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探索中华文明之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思维发展与提升: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所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2.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所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难点:理解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从而体会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法、讲析法、点拨法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梳理文意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由孔子导入课文。1、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浮于海”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2、催生孔子学院。3、在德国柏林的一座公园中,中德学者为孔子树立雕像。底座上用德文写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简介孔子生平、思想。1、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三、解题。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2、侍坐:陪长者闲坐: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四、自读思考:本文是以什么线索展开的?五、课文朗读。六、梳理线索。课文围绕“志”展开:问志---言志----评志。七、梳理文意,分析内容:问志词义:以,因为;乎,于;以,认为;则,就;治,了解;以,做。分析;(1)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性格:和蔼可亲、平易近人。(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3)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性格:循循善诱。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梳理文意,分析形象教学过程:一、分析课文:言志词义:率尔,轻率地样子;而,表修饰;乘,车辆;摄,夹;师旅,侵略的军队;因,接着;饥馑,饥荒比及,等到;方,道理;哂,讥笑。2.分析:(1)子路的志: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侧重强国(2)性格:有抱负,自信,却鲁莽、轻率。3、词义:方,方圆;如,或者;为,治理;如,至于;俟,等待。4、分析:(1)冉有的志: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侧重富民(2)性格;谨慎小心,谦虚退让.5、词义:如,或者;会,诸侯相会;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6、分析:(1)公西华的志: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侧重以礼治邦。(2)性格: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小结;子路:侧重强国冉有:侧重富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政治.7、词义:鼓,弹奏;希,通“稀”稀疏;舍,放下;而,表承接;作,起;撰,才能;何伤,何妨;莫,通“暮”者,语气助词;成,定;冠者,成年人;童子,少年;喟然,长叹的样子;与,赞成。8、分析:(1)曾晳的志: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春游图(2)性格:洒脱高雅,从容淡定。9、小结:孔子对弟子的态度。评志思考:

(1)、孔子为何“哂”子路?

(2)、孔子为何“与”点?2、分析文意:词义:为,治理;以,凭借;让,谦让;是故,因此;邦,国家;与,句末语气词;如,或者;唯,句首语气词;小,形作名,小事。3、解答:(1)为何“哂”子路?赞赏坦率发言,委婉批评其轻率鲁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2)为何“与”点?消极方面:不想做官,逍遥生活(隐士)“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积极方面:太平盛世的图景(治国),以礼治国四、思考:孔子的“志”是什么?“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五、总结: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思想。六、鉴赏人物。子路: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他十分谦虚。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曾晳:不讲从政,治理国家,而是刻画一个发生在祭坛的场景。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对此,我们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七:课后作业:背诵课文。板书设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问志言志:子路:侧重强国冉有:侧重富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评志:太平盛世的图景(治国),以礼治国教学反思:《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继续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孟子的为政思想。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能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2.孟子的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教学难点:本文一问一答紧紧相连,内容篇幅长,结构层次不是太容易。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法、讲析法、点拨法教学课时: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梳理文意教学过程:知人论世,再说“亚圣”孟子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他在政治上宣扬“仁政”“王道”,但始终不受重用。汉武帝时,孔孟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唐代,孔孟并称;元明时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2、《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解题。1、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扬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先后受到过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2、“王道”和“霸道”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学生自读1---20段,分组梳理文意。课文朗读。则王(wànɡ)乎觳(hú)觫(sù)褊(biǎn)小彼恶(wū)知之挟(xié)太山忖(cǔn)度(duó)便(pián)嬖(bì)莅(lì)中国商贾(ɡǔ)赴诉(sù)畜(xù)妻子放辟(pì)邪侈衣(yì)帛鸡豚(tún)狗彘(zhì)庠(xiánɡ)序孝悌(tì)胡龁(hé)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梳理文意教学过程:一、梳理文意:译文1、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孟子)说:“安养民众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译文2、(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这件事吗?”(齐宣王)说:“有这事。”重要实词:与:yǔ1、和,跟:与虎谋皮。2、给:赠与。与人方便。3、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4、赞许,吾与点也。与:yù参加。如:参与、与会。与:yú同"欤"。诸:众;许多。~位。~君。~侯。~子百家。“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社会(=之于)。有~(=之乎)?译文3:(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于心不忍。”(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换它。”译文4:(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因为吝啬钱财而用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就是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重要实词:译文5: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思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译文6:(孟子)说:“(假如)有人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尖端,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认可这话吗?”(齐宣王)说:“不相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功效达不到百姓身上,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保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做不到。”