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4年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17典型实验装置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含解析_第1页
全国版2024年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17典型实验装置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含解析_第2页
全国版2024年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17典型实验装置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含解析_第3页
全国版2024年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17典型实验装置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含解析_第4页
全国版2024年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17典型实验装置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复习目标]1.识别常见仪器,驾驭其用途。2.驾驭化学试验基本操作。1.推断下列装置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7)()答案(1)×(2)×(3)×(4)×(5)×(6)×(7)×2.完成下列表格(1)常见物质的除杂(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除杂试剂分别方法(或操作)NaHCO3溶液(Na2CO3溶液)CO2加酸转化法FeCl2(FeCl3)过量铁粉过滤FeCl3(FeCl2)氯水加氧化剂转化法Fe2O3(Al2O3)过量NaOH溶液过滤NH4Cl(FeCl3)适量氨水过滤KNO3(NaCl)水蒸发浓缩、冷却结晶NaCl(KNO3)水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炭粉(CuO)盐酸过滤Fe粉(Al粉)过量NaOH溶液过滤乙醇(水)CaO蒸馏乙酸乙酯(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2)常见混合气体的除杂混合气体(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别方法H2(NH3)浓硫酸洗气Cl2(HCl)饱和NaCl溶液洗气CO2(HCl)饱和NaHCO3溶液洗气CO2(SO2)饱和NaHCO3溶液洗气CO2(CO)灼热CuOCO(CO2)石灰乳或NaOH溶液洗气NO(NO2)水洗气N2(O2)灼热铜网CH4(C2H4)溴水洗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石灰乳注常见气体除杂装置图Ⅳ为冷凝除杂,如除去SO2中的SO3气体,CO2中的H2C2O4气体等。1.仪器的识别(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①试管②蒸发皿③坩埚④圆底烧瓶⑤平底烧瓶⑥烧杯⑦蒸馏烧瓶⑧锥形瓶⑨集气瓶⑩广口瓶⑪燃烧匙(2)用于分别、提纯和干燥的仪器①漏斗②分液漏斗③球形干燥管(3)常用计量仪器①量筒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温度计⑤托盘天平(4)其他仪器①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②表面皿③滴瓶④胶头滴管2.仪器的简洁组装(1)物质分别、提纯装置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分馏)④萃取与分液⑤洗气⑥升华⑦减压过滤思维模型物质分别、提纯是通过恰当的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得到纯净的物质,且要求复原到原来的状态。详细解题模型如下:(2)可作为冷凝或冷却的装置(3)气密性检查装置3.物质分别、提纯的方法(1)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分别、提纯的方法①“固+固”混合物的分别(或提纯)②“液+液”混合物的分别(或提纯)③“固+液”混合物的分别(或提纯)(2)依据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分别、提纯的方法方法原理杂质成分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如Cl-、SOeq\o\al(2-,4)、COeq\o\al(2-,3)及能形成沉淀的阳离子气化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如COeq\o\al(2-,3)、HCOeq\o\al(-,3)、SOeq\o\al(2-,3)、HSOeq\o\al(-,3)、S2-、NHeq\o\al(+,4)杂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须要提纯的物质如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酸、酸酐或碱)氧化还原法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如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O2热分解法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如除去NaCl中的NH4Cl酸碱溶解法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别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Fe2O3中的Al2O34.熟记必备(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干燥干净的表面皿上,用干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心,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比照,读出对应的pH。(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推断方法①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干净的试管中,接着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②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干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3)洗涤沉淀操作将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即可。(4)推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终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5)容量瓶检漏操作向容量瓶中加入肯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立过来,视察瓶塞四周有无水漏出。假如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把容量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假如仍不漏水,即可运用。(6)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操作①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视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假如仍不漏水,即可运用。②碱式滴定管: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视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视察滴定管是否漏水。假如仍不漏水,即可运用。