现矮:高=11:5,分析如表:F1产生的配子B:b=1:1,亲本都表现为矮茎野生型胚乳,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株高基因型为A+a:Aa=1:1,F1胚乳基因型为BB:Bb:bb=1:2:1,则F1表型为2×2=4种。F1产生的雌配子为2×3=6种。【小问4详析】F1胚乳基因型为BB:Bb:bb=1:2:1,由于自由交配,则F2基因型还是BB:Bb:bb=1:2:1,b的基因频率=1/4+1/2×1/2=1/2。据(3)分析,F2中高茎植株为AA:Aa=1:4,纯合子为1/5,F2胚乳基因型BB:Bb:bb=1:2:1,纯合子为1/2,则F2中高茎植株中杂合子占1-1/5×1/2=9/10。由于高茎的杂合子基因型是Aa,不能通过表现型鉴定杂合子。【小问5详析】结果如图,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缺少了14KD和22KD的蛋白质条带,说明基因突变导致相关基因不能表达出相关的蛋白质,导致了电泳结果缺少了14KD和22KD的蛋白质条带。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黄岩中学高三1月模拟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一个种群不是简单个体的累加,而是一个能够自我调节、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整体。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死亡率高的种群,种群数量小B.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有的特征C.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是倒金字塔D.种群密度调查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答案〗D〖祥解〗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详析】A、死亡率高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小,种群数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均有关,A错误;B、对于一个没有性别区分的种群,如大肠杆菌种群、雌雄同株的植物种群等,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B错误;C、有些昆虫生殖前期(尚无生殖能力的年龄阶段)较长,生殖期(具有繁殖能力的年龄阶段)短,生殖后期(丧失生殖能力的年龄阶段)等于零,如蜉蝣和蝉,年龄结构,即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并不是倒金字塔,C错误;D、种群数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种群密度调查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D正确。故选D。2.除病毒外,自然界中的生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有机物有糖类、油脂、蛋白质,没有核酸B.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只复制一次C.溶酶体膜与高尔基体膜上可能存在同种蛋白质D.细胞核内的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答案〗D〖祥解〗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大都具有流动性。【详析】A、组成细胞膜的有机物有糖类、磷脂、蛋白质,没有核酸,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复制两次(每个间期复制一次),B错误;C、溶酶体膜与高尔基体膜没有进行所谓的囊泡运输进行膜成分的联系,二者膜上不存在同种蛋白质,而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上可能存在同种蛋白质,C错误;D、细胞核内的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身需要的蛋白质,如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D正确。故选D。3.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正在对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巨大压力。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层减少会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B.水土保持、净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土壤中的污染物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生物造成危害D.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大会造成全球变暖,但CO2不是大气污染物〖答案〗B〖祥解〗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详析】A、臭氧层破坏会使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导致人类的皮肤癌患病率上升,危害人体健康,A正确;B、水土保持、净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C、土壤中的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富集作用),对生物造成危害,C正确;D、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大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但CO2不是大气污染物,D正确。故选B。4.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为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提供了间接证据B.进化时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C.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答案〗C〖祥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详析】A、化石为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A错误;B、进化时显性基因频率不一定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要看生物所处的环境,B错误;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D、三倍体西瓜不是一个新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且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错误。故选C。5.如图是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过程,X、Y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细胞中,②过程可能没有产生ATPB.在酵母菌细胞中,②过程可能没有产生ATPC.在人体细胞中,③过程可能没有还原氢的产生和消耗D.在酵母菌细胞中,③过程可能没有还原氢的产生和消耗〖答案〗B〖祥解〗该图既可以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也可以表示产物是CO2和酒精的无氧呼吸过程。若为有氧呼吸过程,则X是丙酮酸,Y是水;若为无氧呼吸过程,则X是丙酮酸,Y是酒精。【详析】A、人体细胞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因此在人体细胞内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能产生ATP,A错误;B、酵母菌既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也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若②过程是无氧呼吸产生CO2的过程,则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没有ATP产生,B正确;C、人体细胞能产生CO2的是有氧呼吸,则③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因此消耗还原氢,C错误;D、无论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都会消耗还原氢,因此在酵母菌细胞中,③过程存在还原氢的消耗,D错误。故选B。6.2020年12月17日,历经22天21时29分的飞行后,一批共重40克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随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着陆,这标志着我国水稻航天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列有关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后的基因,遗传信息一定发生了改变B.