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编制依据..........................................................................3
二、适用范围..........................................................................3
三、施工准备..........................................................................3
3.1内业准备.....................................................................3
3.2外业准备.....................................................................4
四、技术要求..........................................................................4
4.1无祚道岔结构设计..............................................................4
4.2技术标准.....................................................................4
4.2.1测量标准...................................................................4
4.2.2道床施工标准..............................................................4
4.2.3道岔铺设标准..............................................................5
五、作业内容与作业流程................................................................8
5.1作业内容.....................................................................8
5.2作业流程.....................................................................8
六、道岔施工工艺......................................................................9
6.1施工准备.....................................................................9
6.1.1道岔装卸...................................................................10
6.1.2道岔组件储存...............................................................11
6.2.5道岔道床施工...............................................................12
6.2.5.1测量放样................................................................12
6.2.5.2道床板底层钢筋施工......................................................13
6.2.5.3搭设组装平台.............................................................13
6.2.5.4道岔的拼装...............................................................14
6.2.5.5安装调整架...............................................................19
6.2.5.6道岔拼装尺寸检查........................................................20
6.2.5.7拆除拼装平台............................................................20
6.2.5.8上层钢筋施工............................................................20
6.2.5.9接地钢筋焊接............................................................21
6.2.5.10道岔粗调、第一次精调及尺寸检查.........................................21
6.2.5.11电务转换设备预安装、调试与拆除.........................................23
6.2.5.12安装道床板模板..........................................................24
6.2.5.13浇筑混凝土前精调........................................................25
6.2.5.14道床板混凝土浇筑........................................................28
6.2.5.15养生、清理、拆除模板...................................................31
6.2.6道岔焊接、精确调整、转辙器安装等后道工序.................................32
6.2.6.1道岔焊接.................................................................32
6.2.6.2道岔放散.................................................................40
6.2.6.3道岔精确调整.............................................................40
6.2.6.4转换设备安装及工电联调..................................................43
6.2.6.5位移观测设置.............................................................43
6.2.6.6涂刷道岔标示.............................................................45
6.2.6.7道岔行车管理.............................................................45
七、主要资源配置.....................................................................47
7.1劳动力配置...................................................................47
7.2主要施工机具配置............................................................48
7.2.1钢筋及混凝土施工机具配置..................................................48
7.2.2无昨道岔施工机具...........................................................48
7.2.3无昨道岔铝热焊施工机具....................................................50
7.3主要材料要求.................................................................50
7.3.1钢筋要求...................................................................50
7.3.2混凝土要求.................................................................51
7.3.3道岔件要求.................................................................51
八、施工保证措施.....................................................................51
8.1进度保证措施.................................................................51
8.2质量保证措施.................................................................52
8.3安全保证措施.................................................................52
8.4环境及环保保证措施..........................................................53
无昨道岔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5、《客运专线铁路无柞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6、《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8、《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9、《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1、《客运专线铁路无昨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12、《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无昨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局部修订条文的