(7)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①酸式滴定管: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快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从而使溶液充溢尖嘴。②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8)装置气密性检查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视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图):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水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水柱高度不变更,则装置气密性良好。[答题模板]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9)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①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稍微的“噗”的一声,则说明气体纯净。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收集满。④氨气验满:将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气体已收集满。⑤氯气验满:将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气体已收集满。(10)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蘸取盐酸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视察火焰颜色,若呈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视察到火焰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11)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分液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先打开上口塞子[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2)浓H2SO4稀释操作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3)粗盐的提纯①试验室提纯粗盐的试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②若过滤时发觉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试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缘由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了滤纸。(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FeCl3饱和溶液,当液体变为红褐色时,马上停止加热。(15)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试验操作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蒸发→结晶→过滤。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角度一物质的分别提纯1.(2022·广东,4)试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2+和SOeq\o\al(2-,4),所用试剂包括BaCl2以及()A.Na2CO3、NaOH、HClB.Na2CO3、HCl、KOHC.K2CO3、HNO3、NaOHD.Na2CO3、NaOH、HNO3答案A解析粗盐提纯时,用NaOH除去Mg2+,用BaCl2除去SOeq\o\al(2-,4),用Na2CO3除去Ca2+及多余的Ba2+,最终用盐酸除去多余的COeq\o\al(2-,3)、OH-。2.(2020·全国卷Ⅰ,9)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方法A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仅能与H2S反应,也能与SO2反应,A项不能实现目的。3.(2020·山东,8)试验室分别Fe3+和Al3+的流程如下: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Et2O·H+·[FeCl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别目的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答案A解析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项错误;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B项正确;水相为无色说明黄色配离子基本被萃取出来,C项正确;直形冷凝管有利于液体流出,故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D项正确。4.(2021·湖北,7)某爱好小组为制备1-氯-2-甲基丙烷(沸点69℃),将2-甲基-1-丙醇和POCl3溶于CH2Cl2中,加热回流(伴有HCl气体产生)。反应完全后倒入冰水中分解残余的POCl3,分液收集CH2Cl2层,无水MgSO4干燥、过滤、蒸馏后得到目标产物。上述过程中涉及的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夹持及加热装置略)()ABCD答案B解析依题意,制备产品须要“搅拌、加热回流”,A项正确;副产物氯化氢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干脆将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样易发生倒吸现象,B项错误;分液收集二氯甲烷层需用到分液漏斗,振荡时需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放气,避开分液漏斗内气压过大,发生危急,C项正确;蒸馏时须要用温度计指示温度,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提高冷凝效率,D项正确。5.(2020·海南,2)古籍《天工开物》收录了井盐的生产过程。其中“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的描述,涉及的物质分别操作为()A.趁热过滤 B.萃取分液C.常压蒸馏 D.浓缩结晶答案D解析依据文中描述,将海水倒在锅中加热煮沸,望见白色的固体出现,就得到盐,操作方法为浓缩结晶,故D正确。物质分别与提纯的思维模型角度二试剂或药品的保存6.(2022·山东,2)下列试剂试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答案C解析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避光保存,A正确;氢氧化钠固体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B正确;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易挥发,且能够溶解塑料,故其不能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应当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C错误;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后易分解,故需在棕色广口瓶中、阴冷处密封保存,D正确。角度三仪器的组合应用7.(2022·湖南,4)化学试验操作是进行科学试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碱式滴定管排气泡B.溶液加热C.试剂存放D.溶液滴加答案A解析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上斜,轻轻挤压玻璃珠旁边的橡皮管可以使溶液从尖嘴涌出,气泡即可随之排出,A符合规范;用试管加热溶液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的eq\f(1,3)处,B不符合规范;试验室中,盐酸和NaOH要分开存放,有机物和无机物要分开存放,C不符合规范;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应悬空滴加,D不符合规范。