诱变后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可能选育出新物种C.40克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大部分发生了基因突变D.大部分突变基因在种植过程中会在种群中扩增,而引起基因库较大变化〖答案〗B〖祥解〗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随机性等特点。【详析】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突变后的基因,可能又变回原来的基因,遗传信息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B、诱变后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可能选育出新物种(不能与原物种进行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B正确;C、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40克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少部分发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D、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少部分突变基因在种植过程中会在种群中扩增,D错误。故选B。7.以猕猴桃、百香果为原料,采用混菌发酵工艺,研发猕猴桃百香果复合果酒,使两者在营养、香气及口感上互补。下图为此发酵工艺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发酵工艺中没有对果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防止果汁中营养物质被破坏B.发酵工艺中所加的糖一般用淀粉C.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质量和pH值都会降低D.加酵母混菌发酵时,可采用真空发酵来提高发酵速率〖答案〗D〖祥解〗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产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详析】A、发酵工艺中无需对果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防止果汁中营养物质被破坏,如果汁中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变性而失去相应生物活性,A正确;B、发酵工艺中所加的糖一般用淀粉,淀粉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参与发酵反应,B正确;C、发酵过程中产生CO2,发酵液的质量和pH值都会降低,C正确;D、提高发酵速率需要适当增加酵母菌的数量,而酵母菌需通过有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以达到增加数量的目的,故加酵母混菌发酵时,不可采用真空发酵来提高发酵速率,D错误。故选D。8.科学家研究了美国密执安湖沙丘上群落的演替。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在经过了大约1000年的演替后,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能影响群落的演替B.发生在沙丘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C.山毛榉和槭树之间生态位可能完全重叠D.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群落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答案〗C〖祥解〗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演替根据起点不同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详析】A、信息传递能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能影响群落的演替,A正确;B、发生在沙丘上的演替起点没有基本的土壤条件,也没有保留植物的繁殖体,这属于初生演替,B正确;C、山毛榉和槭树存在竞争,生态位不可能完全重叠,C错误;D、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物种的数量增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此此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D正确。故选C。9.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内,由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氮生物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B.孔雀开屏展现的鲜艳颜色属于行为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D.农业生态工程的建立,提高了人类对光合作用所固定能量的利用率〖答案〗D〖祥解〗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等)、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的调节功能)和潜在价值(目前不清楚)。【详析】A、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进行固氮作用,但不能自己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异养生物,不属于生产者,A错误;B、孔雀开屏展现的鲜艳颜色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不都是沿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C错误;D、农业生态工程的建立,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人类对光合作用所固定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故选D。10.由一个B淋巴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单一型抗体分子就称为单克隆抗体。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克隆抗体可直接用于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B.部分杂交瘤细胞不能合成抗体可能是因为染色体丢失C.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涉及多次抗原检测D.“生物导弹”的原理是利用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癌细胞上抗原,从而使癌细胞死亡〖答案〗B〖祥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大量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大量繁殖。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2、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3、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疗效高,副作用小,位置准确。)【详析】A、单克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直接用于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A错误;B、部分杂交瘤细胞不能合成抗体,发生了基因的缺失或者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可能是因为染色体丢失,B正确;C、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涉及多次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才是需要的,C错误;D、“生物导弹”的原理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导向作用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在原位杀死癌细胞,单克隆抗体只起定位作用不能杀死癌细胞,D错误。故选B。11.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试管编号123456加入的溶液种类1%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1mL1%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1mL1%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1mL保温(5min)0℃37℃100℃处理1号与2号试管混合3号与4号试管混合5号与6号试管混合保温(5min)0℃37℃100℃碘—碘化钾溶液少许少许少许(冷却后滴加)实验结果(+表示蓝色深浅)A.