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制定说明_第1页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制定说明_第2页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制定说明_第3页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制定说明_第4页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制定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定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水利部水规计〔2022〕213号“水利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修订前期工作项目任务书的批复”。该项任务由水利部运行管理司主持。2、修订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在本次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修编过程中,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有效提升标准质量水平,总结我国土石坝安全监测的经验,并吸收10多年来的坝工科研新成果,使我国土石坝安全监测工作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有章可循,根据《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2021版)要求,对《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2012版进行修订。按照水利部水规计〔2022〕213号“水利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修订前期工作项目任务书的批复”的要求和意见,我院邀请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水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基康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了编制工作组。编制组成立后召开了项目启动工作会,制定了编制工作计划,进行了分工,开展了相关的调研,收集整理了相关技术文献及资料,开展了工作大纲及标准初稿的编制工作。2022年12月5日,经主持机构水利部运管司同意,我院以水科事业〔2022〕39号文“关于召开《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工作大纲审查会的通知”邀请有关单位和专家于2022年12月9日在京以视频方式召开了大纲审查会,经与会专家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通过大纲审查。根据大纲审查意见,编制组于2023年1月4日~6日、2月26日~28日两次在京召开了规范编制技术咨询会,于2023年3月20日形成了征求意见稿。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次规范修订主要起草人工作分工见下表:姓名年龄职务/职称专业工作分工单位孙建会51主任/正高安全监测项目负责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士军58副所长/正高安全监测渗流监测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朱赵辉42主任/正高安全监测巡视检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万顺46副主任/正高工程地质专项监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迎春50高工安全监测变形监测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姜龙43副主任/正高岩土工程压力监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朱化广59正高安全监测应力监测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汪军48高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雷霆37高工水工结构自动化系统基康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谷艳昌43室主任/正高水工结构资料整编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武学毅39总工/高工安全监测变形监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郭志刚42高工水利水电变形监测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慧勤54高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田振华37副主任/高工安全监测环境量监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侯文昂30工程师岩土工程渗流监测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贺虎42副主任/正高仪器及自动化自动化系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李秀文36工程师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刘永波52副总工/正高测绘工程变形监测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吴浩34工程师安全监测压力、附录北京中水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张丽燕40工程师信息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二、主要内容及来源依据1、通过已有最新土石坝筑坝技术、科研成果和安全监测工程实践等调研和分析,本次规范修订后主要技术内容如下: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增加了第3章基本规定明确了土石坝全生命期安全监测工作要点,提出了监测仪器线缆的连接、敷设及保护要求和基准值的选取原则。