8.(2022·广东,8)试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依据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依次进行试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l2可用浓硫酸干燥,A装置能达到试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能收集氯气,故B不符合题意;潮湿的红布条褪色,干燥的红布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不符合题意;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aOH溶液汲取尾气,D装置不能达到试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9.(2022·海南,3)下列试验操作规范的是()A.过滤B.排空气法收集CO2C.混合浓硫酸和乙醇D.溶液的转移答案B解析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A操作不规范;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操作规范;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乙醇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操作不规范;转移溶液时,应运用玻璃棒引流,D操作不规范。10.(2022·湖北,6)下列试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现象错误的是()A.滴入酚酞溶液B.吸氧腐蚀C.钠的燃烧D.石蜡油的热分解答案C解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会因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滴入酚酞溶液后,碳酸钠溶液呈现红色,碳酸氢钠溶液呈现浅红色,A正确;食盐水为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试管中的气体削减,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B正确;钠燃烧温度在400℃以上,玻璃表面皿不耐高温,故钠燃烧通常用坩埚或者燃烧匙,C错误。考向一物质的分别提纯1.(2022·广东顺德一模)下列除杂试剂和分别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别方法AO2(N2)Mg粉加热BCO2(SO2)饱和Na2CO3溶液洗气CFe2O3(Al2O3)盐酸过滤DCl2(HCl)饱和食盐水洗气答案D解析加热条件下镁和N2、O2均能反应,A错误;二氧化碳也可以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B错误;氧化铁也可以和盐酸反应,应用NaOH溶液除杂,C错误;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HCl极易溶于水,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D正确。2.工业电解精炼铜的溶液中含有Zn2+、Cu2+等离子,试验室设计分别出Zn2+并制取胆矾的流程如下:已知:Zn2+与NaOH的反应与Al3+类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液1与过量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eq\o\al(2-,2)+4H+=Zn2++2H2OB.操作①和②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完全相同C.系列操作②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D.可用无水乙醇洗涤胆矾晶体,除去表面的杂质答案B解析操作①是过滤,须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操作②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须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蒸发皿等,故B错误、C正确;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最主要的缘由是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和水中的离子,而且对于晶体的溶解实力很小,同时易挥发不简洁带来污染,故D正确。3.(2022·河南模拟)某同学采纳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制取CaCl2·6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Ⅰ中含有SiO2,固体Ⅱ中含有Fe(OH)3、Al(OH)3B.加入石灰水时,要限制pH,防止固体Ⅱ中Al(OH)3转化为AlOeq\o\al(-,2)C.试剂a选用盐酸,从溶液Ⅲ得到CaCl2·6H2O产品的过程中,应限制条件防止其分解D.若变更试验方案,在溶液Ⅰ中干脆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也可得到纯净的CaCl2·6H2O答案D解析向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中加足量酸,得到二氧化硅沉淀,所以固体Ⅰ中含有SiO2,溶液Ⅰ中加石灰水,限制pH,可以得到Al(OH)3、Fe(OH)3沉淀,即为固体Ⅱ,A项正确;Al(OH)3具有两性,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AlOeq\o\al(-,2),故加入石灰水时,要限制pH,防止固体Ⅱ中Al(OH)3转化为AlOeq\o\al(-,2),B项正确;试剂a为盐酸,CaCl2·6H2O易分解,所以从溶液中获得氯化钙晶体时,要限制条件防止其分解,C项正确;若变更试验方案,在溶液Ⅰ中干脆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中含有氯化铵杂质,D项错误。考向二装置组合型试验基本操作4.(2022·广西柳州市高三其次次模拟)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A.石油的分馏B.制取二氧化碳C.制取并收集SO2D.灼烧海带答案A解析工业上利用石油中成分沸点的不同实现石油成分的分别的工艺叫石油的分馏,图示装置正确,A符合题意;纯碱为粉末,隔板不能起到限制反应的作用,装置不能达到试验目的,B不符合题意;Cu与浓硫酸反应须要加热,装置缺少酒精灯,不能达到试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灼烧海带应当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D不符合题意。5.下列试验操作中,装置选择合理的是()ABCD精确量取肯定体积K2Cr2O7溶液验证非金属性:S>C>Si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答案B解析量取肯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应当选用酸式滴定管,K2Cr2O7溶液能够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乳胶管,选项A错误;比较非金属性,可依据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得硅酸沉淀,可证明非金属性的强弱,选项B正确;氯化铁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制备胶体,应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到沸水中制备,选项C错误;乙酸乙酯的制备必需加入浓硫酸作吸水剂和催化剂,选项D错误。考向三表格评价型化学试验基本操作6.