在最适温度下,酶分子也会缓慢失去活性B.温度是37℃这一组是对照组,其余两组是实验组C.可用本尼迪特试剂代替碘—碘化钾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1%的淀粉溶液可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答案〗A〖祥解〗该实验主要探究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是自变量,淀粉分解的量是因变量,其它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各组应相同且适宜。【详析】A、在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高,但是较长时间后,酶会发生钝化,因此在最适温度下,酶分子也会缓慢失去活性,A正确;B、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各组之间相互对比得出结论,因此为对比实验,各组均为实验组,B错误;C、本尼迪特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的预设温度,因此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代替碘—碘化钾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错误;D、1%的淀粉溶液可用质量分数为0.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D错误。故选A。12.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在“应急”和“应激”反应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都会增加B.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C.糖皮质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D.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不参与调节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答案〗C〖祥解〗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别是由肾上腺髓质和皮质分泌的,前者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升血糖,后者功能是升高血糖、抗病毒、抗过敏等。【详析】A、寒冷环境下,机体产热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也会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利于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产热供能,A正确;B、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血糖的升高,胰高血糖素也能促进血糖的升高,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糖皮质激素(固醇类)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C错误;D、肾上腺髓质的分泌(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不存在分级调节,故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不参与调节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D正确。故选C。2020年春节前后我国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RNA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病毒所需的酶,如图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新冠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发热、乏力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肺炎,重症患者可能因急性肺损伤引起呼吸衰竭现象。可以通过检测病毒核酸、抗原以及人体在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来判定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接种疫苗不仅能够降低感染率,还能减少重症率和病亡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不能在内环境增殖B.新冠病毒基因表达时,病毒结构是不完整的C.新冠病毒+RNA中既有遗传信息,又有遗传密码D.新冠病毒复制获得相同的遗传物质,所需原料中的嘌呤数和嘧啶数不相等14.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新型冠状肺炎症状和治疗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B.新冠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属于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C.新冠病毒的大量增殖造成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可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对重症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15.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新型冠状肺炎预防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对新冠疫苗接种者进行抗体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B.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核酸检测,可检测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C.少数人接种某疫苗后体温升高,不能判定该疫苗是“问题疫苗”D.接种疫苗能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说明疫苗可用于对患者的治疗〖答案〗13.D14.C15.D〖祥解〗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病毒营寄生生活,无法用培养基进行培养。【13题详析】A、新冠病毒不能在内环境(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增殖,需要寄生在活的细胞中,A正确;B、新冠病毒基因表达时,意味着病毒的遗传物质成功进入宿主细胞,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宿主细胞外,即病毒结构是不完整的,B正确;C、新冠病毒+RNA既是遗传物质,又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故新冠病毒+RNA中既有遗传信息,又有遗传密码,C正确;D、新冠病毒复制获得相同的遗传物质,需要先经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RNA,再碱基互补配对一次形成+RNA,所需原料中的嘌呤数(A+G)和嘧啶数(U+C)相等,D错误。故选D。【14题详析】A、发热能够提高“抗原提呈细胞”的能力,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A正确;B、新冠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属于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未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正确;C、新冠病毒的大量增殖造成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的不正常死亡,为细胞坏死,C错误;D、分析题干可知可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对重症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D正确。故选C。【15题详析】A、机体产生抗体,意味着机体已经对新冠病毒作出免疫性应答,不能对新冠疫苗接种者进行抗体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而新冠病毒感染初期机体可能并未产生相应抗体,A正确;B、结合题图可知,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感染病毒,病毒可能处于潜伏期,未表现出相应症状)进行核酸检测,可检测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B正确;C、个体存在体制差异,少数人接种某疫苗后体温升高,不能判定该疫苗是“问题疫苗”,C正确;D、接种疫苗能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不说明疫苗可用于对患者的治疗,疫苗起到的是预防而非治疗作用,D错误。