第4章巡视检查础设施检查项目。第5章环境量监测本章主要增加了环境量观测内容建设要求,增加了环境量观测时设备,例如遥测水位计,明确了观测时的精度要求,增加了库水位观测要求,水下观测增加了水下摄影观测手段,增加了坝前淤积观测内容。第6章至第8章均进行了框架的调整从原规范的以建筑物监测为基本单元,调整成一般规定、监测设计、监测设施及其安装、监测为基本单元第6章变形监测完善了变形监测网的规定,补充了三角形网的技术要求;增加了溢洪道及进水口塔架变形监测内容;对GNSS网的设备安装和观测作出了技术规定;增加了柔性测斜仪监测变形的相关技术要求;规定了三维激光扫描、InSAR等变形监测适用场景及技术要求。对附录、条文说明进行了统一修订。第7章渗流监测完善了各类土石坝渗流监测布置原则;增加了下游近坝趾部位增设截渗墙观测渗流量的适用情况;增加了溢洪道渗流监测布置规定,增加了测压管水位自动化测量及人工比测要求;增加了一孔多支渗压计埋设要求。第8章压力(应力)监测增加了防渗墙内无应力计的安装要求,增设锚杆测力计安装,增加相应条文说明;重新梳理观测部分,按照孔隙水压力、土压力(接触土压力)、混凝土、构筑物结构应力应变等编排,并增加相应条文说明。第9章专项监测本章为新增章节。将原规范附录F地震反应监测、G泄水建筑物水力学监测内容,调整至正文专项监测章节。地震反应监测内容,增加了现场调查启动条件,监测台站辅助设施及其环境要求。对地震反应监测系统设计要求进行了修编,增加了数字强震监测仪技术指标要求、增加了加速度传感器技术指标要求。对地震反应监测设施安装要求进行了修编,对地震反应监测资料处理与分析要求进行了修编。泄水建筑物水力学监测内容,增加了一般规定、水流流态监测要求、水面线监测要求、修改了原规范压强、流速、流量、消能效果、冲刷、激流振动、通气、掺气空化空蚀、泄洪雾化等监测要求。第10章监测自动化系统从章节安排方面进行了框架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新增了监测自动化构建方式,补充监测站、监测管理站、监测中心站技术要求,补充了设备性能要求,新增了外观变形监测设备技术、信息管理软件功能和平台功能等要求,对部分技术要求进行了完善。第11章资料整编与分析完善了资料搜集监测资料序列的要求,将资料分析分为初步分析、系统分析,并明确了适用范围。增加了“水库大坝遭遇地震、超标准洪水或降水、严重干旱等极端事件时”应进行监测资料系统分析,提出专题分析报告。增加了可建立重要监测项目关键测点物理量的监控指标。完善了不同监测分析报告内容提纲。第12章监测系统运行与管理充分贯彻新时代治水思路,适应智慧水利、数字孪生工程的需求,增加了土石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及管理等内容。2、新旧规范内容对比分析见文后附表。三、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比分析目前与《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551-2012)》相关的国内标准主要有:《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SL725-2016)》、《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SL/T782-201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2013)》、《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鉴定技术规范(SL766-2018)》等。为适应国家水利智慧发展需求,修订后的《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551)》可发挥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土石坝工程安全监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提供技术指导和规范的作用。修订后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标准名称、适用范围和技术内容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不存在重复、矛盾等情况。修订后本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互协调,适应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四、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五、标准中尚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今后随着本次修订未纳入的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获得成功应用,应在标准再次修订时纳入相关新技术。此外,本次修订时相关技术要求在考虑先进的同时也兼顾了普适,随着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新技术、新设备和施工工艺等的进一步成功应用,标准再次修订时应注意相关技术要求的提高。六、标准实施建议建议本标准通过审查后尽快批准,使其在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规划、设计、建设、运行阶段尽快发挥作用。七、其他说明事项无。