通知》(铁建设[2007]150号)
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4、施工现场调查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兰州至中川铁路中川机场地下站隧道地段正线及站线无昨
道岔施工。
三、施工准备
3.1内业准备
(1)组织技术人员对所有《岔区无昨轨道结构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并熟悉道
岔厂家提供的道岔布置图。
(2)对照相关规范、技术条件。汇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
施工技术文件。
(3)开展对道岔施工的钢筋工、模型工、混凝土、装吊工、线路工等各工序操
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完成技术交底,并考核合格。
(4)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混凝土拌和站选定及道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报送监
理工程师确认。
3.2外业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整理、统计。配齐生活、办公设
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配齐施工用各种施工机具,满足
施工所需。
1)cpin评估已过;路基面通过验收,并清洁。
2)岔枕已运至现场并按要求存放。
3)施工机具、工装设备、辅助材料、劳动力配置到位。
4)联系信号施工单位确定相关配合事宜。
四、技术要求
4.1无昨道岔结构设计
无昨道岔结构形式为轨枕埋入式,型号包括:60kg-12号(客专线10(017);60kgT8
号客专线(07)001o隧道内道岔区轨枕埋入式轨道由钢轨、扣件系统、岔枕、钢筋
混凝土道床板等部分组成,轨道结构高度为700mm。
道床板:道岔区道床板采用C40混凝土现浇而成,道床板中心线部位道床厚度为
440mm,道床顶面设置0.5%双向排水坡,道床板内钢筋按照绝缘设计,除接地钢筋交
叉、搭接采用焊接外,其余钢筋交叉、搭接处均应设置绝缘卡。在转辙机安装位置设
计钢筋混凝土转辙机平台,平台顶面距轨顶550mm,与道床板一并浇筑,并设置横向
排水坡。
4.2技术标准
4.2.1测量标准
(1)施工测量采用CPIH基准网,测量精度平面±lmm、高程±0.5mm。
(2)道岔控制基标横向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mm,相邻控制基桩允许偏差为:间距
2mm,高差1mm。
(3)加密基标横向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相邻加密基标相对允许偏差:平面位置
2mm,高程1mm。
4.2.2道床施工标准
1)转辙机牵引点所在位置的道床板设置横向的拉杆槽,槽底距离钢轨底不的小
于240mm,槽宽按照轨枕间隔控制,槽长根据根据道岔设备图纸要求确定,槽底由内
向外设置建的横向排水坡,转换设备基础应满足:深度土10mm,宽度土5mm,轴线位
置2mm,轴线偏斜5mm,平整度2mm/lm。
2)道岔道床板与双块式道床板相接处设置20mm的结构缝,用聚乙烯泡沫板填充,
并用200mmX20mm聚氨酯密封胶封面。
3)转辙机安装位置设计钢筋混凝土,平台顶面高程距轨顶560mm,平台平整度为
2mm/1m。
4)道岔道床板内应设置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接地单元长度不大于100m,接地
单元内的接地钢筋采用搭接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单面焊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
为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L”行钢筋进行连接。每一单元通过接地电缆与贯通
地线单点“T”行连接。
4.2.3道岔铺设标准
道岔钢轨,包括道岔钢轨及扣件系统。其施工精度及要求符合相关规定。
1)道岔的主要技术参数
道岔采用相离半切线平面线型,导曲线半径1100m,尖轨相离值为12mm设计:主
要为了改善顺向出岔对尖轨及基本轨前端的磨耗,提高使用寿命;从尖轨断面宽
26.8mm处向前作半切线。尖轨尖端至基本轨前端的距离为1951mm。
60-18号无昨道岔全长69m,前长为31.729m,后长为37.271m。60-12号无昨道
岔全场43.2m,前长16.592m,后长26.608m,详细参数见表5-2-3
表5-2-3无酢道岔主要尺寸参数
型号
18号12号
全长69m43
前长3L72Qn16592n
后长37.271m2660Sn
圆曲线半径HOftn350m
辙叉角3-10-474Tx9
尖轨尖端距离基本轨前段轨缝中心距离为1955mm。转辙器间隔设置带辑轮的滑床
板和防跳限位装置,基本轨内侧采用弹性夹扣压,滑床台板表面设置减摩涂层。
可动心轨辙又侧线设置护轨,护轨为分开式,护轨高出基本轨顶面12mm,护轨基
本轨内侧采用弹性扣压。道岔区在钢轨垫板设置1:40的轨底坡。
道岔轨距均为1435mm,扣件采用分开式H型弹条扣件,轨距调整采用轨距块和缓
冲调距块进行调整。
道岔内设置胶接绝缘,绝缘接头两侧采用绝缘轨距块,弹条佩戴有绝缘帽。钢轨
轨下设置5mm厚橡胶垫板,翼轨下设置7mm厚橡胶垫板。钢轨接头均采用铝热焊,轨
缝按8mm预留。
整组道岔组装调试完毕后,应对弹条进行复紧,螺栓扭矩为120〜150N.ru。道岔
板螺旋道钉M30螺栓扭矩为300N.m〜350N.m。
2)道岔静态验收标准验收
一
序
号检测项目偏差要求(mm)偏差要求(mm)
1轨距逐枕用轨距尺测量,±1,变化率小于1/1500
W1,(直股)
2水平逐枕用轨距尺测量,
W2,(曲股)
3扭曲测量基线长3mW2
用10m弦测量
三2
4高低30m弦5m校核(轨道几
42
何状态测量仪)
用10m弦测量
W2
5方向30m弦5m校核(轨道几
W2
何状态测量仪)
6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的密贴塞尺测间隙<0.5
7直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塞尺测间隙<1.0
8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弦线,钢板尺测1.5mm/10m
9直尖轨与曲基本轨间顶铁的密贴塞尺测间隙<1.0
10曲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密贴塞尺测间隙<1.0
11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的密贴塞尺测间隙<0.5
12曲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的密贴塞尺测间隙V1.0
13曲尖轨与基本轨间顶铁的密贴塞尺测间隙<1.0
14曲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密贴塞尺测间隙<1.0
直基本轨与曲线尖轨组装后,
平尺、钢板尺、深度尺
15尖轨各控制断面(轨头宽大于15mm)相对±0.5
测
基本轨顶面的降低值
曲基木轨与直线尖轨组装后,
平尺、钢板尺、深度尺
16尖轨各控制断面(轨头宽大于15mm)相对±0.5
测
基本轨顶面的降低值
17转撤器部分最小轮缘槽卡钳,钢板尺测265
一
号序
(mm)
要求
偏差
(mm)
要求
偏差
项目
一检测
5
±0.
18
尺测
,卡
前测量
焊联
隙差
测间
器两
限位
尖轨
道岔)
及以下
(18号
±2
尺测
支距
支距
19
贴
的密
翼轨
处与
引点
一牵
至第
尖端
心轨
5
<0.
间隙
20
塞尺测
(直)
21
0
<1.
间隙
塞尺测
直)
密贴(
与翼轨
余部位
心轨其
贴
的密
翼轨
处与
引点
一牵
至第
尖端
心轨
22
<0.5
间隙
塞尺测
(曲)
23
1.0
间隙<
曲)
密贴(
与翼轨
余部位
心轨其
塞尺测
,
组装后
心轨
道岔
度尺
、深
钢板尺
平尺、
±0.5
)相对
15mm
大于
头宽
面(轨
制断
各控
心轨
24
测
值
降低
翼轨
25
测
塞尺
密贴
心轨
与短
尖轨
又跟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成都房地产工程环境保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出租给企业房产租赁合同年度范本
- 二零二四年互联网金融服务合伙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校实习就业政策研究与推广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加工企业设备租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科技孵化器门面租赁合作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门窗安装与安全性能检测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储油罐出租与能源安全保障协议4篇
- 2025年度老旧小区改造存量房置换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住宅出售协议书(含装修及家具配置)4篇
- 施工项目平移合同范本
- 家具生产车间规章制度
- (高清版)JTGT 3360-01-201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 胰岛素注射的护理
-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素质评价表
- 2024年消防产品项目营销策划方案
- 闻道课件播放器
- 03轴流式压气机b特性
- 五星级酒店收入测算f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英语Unit1 单元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