译文7:说:“(用胳膊)挟着泰山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越过北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属于为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敬爱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译文7:《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加到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有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功效却达不到百姓身上,却是什么原因呢?称了,才能知道轻重;量了,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总结:第一部分(1—20段):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继续梳理文意教学过程:梳理文意21----33段:译文1:“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臣下受到危害,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译文2:(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绚丽的颜色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使唤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您,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译文3:(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统治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译文4:(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些想要的东西,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会胜。”译文5:(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诉说。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小结:第二部分(21—33段):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梳理文意,34---35段译文1: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达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白地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孟子)说:“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产业却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遵守礼义,无所不为。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就加以处罚,这样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君主在位,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向上能赡养父母,向下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时能温饱,荒年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驱使他们向善,。所以老百姓很容易地跟着国君走。译文2: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向上不能赡养父母,向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不足以做到,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错过(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耽误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开导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小结:第三部分(34—35段):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归纳文言知识教学过程:一、虚词用法:乃(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我是根据我这个心理来办事情的,若(一)动词,像,好像。其若是,孰有御之。(二)用作代词。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3.至,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二、通假字:无以,则王乎然则废衅钟与王说为长者折枝刑于寡妻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盖亦反其本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是罔民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三、古今异义:吾何爱一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至于兄弟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从而刑之四、词类活用: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危士臣朝秦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乎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刑于寡妻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五、句式:是乃仁术也夫子之谓也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百姓之不见保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若是其甚与臣闻之(于)胡龁曰。将以(之)衅钟。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及(其)陷于罪。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何由知吾可也牛何之何以异夫子之谓也然则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王坐于堂上构怨于诸侯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树之以桑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讨论思考:课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在谈话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孟子极力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阐述了他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政治主张。孟子在阐述仁政思想的同时,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这幅社会蓝图是怎样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20段):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21—33段):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34—35段):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分层研读,学习论辩之道(一)第一部分论辩思路:第一层: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第二层: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第三层: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讨论: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第二部分论辩思路第一步: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第二步: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第三步: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当头棒喝,使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第四步: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第五步: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讨论: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第三部分论辩思路:仁政主张制民之恒产(物质方面)——使百姓有恒产,能饱身养家谨庠序之教(精神方面)——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讨论: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二、论辩艺术:因势利导和逐层推进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列举“霸道”的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三、演读课文,体会艺术特色:①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欲擒故纵的论辩技巧。