附表新旧条文对照表修编条文及内容原规范内容修订原因(条文说明)巡视检查修编内容对比表4.1.5特别巡视检查应在坝区遇连续监视。4.1.5特别巡视检查应在坝区遇他影响大坝安全运用的特殊情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连续监视。增加了检测、探测工作4.2.3——4放水时洞内声音是否正常;穿坝涵管有无堵塞、裂缝,与周围土体接触面有无接触渗漏以及由渗漏引起的坝体塌陷等现象。原4 放水时洞内声音是否正常。4.2.3穿坝涵管是一种常见的输水、泄水建筑物,由于穿坝涵管一般由砌石或者混凝土组成,是一种刚性建筑物,与土石坝的结构组成有很大差异,所以坝体——涵管接触面在库水位的作用下,常常会发生接触冲刷破坏,导致坝体漏水、坝坡下游浸水、周围土地盐碱化等。因此,对于穿坝涵管的巡视检查不容忽视。4.2.7监测设施检查项目应包括:水雨情及工程安全监测仪器设施、传输线缆、通信设施、防雷和保护设施、供电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新增。4.2.7施及其通讯和配套设施的正常尤其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进行预警预报,可以进行加密观测和帮助管理人员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4.2.8其他基础设施检查项目应包括:与大坝安全有关的供电系交通与应急设施是否损坏,工作是否正常。新增。4.2.8在水库大坝失事的案例急设施进行巡视检查非常必要。4.3.1——2结构内部、水下部位或坝基可采用开挖探坑(槽)、探井、钻孔取样或孔内电视、向孔内注水试验、投放化学试剂、潜水员探摸或水下电视、水下摄影或录像等方法检查、检测和监测。大坝表面、边坡、洞室、管线等可采用无人机或巡检机器人检查。对库底淤积、岸坡崩塌堆积体等可采用水下多波束等设备检查。或巡检机器人对大坝表面、边坡、洞室、管线等进行检查。附录D在检查部位中增加了“坝体的蚁穴虫洞”、“监测设施”、“近坝岸坡及枢纽区工程边坡的库区水面”、“其他基础设施”等新增土石坝坝体的蚁穴虫洞、库区水面是否有漩涡等也是土石坝现场检查的重要内容,本次予以补充。监测设施、其他基础设施是根据相关条文内容的修改对现场检查表格做出的补充。环境量章节对比情况5.1.1环境量监测内容包括水位、项目。7.1.1环境量监测内容包积及下游冲刷等项目。增加了气压,坝区大气气压年变幅在2~3kPa及以上时,水压力计的温的顺序。5.1.2站观测资料。7.1.2施工期水位、降水增加了气温,“应宜用”表述不清,改为“可采用”5.1.3环境量监测项目建设应与相结合。无新增,避免重复安装,减少投资5.2.12水位观测可采用水尺、遥测水位计等。水尺安装高程应通过测量放样确定,允许偏差≤1cm。遥测水位计安装后应以实际水位为基准测定其初始值,并在水位变动过程中及时校准,测读运行偏差≤2cm。水尺和水位计应每年汛前检查,相应安装高程每年应校测1次。7.2.12观测设备可采用水尺、水位计,有条件时可设遥测水位计或自计水位计,水尺的延伸测读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水尺零点高程每年应校测1次,怀疑水尺零点高程有变化时应及时校测。水位计应每年汛前检验。增加了安装的技术要求和测读精度5.2.4 2固定垂线应在正常蓄水位以下1m处、1/2水深处和接近库底处各布设1个测点。死水位以上相邻测点间距不宜超过10m,1/2水深处以上测点宜适当加密。7.2.4 2固定测点应设在正常蓄水位以下1m处。固定垂线上至少应在水面以下20cm处、1/2水深处和接近水库底处布设3个测点。固定断面上至少设3条垂线。增加了死水位的限制,新的叙述更简练5.2.4 4库水温测读至0.1℃,每日定时测读。新增规范了库水温测读精度和频次5.3.3新增新增气压监测内容5.4.2 1水下部分宜采用GNSS法或交会法平面定位,用测杆、测深锤、回声测深仪测深。水上部分可采用常规测量或三维激光扫描等方法。7.4.2 1水下部分宜采用GPS法或交会法定位,用测杆、测深锤或回声测深仪测深。水上部分可采用普通测量方法增加了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5.4.2 3坝前(及库区)泥沙淤积和下游冲刷应定期观测,对淤积、冲刷变化严重的工程,应增加测次。7.4.2 3有条件时,可利用遥感照片分析水库淤积。新增了泥沙淤积定期观测5.5.11在坚固建筑物前缘水体中,自水面至最大结冰厚度以下10cm~15cm处,每20cm~40cm设置一支压力传感器和一支温度计。7.5.11结冰前,可在坚固建筑物前缘水体中,自水面至最大结冰厚度以下10~15cm处,每10~15cm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并在附近相同深度处,设置一个温度计同时进行观测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外观尺寸,将仪器间隔增加至20cm~40cm。5.6.1水尺、水位计、库水温、气温、气压、雨量计等永久观测仪器设施安装埋设后应及时填写安装埋设考证表,考证表内容主要有:工程名称、设计编号、单元工程编码、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仪器出厂参数、安装部位、安装前后测值读数、安装日期、安装埋设示意图以及有关单位责任人签字签证等,见附录L.2.1~L.2.6。7.6.1水尺、水位计、库水温、气温、气压、雨量计等永久观测仪器设施安装埋设后应及时填写安装埋设考证表,考证表内容主要有:工程名称、设计编号、单元工程编码、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仪器出厂参数、安装部位、安装前后测值读数、安装日期、安装埋设示意图以及有关单位责任人签字签证等。增加了考证表附录。回声测深仪或水下摄影测深。水上部分可采用普通测量方法或无人机搭载激光扫描仪等;用GPS法或交会法定位,通测量方法;扫描仪等先进技术手段。5.4.2 4坝前(及库区)泥沙淤积冲刷变化严重的工程,应增加测次。新增次的内容6.1.1变形,4.1.1防渗体变形,界面、接(裂)缝和脱空变形,变形”6.1.2变形监测所用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宜与工程原有测量控制系统相一致,也可建立独立测量控制系统,4.1.2表面变形监测用的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应与设计、施工和运行诸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相一致,应与设计、施工和运行诸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相一致宜与工程原有测量控制系统相一致,也可建立独立测量控制系统6.1.3坝体及近坝岸坡表面监测点,其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监测点位中误差相对于临近基准点、工作基点应不大于±3mm;溢洪道及进水口塔架表面监测点,其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监测点位中误差相对于临近基准点、工作基点应不大于±2mm。4.1.3坝体及近坝岸坡表面监测点,其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监测精度相对于临近工作基点应不大于±3mm。