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中的法理_第1页
感受生活中的法理_第2页
感受生活中的法理_第3页
感受生活中的法理_第4页
感受生活中的法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受“生活中的法理

——硕士争论生的视角

吉林高校2022级法理学硕士赵畅

自去年九月入学以来,我参与了2022—2022学年里中心举办的9次"生活中的法理"

论坛,每一次都受益匪浅。我参与的第一期是争论"李昌奎案"——第90期——当时对

这个数字没有概念。但是在今日看到"生活中的法理"第100期座谈会的录音整理,尤其

是有幸看到老师们对这十年"生活中的法理"的回顾,才体会到面对已经走过十年、共计

达100期的非正式却常规化的论坛活动,在中心老师们眼中,这背后不起眼的数字的份量。

诚然,相比于张文显教授、姚建宗教授作为论坛的创立者、相对于法理中心诸位老师

作为"生活中的法理”论坛的组织者、亲历者而言,我对"生活中的法理”的熟悉和理解

必定是肤浅和不成体系的。但是,既然正如杜宴林教授在第100期座谈会上所说,"生活

中的法理"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公平沟通,我想,对这10年的回顾,虽然更需要老师们

整体反思,但同时也不排斥作为论坛新人"点缀”式的感想吧!下面,我就仅以这一年来

我的相关体会和感受为主——从一名硕士争论生的视角——来看"生活中的法理"赐予我

的关心。在最终,并从我个人的角度,为我们的论坛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长期坚持“生活中的法理”

我参与的九次论坛全都取自生活中的大事,其中既有"李昌奎案(90期八"网络谣

言(94期)'、"物业纠纷(98期y等社会热点大事、同时又包括"《婚姻法》解释三(92

期八"人权与精神卫生法草案(93期丫、"刑诉法修改(95期等社会广泛关注的立法

新闻,可以说,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这给我造成的第一个冲击(或感受)就是我们法理

学不仅仅是形而上学式的纯理论研讨,她同时也完全可以用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同时,我们"生活中的法理"并不是临时举办,而是一个坚持了10年,已经制度化

为每月一次的非正式却常规化的论坛活动。这就需要我们回答一个问题:即我们为什么需

要长期坚持并连续将“生活中的法理"办下去。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越深化,就越

能接近张文显教授创办该论坛的初衷。下面我将就这一年来的所感所思,尝试着回答该问

题。

在我自己有限的阅读中,张老师早年的著作《法学基本范畴争论》可以说是用"权利

本位"理论来建构中国法理学体系的杰出尝试。

<!--[if!supportFootnotes]-->[l]<!--[endif]-->在同一时期,张老师还有大量的西方法

哲学争论论文,并先后出版了两本对我们我国当代西方法哲学争论具有范式意义的著作。

<!-[if!supportFootnotes]-->[2]<!--[endif]-->我个人认为,就张老师早期最重要的这

两项争论来说,其法哲学意义上的争论要明显重于详细理论的应用。当然,以学科建制、

理论架构为主的法哲学争论在我们我国当代法理学建设初期必需要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只

有在理论架构搭建完善的基础上,我们法理学才能在学科平台的基础上去分析和争论问题。

上世纪80年月伊始,中国法理学学科在沈宗灵先生等两代学者的辛勤努力下,基本搭建

起来。<!--[if!supportFootnotes]-->[3]<!--[endif]-->但是在规律上说,学科架构搭建

完成之后,就会引发出以下几个我们必需要认真思索和回答的问题。

首先是理论的详细应用问题,亦即我们的法理学能否有效回应代中国社会变迁、尤其

是转型期中国重大的社会治理变迁问题。法理学不仅仅是形而上学,其也有很强的实践性。

这一点在中国尤其如此,法理学在欧美港台都是小众学科,但是在中国大陆争论群体却很

浩大,就是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理论问题需要法理学来解答。就我的理解,中国社会

转型的一个大方向就是从传统"人治"社会走向现代“法治"社会。对这一宏大问题,当

然可以从多角度多学科来进行争论。但是任何部门法意义上的争论只能触及问题的一方面,

而政治哲学与政策科学的相关争论则简洁忽视对法律的争论本身,只有法理学这一学科平

台才能对这一“大转型"赐予整体上的争论和回应。此外,当代中国的学科建制深受苏联

影响,社会科学诸学科都基本形成"总论一分论"的二元结构。

<!--[if!supportFootnotes]-->[4]<!--[endif]-->相较于注意实践的英美学术传统而言,

我们更重视总论的架构与指导作用,因而此二元结构内在的打算了总论在争论中要占据相

当比重。而法理学自然被认定为法学学科的总论部分。法理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学

科,且转型中国的社会实际又为其供应了大展宏图的平台。这就造成了我们当代中国的法

理学剧烈的实践指向特征,且争论人员颇多。

其次,中国能否产生自己的法理学原创理论?学科建立初期必需汲取其他我国和历史

上的相关理论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法理学是西方诸法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

