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绪论、1、2_第1页
初中化学绪论、1、2_第2页
初中化学绪论、1、2_第3页
初中化学绪论、1、2_第4页
初中化学绪论、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

离不开化学。化学可以使我们的物品更丰富,生活变得更美好,

是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重要的是它能变废为宝。化学在我们的

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

彩。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神奇的化学世界。

绪论:化学使世界变得各家绚丽多彩

1、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

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

存在的新物质。

2、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

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

增加粮食的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

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人员和新材料,以改善人

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学习化学后,不但能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还会进而知

道它们的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知道如何利用

它们来制造新的产品,以及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

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

4、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

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

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

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些

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原子

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5、元素其实只有100多种。尽管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但

它们的成分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1869年,门捷列

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

期率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

物质的性质,就是化学学习和研究变有规律可循。是化学

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问题:

1、化学就是()

2、化学的作用?

3、化学是研究()的科学。

4、在化学变化中(),(),但可重新组成

新的分子。

5、()和()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

基础。

6、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7、物质是由()和()构成的。

8、()和()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9、元素有()种。

10、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是()。

答案:

1、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

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

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2、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化学生产

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

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

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

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

活得更加美好。

3、化学实验就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

学科。

4、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

5、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6、在元素周期率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

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是化学学习和研究

便有规律可循。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

科学等研究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分子原子

8、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

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9、100多

10、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

础。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点,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

是至关重要的,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变化时发变化后的变化后有无

物质生的现象物质新物质生成

1、1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液态的水没有

1、2蓝色块状蓝色块状蓝色粉末没有

的胆矶胆矶变为状的胆矶

粉末

1、3蓝色的硫有蓝色沉蓝色的氢有

酸铜溶液淀生成,溶氧化铜沉

液有蓝色淀等

边为无色

1、4颗粒状石烧杯中有二氧化碳有

灰石(或大气泡生成,气体等

理石)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

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

3、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木柴燃烧、铁的生锈。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

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

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

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

等。这些现象可以帮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在生活中,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

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材

中的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并发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

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熔点和沸点

a、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

熔化温度叫熔点。

b、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c、液体的沸点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

化。

d、物体在单位面上所受的压力叫压强。单

位:帕(Pa).

e、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

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越稀薄,

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由于大气压强

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lOlKpa的压强

规定为标准大气压强。

(2)密度

某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单位:kg/m3g/cm3.

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

途。

问题: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4、怎样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

5、化学性质?并举例。

6,物理性质?并举例。

7、熔点:

8、沸点:

9、压强?单位?

10、大气压强及其标准大气压强?

11、密度?

答案: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有其他物质生成。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

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

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

现象可以帮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

5、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在生活中,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材中的碳

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并发光。

6、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

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7、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

叫熔点。

8、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9、物体在单位面上所受的压力叫压强。单位:帕

(Pa).

10、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强

越小。由于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

lOlKpa的压强规定为标准大气压强。

11、某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

度。单位:kg/m3g/cm3.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科学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验,通过实验

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

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

获得化学知识。

2、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

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已计入石蜡能否

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

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

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既不是孤

立的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

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

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现象两个集气瓶都变浑浊,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更浑浊。

结论都含有二氧化碳,相比之下,空气中还有较少。

现象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熄灭,另一个正常燃烧

结论二氧化碳不能是实木条燃烧。空气中含有氧气。

现象哈气的那块玻璃片上有水汽。

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

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室科学探究的重

要手段。

一、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

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镶子夹取。用过的

钥匙或镶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2)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

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

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把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

部,以免打破容器。

(3)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

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钥匙(或用小纸条折

叠成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

上。右手握瓶(标签对着手心,以防被残留药液腐蚀),左手斜

拿盛取容器,使瓶口紧接容器口,把液体缓慢倒入容器。倾倒液

体用玻璃棒引流或通过漏斗慢慢倒入。液体倾倒完毕,立即塞紧

瓶盖,把瓶放回原处,注意是瓶上标签向外。

(2)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滴管。

注意:

a、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上,不要平

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

橡胶胶帽。

b、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玷

污试管。

c、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

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严禁用未

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

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

水平,再读出液面的体积。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的的使用

a、使用前应检查灯芯。如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应剪平。

b、灯内酒精量既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又不少于酒精

灯容积的1/4.灯内酒精量太少,则酒精蒸气过多,易引起爆燃;

酒精量太多,则受热膨胀,易使酒精溢出,发生事故。注入酒精

使用小漏斗导入,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c、要用火柴或木柴点燃。绝对禁止拿燃着的酒精灯去点

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失火。

d、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因为火焰一般由焰心、内

焰、外焰三部分组成。焰心含有未燃烧但易气化的燃料(酒精灯

即为酒精蒸气),内焰燃烧不完全,含有未氧化的固体碳的微粒,

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完全。所以外焰温度高,内焰温度低,

焰心温度最低。

e、熄灯要用灯帽盖灭。灯灭之后再将灯帽稍提一下,使

酒精蒸气散掉,进入空气后再盖好,以保持灯帽内外压强一致,

在使用时变容易打开灯帽。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a、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要用试管夹或铁夹(固定在铁

架台上)夹住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流出冷凝在

管口的水分。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在加热集中堆放固

体的部位。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加热时,试管要倾斜(跟桌面成45度角)。先均匀受热,后

小心地在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不断移动试管以防暴沸。

加热时,管口切不可对着旁人和自己,以免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注:以上加热,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容器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放在冷桌上,防止骤冷

炸裂。

三、洗涤仪器

做实验必须用干净的仪器,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现以洗涤

试管为例,说明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

1、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震荡后把水倒掉,

再注入水,震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

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

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2、洗涤干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浮着的水既不聚成水

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

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问题: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

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

心处?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塞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

处?