溢洪道及进水口塔架混凝土结构表面变形测点平面及高程观测精度要求6.1.4-2表面变形监测基准点应设在地质条件良好、基础稳固、能长久保存的位置,工作基点可布设在靠近工程区、基础相对稳定、方便监测的位置,各类监测点应与监测结构物牢固结合。4.1.4-2表面变形监测基准点应设在不受工程影响的稳定区域,工作基点可布设在工程相对稳定位置,各类监测点应与坝体或岸坡牢固结合。6.1.4-3内部变形监测采用的沉降管、测斜管和多点位移计、柔性测斜仪等监测设备,4.1.4-3内部变形监测采用的沉降管、测斜管和多点位移计等线性测量设备增加柔性测斜仪6.1.4-4表面变形监测宜实现自动化监测新增明确自动化系统实施的必要性6.2.1-1表面变形应建立变形监测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分为水平位移监测网及垂直位移监测网,可将水平、垂直位移监测联合建立三维网。变形控制网应能覆盖需要监测区域。新增网、精密导线等建网方式,4.2.2-2-1)可采用三角网、GPS网、精密导线等建网方式“GPS网”调整为“GNSS网”6.2.1-2-2)根据监测网的组网方式,基准点数量不宜少于3个,工作基点数量及分布应满足对变形测点监测控制的需求;4.2.2-2-2)基准点及工作基点点位要求已在6.1.4-2(原4.1.2-4)中明确,此处不再赘述6.2.1-2-3)依据拟定的监测方法,对基准点、工作基点及其他网点组成的水平位移监测网,按构成图形进行精度估计和可靠性、灵敏度指标分析,确定监测网观测方案。水库蓄水对岸坡变形影响较小的中低坝可仅布设工作基点网,工作基点网起算点应位于稳定部位;4.2.2-2-3依据拟定的监测方法,对基准点、工作基点及其他网点组成的水平位移监测网,按构成图形进行精度估计和可靠性、灵敏度指标分析,确定监测网监测方案。增加水库蓄水对岸坡变形影响较小的中低坝不需设置基准点相关内容6.2.1-2-6)~7)新增明确“低坝水平位移监测基准可使用控制网或倒垂线结合基点观测墩作为基准而不需要建立控制网”等相关内容;明确“器人自动化监测宜利用倒垂线或GNSS对测站点、后视点坐标进行实时修正”等相关内容6.2.1-2-8)使用三角形网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观测时,观测等级不应低于二等新增明确三角形网观测精度等级依据水准基准点和水准工作基点位置拟定垂直位移监测网监测路线及网形,通过精度估计,确定水准测量的仪器设备及施测等级,最弱水准工作基点相对于邻近水准基准点的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2mm;4.2.2-3-3)依据水准基点和水准工作基点位置拟定垂直位移监测网监测路线及图形,通过精度估计,确定水准测量的仪器设备及施测等级,要求最弱水准工作基点相对于邻近水准基点的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2mm。将“水准基点”明确为“水准基准点”,基点分为基准点及工作基点两个等级,将原规范本条“水准基点”明确为“水准基准点”比较合适6.2.1-3-4)~5)新增明确中低坝垂直位移监测等级4.2.2-根据《规范编制要求》,规范中不得出现“一般、大概、可能、或许”等不确定性描述,本条将“一般”完善为“宜”可布设2~5个监测横断面,每个横断面设置的测点类型及数量根据水工建筑物结构确定。4.3.2-1一般可设2~3个监测横断面,每个横断面设置的垂线及测点数量由布置方式而定。去掉“一般”不确定表述;考虑到特大型工程,将原“2~3个监测横断面”调整为“2~5个监测横断面”;“每个横断面设置的垂线及测点数量由布置方式而定”调整为“每个横断面设置的测点类型及数量根据水工建筑物结构确定”6.2.4-1防渗体变形监测内容包括4.4.1防渗体变形监测内容包括混凝土面板变形、防渗墙挠度变形以及坝体心墙的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坝体斜墙可参照执行。删除“坝体斜墙可参照执行。”6.2.5新增土石坝工程一般均涉及溢编增加相关变形监测设计内容6.2.6-3-3)面板与垫层间易发生脱空部位,应布设面板脱空监测点。4.5.2-2-3)面板与垫层间易发生脱空部位,应布设测点进行面板脱空监测,监测内容应包括面板与垫层间的法向位移(脱开、闭合),以及向坝下的切向位移。删除监测内容相关表述6.3.1-1水平位移监测网点应按设计要求实地放样,4.2.3-1监测网点应按设计坐标进行实地放样,将“监测网点”明确为“水平位移监测网点”,因为垂直位移监测网精度受位置影响较小;考虑部分控制网点可能仅有位置描述,而不提供坐标,将“按设计坐标进行实地放样”调整为“按设计要求实地放样”6.3.1-5位于土基上的监测网点其底座埋入土层深度应不小于1.5m,且应深入至最大冻土深度以下0.5m位置,4.2.3-5位于土基上的监测网点其底座埋入土层深度不应小于1.5m,在冰冻区应深入至冰冻线以下位置,根据国标要求明确监测网点底座深入最大冻土深度6.3.1-6GNSS基准站上部对空条件良好,高度角15°以上范围无障碍物遮挡,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信号干扰源(如高压线、无线电发射站、电视台、微波站等),且附近无GNSS信号反射物。新增明确GNSS观测基准选点点基本要求6.3.1-8活动觇牌法观测视准线监测墩对中基座中心与视准线的距离偏差不大于20mm;4.2.3-7视准线监测墩对中基座中心与视准线的距离偏差不大于20mm;“视准线监测墩对中基座中心”调整为“活动觇牌法观测视准线监测墩对中基座中心”,原规范此处应为特指“活动觇牌法观测”,因小角度法观测在下文有专门描述6.3.1-9、10新增明确高寒地区GNSS观测天线保护罩可能存在冰雪覆盖现象时的处置办法;提供InSAR进行库区滑坡体监测方法6.3.2-1坝基通常采用钻孔埋设。应定期采用几何水准法复核沉降管管口高程。4.3.3-1但在坝基仅允许钻孔埋设。考虑坝基截渗墙可能使用开挖施工,可在开挖回填时埋设测斜管、沉降环(板),故将“坝基仅允许钻孔埋设”;明确定期复核沉降管管口高程6.3.2-2水平分层布置方式宜采用水管式沉降仪和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组合埋设,4.3.3-2水平分层布置方式宜采用干簧管式沉降仪和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组合埋设,;若单独布设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未布置水管式沉降仪),其引张钢丝与水平线上倾量应为预估沉降量的一半。干簧管时沉降仪已基本不用,原规范“干簧管时沉降仪”调整为“水管式沉降仪”;删除“若单独布设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未布置水管式沉降仪),其引张钢丝与水平线上倾量应为预估沉降量的一半”6.3.2-4坝基垂直位移监测,可采用坝基沉降计、多点位移计等。