主义经典法学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各主要法理学流派——的"混搭"。其理论话语与论证模

式都来自于西方。当代中国法理学缺少自己的原创理论。

第三,中国历史文化以及当下处在转型期的特殊性,造成了既有的西方理论在中国现

实面前解释力不足,无力有效回应代中国的现实与转型。这对当代中国法理学来说,既是

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我们能够在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中去检视西方理论的内在逆境;

挑战在于,为了回应代中国问题,我们需要有我们自己的法理学理论。

当然以上三个问题太过宏大,且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习得。但是我想,这应是当代中

国法理学学者们或系统或间或会思索的问题之一。

!supportFootnotes]-->[5]<!--[endif]-->对于本文而言,我们只有将"生活中的

法理”论坛放在这一大背景下进行思索,我们才能真正回答我们法理中心为什么需要长期

坚持"生活中的法理"。

"生活中的法理"的首要目的还是教学,但却是一种有特色的教学模式。首先,在形

式上,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讲授一笔记式"教学,而是一种综合了小班争论与学术沙

龙特色的论坛式教学。其次,在实质上,她既不是传统的法哲学演绎教学、也不是纯粹的

法社会学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而是有着剧烈实践指向意义的理论教学。

!supportFo。tn。tes]—>⑹<!Tendif]—>由于我在下文要就其形式意义进行分

析,这里我仅分析其作为理论教学在实质意义上的作用。第一,她能直接考察同学对理论

的把握状况。现实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简单性在于人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学科

视角、不同的政治立场等)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是针锋相对的结论。但就学术论坛而

言,同学必需运用学术理论去论证自己的想法。因此,这就要求同学必需对理论进行甄别

与运用。作为“论坛”活动,她又能在相互之间的争论、争论中准时地考察出同学对理论

的把握状况。这是最基本的层面。其次,假如我们真正能够做到从现实(材料)中去寻求

理论上的解释,而不是运用我们把握的理论去裁切现实(材料),那么,论坛在更高的层次

上就能成为反思、批判我们既有理论——其实就是西方法学理论——的平台。我们将有可

能发觉西方理论在解释中国现实问题中的不足,或者制造性地转化对西方理论的解释,而

这,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法理学原创理论的起点。我个人认为,我们同学们在争论时就基本

层面而言是胜利的,但是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尚没有力量反思我们运用的理论本身,这

可能是"生活中的法理"下一步要改进的重点吧。

其次,由于老师们也参与其中,所谓教学相长,我认为"生活中的法理"对我们中心

老师的学术争论能起到促进作用。部门法哲学与新兴权利争论是我们法理中心'在21世纪

头十年里重要的两项学术成果。<!--[if!supportFootnotes]-->[7]<!--[endif]—>就我参

与的这9次论坛而言,其内容一方面涉及司法理论、婚姻家庭法、著作权法、刑事诉讼法

等部门法,另一方面又涵盖了网络时代的自由、社会福利、动物权利等新兴权利。假如我

们想要言之有理,我们就不仅要把握法理学的相关理论,还要涉足部门法及其他学科的相

关理论一我们必需拓展视野,争取能在整全的意义上争论问题。当然,部门法哲学与新

兴权利这两大重要争论成果需要我们法理中心学术团队辛勤的劳作,但就我们每次"生活

中法理"争论的问题与这两大争论的相关性而言,肯定对老师们的理论争论有促进作用。

当代中国法理学需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需要超越对西方诸理论的简洁移植正越来

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在此背景下,"生活中的法理”的前瞻性就凸现出来。她即是理论的、

又是实践的,是两者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方式。"由生活揭示法理,由法理透视生活"不仅仅

是一句口号,其更是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高度抽象。第一,这体现了法学争论范式的转

化,即从一种理论性的争论回归到生活实践,对理论进行详细化地研讨。其次,争论中国

的“问题意识”特别明显。比如我们研讨“网络谣言”问题,我们不仅仅是一般性的争论

”言论自由及其限度"问题,我们还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放入其中,"中国"成为"生活中