(2022·成都市高三其次次诊断性检测)下列试验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利用密度差异分别混合物对乙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液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B配制0.10mol·L-1Na2CO3溶液称取5.3gNa2CO3·10H2O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冷却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C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加热后的坩埚干脆放置在石棉网上冷却,称重D配制FeSO4溶液先将FeSO4固体溶在稀硫酸中,然后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答案D解析对乙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液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的原理:乙醇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中,而乙酸乙酯不溶,应先向混合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从而使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别,利用的是两者的溶解度差异并非密度差异,故A不符合题意;5.3gNa2CO3·10H2O中Na2CO3的物质的量小于0.05mol,用500mL容量瓶所配碳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10mol·L-1,故B不符合题意;加热后的坩埚须在干燥器中冷却,防止汲取空气中的水导致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FeSO4易水解、易被氧化,配制FeSO4溶液时要抑制水解、防止氧化,因此配制FeSO4溶液时,先将7.(2022·云南省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利用下列选项中供应的仪器(夹持仪器、部分试剂省略),能完成对应试验的是()选项试验仪器试验目的A酸碱通用滴定管、锥形瓶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待测盐酸的浓度B分液漏斗、烧杯提取溴的CCl4溶液中的溴单质C酒精灯、玻璃棒利用焰色反应检验溶液中含有K+D250mL容量瓶、玻璃棒配制250mL0.1mol·L-1碳酸钠溶液答案A解析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待测盐酸的浓度须要酸碱通用滴定管、锥形瓶(夹持仪器、部分试剂省略),A项正确;溴溶于四氯化碳中,不能分液分别,应当运用蒸馏的方法,须要蒸馏烧瓶、温度计、酒精灯、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等,B项错误;焰色反应须要运用铂丝而不是玻璃棒,C项错误;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须要的仪器还有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等,D项错误。考向四物质的分别与提纯8.(2022·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理综)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方法ASO2(HCl)通过饱和亚硫酸钠溶液BO2(NH3)通过浓硫酸CCO(CO2)通过氯化钡溶液DCl2(H2O)通过过氧化钠固体答案B解析SO2和HCl都可以和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反应,故A项不能达到试验目的;氨气为碱性气体,能被浓硫酸汲取,氧气不能被浓硫酸汲取,故B能达到试验目的;二氧化碳不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故C不能达到试验目的;水能和过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氧气,引入新杂质,故D不能达到试验目的。9.下列试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HCO3,可用加热法B.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依次通入酸性KMnO4、浓硫酸C.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可溶性离子,可用渗析法D.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可用蒸馏法答案C解析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可用加热法,溶液中不能用加热法,A项错误;乙烯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B项错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的粒子可以通过,所以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可溶性离子,可用渗析法,C项正确;乙醇和乙酸会形成共沸物,不能干脆蒸馏分别,可以先加入氧化钙与乙酸反应,再进行蒸馏分别,D项错误。考向五化工微流程中的化学试验基本操作10.利用废铝箔(主要成分为Al,含少量Mg、Fe等)制明矾[KAl(SO4)2·12H2O]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生成了H2:2Al+2NaOH+2H2O=2NaAlO2+3H2↑B.操作a是过滤,以除去难溶于NaOH溶液的杂质C.②③中加入稀硫酸的作用均是除去杂质D.由④可知,室温下明矾的溶解度小于K2SO4和Al2(SO4)3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Al具有两性,能与强碱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A正确;Mg、Fe不与NaOH反应,则操作a是过滤,以除去难溶于NaOH溶液的杂质,故B正确;②加入稀硫酸的作用是调整pH使Al3+转为Al(OH)3沉淀,③是为了溶解Al(OH)3沉淀同时引入硫酸根离子,两者作用不同,故C错误;④是依据溶解度差异来制取明矾,即室温下明矾的溶解度小于Al2(SO4)3和K2SO4的溶解度,故D正确。11.过氧化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可用于鱼类养殖、农作物栽培等方面。试验室仿照工业上生产过氧化钙的试验流程如下。已知:“沉淀”时需限制温度为0℃左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CaCl2固体时,可通过搅拌加速溶解B.“沉淀”时最有效的控温方式为冰水浴C.“过滤”时玻璃棒应紧靠滤纸一层处D.“乙醇洗”的目的是使产品快速干燥答案C解析试验室溶解固体时,可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A正确;由题给信息可知,“沉淀”时需限制温度为0℃左右,则最有效的控温方式为冰水浴,故B正确;“过滤”时玻璃棒应紧靠滤纸三层处,防止戳破滤纸,故C错误;“乙醇洗”的目的是乙醇易挥发,挥发时带走晶体表面的水分,使产品快速干燥,故D正确。专题强化练(一)化学试验基本操作1.(2022·贵州省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用下列试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试验,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备Fe(OH)2B.用乙装置分别I2和NH4Cl固体C.用丙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D.