坝基沉降计、多点位移计通常采用钻孔埋设。坝基钻孔完成后,首先将锚头、传递钢杆等下入孔内,4.3.3-4坝基垂直位移监测,也可采用坝基沉降计,该仪器由位移计与传递钢杆组成,通常采用钻孔埋设。坝基钻孔完成后,首先将传递钢杆下入孔内,增加多点位移计进行坝基垂直位移监测6.3.2-5坝体(基)内部变形监测可采用柔性测斜仪或固定式测斜仪。柔性测斜仪或固定式测斜仪垂向布置可进行坝体(基)水平位移监测,水平布置可进行坝体(基)垂直位移监测。柔性测斜仪垂向布置时宜安装在测斜管内。4.3.3-3必要时,可采用水平固定式测斜仪监测坝体的垂直位移。增加柔性测斜仪进行坝体内部变形监测,明确固定测斜仪进行水平位移监测6.3.3-2面板挠度可采用斜向固定式测斜仪、梁式测斜仪(倾角计)或柔性测斜仪监测,固定式测斜仪、梁式测斜仪(倾角计)测点间距宜不大于3~5m。4.4.3-2面板挠度可采用斜向固定式测斜仪或电平器监测。电平器调整为“梁式测斜仪”,增加柔性测斜仪6.3.3-2-2)梁式测斜仪(倾角计)安装。宜加工固定支架将梁式测斜仪(倾角计)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面板钢筋上,电缆宜沿面板钢筋上引至坝顶。2)电平器安装。首先在混凝土面板浇筑过程中预埋电缆,并引至坝顶。面板浇筑完成后将电平器预固定在面板上,然后调整传感器的倾角使其置于水平状态。要求仪器支撑板与混凝土面板连接稳固,并加罩保护。电平器安装调整为梁式测斜仪安装6.3.3-2-3)柔性测斜仪安装。垂直向安装时首先应进行管道预埋,后将仪器下入管内,并将仪器外部空隙回填沙砾料人工捣实。新增增加柔性测斜仪安装方法6.3.3-3混凝土防渗墙挠度变形可采用测斜仪(滑动式或固定式)或柔性测斜仪监测。3混凝土防渗墙挠度变形可采用测斜仪(滑动式或固定式)监测。增加柔性测斜仪6.3.3-4粘土心墙水平位移可采用测斜仪(滑动式、固定式)或柔性测斜仪监测,垂直位移可采用电磁式沉降仪监测。测斜管及沉降环可结合埋设,以便在一个测点同时测定水平和垂直位移。测斜管和沉降环(板)宜随坝体心墙填筑埋设,安装埋设要求参照6.3.2条1款。4粘土(沥青)心墙水平位移可采用测斜仪(滑动式或固定式)监测,垂直位移可采用电磁式或干簧管式沉降仪监测。测斜管及沉降环可结合埋设,以便在一个测点同时测定水平和垂直位移。测斜管和沉降环(板)可随坝体心墙填筑埋设,也可钻孔埋设,增加柔性测斜仪进行粘土心墙水平位移监测;考虑沥青心墙内无法安装仪器,删除沥青心墙;删除粘土心墙内使用干簧管式沉降仪进行垂直位移监测内容6.3.3-5沥青心墙压缩量可采用位移计(测缝计)竖向安装监测。新增增加沥青心墙压缩量监测仪器6.3.4溢洪道及进水口塔架变形监测仪器设施及其安装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新增增加溢洪道及进水口塔架变形监测仪器设施及其安装埋设相关内容6.3.5-2对于接(裂)缝位移方向明确部位,可采用表面测(裂)缝计监测,4.5.3-2对于接(裂)缝位移方向明确部位,可采用单向杆式位移计(测缝计)监测,将“单向杆式位移计(测缝计)”明确为“表面测(裂)缝计”6.3.5-4溢洪道及进口塔架混凝土结构缝宜采用埋入式测缝计或表面测(裂)缝计进行监测,廊道内接缝可采用表面测(裂)缝计或三向测缝计监测。新增增加溢洪道及进口塔架混凝土结构缝监测仪器设备6.3.5-6沥青心墙与填筑料、岸坡相对变形宜采用位错计监测。新增增加沥青心墙相关界面监测仪器设备6.3.6-2内部水平位移采用测斜仪(滑动式、固定式或柔性),其测斜管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对于滑动面很深,可采用固定式或柔性测斜仪,滑动面上、下附近均应设置测点。4.6.3-2内部水平位移采用测斜仪(滑动式或固定式),其测斜管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对于滑动面很深,可采用固定式测斜仪,测头可安装在滑动面上、下附近。增加柔性测斜仪进行近坝岸坡内部水平位移监测6.3.6-5必要时可采用地基InSAR监测边坡变形。4.6.3-5有条件时,可采用地形微变远程监测雷达系统施测,以连续获得整个边坡实时变形图形。明确地基InSAR监测边坡变形6.3.7-3采用地面三维扫描方式监测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应根据洞室形态布设参考点,新增明确利用地面三维扫描技术进行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监测6.4.1-1水平位移监测可采用视准线、前方交会、极坐标、GNSS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4.2.4-1水平位移监测可采用视准线法、前方交会法、极坐标法和GPS法进行,“GPS”调整为“GNSS”,增加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6.4.1-2垂直位移监测可采用GNSS、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4.2.4-2垂直位移监测可采用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增加GNSS方法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6.4.1-3测站与测点距离小于150m时,可使用极坐标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此时宜选择一个或多个基点作为校核点。新增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明确极坐标法适用条件6.4.1-4测站与测点间距大于800m时,宜使用GNSS进行水平位移监测。GNSS基站数应不少于2座。GNSS观测高程满足精度要求时,可实现三维变形测量。新增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测站与测点间距大于800m时不宜适用前方交会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结合目前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应用,GNSS可满足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明确长距离时使用GNSS进行水平位移监测6.4.1-5原始监测数据应及时检查、整理,剔除粗差。