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海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海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海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海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海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A.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B.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用焦炭和空气反应生成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电解熔融的氧化镁得镁D.制钛:用金属钠置换TiCl2、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对应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B.将干燥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分别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氯气与水反应一定产生具有漂白性的物质C.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NH3遇到HCl时反应生成NH4Cl晶体D.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最终变成红褐色此溶液中一定含有Fe2+A.AB.BC.CD.D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 B. C. D.4、在农业上常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来浸种,给种子消毒。该溶液中含有A.甲醇 B.甲醛 C.甲酸 D.乙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石油分馏、石油裂解都是化学反应B.煤经过气化、液化等化学变化可得到清洁燃料C.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棉花、羊毛、蚕丝、麻都由C、H、O元素构成6、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12C、13C、14C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D.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7、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每百吨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C.He和He是同种元素的两种原子 D.He和He的化学性质不同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氯化钠的电子式D.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9、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是(CH3)2C==O+HCN→(CH3)2C(OH)CN(CH3)2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90年代新的反应是:CH3C≡CH+CO+CH3OHCH2==C(CH3)COOCH3,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①原料无爆炸危险;②原料都是无毒物质;③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④对设备腐蚀性较小。正确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一定条件下,RO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F2+2OH-===RO+2F-+H2O,从而可知在RO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11、对已经达到平衡的下列体系,只改变一个条件,对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错误的是A.CaCO3(s)CaO(s)+CO2(g),减小CO2浓度,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B.4NH3(g)+5O2(g)4NO(g)+6H2O(g):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S-+H2OH3O+S2-,加水稀释,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H2(g)+I2(g)2HI(g):扩大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12、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含氧有机物是()①硝基苯②苯③溴苯④植物油⑤乙醇⑥乙酸乙酯⑦乙酸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④⑥ D.②④⑥13、下列有关防止或减少酸雨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对燃煤及燃煤烟气进行脱硫B.推广天然气、甲醇等作为汽车的燃料C.对含SO2、NO2的废气处理后再排空D.人工收集大气雷电产生的氮的氧化物14、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B.a=0.3C.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1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盐是A.Na2O2 B.NaOH C.MgCl2 D.Na2SO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C是E的邻族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且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甲、乙、丙、丁是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其中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物质组成甲乙丙丁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A和C1:1B和A1:4D和E1:3B和E1:4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D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甲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BC2、BC和乙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重mg,则BC2与乙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5)有200mLMgCl2和丙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1,c(Cl-)=1.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18、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A与C、B与D同主族,C的离子和B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E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可用于漂白和消毒,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2)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为___________;(3)由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4)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单质E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19、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①Y管中_____________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集打开K2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Ⅰ.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元素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甲同学在连接好仪器后,加入药品之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首先关闭_____,将导管伸入烧杯液面以下,再_____,如果C中______,则说明________(2)要证明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在A中加________溶液,B中加____溶液,C中加________溶液,将观察到C中__________的现象.但老师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三者非金属性强弱,请用文字叙述理由_______。(3)为避免上述问题,应在B、C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____(选填下列字母:A.浓盐酸B.浓NaOH溶液C.饱和Na2C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改进后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Ⅱ.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图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1)请写出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2)A中棉花颜色变_______,则说明非金属性Cl>Br;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3)丙同学利用此实验证明卤素单质氧化性:Cl2>Br2>I2,你认为合理吗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21、(I)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abcx已知白磷的燃烧热ΔH=-dkJ/mol,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所示,则上表中x=______(用含有a、b、c、d的代数式表示)。(II)分别取40mL的0.50mol/L盐酸与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3)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4)如下图所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原因是_______;反应需要测量温度,每次测量温度后都必须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5)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已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6)假定该学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实验中改用100mL0.5mol/L盐酸跟10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冶炼的方法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解答。详解:A.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NaCl:2NaCl2Na+Cl2↑,而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2NaCl+2H2O2NaOH+H2↑+Cl2↑,得不到钠,故A错误;B.工业制铁是用CO还原铁矿石:3CO+Fe2O32Fe+3CO2,故B正确;C.氧化镁熔点高,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Mg+Cl2↑,故C错误;D.钠能与水反应,工业制钛: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TiCl4+2MgTi+2MgCl2,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工业制法,掌握钠、铁、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来说,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法;较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等用热还原法;不活泼金属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2、A【解析】CO32-、HCO3-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含有CO32-,故A错误;水不能使红布条褪色,将干燥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红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湿润的红色布褪色,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故B正确;浓盐酸、浓氨水都有挥发性,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NH3遇到HCl时反应生成NH4Cl,产生大量白烟,故C正确;Fe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故D正确。3、D【解析】