②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刚柔相济的论辩风格。③善用譬喻的论辩手法。④句式多变的论辩语言。四、课文总结: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文章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思考: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当今时代还有什么意义吗?《齐桓晋文之事》篇承载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当今社会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比如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高人口素质,甚至包括反对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五、课后作业: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我们通常听到的说法是: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孟子的“仁政”究竟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的思想的呢?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完成此项研究性小课题,并形成一份研究报告。板书设计: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第一部分: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艺术特色:①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欲擒故纵的论辩技巧。②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刚柔相济的论辩风格。③善用譬喻的论辩手法。④句式多变的论辩语言。教学反思:《庖丁解牛》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体会人物形象。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文化传承与理解:发掘本文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领会文本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出为人处事、学习生活的道理。同时体会寓言的多义性。教学重点: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法、讲析法、点拨法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梳理文意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二、解释题意: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今天我们学习这篇寓言,可以得到一种有益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三、课文朗读四、整体感知(一)字音:庖丁(páo):一个叫丁的厨师。中音(zhóng):合乎音律。肯綮(qìng):筋骨结合的地方。恢恢(huī):宽绰的样子怵然(chù):警惕的样子。踌躇(chòuchú):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所踦(yǐ)砉然(xū)騞然(huō)大郤(xì)大窾(kuǎn)大軱(gū)謋然(huò)(二)通假字向——响(砉然响然。)盖——盍,何,怎样。(技盖至此乎?)善——缮,修治。文中指拭擦。(善刀而藏之。)(三)串讲课文1、第一段:(1)字词:1为,替。2中,合乎。3会,节奏。4所【名】1、处所;地方例:得无教我猎虫所耶道理;2、方法。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

【助】1、表示结构,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2、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例: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和介词“以”组成“所以”,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例:盏之所以距子者,吾不言。(用什么方法)——《墨子·公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诸葛亮《出师表》4、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例: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量】1、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如:有房两所【副】1、大约。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例:父去里所,复还。

从弟子女十人所。(2)译文:庖丁为文惠君宰牛。手所触及的地方,肩所倚着的地方,脚所踩到的地方,膝盖所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的)砉砉响声,进刀时(发出巨大的)騞騞的声响,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分析: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自如,发出轻快的皮骨相离的砉砉响声。当庖丁进刀的时候,听到的是更为响亮的哗啦啦的声音。这些富于节奏感受的声音非常美妙,和庖丁优美的动作相配合,就像奏乐,又像舞蹈,如同商汤乐舞《桑林》和尧时乐曲《经首》那样优美。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梳理文意教学过程:继续分析课文1、第二段善,好的译文:文惠君说:“啊!好极了!(你的)技艺怎么达到这种地步的呢?”分析:第二段紧接着写到了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文惠君对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产生了好奇心,引出下文从现象描述转入本质追索,从旁人的所见所感转入庖丁的个人体验。2、第三段(1)字词1、释,放下。2、方,正在。3、因,依照。4、更,换。5、族,一般。6、硎,磨刀石。7、至于,到了。8、委,卸落。9、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神遇,用精神接触;以精神去接触(牛)而不用眼睛去看10、良庖岁更刀,割也:判断句;岁,名词作状语,每年。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1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宽宽绰绰的,对于游进的刀刃来说一定是有很大余地的。12、视为(之)止,行为(之)迟:省略句,目光为它专注,动作为它迟缓。者的用法助词: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例: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2、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3、构成判断句式:者···也。例:亚父者,范增也。4、构成定语后置:之···者。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5、“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代词“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例: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乎的用法语气助词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若毒之乎?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舒缓语气,可不译。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助词7、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8、同“于”。例: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2)译文:庖丁放下刀回答道:“我所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我最初宰牛的时候,(眼睛)所看到的没有不是整头牛的;三年以后,(就)不曾看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是以精神去接触(牛)而不用眼睛去看,(我的)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我)依照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大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从没有碰撞过脉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筋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骨头。现在我的刀(已经用过)十九年了,所宰的牛有数千头了,而刀刃好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锋利)。牛的骨节之间有缝隙,而刀刃没有厚度;以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缝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对于游进的刀刃来说一定是有很大余地的!因此,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像刚磨出来的。即使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它难以下手,就谨慎地为之戒备,目光为之专注,动作为之迟缓。刀子微微一动,(牛已经)哗啦啦解体了,好像泥土一样卸落在地上。(这时我)提刀而立,为之张望四方,为之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分析:第三段是庖丁对文惠君的解答。