三角形网平差计算可依据具体情况采用经典平差、秩亏平差和拟稳平差进行数据处理。平差后应对监测成果统计检验,评定成果精度。4.2.4-3原始监测数据应及时检查、整理,剔除粗差。监测网平差计算可依据具体情况采用经典平差、将原规范“监测网”明确为“三角形网”,删除了三角形网平差定权的要求。6.4.2-1-3)测斜管安装至坝顶后,与测斜管顶部保护装置一体应设置水平位移测点,以水平位移测点为基准计算坝体内部位移。新增明确测斜管顶部设置水平位移测点6.4.2-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应符合下列要求:新增明确不同水平位移监测方法下基准选取6.4.2-3-3)水平固定式测斜仪、柔性测斜仪,采用测读仪测读2次,取其平均值;4.3.4-3)水平固定式测斜仪,由专用测读仪从固定端开始逐点测读,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仪器要求。考虑观测习惯不同,不对观测方式作具体要求;新规范中明确观测次数6.4.2-3-4)坝基沉降计,采用读数仪测读2次,取其平均值;4.3.4-4)坝基沉降计,采用与位移计配套的读数仪进行测读,其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仪器要求。新规范中明确观测次数6.4.2-3-5)底部未入基岩的沉降管观测,施工期应利用全站仪或几何水准观测的沉降管管口高程计算内部沉降量,沉降管安装完成后利用管口水准测点沉降变化量结合管内测值进行坝体内部垂直位移监测。新增给出底部未入基岩的沉降管观测及数据处理方法6.4.2-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应符合下列要求:新增明确不同垂直位移监测方法下基准选取6.4.3-2采用固定式测斜仪、柔性测斜仪监测,可用专用测读仪逐点测读,并同时测温。4.4.4-2采用固定式测斜仪监测,可用专用测读仪逐点测读,并同时测温,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仪器要求。增加柔性测斜仪6.4.3-3采用梁式倾斜仪(倾角计)监测,4.4.4-3采用电平器监测,“电平器”调整为“梁式倾斜仪”6.4.3-4采用测斜仪、柔性测斜仪和沉降仪监测混凝土防渗墙、粘土(沥青)心墙水平位移(挠度)和垂直位移,4.4.4-4采用测斜仪和沉降仪监测混凝土防渗墙、粘土(沥青)心墙水平位移(挠度)、垂直位移,增加“柔性测斜仪”6.4.4溢洪道及进水口塔架监测方法与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新增增加溢洪道及进水口塔架监测方法与要求6.4.6-3滑坡体位移监测可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InSAR,库区滑坡隐患的早期识别和普查可采用星载InSAR方式,重点区域滑坡变形监测可采用地基InSAR方式;新增增加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InSAR进行滑坡体位移监测6.4.7-5地下洞室变形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新增增加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地下洞室变形监测E.1.2-1新增明确三角网法的规定E.1.2-5修订修订GNSS监测的相关内容E.1.2-5-3)接收机应支持北斗、GPS、GLONASS、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测距码、载波相位观测值、卫星广播星历数据观测能力。GNSS接收机标称精度不应大于(3mm+D×10-6);GNSS接收机标称精度不应大于(3mm+D×10-6);C.1.4-2-1)GPS接收机可采用双频或单频,其标称精度不应大于(3mm+D×10-6)。增加对多种星座接收和多种观测值信号接收能力的规定。E.1.2-5-3)GNSS接收机天线的水准器应严格居中,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正北,天线高应换算为天线相位中心到标志面(点)的垂直距离。安装后应详细记录量取的位置及方式。天线高应在天线参考面互成120度的三个位置量取,三个位置取平均数作为一次天线高数据,读数和平均数精确至1mm。C.1.4-2-2)原2)GPS接收机天线的水准器应严格居中,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正北,天线相位中心高度应量取2次,两次较差不应大于1mm。“GPS”调整为“GNSS”;明确天线高数据量取E.1.2-5-5)新增明确GNSS监测数据处理的有关规定E.1.2-6-3)使用的水准仪标称精度应满足二等及以上等级水准监测要求C.1.5-1-3)使用的水准仪标称精度应满足三等水准及以上等级水准监测要求去掉三等水准,因其难以满足变形监测高程观测要求E.1.2-6-4)各等级水准监测的技术指标及限差按GB/T12897相应规定执行C.1.5-1-4)各等级水准监测的技术指标及限差按GB/T12897和GB/T12898相应规定执行去掉三等水准规范,原因同上条E.1.2-7-5)受大气折光、气流等影响,三角高程测量法进行高程观测宜对向观测,取均值作为观测高差。监测时应测量温度、气压,测量或计算时加入相应改正。C.1.5-2-5)宜采用双测站监测,监测时应测量温度、气压,计算时加入相应改正。三角高程使用对向观测能有效消除大气折光影响,较双测站观测精度高。E.1.2-7-6)跨越大面积水域受水蒸气影响,垂直角观测精度差,不宜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新增明确不适合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条件E.1.2-8新增明确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的相关规定E.1.2-9新增明确采用InSAR方法的相关规定渗流监测新旧条文对比7.1.1渗流监测内容包括坝体渗透压力、坝基渗流压力、渗流量及水质分析渗流监测内容包括渗流压力、渗流量及水质分析。与压力(应力)有关的孔隙水压力监测见6.2。考虑土石坝渗流特性及与相关监测规范术语一致性。将渗流压力改为渗透压力。7.2.1坝体渗透压力监测内容包括坝体监测断面渗流压力分布和浸润线位置的确定。监测布置应根据坝型、坝高、填筑材料、防渗结构、渗流场分布特征、可能渗透破坏模式确定。有观测廊道时,宜结合廊道布设。坝体渗流压力监测内容包括坝体监测断面渗流压力分布和浸润线位置的确定。