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甲烷,结合有关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详解】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甲烷,由于Cl2被消耗,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但氯代甲烷是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D。【点睛】明确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的关键,本题取自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验,难度不大,体现了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4、B【解析】

甲醛的水溶液是福尔马林,答案选B。5、B【解析】A.石油分馏与物质的沸点有关,为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石油裂解都是化学反应,故A错误;B.煤气化生成CO和氢气、液化生成甲醇,均为化学变化可得到清洁燃料,故B正确;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是高分子,而人造纤维、合成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羊毛、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含N元素,而棉花、麻都由C、H、O元素构成,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物的组成、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煤和石油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6、D【解析】

A.12C、13C、14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则这三个原子互为同位素,选项A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B正确;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之一,所以二者是不同的物质,由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酸性很弱,不会形成酸雨,选项D错误;答案选D。7、C【解析】

A.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故A错误;B.He中子数=3-2=1,故B错误;C.He和H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同种元素的两种原子,故C正确;D.同种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He和He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的两种原子,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故选C。8、D【解析】

A.苯的分子式为C6H6,与题意不符,A错误;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题意不符,B错误;C.氯化钠的电子式,与题意不符,C错误;D.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符合题意,D正确;答案为D。9、B【解析】

①CH3C≡CH、CO都是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即有爆炸危险,①错误;②HCN、CO为有毒物质,②错误;③新法只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③正确;④旧法中使用的H2SO4、HCN等对设备有腐蚀作用,而新法中没用酸,故新法对设备腐蚀性较小,④正确,答案选B。10、B【解析】

根据等号两端电荷守恒可知,n==1,所以R的化合价是+5价,答案选B。【点睛】化学计算时一般都遵循几个守恒关系,即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的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等。11、C【解析】

A.CaCO3(s)CaO(s)+CO2(g),减小CO2浓度,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正向移动,故A正确;B.反应4NH3(g)+5O2(g)4NO(g)+6H2O(g)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反应HS-+H2OH3O+S2-是水解反应,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反应H2(g)+I2(g)2HI(g)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扩大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故选C。【点睛】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判断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否变化这一点是关键,难度不大。12、C【解析】

根据有机物分子中必须含有氧元素将甲苯、溴苯排除掉;根据密度与水的密度关系:硝基苯、溴苯密度比水大,而苯、植物油、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密度都比水小,就可以将硝基苯、溴苯排除掉,最后根据水溶性得出正确结论。【详解】甲苯、苯和溴苯不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含氧有机物的要求,排除掉,硝基苯、溴苯密度比水大,不满足比水轻的要求,应该排除掉,剩余的有机物含有:④植物油、⑤乙醇、⑥乙酸乙酯、⑦乙酸,由于⑤乙醇、⑦乙酸能够溶于水,不满足难溶于水的要求,应该排除掉,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组成、密度、水溶性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将有机物密度与水的密度大小作比较归纳,硝基苯、溴苯密度比水大,烷烃、烯烃、炔烃及芳香烃、植物油、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密度比水小;有机物的溶解性比较:烃、卤代烃、高级脂肪烃等难溶于水,低级醇、醛、羧酸等易溶于水。13、D【解析】分析: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的能源等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点睛:A.对燃煤及燃煤烟气进行脱硫,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所以能减少酸雨的形成,A正确;B.推广天然气、甲醇等作为汽车的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所以能减少酸雨的形成,B正确;C.对含SO2、NO2的废气处理后再排空,能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排放,所以能减少酸雨的形成,C正确;D.人工收集大气雷电产生的氮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浓度较低,收集成本较高,不现实,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污染及治理,明确酸雨形成的原因是解本题关键,从源头上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从而减少酸雨的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4、B【解析】

