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 (第三版) 课件 第十三章 国际税法_第1页
国际商法 (第三版) 课件 第十三章 国际税法_第2页
国际商法 (第三版) 课件 第十三章 国际税法_第3页
国际商法 (第三版) 课件 第十三章 国际税法_第4页
国际商法 (第三版) 课件 第十三章 国际税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国际税法了解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掌握税收管辖权掌握国际重复征税了解国际逃税的主要方式掌握我国企业税收法律制度一、国际税法的基本概念

国际税法是适用于调整在跨国征税对象(即跨国所得和跨国财产价值)上存在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适用范围: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税收分配关系。所谓国际税收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与纳税人相互间在跨国征税对象(即跨国所得和跨国财产价值)上产生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是有关国家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和它们各自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的统一体。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述二、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主体的特殊性国际税法主体具有特殊性是指:一方面,征税主体涉及两个以上国家,它们均有权对纳税人的跨国征税对象课税;另一方面,纳税主体是跨国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向两个国家负有纳税义务,存在双重征税的问题。

(二)客体的跨国性客体的跨国性是指:国际税收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跨国所得和跨国财产价值,通常是受两个国家税收管辖权支配。存在两个国家和跨国纳税人三方主体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二、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三)内容的特殊性

就国际税收关系的内容看,国际税收关系是国家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和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的融合体,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并非仅具有国内税收关系中强制、无偿的特点,还有对等互惠的内容。

1.国内法渊源——各国涉外税法2.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收协定以及其他国际税收条约、公约中与税收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国际税收惯例。(1)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例如OECD范本和UN范本《OECD协定范本》是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主要用于指导经合组织成员国签订相互间的税收协定;《UN协定范本》是指《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主要指导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处理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税收分配关系。(2)国际惯例它是国际习惯和国际通例的总称,世界通行的做法,在效力上是任意性和准强制性的混合,是在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不成文的法律规范。三、国际税法的渊源第二节税收管辖权一、税收管辖权概述(一)含义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进行征税的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内的体现。(二)理论原则1.属人原则属人原则(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是以纳税人的居住地或法律地位为征税依据,而当纳税人经常居住于不同国家、或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因各国法律规定的不同而不易确定时,行使属人原则的管辖权就比较困难。但为了维护本国的财权利益,保证本国的财政收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行使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第二节税收管辖权2.属地原则按国际惯例,在对跨国所得进行课税时,属地原则(地域管辖权)是以纳税人的所得来源地为征税依据。它处于优先征税的地位。(1)按属地原则征税地理范围较明确,一国对在本国境内发生的收入进行征税比较容易控制税源,征管较为简便易行。(2)在国际规范中,属地原则本身处于比属人原则优先的地位。因为跨国收入来自来源国,其所得税首先在本国征收,体现了对收入来源国主权的尊重。二、税收管辖权的分类(一)居民税收管辖权1.含义居民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纳税人与征税国存在着居民身份关系的法律事实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纳税人在这种税收管辖权下负担的是无限纳税义务,即征税国要对纳税人世界范围内的一切所得或财产价值征税。2.特征无限纳税义务,即纳税人就来源于居住国境内外的所得、存在于居住国境内外的财产都要向居住国纳税。二、税收管辖权的分类3.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1)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确认第一、住所标准第二、居所标准第三、居住时间标准(2)法人居民身份的确认第一、法人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第二、注册成立地标准第三、总机构所在地标准二、税收管辖权的分类(二)国籍(公民)税收管辖权1.含义:公民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依据纳税人与征税国之间存在国籍法律关系所主张的征税权。在这种税收管辖权下,凡具有征税国国籍的纳税人,不管其与征税国之间是否存在实际的经济或财产利益关系,征税国都要对其世界范围内的一切所得或财产价值征税。2.自然人国籍的取得(1)出生地主义(2)血统主义税收管辖权的分类(三)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1.概念:征税国基于作为征税对象的所得或财产系来源于或存在于本国境内的事实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在所得税法上称为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在财产税法上则称作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在这类税收管辖权下,纳税人承担的是有限的纳税义务,即他仅限于就来源于征税国境内的那部分所得或存在于征税国境内的那部分财产价值,向该征税国政府承担纳税义务。至于他在其居住国和其他国家境内的收入和财产,则不在该征税国的税收管辖权范围内。税收管辖权的分类2.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标准

(1)营业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标准

(2)劳务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标准

(3)投资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标准

(4)财产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标准第三节国际重复征税

一、国际重复征税概述(一)含义1.从法律角度看,国际重复征税使从事跨国投资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纳税人相对于从事国内投资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纳税人,背负了沉重的双重税收负担,违背了税收中立和税负公平的税法原则。2.从经济角度看,国际重复征税造成税负不公,使跨国纳税人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势必挫伤其从事跨国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阻碍国际间资金、技术和人员的正常流动和交往。第三节国际重复征税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成因:

1.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2.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3.居民税收管辖权与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三)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1.违反了税负公平原则和税收中性原则2.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利益3.为国际逃避税敞开了方便之门第三节国际重复征税

3.国际重复征税概念应该包括法律性质的和经济性质的重复征税。完整的国际重复征税概念,应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种征税对象或税源,在相同期间内课征相同或类似性质的税收。这种重复征税,除在某些情形下可能表现为多重性的以外,在一般情形下往往是双重性的,故亦可统称为国际双重征税。