增加了监测布置原则7.2.2~7.2.4针对均质坝、心墙坝、斜墙坝、面板坝特点,分别细化完善了各类土石坝坝体监测布置规定监测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坝体监测横断面宜选在最大坝高处、合龙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坝段、坝体与穿坝建筑物接触部位、已建大坝渗流异常部位等,一般不应少于3个监测断面。2监测横断面上的测线布置,应根据坝型结构、断面大小和渗流场特征布设,不宜少于3条监测线。1)均质坝的上游坝肩、下游排水体前缘各1条,其间部位至少1条。2)斜墙(或面板)坝的斜墙下游侧底部、排水体前缘和其间部位各1条。3)宽塑性心墙坝,心墙体内可设l~2条,心墙下游侧和排水体前缘各1条。窄塑性、刚性心墙坝或防渗墙,心墙体外上下游侧各1条,排水体前缘1条,必要时可在心墙体轴线处设1条。土石坝常见有均质坝、心墙坝、斜墙坝和面板堆石坝,每种坝型坝体渗流监测布设原则不同,故按不同坝型坝体分别进行了细化规定。7.2.52)层状透水坝基,宜沿监测横断面在各强透水层中的中下游段和渗流出口附近布置渗透压力监测点,测点数不宜少于3个,不同层间监测设施应进行隔水处理。有减压井(或减压沟)等坝基排水设施,在其上下游侧和井间布设适量测点。3)岩石坝基,坝基有贯穿上下游的断层、破碎带、软弱带、岩溶等不利地质条件时,应沿其走向在与坝体坝基的接触面、截渗墙(槽)的上下游侧布置测点。4)坝基为深厚覆盖层,宜在防渗墙上、下游侧不同高程设置测点。5)坝基与混凝土建筑物接触面应设置测点,并宜沿接触面不同高程布置测点。6)对坝基埋管(涵),应在管(涵)身与坝体和地基的接触面布置测点。7)对坝基地质条件复杂部位的防渗帷幕,应在帷幕后布置测点。2)层状透水坝基,宜在强透水层中布置测点,位置宜在横断面的中下游段和渗流出口附近。当有减压井(或减压沟)等坝基排水设施时,还需在其上下游侧和井间布设适量测点。3)岩石坝基,当有贯穿上下游的断层、破碎带或其它透水带时,应沿其走向,在与坝体的接触面、截渗墙(槽)的上下游侧、或深层所需监视的部位布置2~3个测点。针对坝基不同地质条件,提出了监测设计规定。7.2.75坝基透水层深厚、渗流水位低于地面时,有条件时在不影响下游坝趾安全情况下,可在近坝趾部位设截渗墙测量渗流量。坝基透水层深厚、渗流水位低于地面时,有条件时在不影响下游坝趾安全情况下,可在近坝趾部位设截渗墙测量渗流量。也可通过在坝下游河床中布设渗流压力测点计算出渗透坡降和渗流量。当透水层深厚、渗流水位低于地面时,可在坝下游河床中设渗流压力监测设施,通过监测渗流压力计算出渗透坡降和渗流量。对坝基透水层深厚、渗透水位低于地面时,通过监测渗流压力计算出渗流量,难以准确计算出实际渗流量。在下游近坝趾部位设截渗墙观测渗流量可以更准确的进行渗流量观测。7.2.10地下洞室渗流监测布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地下洞室渗流监测内容包括外水压力、进出水口基础扬压力和渗流量监测。2洞室外水压力测点宜布设在洞顶、洞底、洞侧衬砌与围岩界面处。3隧洞进、出水口建筑物、泄洪洞出口消力池等结构宜进行基底扬压力监测,测点布置应根据结构型式、轮廓线形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4封堵体应进行渗透压力监测,宜布设在封堵体与衬砌混凝土结构间。5在渗水处或设排水孔处宜分区、分段集中监测渗流量。地下洞室渗流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洞室外水压力、围岩渗流压力和渗漏量监测。监测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洞室外水压力测点宜在洞顶、洞侧衬砌外与围岩界面处布设。2在渗水处或设排水孔处宜按分区、分段原则集中进行渗流量监测。部分高土石坝建筑物含有地下洞身室,隧洞进、出水口建筑物、泄洪洞出口消力池以及封堵体宜进行监测。7.2.11溢洪道渗流监测布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溢洪道渗流监测包括绕渗、基底扬压力、渗流量监测。2对独立布置的溢洪道,可在两侧布置绕渗监测;对紧靠坝体的溢洪道,应结合大坝绕坝渗流统筹布置。3基底扬压力监测可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以及基础处理措施布置。沿流向至少布置1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布置不少于3个测点。4溢洪道排水系统宜分区布置量水堰,进行渗流量监测。新增按本标准体系,增加了溢洪道渗流监测内容7.3.21坝体上游侧、建筑物结合部位或接触面、不适宜钻孔的部位(如铺盖、斜墙底部和堆石体、溢洪道底板等)、渗透系数小于10-4cm/s的土体和防渗墙等,宜采用渗压计,其量程应与测点实际可能承受的压力相适应。2近坝岸坡、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10-4cm/s的土体、渗透压力变幅小的部位、坝体下游侧、监测防渗体裂缝等,宜采用测压管,也可采用渗压计。3坝基、绕坝渗流等采用测压管监测渗流压力,宜在测压管内同时安装渗压计。1)作用水头大于20m的坝、渗透系数小于10-4cm/s的土体、监测不稳定渗流过程以及不适宜埋设测压管的部位(如铺盖或斜墙底部、接触面等),宜采用孔隙水压力计,其量程应与测点实际可能承受的压力相适应。2)作用水头小于20m的坝、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10-4cm/s的土体、渗压力变幅小的部位、监视防渗体裂缝等,宜采用测压管或孔隙水压力计。渗压计与测压管适用条件主要与周围岩土体的渗透性有关,与作用水头关系不大,故取消了作用水头适用条件。7.3.35)测压管埋设完成后,应进行灵敏度试验,试验方法见附录F.1。2渗压计及其安装埋设应符合以下规定:施工期坝体及坝基表面渗压计可采用坑槽法安装埋设。运行期坝体及坝基渗压计应采用钻孔安装埋设。3需灌浆处理的坝体及坝基、闸基础,监测设施应在灌浆处理后安装。4测压管透水段和回填反滤料的长度不宜小于1.0m。5测压管回填材料应与周围岩土体渗流特性相适应。岩体较完整部位测压管可直接利用钻孔,孔口应设管口保护装置。新增7.4.12当在开敞式渗流监测设施(如测压管等)中安装渗压计监测水位时,宜同时监测记录坝址气压,以便进行气压修正。应定期人工观测测压管水位,并与渗压计换算水位进行比对。当在开敞式渗流监测设施(如测压管等)中安装水压力计监测水位时,有条件时宜同时监测记录坝址气压,以便进行气压修正。开敞式测压管内安装渗压计进行自动化观测时,为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应定期对测压管水位与渗压计换算水位进行人工比对规定。7.4.25渗流水的水质分析包括渗流水的物理性质、PH值和化学成分分析等。