5、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

处保持水,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

生什么影响?

6、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

7、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8、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液体药品通常保

存在()里。

9、将固体药品放入试管中的方法?

10、量液时,读取液体体积的方法?

11、取用固体、液体的仪器?

12、为什么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温度高,

()温度低,()温度最低,加热时应

用酒精灯的()。

14、取液后的滴管,为什么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

15、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是,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16、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

么?

17、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

么?

18、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19、洗涤试管的方法?

20、怎样证明玻璃仪器洗涤干净?

答案:

1、放置的时候都应该有倒放的习惯,因为正面是与瓶子等物接触,而桌面

又不是一直保持干净的,正放会使正面沾上细菌等赃物,再盖上的时候,就容

易污染都瓶中的东西。

2、若不紧挨试管口会使液体垂直落入底部,引起飞溅;应缓慢地到,液体在试管底

部有回流,快速倒也会引起液体飞溅的。

3、为了防止细口瓶中的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4、要立即盖紧瓶塞主要是为了防止该化学药品挥发或者变质,放回原处

是为了下次取用的时候方便,记得把标签朝外。

5、采用仰视,读数比实际示数小;采用俯视。读数比实际示数大。

6、实验

7、(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

熔点、沸点已计入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是否发

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既不是孤立的关注物质的

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

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

论。

8、广口瓶细口瓶

9.(1)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

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

器慢慢地竖立起来,把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

(2)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

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钥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

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10、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

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面的体积。

11、取用固体:药匙、镶子;取用液体:直接倾倒、滴管(取

用少量液体)

12、酒精灯的灯芯和灯芯套之间是很松动的,也就是有一定的缝隙(当然要

保证灯芯不会脱落下来)这样有利于露在灯外面的灯芯始终有酒精.当用嘴吹正

在燃烧的酒精灯火焰,有可能将燃烧的酒精蒸气沿着缝隙吹入灯内,引起灯内的

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不能用嘴吹灭正在燃烧的酒精灯火焰。

13、焰心、内焰、外焰;外焰;内焰;焰心;外焰。

14、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

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15、不能。加热时,管口切不可对着旁人和自己,以免液体

沸腾,喷出伤人。

16、不能。因为加热过程中,接触火焰的试管部分温度是很高的,此时

外壁的水如果流下来给热的试管迅速降温,会使试管炸裂。

17、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放在冷桌上,防止骤冷炸裂。

18、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开始时先不断移动试管(预

热),使其均匀受热再集中对液体部分加热

19、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震荡后把水倒

掉,再注入水,震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

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

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20、洗涤干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浮着的水既不聚

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

玻璃仪器应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空气

一、空气是有什么组成

1、一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他把少量汞方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

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

剩余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其体积既不能攻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

误认为这些气体全部都是氮气。

(2)拉瓦锡又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

放在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

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

一个容器里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的气体跟空气的性

质完全一样。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到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占燃

2、红磷+氧+''+五氧化二磷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

3、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照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

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4、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的物质。组成混合物的

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5、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

符号来表示。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

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

资源。

1、氧气

(1)潜水、医疗急救等时,则需要用纯氧(或富氧空气)。

(2)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

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

(1)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2)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

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

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

(3)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4)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物质颜色状态气味标准状态熔点沸点是否易

下的密度溶于水

氮气无色气态无味1.251g/L-209.9-195.8不易

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

许多实验事实都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3、稀有气体

(1)组成成分:氮、家、氤、氯、氤等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3)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4)用途:

a、稀有气体有惰性,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

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冲稀有气体已是灯泡耐用;

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样色的光,可制成多种

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c、氨、就、氢、氯、氤等可用于激光技术

d、还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e、氤可用于医疗麻醉。

三、保护空气

1、空气被污染的危害: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

雨等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2、净化空气的一些做法;加强大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

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问题: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

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各占空气总体积的体积分数?

4、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的的方

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5、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6、氧气的用途?

7、氮气的用途?

8、稀有气体的组成成分及其性质?

9、稀有气体的用途?

10、混合物及特点?

11、纯洁物的特点?

答案:

1、体积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是: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未冷却到室温

就打开止水夹体积大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是:①塞子塞慢了②止水夹未夹紧

2、空气被污染的危害: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

雨等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3、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照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

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4、定量

5、氮气

6、(1)潜水、医疗急救等时,则需要用纯氧(或富氧空气)。

(2)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

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7、(1)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2)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

金属时常用氮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

时充氮以防腐。

(3)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4)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

8、(1)组成成分:氮、乐、氧、氯、氤等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3)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9、a、稀有气体有惰性,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

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冲稀有气体已是灯泡耐用;

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样色的光,可制成多

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c、斐、就、氮、氮、氤等可用于激光技术

d、还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e、氤可用于医疗麻醉。

10、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的物质。组成混合物的各

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11、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

号来表示。

课题2: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是1.492g/L,

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

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在压强为lOlKpa时,氧气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3、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4、

硫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发出蓝紫色火焰

5、铁+氧气上J四氧化三铁

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6、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7、氧化反应:都是物质与氧发生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

氧,它具有氧化性。

8、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