的法理"每次争论中都不用明言的背景。第三,将"生活"与"法理"相互联系,既是对

"生活”的学术理论提升,同时"生活”也成为检验法理最重要的标准。

当然,以上仅仅是就我个人这一年来的体会所感,也是对张老师当时举办"生活中的

法理”论坛之初衷的个体解读,因此,我的解答只能是该论题的冰山之一角。但是我想,

趁着100期的回顾与展望,结合当下中国法理学争论的新课题与新使命,我们可能更需要

"爬坡式"地去体会、制造性地去解读当年张老师组织策划该论坛之动议的目的。由于只

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论坛办得更好,即在中国法理学的进展中能够担当更大的使命。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或许这就是"生活中的法理"论坛的"旧邦新命”吧!

二、我们在“生活中的法理“中能学习到什么?

在上文中,我从宏观角度和老师教学、争论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为什么需要、并且要长

期坚持这一论坛。下面,我将从微观角度,来详细谈谈“生活中的法理“赐予我一作为

一名T殳的硕士争论生——的关心。

首先,最直接的关心是告知我们法理学"有用"。并不是只有学问产权和民法学者才能

争论网络谣言问题(94期),我们法理学人可能在详细的著作权与侵权法法律规范方面比

不上知产和民法学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言论自由及其限度"的角度动身去熟悉"网

络时代的谣言”问题。相对于知产和民法学者部门法意义上的争论,我认为,在法理中心

老师指导下的部门法哲学意义上的研讨应是更深入刻的。由于部门法的争论必需建立在既

成的相关制度(法律法律规范等)基础上,其争论的重点必定是"实证主义式的"解释相

关法律法律规范,但我们法理学的争论却是建立在对相关制度(法律法律规范等)的反思

基础上的。就"网络时代的谣言"问题,任何法律法律规范其实都是对"言论自由及其限

度”这一元问题的回应。只有在法理学的视角上,我们才能精确、并且能够将争论

的重点放在对这一元问题的争论与论证上——究竟很难想象一位知产律师不认真思索相关

法律规范应怎样解释,而去思索该法律规范是否合理。

其次,"生活中的法理"还能检验我们对理论的把握状况,这一点,我在上文已经详述。

第三,"生活中法理"还是"思索、写作与演讲的综合训练",这一点在我们论坛的形

式要求上有很好体现。虽然是非正式论坛,但是制度化要求每次论坛都有主报告人和主评

议人,然后是自由发言,最终由组织老师总结发言。我们研一和博一的同学每人至少都要

担当一次主报告或主评议人。

就我自己做主报告的第92期研讨"《婚姻法》解释三"而言,虽然老师已经给出了问

题的方向,但是我首先必需细致阅读材料,找出材料的关键点,提出问题并比照老师提示

的问题。由于现实中的材料特别驳杂,这一化繁为简的过程就是思索的过程。拿老师提示

的问题与我自己提出的问题相互比照,又能区分出自己思索的限度和不足。其次,我需要

对关键点进行解释,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且,考虑到老师的提示,当我所想

与老师所思不全都的时候,我需要更深入化地思索这不全都的缘由在哪里。就我个人阅历

来说,这一步最难,由于理论的选择与甄别对我们硕士生来说难以把握,究竟我把握的理

论既窄又浅。第三,之后是写作一假如你也参与过我们的论坛,你会发觉——这一步不

仅仅训练了写作力量,而且是对自己之前思索结果的再检讨。最终,在论坛的正式争论中,

我需要在规定时间里完整地表述,这又是修辞学的训练。

我认为“从思索到演讲"的综合性学术训练应是我们法学同学的必修课。我们将来做

了法官或律师,面对庞杂的卷宗,如何快速找到案件的争点?我们将来进入政府工作,如

何快速的起草一份立法文件、抑或为领导起草一份发言稿?我们将来进入企业,批阅合同

如何能快速地查出问题所在?不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正式场合的交际肯定少不了……

在我上述列举的我们法学毕业生的主要工作中,其所要求的素养与专业力量与我们在"生

活中的法理"得到训练的素养与专业力量是全都的。

这一点,作为一名完整参与了一年论坛活动的我来说,是有感受的。在我参与的前两

期中,我基本上不会思索、不知道怎么运用理论解释现实,也不大听得懂老师的最终总结。

但是研一下学期的几次论坛,可能由于我把握理论有限的缘由,我的解释是肤浅的,但是

我开头能够独立的找出材料的关键问题所在,并能够运用我把握的理论去试着解释,并且

能快速的成文和叙述。我认为这就是进步,至少是争论方法的渐渐把握,理论是硬功夫,

但是争论方法,却是我们短期内能够较为快速把握的。

三、对“生活中的法理”的几点建议

从我上文对"生活中的法理”论坛的分析,假如想要让论坛取得特别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每次研讨的质量就成为关键所在,我的建议也将围绕这一问题绽开。

