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测试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1页
期中测试卷(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测试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2页
期中测试卷(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测试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3页
期中测试卷(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测试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4页
期中测试卷(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测试卷(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模块下册期中测试(三)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选出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跌宕(dàng)佳肴(yáo)供不应求(gòng)B踱步(duó)契约(qì)锲而不舍(qì)C赝品(yàn)租赁(lìn)果实累累(léi)D帐簿(bù)裙褶(zhé)藏头露尾(lòu)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井然有序苦心孤诣维妙维肖B草菅人命呕心沥血贪脏枉法C承上启下怨天尤人不辍劳作D如火如荼同仇敌忾周而复始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①顺着眼②乌裙③月白背心④脸色青黄⑤眼角上带些泪痕⑥蓝夹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A.⑥③②①⑤④⑦B.⑥⑤④⑦②③①C.②⑥③④⑦①⑤D.②③⑥①⑦④⑤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B.《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历史小说。C.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原标题是: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这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著名片段。D.课文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突出刻画了周瑜、蒋干和曹操三个人物形象,全篇情节曲折跌宕,富于戏剧性。5.下列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女五等爵位。C.“寡人”是古代君主的自我谦称,意为寡德之人。D.“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6.《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对文中周瑜发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周瑜见书信的封面上写的是"付",认为不尊敬自己,因而生气了。B.周瑜自命不凡,见曹操在书信上称大丞相,因而大怒。C.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周瑜深恶痛绝,因而大怒。D.曹操以丞相之名,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激怒了周瑜。7.下列选项对破折号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②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③你发的是断子绝孙的味心财!你现在还——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A.①表示解释;②表示说明;③表示中断;④表示承接B.①表示说明;②表示转换;③表示中断;④表示递进C.①表示说明;②表示解释;③表示中断;④表示转折D.①表示递进;②表示解释;③表示中断;④表示承接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军队)是寡人之过也(过错)B.若不阙秦(侵损、削减)郑既知亡矣(既然)C.邻之厚(增益)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D.何厌之有(厌烦)失其所与(结交、结盟)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舍郑以为东道主C.行李之往来D.以其无礼于晋10.下列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套中人》--契诃夫--小说B.《项链》--莫泊桑--演讲词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戏剧D.《百合花》--杨成武--小说经典诗词填空(每空2分,共10分)11.身既死兮神以灵,。(屈原《国殇》)。12.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3.,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14.醉酒当歌,。15.,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三.现代文阅读(共45分)(一)阅读《长征胜利万岁》(节选)完成16—18题。(共11分)10月18日这一天,进吴起镇之前,我们刚翻过一个小坡,带路的同志指着前面的一个村庄,说那就是吴起镇时,队伍中顿时沸腾起来了!"吴起镇到了!”同志们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看到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①是的,我们红四团的指战员和整个红军一样,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同志流了血,许多战友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我们现在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②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我们早就听说,吴起镇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名将吴起的功绩而命名的小镇。可是走进镇子一看,除了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之外,却看不出有什么纪念吴起的古迹,倒是一个窑洞口旁边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啊,原来这里挂的是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她,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可不是,自从去年离开瑞金、于都河,无论在巍巍的雪山上,还是在茫茫的草地上,不管是在怎样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都惦念苏维埃。如今,在陕北吴起镇的窑洞门口,终于又见到了这个名字!区、乡苏维埃政府的同志来了,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在父亲的家国,我会像我父亲一样,为天下家国祈祷。(摘自《经典美文》)16.从抒情方法看,①②两处画线句子有什么不同?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17.将加点词语“巍巍的”“茫茫的”去掉可以吗?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4份18.有感情地朗读选文,结合回忆录这一文体,分析选文的语言特点。4分(二)阅读《群英会蒋干中计》,完成19—21题。(共9分)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于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逆同入帐。