当对坝体或坝基渗流水进行水质分析时,宜同时取库水水样对比分析。渗流水的水质分析,可根据需要进行全分析或简分析,但一般仅限于简分析。水质分析项目及取样要求,可参照有关专业规定进行。当对坝体或坝基渗流水进行水质分析时,宜同时取库水水样做相同项目的分析,以便对比。土石坝渗流水的水质分析主要是查明渗流水来源,监测实践中基本未见水质全分析案例,故取消了水质全分析规定自动化系统新旧条文对比10.1.1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应遵循结构简单、先进可靠的原则,系统、稳定、维护方便,易于升级改造,并满足运行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10.1.2监测自动化系统应考虑工程施工、蓄水和运行的要求总体设计、统一规划、及早实施。8.1.1需要进行高频次监测或监测点所在部位的环境不允许、人工监测难以胜任的监测项目,以及需要实施现代化管理的工程,应实施自动化监测。8.1.2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应为“实用,可靠、先进、经济”,仪器设备在满足准确度的前提下,系统结构力求简单、维护方便、易于升级改造。修订自动化系统建设原则10.1.410.1.510.1.6无新增监测系统集成相关要求10.2.1无新增监测自动化系统构建方式10.2.2监测站、监测管理站和监测管理中心站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监测站宜设置在监测仪器相对集中,交通、照5明、通风较好且无强电磁干扰的部位。监测站应具备稳定可靠的供电,应有良好的接地。引入监测站的监测仪器线缆存在雷电感应风险时应设置专用防雷保护器。监测站设置在露天或可能受到水淋的地方时,应采取防护措施。2监测管理站宜布置在工作环境较好的建筑物内。监测管理站应配备采集计算机、数据采集软件,宜配备监测信息管理软件,可根据需要配备打印机、网络设备、不间断电源、净化电源以及防雷设备等必要的外部设备。3监测管理中心站宜布置在工程管理部门办公场所,应配备监测信息管理软件管理计算机、打印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不间断电源等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控制室或计算机房的规定。8.3.3监测站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监测采集站应选择交通、照明、通风较好且无干扰的部位,并具备一定的工作空间和稳定可靠的电源。监测采集站不得设置在具有较强电磁干扰设备附近,并应有良好的接地和适当防设施施。2监测管理站应满足室内设备正常运行的环境要求,配备计算机和打印机、系统设备、不间断电源、净化电源及防雷设备等。同时配置监测管理软件和网络通信软件,应能对整个监测自动化系统的采集进行设置和管理。补充监测站、监测管理站、监测中心站技术要求10.2.3通信网络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系统通信可采用有线、无线等方式,误码率不应大于10-4。有线通信网络,宜采用总线结构,可采用星形、环形结构。2监测站之间、监测站与监测管理站之间的通信宜采用以太网光纤传输,也可采用RS-485、4G等其他通信方式。监测管理站与监测管理中心站之间的网络通信,应采用光纤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3监测管理中心站宜具备同监测自动化系统以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连接通讯的接口,通讯接口宜采用光纤局域网或广域网。4通信线路布设时应考虑预防雷电感应对系统可能的影响,应做好防护接地。8.3.4数据通讯应符合以下规定:1现场数据通信应包括监测采集仪站之间和监测采集站与监测管理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应根据实际需求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实用经济、维护方便的通信方式。2系统通信可采用光纤、双绞线、无线通讯等方式,误码率应不大于10-4。3通信线路布设时应考虑防雷电感应对系统可能的影响,应做好线缆的防护接地。完善系统通信技术要求10.2.4无补充系统电源设计技术要求10.2.5无补充系统可靠性设计技术要求10.3.2数据采集装置基本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0巡测时间:小于20min^11存储容量:不小于1000测次存储数据容量;15通信接口:支持符合国际标准的通用通信电气接口,具备RS-232、RS-485、CANbus、以太网中的至少两种通信接口。可选择3/4/5G、Lora、NB-iot、蓝牙、WIFI等其他无线通信接口。应开放设备通信协议规约。8.2.2数据采集装置基本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0巡测时间:小于30min11存储容量:不小于5015可支持GSM、GPRS等其他通信方式。应提供软件接口(如控件、函数库、动态链库等)或开放通用通信协议规约。提高设备性能要求,满足工程应用10.3.310.3.4无补充外观变形自动化监测设备技术要求10.4.1无补充外观变形监测自动化软件相关技术要求10.4.2无补充监测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要求10.4.3无补充监测管理中心站软件技术要求10.5.1自动化系统安装时,应对系统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并做好详细记录。8.4.1自动化系统安装时,应对系统仪器设备进行检验、试验、参数标定,并做好详细记录。修订安装技术要求10.5.4无补充调试技术要求10.5.6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应提交系统安装调试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自动化系统组成及配置,以及系统测试情况等信息。8.4.7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应提交系统安装调试报告。完善调试报告技术要求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新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