向NaOH和Na2CO3混合配成的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先发生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氢氧化钠反应完毕后再发生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HCl+Na2CO3=NaHCO3+NaCl,最后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并结合图象分析解答。【详解】A.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NaOH+HCl=NaCl+H2O,继续滴加时,盐酸与Na2CO3首先发生反应: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则在0-a范围内发生反应为:NaOH+HCl=NaCl+H2O、HCl+Na2CO3=NaHCO3+NaCl,故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从a点开始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该过程中消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为0.01mol,则消耗0.1mol•L-1稀盐酸的体积分别为=0.1L,所以a=0.4-0.1=0.3,故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ab段发生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C错误;D.根据碳元素守恒,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01mol,b点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4L=0.04mol,则a点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4mol-0.01=0.03mol,根据反应HCl+Na2CO3=NaHCO3+NaCl可知,0.01mol碳酸钠消耗0.01mol氯化氢生成碳酸氢钠,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0.01mol=0.02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mol∶0.01mol=2∶1,故D错误;故选B。【点睛】明确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可以分为两步:HCl+Na2CO3=NaHCO3+NaCl,然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为D,要注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判断。15、A【解析】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所以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B.反应需要引发时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则放热反应可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才能发生,故B错误;C.化学反应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吸热反应的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的总能量,故C错误;D.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16、D【解析】

A.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但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盐,选项A错误;B.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但属于碱不属于盐,选项B错误;C.MgCl2属于盐,但氯化镁中只含离子键,选项C错误;D.Na2SO4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硫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且Na2SO4属于盐,选项D正确。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第三周期第VIIA族2Al+2NaOH+2H2O=2NaAlO2+3H2↑1:180mL【解析】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氢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则B碳元素,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且D的原子序数大于B,同D为铝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则E为氯元素,C是E的邻族元素,即为第Ⅵ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介于B、D之间,则C为氧元素,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根据表格中各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可知,甲为双氧水,乙为甲烷,丙为氯化铝,丁为四氯化碳,据此进行答题。【详解】(1)E为氯元素,原子序数为17,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2)把铝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3)甲为双氧水,双氧水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故答案为:;(4)由2CO2+2Na2O2═2Na2CO3+O2可知,固体增重为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由2Na2O2+2H2O=4NaOH+O2,可知固体增重为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系列反应后CO2、CO、CH4混合气体中所有元素均被吸收,故原混合物中CO2与CH4相对于CO、H2混合,则CO2与CH4的体积之比为1:1,故答案为:1:1;(5)有200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1,c(Cl-)=1.3mol•L-1,则c(Al3+)=0.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此时Al3+要生成AlO2-,需要NaOH