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饰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于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于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19.下列对“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故意转换话题,缓和紧张的气氛。B.自谦之词,显示儒将风度。C.外交辞令,以守为攻,震慑对方。D.以师旷作比,表现自己的高尚情趣。20.蒋干“昂然而来",“愕然"以对,表现了他()A.先是盲目自信,后是害怕撒谎。 B.先是自鸣得意,后是萎摩不振。 C.先是盲目自信,后是被动尴尬。 D.先是自命不凡,后是自愧不如。 21.“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表现了蒋干()A.真实目的被揭穿后恼羞成怒。 B.对周瑜不讲情面的直接抗议。 C.来意被挑明后慌乱掩饰的尴尬。 D.知道劝降不成后以守为攻的机智。 (三)阅读《项链》(节选),完成22-24题。(共10分)忽然她在一个黑缎子的盒里发现一串非常美丽的钻石项链,一种过分强烈的欲望使她心都快跳出来了。她拿起项链,手也直抖。她把它戴在高高的衣领的外面,对着镜中的自己看得出了神。然后,她焦急而迟疑地问:“你可以把这个借给我吗?我只借这一件。”“当然可以。”她一把搂住了朋友的脖子,亲亲热热地吻了她一下,带着宝贝很快就跑了。22.文中的“迟疑”表现了玛蒂尔德借项链时什么样的心情?3分2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玛蒂尔德什么样的心态?3分24.这部分文字写出了玛蒂尔德借项链过程的心理变化,这变化可分为哪三个阶段?4分(四)阅读季羡林的《幽径悲剧》(节选),完成25-29题(15分)。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25.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看。”本文记述了的悲剧,表达了作者悲哀、愤慨的情感。3分)26.第一段写古藤的哭泣,其实写出的是什么?划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写法?写“群树”、“荷花”、“人们”的作用是什么?3分)27.以上几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写出三种。3分)28.对“十字架”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指作者个人性格造成的幽径的悲剧。B.指作者的痛苦悔之情。C.指作者为没有保护好幽径而自责。D.指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怜惜之心。29.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3分)四.文言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诗经·静女》,完成30—32题(共5分)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30.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3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循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色。B.这首诗以欢快的基调,风趣的细节,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他们的恋情已到极致。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32.请分析诗中姑娘的形象特点。(1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3—36题。(选择题2分翻译4分,共10分)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3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受制于人B.愿将军量力而处之事急而不断C.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田横,齐之壮士耳D.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荆州之民附操者34.下列句子全都表明诸葛亮用激将法劝说孙权的是()。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②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④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⑤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②③D.①④⑤3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A.诸葛亮游说孙权时纵谈形势,闭口不谈“求救”,并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句保持了刘备遁逃于此的尊严。B.“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这一句承上启下,向下文波澜起伏的事态过渡。C.诸葛亮预见的战争结局是曹操失败,孙刘联盟形成。D.诸葛亮出使东吴,准确地分析了形势,针对孙权的犹豫心理采用激将法攻心,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使孙刘联盟得到进一步的酝酿。3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译文: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译文: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在家庭,你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你感受到师生的爱,陌生的人向你伸出援助的手,你感受到社会处处是美、处处有爱。爱是亲情,爱是友情,爱是真纯,爱是人类永恒的美丽。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表达方式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期中参考答案(三)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CBCABDCCDA1.【答案】C【解析】A项“供”应读gōngB项“锲”应读qièD项“褶”应为zhě“露”应为lù2.【答案】B【解析】“脏”应为“赃”3.【答案】C4.【答案】A【解析】(A项,“纪传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错误。《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历史小说中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5.【答案】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6.【答案】D【解析】原文中,“汉大丞相”表明曹操以汉相身份对待周瑜,而“付”又很傲慢,因此才激怒周瑜。7.【答案】C8.【答案】C【解析】A项“军”指驻军。B项“既”指已经。D项“厌”指满足。9.【答案】D【解析】A项“夫人”的古义为“那个人”,即秦穆公,今义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B项“东道主”的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为“请客的主人”。C项“行李”的古义为“外交使者”,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D项“无礼”的古义和今义均为“没有礼貌”。10.A二、经典诗词填空(每空2分,共10分)11.子魂魄兮为鬼雄12气吞万里如虎13.乍暖还寒时候14.人生几何?15.出不入兮往不反三、现代文阅读(共45分)(一)(共11分)16.①处画线句子是直接抒情,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强烈抒发了红军到达吴起镇的兴奋、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