首先,我们论坛一般是在一周前挂出海报,这意味着只有一周的时间用来预备,同时

考虑到我们研一学年基本上周一到周五都有课,再加上同样是每月一次的"学而思”读书

小组,因此我们用来预备的时间并不多。其实,想要能有效的检验我们对理论的把握状况、

想要快速的获得"从思索到演讲"的综合素养,不在于参与多少次论坛,而在于每一期能

够事先投入多少时间预备。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能否将"生活中的法理"与"学而思"

读书小组合并成一门专业必修课,并同时在研一两学期各削减一门既有必修课(挪到研二

上学期),保持每学期三至四门课。以保障我们有充分的时间预备每一次论坛。

其次,想要提高每一次论坛的质量,我认为我们每一位参与的同学都要有这样的问题

意识:我们肯定要在现实(材料)中发掘法理问题,而不是运用我们把握的理论去裁切现

实(材料I由于只有通过这种“从下而上”的研讨方式,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将"生活"

与"法理"相互联系,才有可能真正的落实我们论坛的初衷。假如习惯于用理论裁切现实,

那么我们的思维力量并不能得到提高,我们(尤其是同学)将停留在我们对理论的既有把

握水平上。这样既不能深化对理论的熟悉,也不能真正地看清现实。更重要的是,假如这

一思维成为定式,那么随着论坛的一次次进行,中国将一步步成为西方理论的注脚。当然,

做到这一点很难,因此我的其次个建议是每次论坛的总结中,老师能否依据主报告人依据

的主要理论,特殊的强调该理论的局限与现实问题的简单性,从而让参与论坛的同学能始

终保持对我们所运用理论的反思态度。

第三,每次论坛中,老师的分析明显好于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其实主要不在于老师对

材料把握的更充分,而在于老师把握的理论比我们深化。由于理论的原因,同样的材料在

不同的人眼中,将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因此,就实质而言,想要提高每次论坛的质量,关

键还是在于对理论的把握。但这一点恰恰是"生活中的法理"所不能供应的,我们只能在

论坛之外学习理论。因此,我的第三个建议是,能否加强"生活中的法理"与我们课程、

尤其是"学而思”读书小组的联系。就如我在前文所举的“网络谣言"为例,它既属于"言

论自由及其限度"的法理学问题、同时又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相关。因此,想要很好地

对该问题进行学术争论,其前提是对相关法理学与美国宪法学说有肯定的把握。因此,假

如之前一期的"学而思”读书小组中能带领我们深化阅读相关理论著作,我们的争论将能

更深入化。当然,这样也简洁造成问题,就是很简洁用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作为标准去解

释现实,因此又需要结合我的其次点建议,在论坛中详细检讨我们所运用的理论。

<!—[ifIsupportFootnotes]—>[8]<!--[endif]-->

以上三点是我个人对我们论坛提出的建议,或许显得很肤浅,但都是个人真实的体会

与感受。现在研二已经快要过去一半了,时间也越来越紧急,我也要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放在硕士论文的写作中。但我还是认为,肯定要好好地珍惜参与每次"生活中的法理"的

机会,在相互沟通中找寻学术创新的灵感。

<!—[ifisupportFootnotes]—>

<!—[endif]—>

!supportFootnotes]-->[l]<!--[endif]-->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争论》,

中国政法高校出版社1993年版。该论著后修订为《法哲学范畴争论》由中国政法高校出

版社2001年再版。

!supp。rtF。。tn。tes]—>⑵<!一[endif]—>张文显著:《当代西方法学思潮》,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争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006年再版。

!supportFootnotes]-->[3]<!--[endif]-->自民国以降中国法学学者代际之间

的划分与分析,参见许章润:《书生事业、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其志业

的一个学术史争论》,载于《清华法学》2004年第1期。另,我仅在许章润教授对五代法

学家代际之间划分的意义上引用,我同意其对代际之划分,但不同意他整体上认为民国时

期法学家水平更高的分析。

<!--[if!supportFootnotes]-->[4]<!--[endif]-->比如在高校的正式学位课中,”政治

学总论"、"哲学总论(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