用丁装置蒸干溶液获得NaHCO3晶体答案A解析打开止水夹,使具支试管a中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充溢整个装置,解除空气,然后关闭止水夹,具支试管a中产生的氢气将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具支试管b中,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整个操作可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能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A项符合题意;I2受热易升华,凝华后分布在圆底烧瓶底部,而NH4Cl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和HCl会自发化合重新生成固体NH4Cl,凝聚在圆底烧瓶底部,不能达到分别的目的,B项不符合题意;丙装置长颈漏斗漏气,所以用手捂锥形瓶的方法不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项不符合题意;因为NaHCO3受热易分解,则蒸干NaHCO3溶液得不到NaHCO3晶体,D项不符合题意。2.(2022·贵州省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下列试验操作或装置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制取氨气C.除去Cl2中的HClD.精确量取肯定体积KMnO4溶液答案B解析定容时须要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平视刻度线,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A能达到目的;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HCl,而氨气和HCl又会在试管口处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无法得到氨气,应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固体,B不能达到目的;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而HCl极易溶于水,利用饱和食盐水洗气可以除去Cl2中的HCl,C能达3.(2022·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其次次监测考试)下列试验设计中,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备氢氧化亚铁B.用装置乙除去HCl中的Cl2C.用装置丙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D.用装置丁比较醋酸与硼酸的酸性强弱答案B解析由于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制备氢氧化亚铁时需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硫酸亚铁液面以下后再挤出NaOH溶液,故装置甲制备氢氧化亚铁不能达到试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HCl难溶于CCl4,而Cl2易溶于CCl4,故装置乙除去HCl中的Cl2可以达到试验目的,B符合题意;由于Al能与NaOH溶液反应是其特性,而不是金属的通性,故装置丙不能用于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C不符合题意;装置丁由于碳酸钠过量,两组试验均无气泡产生,故不能比较醋酸与硼酸的酸性强弱,D不符合题意。4.(2022·四川南充高三适应性考试)下列试验操作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验证SO2的漂白性B.用乙装置蒸发结晶NaCl溶液C.用丙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D.用丁装置量取10.00mL的盐酸答案D解析二氧化硫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该装置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项错误;蒸发结晶NaCl溶液须要在蒸发皿中进行,B项错误;图中漏斗为长颈漏斗,液体一次性流入锥形瓶,生成的气体通过长颈漏斗逸出,不能用该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C项错误;用酸式滴定管可量取10.00mL的盐酸,D项正确。5.(2022·河南济源平顶山许昌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试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A.①装置用于制备无水乙醇B.②装置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NaHCO3更易分解C.③装置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D.④装置所示试验过程中白色沉淀转化成红褐色沉淀,可证明Fe(OH)3更难溶答案D解析温度计应当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A错误;试验中碳酸氢钠应当在内部小试管中,碳酸钠在外部大试管中,B错误;盐酸应当运用酸式滴定管盛装,C错误;由图可知,加入1~2滴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少量,不能使氯化镁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再滴加2滴氯化铁溶液,白色沉淀转化成红褐色沉淀,可证明Fe(OH)3更难溶,D正确。6.(2022·河南温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检测)下列试验装置或操作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甲图是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乙图是喷泉试验C.丙图是收集NO2D.丁图是验证NH3极易溶于水答案C解析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定容时,视线与容量瓶刻度线及凹液面最低处相平,A能达到试验目的;CO2与NaOH发生反应,可以使瓶内压强瞬间减小从而形成喷泉,B能达到试验目的;N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当采纳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进步短出”,C不能达到试验目的;氨气极易溶于水,当胶头滴管中的水滴下时,瓶内压强瞬间减小,可视察到气球膨胀的现象,D能达到试验目的。7.(2022·黑龙江绥化一般中学高三模拟)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对应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甲打开分液漏斗下方活塞,水不能持续流下B.装置乙加热时,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冷却后溶液变红C.装置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气球鼓起,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加热丁蒸发AlCl3溶液,完全蒸干后得到AlCl3晶体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装置中橡胶管可以平衡气压,能使水持续流下,故A错误;加热时,主要是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因此溶液呈红色,冷却后二氧化硫溶于水,使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故B错误;铜和浓硫酸加热可制取SO2,气球鼓起,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所以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正确;AlCl3易水解,蒸干AlCl3溶液应得到Al(OH)3,灼烧得到Al2O3,故D错误。8.