庖丁首先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的境界,已经超过技术层面。接着庖丁讲了自己达于“道”境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所见无非牛者”;第二个阶段是“未尝见全牛”;第三个阶段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道”境的外在表现是“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道”境的内在本质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达于“道”境的方法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最后,庖丁讲到达于“道”境之后的谨慎态度。“每至于族”,他仍然会“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保持着警戒和惊惧之心,动作也是轻微而迟缓的。即使成功解牛之后,在满足的同时还要小心地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4、第四段译文: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懂得养生的道理了。”分析:这一段写文惠听了庖丁的一番话,领悟了养生的道理。二、总结课文思路: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第二段写文惠君对庖丁技艺高超的夸赞和好奇心。第三段写庖丁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的境界,以及自己达于“道”境的三个阶段。第四段写文惠听了庖丁的一番话,领悟了养生的道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形象及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揣摩形象1、庖丁解牛,在庄子的笔下,竟然成为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诵读第一段,体会其节奏感,按照“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眼光欣赏庄子对解牛所作的描写。揣摩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的动作和“砉然”“騞然”的声音,想一想,庖丁所达到的境界,仅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吗?参考答案:庖丁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騞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秩。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把庖丁解牛比喻成“《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简直是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而庖丁就像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他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一段描写极力渲染庖丁解牛的自然、和谐、优美,充满艺术气息。联系全文来看,庖丁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他熟知牛的自然生理结构,达到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层次,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庖丁的境界已经不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了。正如庖丁自己所言,这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技艺层面,达到“道”的境界了。作用:手、肩、足、膝四个部位的动作组成了一幅完整的解牛图,屠刀伸进皮肉里发出的声音没有不合上节拍的,可见庖丁的动作不仅熟练而且富有节奏,具有美感。作者通过对庖丁优美和谐的动作的刻画及悦耳的刀声的引人入胜的描写,使读者产生了急切了解其绝技如何取得的念头,这是行文的悬念感。同时,从结构上看,这个场面既形象地再现了庖丁技艺高超,又为下文文惠君的赞叹、质疑和庖丁的畅谈解牛之道做了自然的铺垫。2、结合课文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样一种情景。作者围绕“游刃有余”在第三段对动刀过程作了详细描写,令人相信庖丁解牛确实有“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的效果。找出这些描写文字,并用你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参考答案:描写“目无全牛”的文字为:“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目无全牛”描写的是这样一种情景: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描写“游刃有余”的文字为:“依乎天理,批大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游刃有余”描写的是庖丁的刀宽绰而有余地地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自由行进的情景。描写“踌躇满志”的文字为:“提到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踌躇满志”描写的是庖丁把难解之处成功解掉之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描写动刀过程的文字为:“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3、思考:庖丁是如何达到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1)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把“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2)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依乎天理。”“因其固然。”(3)谨慎小心,尊重规律;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从来不骄傲大意。——“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探究主题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庄子哲学呢?庄子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培育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可以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与活泼流动,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为一片,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和生活的苦难。2、庖丁说他“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所谓“养生之道”指什么?除了养生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普通意义的启示?参考答案:所谓“养生之道”是指,在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其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险恶的现实环境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小心谨慎,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启示:(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了解规律,掌握规律(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抓住本质,用心处事(3)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其自然,不强求(4)技经肯綮之未尝——避开锋芒,从长计议(5)以无厚入有间——以己之利攻彼之弊(6)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不莽撞,谨慎行事(7)善刀而藏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总结:庖下解牛之道给人的更具普通意义的启示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课文节选自《养生主》,主旨在于阐明保护、蓄养生命之主——精神,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节选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比喻社会的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还应该以藏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达到人之养生的目的。今天我们学习此文,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1、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2、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3、要热爱本职工作。4、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5、做事要循序渐进。……三、写作特色:1、善于通过场面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轚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通过这个场面写活了庖丁解牛的境界。他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騞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秩。