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记忆(2)教材_第1页
战争的记忆(2)教材_第2页
战争的记忆(2)教材_第3页
战争的记忆(2)教材_第4页
战争的记忆(2)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战争的记忆闫煜东二战之后的战争:

1、1946年的中国国内解放战争

2、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

3、1950年的朝鲜战争

现代战争4、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

5、1961年的越南战争

6、1962年的中印战争

7、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8、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

9、1969年的中苏珍宝岛战争

10、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11、1979年的苏军入侵阿富汗

12、1979年的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

13、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14、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

15、1980年的两伊战争

16、1983年的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17、1986年的美军入侵利比亚

18、1989年的美军入侵巴拿马

19、1991年的海湾战争真正的现代战争的开端

20、2000年的科索沃战争

21、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WarII)简称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少数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1]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等则属协约国阵营。[1]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1]第一次世界大战斐迪南大公夫妇1918年11月13日,中华门前一战胜利庆典彩牌楼一战导火索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来到1908年被奥地利吞并的波斯尼亚视察,一位塞尔维亚一个秘密组织成员,17岁的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日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的主战场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FirstBattleoftheMarn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9日。最终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军。双方共投入超过两百万名士兵,英法联军有大约263000名军人伤亡,而德军有250000士兵伤亡。马恩河战役战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时刻。当时,德军已成功地侵入比利时和法国东北。法国第六军向进攻巴黎的德军反击,阻止了巴黎被德军占领。德军在9月9日至13日的撤退实质上结束了德军的施里芬计划。1918年7月,马恩河爆发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或称雷姆斯战役(BattleofReims)。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击的战役。由法国军队领导协约国军队最终战胜了德军。加里波利战役(BattleofGallipoli)是第一场具有现代意义的陆海军联合登陆作战。1915年2月19日-12月19日,协约国意图通过这次战役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切断德国与东方的联系,打破同盟国对巴尔干地区的封锁。不过,由于糟糕的战前准备、陈旧的战场情报、拖沓犹豫的战场指挥,这场战役成了协约国方面的灾难。由德国将军利曼·冯·赞德尔斯率领的士军依托海岸边陡峭丘陵的有力地形顶住了协约国军的进攻,把计划中的速决战变成了痛苦的堑壕战。随着冬季暴风雨雪天气的到来,协约国军从12月19日开始撤退。整个战役期间,差不多有五十万协约国士兵被运到加利波利,伤亡人数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远征军包括四十一万英国部队和七万九千法国部队。英国伤亡人数共计二十一万四千,法国为四万八千,协约国伤亡总计二十六万两千人。土耳其军参战的至少有五十万人,据官方记载,有二十五万一千人遭受伤亡,但这些数字值得怀疑。战争影响民族国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得兴起于欧洲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沙皇俄国(1547~1917)、德意志帝国(1871~1918)、奥匈帝国(1867~1918),以及兴起于亚洲西部、曾一度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扩张并且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1299~1922)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中国北洋军阀政府

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幅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上:“一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反思西方文化。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也加入到了这次世界大战。英国削弱

十月革命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7]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维埃俄国)。美国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

英、法、德和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条约除了《凡尔赛合约》,战胜国与其它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分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那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彻底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分领土及小亚细亚的部分。以《凡尔赛和约》及其它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列强在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9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和约。《讷依和约》1919年11月27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6月4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匈牙利在巴黎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色佛尔条约》1920年8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1922年2月,经中日谈判,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日本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1922年2月6日签订的《九国公约》,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补充一战时中国一战时的中国并没有派兵去欧洲战场而是做后勤工兵,残酷的条件下中国工兵死伤无数,同盟国投降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会议,但会议上协约国把山东权益交给日本。直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中国才收回山东权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标志1938年9月30日,英、法与德、意召开慕尼黑会议,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的军队闪击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理会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二战从此爆发。结束标志1945年5月8日,苏联和波兰部队攻克柏林,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并于1945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广播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欧洲战场法西斯来历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各手执一束棍棒束棒中间插有一把战斧,象征着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棒子用于施行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束棒”在古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法西斯主义一词就从此发展而来。法西斯的最通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种疯狂地侵略其它国家,残害别族人的生命的思想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表现: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二战的转折妇女们也拿起武器保卫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斯大林格勒战役

“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

——德国士兵的日记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期间,消灭的德军达150万,俘获德军2500名军官,包括一名元帅200多名将军.

德军第6军团被俘的部分军官德军第6军团司令保卢斯率领残部向苏军投降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