(2022·河南十所名校中学毕业班阶段性测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除杂试剂及试验操作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试验操作A乙烯(SO2)酸性KMnO4溶液洗气BZnSO4溶液[Fe2(SO4)3]NaOH溶液过滤C硝基苯(苯)水分液DCl2(HCl)饱和NaCl溶液洗气答案D解析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被提纯的物质发生反应,达不到提纯的目的,A错误;硫酸锌也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B错误;硝基苯和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别,C错误;饱和NaCl溶液可以汲取氯化氢而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达到试验目的,D正确。9.(2022·河南一般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试验室若采纳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并除去杂质,有关设计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制备原理除杂试剂(杂质)ACaCO3和盐酸制CO2饱和NaHCO3溶液(HCl)BMnO2和浓盐酸制Cl2饱和食盐水(HCl)CNa2SO3和硝酸制SO2饱和NaHSO3溶液(HNO3)D浓氨水和烧碱制NH3碱石灰(H2O)答案A解析制备装置中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能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用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能除去氯化氢气体,故A正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则制备装置不能用于共热反应制备氯气,故B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得二氧化硫气体,故C错误;碱石灰是固体干燥剂,不能装入试管中,应装入干燥管中或U形管中,故D错误。10.(2022·安徽江南十校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下列物质除杂的过程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原物(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CO2(H2S)CuSO4溶液洗气B碳粉(MnO2)浓盐酸加热后过滤C乙酸(乙醇)饱和Na2CO3溶液蒸馏D硝基苯(NO2)NaOH溶液分液答案C解析CuSO4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可达到目的,A正确;浓盐酸和碳粉不反应,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锰溶液,过滤分别出碳粉,可达到目的,B正确;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不能达到目的,C错误;NaOH11.(2022·哈尔滨师范高校附属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为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选项试验目的试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煮沸B检验淀粉在稀硫酸条件下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C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乙烯在Ni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通入氢气D配制浓度约为0.1mol·L-1CuSO4溶液称取2.5g胆矾放入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答案D解析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生成的是氢氧化铁沉淀,不是胶体,A错误;在加入银氨溶液前,应当先用氢氧化钠将溶液调至碱性,否则银氨溶液会和剩余的硫酸反应,B错误;该方法操作不便利,且无法限制氢气的量,可以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C错误;2.5g胆矾中含有0.01mol硫酸铜,配成100mL溶液后浓度为0.1mol·L-1,D正确。(二)化工微流程中的分别、提纯12.(2022·江西九江高三第一次模拟)从工业废水(主要成分为KI和BaCl2)中回收单质碘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萃取的过程中,加入苯充分振荡后,要刚好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气B.碘的升华与加热分别NaCl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原理相同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整个过程应留意防止环境的污染答案B解析依据氯气的氧化性比碘单质强,可知用氯气可从KI中置换出碘单质,再加入苯进行萃取得到含碘的有机层,蒸馏可得碘单质,最终升华为碘蒸气,得到精碘。萃取振荡操作时,要刚好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气,防止分液漏斗中压强过大,发生危急,故A正确;加热碘升华是物理变更,NH4Cl固体受热分解是化学变更,两者原理不同,故B错误;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C正确;整个过程有氯气和苯参加,均为有毒物质,运用过程应留意防止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13.TiO2是人类第一次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电极材料。以自然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含少量Fe2O3等)为原料制备高纯度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粉碎过筛”的目的是增大固体接触面,提高酸浸速率B.“还原”中11.2LCl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C.“水解”中用高温下水蒸气代替水,能提高TiCl4的水解程度D.“操作X”须要的试验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等答案D解析“酸浸”是固体与溶液反应,接触面越大,反应速率越大,A项正确;“还原”中反应为TiO2+2Cl2+2Ceq\o(=,\s\up7(高温))TiCl4+2CO,标准状况下,11.2LCl2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Cl2参加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B项正确;四氯化钛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在高温下通入水蒸气,能提高四氯化钛的水解程度,C项正确;钛酸是难溶物,操作X为“灼烧”,须要的试验仪器有坩埚等,D项错误。14.某废催化剂主要含Al、Ni、Mo(钼)等的氧化物,回收利用其金属资源的流程如下:已知:碱性条件下,Mo元素以MoOeq\o\al(2-,4)的形态存在;Ksp(BaMoO4)=3.5×10-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焙烧时,Al2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eq\o(=,\s\up7(焙烧))2NaAlO2+H2OB.水浸时,限制适当温度并不断搅拌,有利于提高铝、钼浸取率C.沉铝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Al(OH)3D.沉钼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不存在MoOeq\o\al(2-,4)答案D解析废催化剂Al、Mo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固体一起焙烧得到可溶于水的盐NaAlO2和Na2MoO4,Ni的氧化物水浸过滤后留在滤渣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