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把庖丁解牛比喻成“《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简直是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而庖丁就像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他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一段连用了七个四字句,前四个句子写动作,后三个句子写音响,读起来也有音乐般的节奏感。又如:“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这几句通过神态描写把庖丁的形象勾勒出来。庖丁遇到难解之处,神情惊惧,目光集中,行为迟缓;成功解牛之后,提刀四顾,踌躇满志。庖丁先后的神态既有变化,又有对比,非常传神。文章的第一段只见境界不见人,而这几句则把庖丁的形象具体化了,使人过目不忘。2、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如庖丁论“道”,两次对比,解牛三个阶段,都是以生动具体的叙述吸引读者,良庖、族庖对比,也是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尤其讲到攻克难关时,写心理、目光、动作、成功后的喜悦,有声有色,显示巨大的艺术魅力,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文言知识归纳1.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1)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2)乎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表比较。)③依乎天理(相当于“于”,引进动作对象)④而况大軱乎!(表感叹语气,呢。)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3)然①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4)于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④虽然,每至于族(动词后缀。)2、古今异义天理:古义——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依乎天理。)今义——(1)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伦理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做“天理”。(2)天然的道理。(天理难容)固然:古义——本来的结构。(因其固然)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3、词类活用“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名次作状语,每年,每月。)4、特殊句式(1)“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2)“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5、成语解释庖丁解牛:比喻技术纯熟高妙,做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熟练的地步。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拓展:1、通过三篇文章的学习,你觉得《论语》《孟子》《庄子》在体例、语言、说理等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论语》辞约义丰,直接议论,语言平实简约而思想深邃。《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气势雄伟,感情激烈,论辩中善施机巧。《庄子》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汪洋恣肆的行文艺术: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结合庄子的其他文章可以看出,常以极度夸张的笔法,非常奇特的构思进行形象塑造和景物描写,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2、学了三篇文章,你认为儒家道家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他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孔子和孟子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儒家主张实行“仁”“仁政”“王道”。儒家追求入世,注重为人处事的学习和自我约束,讲求为君王效力,表现人自身的价值,理想社会是阶级分明,礼法严谨的状态。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谈话,四位弟子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志向,但孔子唯独“与点”,因为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比如《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问答,较系统地表达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所以孟子在文中特别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的画面。庄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孔孟很不相同。道家追求出世,思想消极避世,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道家理想的社会制度,治国者信奉清静无为的人生观,实行顺其自然。《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中,“因其固然”不仅仅只是解牛的经验,刃”“动刀甚微”等也不只是描写解牛的动作;它告诉我们,养生乃至治理国家,不能像族庖那样和世界死磕,也不能像良庖那样和困难纠缠,要像庖丁那样找准事物规律,抓住事物的关键,久练技艺,定会达到目无全牛之境界,也会游刃有余于天地间,方能踌躇满志。六、课后作业:下面一段文字是庄子《养生主》①的开头一小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吾生也有涯②,而知③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④,殆已⑤!已而为知者⑥,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⑦,为恶无近刑⑧,缘督以为经⑨,可以保身⑩,可以余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注释①养生主——养生的主要关键。一说,生主为一词,指人的精神,养生主即养护人的精神。②吾生也有涯——吾生,指人的生命。③知——知识。④以有涯随无涯——有涯,指上句所说生命,无涯,指知识。随,追求。⑤殆——危险,疲困。已,语气词。⑥已而为知者——已而,既然如此。为知,追求知识。⑦为善无近名——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⑧为恶无近刑——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⑨缘督以为经——缘,顺。督,中,此处指自然之道。经,常。⑩“可以保身”四句——保身者,保护生命,不受刑罚;全身者,保全天性,不戕害思想;养亲者,养护精神,尽年者,享受天然的寿命。译文: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养生的人)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作为处事的法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板书设计:庖丁解牛《庄子》直接描写:熟练动作美妙音响侧面描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下文)全牛道的阶段:未尝见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阐道外在表现:刀刃若新发于硎道的内在本质:游刃有余养生之道:避开矛盾主旨新义:不断积累经验掌握规律要小心谨慎教学反思:《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法、讲析法、点拨法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教学过程:一、介绍作品:1、我国古代史书有哪几种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历史事件,如《左传》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⑤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二、整体感知: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故事?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2、故事发生时秦、晋、郑三国的地理形势?战争形势?三、课文自读: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翻译全文,听录音跟读。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研读文本教学过程:一、第一层:1.齐读第一节。思考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2、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补充背景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抽查字词①晋军函陵省略了介词“于”;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译文:晋军驻扎在函陵。②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句,译文: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③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以其于晋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贰,数词动用;军,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译文: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5、补充:以:连词,因为于:介词,对于。