物质的量为0.3×0.2×4+0.2×0.2×2mol=0.32mol,所以NaOH溶液的体积为0.32mol4mol/L=0.08L=80

mL,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应用,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元素为解题的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本题的难点为(4),要注意根据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判断出固体质量的变化本质。18、PH3Na+[:H]-NH4Cl离子键、共价键第三周期ⅤA族Cl2+H2O=H++Cl-+HClO【解析】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该化合物为NH3,则A为H元素、B为N元素;A和C同族,C的原子序数大于氮元素,故C为Na元素;B和D同族,则D为P元素;E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可用于漂白和消毒,E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Na元素,D为P元素,E为Cl元素。(1)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分别为NH3、PH3、HCl,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N>P,故热稳定性最差的是PH3,故答案为:PH3;(2)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为NaH,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H]-,故答案为:Na+[:H]-;(3)A和B形成NH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为HCl,二者反应生成NH4Cl,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其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NH4Cl;离子键、共价键;(4)D为P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ⅤA族,E为Cl元素,单质E为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ⅤA族;Cl2+H2O=H++Cl-+HClO。19、A(或B)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或BNH3·H2ONH3↑+H2O)d→c→f→e→i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3+6NO27N2+12H2O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解析】

(1)①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也可以选择装置B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H3·H2ONH3↑+H2O,故答案为A(或B);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或BNH3·H2ONH3↑+H2O);②实验室制备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根据反应8NH3+6NO27N2+12H2O以及装置恢复至室温后气态水凝聚可判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Z中NaOH溶液发生倒吸,故答案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8NH3+6NO27N2+12H2O;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20、分液漏斗活塞微热圆底烧瓶有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有一段液柱气密性良好HNO3Na2CO3Na2SiO3白色浑浊挥发出的硝酸可能和硅酸钠反应DSiO32-+CO2+H2O═H2SiO3↓+CO32-2MnO4-+16H++10Cl-=2Mn2++5Cl2↑+8H2O橙黄色NaCl和KCl不合理有多余的氯气,不能验证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律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第I部分根据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设计实验;第II部分是根据单质的氧化性设计实验。【详解】Ⅰ.甲同学设计了一次性完成元素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实验,则可以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进行设计,即酸性HNO3>H2SiO3>H2CO3。(1)在连接好仪器后,加入药品之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首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伸入烧杯液面以下,再微热圆底烧瓶,如果C中有气泡产生,冷却至室温有一段液柱,则说明气密性良好。(2)要证明氮、碳、硅非金属性强弱,在A中加HNO3溶液,B中加碳酸盐,可以是Na2CO3溶液,C中加可溶性的硅酸盐溶液,可以是Na2SiO3溶液,将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浑浊的现象,但该现象不足以证明三者非金属性强弱,因为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可能和硅酸钠反应。(3)为避免上述问题,应在B、C之间增加一个洗气装置,即盛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A.浓盐酸也有挥发性,也会干扰实验;B.浓NaOH溶液会吸收CO2;C.饱和Na2CO3溶液也会吸收CO2;D.饱和NaHCO3溶液能吸收挥发出的硝酸,且能生成CO2,故只能选D。改进后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32-+CO2+H2O═H2SiO3↓+CO32-。Ⅱ.丙同学设计了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是通过比较其单质的氧化性而设计了实验。首先用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备Cl2,然后Cl2分别与A、B、C三处的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反应。(1)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2)A中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r2,棉花颜色变为橙黄色,则说明非金属性Cl>Br;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r2、I2、NaCl和KCl,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Br2挥发为溴蒸气跑掉,I2升华碘蒸气跑掉,最后得到的物质是难挥发的NaCl和KCl。(3)丙同学利用此实验证明卤素单质氧化性:Cl2>Br2>I2,这是不合理的,原因是有多余的氯气,不能证明Br2与KI发生了反应,因此不能验证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点睛】实验设计要根据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进行,这也是评价实验方案的的依据。要注意实验的干扰因素,并且设计实验措施排除这些干扰因素,保障实验效果达到预期、实验结论合理。例如,本题的第II部分实验设计就不能得到预期的结论,即使最后的红纸不褪色,也不能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21、N2H4(l)+2H2O2(l)=N2(g)+4H2O(g)ΔH=-641.63kJ·mol-1x=(d+6a+5c-12b)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热量损失用水将温度计上的液体冲掉,并擦干温度计-51.8kJ/mol不相等相等【解析】分析:(I)(1)反应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根据0.4mol液态肼放出的热量,计算1mol液态肼放出的热量,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