故选D。16.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某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青稞种子,根和芽伸长情况如右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处理芽长(cm)根长(cm)对照组3.92.152μmol/L5.022.304μmol/L5.042.256μmol/L5.572.528μmol/L5.342.4710μmol/L6.561.54A.本实验说明了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根B.本实验说明了生长素对根和芽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据所学知识,生长素只能促进细胞伸长,不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D.根据所学知识,促进根和芽伸长的激素除了生长素还有其它激素〖答案〗D〖祥解〗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详析】A、本实验说明了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根,A错误;B、本实验未体现生长素芽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C、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C错误;D、促进根和芽伸长的激素除了生长素还有其它激素,如细胞分裂素,D正确。故选D。17.二倍体生物某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甲、乙、丙不同阶段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阶段细胞能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核糖体数目增多B.乙阶段细胞能在高倍镜下观察到DNA缩短变粗C.丙阶段细胞染色单体数目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D.三个阶段细胞中仍有蛋白质的合成〖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甲图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2,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为1,可知图甲代表的细胞为体细胞;图乙中染色体组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均为2,说明该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细胞;图丙中染色体组数为4,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为1,说明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详析】A、核糖体无法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需借助电子显微镜,A错误;B、图乙中染色体组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均为2,说明该细胞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细胞,乙阶段细胞能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染色体缩短变粗,B错误;C、图丙中染色体组数为4,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为1,说明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单体数目为0,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三个阶段细胞中仍有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D。18.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和35S同时标记一个噬菌体B.搅拌的目的是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C.实验前必须清楚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引起细菌裂解的时间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沉淀中放射性强度随混合时间延长而增大〖答案〗C〖祥解〗1、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不同的噬菌体,否则无法确定进入到大肠杆菌体内的带放射性的物质到底是蛋白质还是DNA,A错误;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错误;C、实验前必须清楚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引起细菌裂解的时间,从而确定培养时间,防止子代噬菌体释放,避免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沉淀中放射性强度随混合时间延长而降低,因为时间越长,子代释放进入上层清液越多,带有放射性的子代进入上清液导致沉淀中放射性强度随混合时间延长而降低,D错误。故选C。19.如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基因型是AABBB.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C.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只有1套遗传信息D.正常情况下,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的细胞质明显不均等分裂〖答案〗D〖祥解〗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非同源染色体正在自由组合,此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析】A、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基因型是AABB,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有部分细胞,A正确;B、由图可知,该动物为二倍体动物,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如有丝分裂后期时,B正确;C、该动物体内有的细胞只有1套遗传信息,如精细胞,C正确;D、由题意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正常情况下,该动物体内的细胞不会出现细胞质明显不均等分裂的现象,D错误。故选D。20.如图表示体内神经细胞某一部位受到适宜刺激时,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电位的形成与膜内蛋白质分子有关B.BC段电位变化一定是由电刺激引起的C.CD段电位变化时,膜不一定处于反极化状态D.EF段电位变化和主动转运有关〖答案〗B〖祥解〗由于细胞膜内外这种特意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2863-13:2025 EN Fireworks - Test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specific chemical substances - Part 13: Qualitative detection of elemental metals in firework compositions
- 2024年版婚内背叛离婚合同样本版
- 测试信号课程设计
- 微机时钟课程设计
- 泰勒课程设计理论实例
- 《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程》
- 稻谷干燥系统课程设计
- 电镀课程设计总结
- 美少女头像绘画课程设计
- 骨科护士工作总结
- 《科学与工程伦理》课件-1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白海豚保护相关案例分析
-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 《湖北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标准化图册》(燃气管网工程)
- 天车租赁合同范例
- 无机化学实验试题
- 第二单元《第8课循环结构-for循环》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主观题 答题模板与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 2024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家长会精品课件
- 汽车常用英文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