状语后置。贰:动词,依附于二主。军:名词作动词,驻军。译文: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亲附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6、讨论:开篇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何作用?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二、第二层1、自由诵读第二节。思考写了什么事情?烛之武临危受命抽查字词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助词,不译。译文: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②无能为也已。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译文:不能做什么了。③是寡人之过也。是:这。“也”字表判断。译文:这是我的过错。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补充若:如果。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已:通假,通“矣”子:您,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是:指示代词,这。判断句。许:答应。译文: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必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啊。”晋文公说:“我不能早早用你,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4分析人物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②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③公曰:“……”许之。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郑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三、齐读课文,加深理解。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研读文本教学过程:第三层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抽查字词①敢以烦执事。译文: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②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③夫晋,何厌之有?译文: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④秦伯说,与郑人盟。译文: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补充缒:名词作动词。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既:已经。亡:使······灭亡。敢以(之)烦执事。鄙;边邑。名词作动词,把···作为边邑。焉:语气副词,表反问,为什么。陪:增加。以(之)为:把···作为···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共:通“供”,供给。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为:动词,给予。赐:恩惠。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焉:句末语气词,不译。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满足。封:疆界,名作动。把···当作疆界。阙:使动,使···减少。损害。图:考虑乃:副词,表顺承关系,于是。译文:深夜,用绳子拴着烛之武从城楼上放下来,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势力雄厚,您秦国的势力就削弱了。如果放弃围攻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他)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王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来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扬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讨论:1、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从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既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肆其西封

东封郑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像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2、说秦的结果是什么?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第四层1、自由诵读第四节。思考写了什么事情?晋师撤离抽查字词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译文: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②吾其还也。译文: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a.其真无马也?b.其真不知马也?③亦去之。译文: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b.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3、补充:微:如果没有。夫人;夫,语气词。因:凭借、依靠。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与:动词,结交。知:通“智”易:代替。其:语气副词。表商量。还是。译文: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小结: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四、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见课件)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五、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1.情节波澜起伏。2.伏笔和照应。3.详略得当。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情节: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智退秦师---晋师撤离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教学反思:《鸿门宴》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文中揭示的项羽的悲剧性格;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文化传承与理解:发掘本文的内涵,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从中领悟出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学重点: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法、讲析法、点拨法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教学过程:介绍作者作品:司马迁(约前14~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改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二、简介人物: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项羽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历史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三、背景材料(见课件展示)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楚汉相争”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这个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四、整体感知:(一)字词读音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阳间行(jiàn)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文中难读字有:飨(xiǎng)说(shuì)美姬(jī)鲰(zōu)生卮(zhī)酒有郤(xì)玉玦(jué)瞋(chēn)目目眦(zì)跽(jì)曰参乘(shèng)彘(zhì)肩不胜(shēng)刀俎(zǔ)课文朗读: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听录音跟读。(三)课文探究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梳理文意教学过程:一、梳理叙事思路: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也可说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宴前——交代鸿门宴的由来宴中——鸿门宴上的斗争宴后——会后余事二、梳理文意开端:无伤告密军:名作动,驻军与:介词,和于:引进对象,向。为:动词,做,担任之:音节衬字。飨:犒劳。是:这个(时候)范增献计于:引进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