第三节国际重复征税(四)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方法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两个范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和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1.协定的适用范围:包括协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效力范围、协定适用的税种范围、协定对人的适用范围。2.对各类跨国所得和财产价值的征税权划分。为确定缔约国双方对各类跨国所得和财产价值的征税权划分,双重征税协定确定了协调缔约国双方在各类跨国所得和财产价值上征税权冲突的基本原则。二、国际重叠征税

(一)含义国际重叠征税是指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各自依据其税收管辖权对同一所得按本国税法对公司和股东分别征税,形成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所得征收两次以上税收的行为。

国际重叠征税主要发生在公司与股东之间,公司所获得的利润必须依法缴纳公司所得税,税后利润用股息形式分配给股东,股东仍要对股息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或公司所得税,往往公司在一国,股东则在另一国。二、国际重叠征税

(二)构成要件

与国际重复征税相比,国际重叠征税除了不具备同一纳税主体这一特征外,同样具有国际重复征税的其余4项构成要件。1.存在两个以上的征税主体。

2.课税对象的同一性,即同一笔所得或财产价值。

3.同一征税期间,即在同一纳税期间内发生的征税。4.课征相同或类似性质的税收。二、国际重叠征税(三)与法律意义的国际重复征税的区别国际重叠征税与法律意义的国际重复征税表面上看有一定相同之处,但两者有显著区别:1.国际重复征税是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所得重复征税,国际重叠征税则是对不同纳税人的来源于同一所得的收益两次或两次以上征税。2.国际重复征税只存在于国际间,不存在一国内。国际重叠征税,除发生在国际间外,还存在着国内重叠征税。3.无论国际或国内重叠征税,至少有一个纳税人是公司,国际重复征税,一般发生在单个的公司和单个的个人的税收征纳关系上。(四)解决国际重叠征税的方法国际重叠征税可从两方面解决:股息收入国、股息付出国分别采取措施。第四节国际逃税与避税一、国际逃避税概念1.国际逃税

国际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故意或有意识地违反税法规定,采取向有关税务当局隐瞒、谎报、虚报等非法手段,减轻或逃避有关国家税法或税收协定说所规定的要求其承担纳税义务的行为;或者跨国纳税人因疏忽或过失而没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要求其承担纳税义务的行为。

二、国际逃避税的主要方式

1.国际逃税的手段(1)不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资料(2)谎报和虚构所得(3)伪造账册和收付凭证2.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1)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2)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

第一、跨国联属企业的转移定价

第二、避税港的利用

第三、资本弱化

(3)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

(4)利用电子商务避税。

(5)改变居民身份第四节国际逃税与避税

2.国际避税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或税收协定规定的欠缺或含混之处,采取某种公开的或形式上不违法的方式,减轻或规避法律要求其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为。3.避免和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1)单边措施扣除法:扣除法是指居住国在对居民纳税人的境内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居民纳税人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在来源地国已缴纳的外国所得税额,就扣除后的余额计算征收所得税的方法。免税法:亦称豁免法,是指居住国一方对本国居民来源于来源地国的已向来源地国纳税了的跨国所得,在一定条件下放弃居民税收管辖权,允许不计入该居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内免予征税的方法。

抵免法:抵免法指居住国按居民纳税人的境内外所得或一般财产价值的全额为基数计算其应纳税额,但对居民纳税人已在来源地国缴纳的所得税或财产税额,允许从向居住国应纳税额中扣除。抵免法可分为全额抵免法和限额抵免法、直接抵免法和间接抵免法第四节国际逃税与避税三、国际逃避税的国内法管制措施1.一般国内法措施

(1)加强国际税务申报制度(2)加强税务调查(3)强化会计审查制度(4)实行评估所得制度

三、国际逃避税的国内法管制措施

2.特别国内法律措施(1)防止跨国联属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逃避税的法律措施转让定价规则(“正常交易”原则)。所谓正常交易原则,是将联属企业间的经济交往当作独立竞争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如果联属企业的受控交易定价中有人为抬价或压价的现象,致使其偏离非受控交易价格,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税所得。(2)防止利用避税港进行国际避税的法律措施一是通过法律禁止纳税人在避税港设立基地公司。二是禁止非正常的利润转移。三是取消境内股东在基地公司的未分配股息所得的延期纳税待遇,以打击纳税人在避税港设立基地公司积累利润的积极性。第五节我国企业税收法律制度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税法调整对象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能理解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关系,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是税法确定的具体内容。二、税法的分类按征税对象分类流转税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所得税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对象(房产税、车船税)。资源税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和使用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行为税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按征管分工体系工商税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关税类海关负责征收管理。包括:进出口关税;海关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按征管和收入支配权限中央税如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海关代征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地方税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共享税如增值税(不含海关代征)、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按计税标准不同从价税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从量税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面积等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税额计征的税种。(资源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复合税既从价计征又从量计征的税种。(如消费税中的卷烟和白酒。)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1.总则2.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法律上的纳税主体和经济上的纳税主体。3.征税对象: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是征税标的物,具体指明对什么征税。它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也是税种名称的由来。4.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它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税目的设置方法:列举法(资源税)和概括法(如房产税)。5.税率:纳税人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是法定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它是税法构成核心要素。现行的税率形式有: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6.纳税环节7.纳税期限8.纳税地点9.减税免税

10.罚则

11.附则

12.税务争议

13.税收法律责任四、主要税种1.增值税2.企业所得税3.税收优惠政策1.增值税(1)征税范围一般规定:第一,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第二,提供的应税劳务。第三,提供应税服务。(2)纳税人①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②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3)税率第一,基本税率。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低税率适用范围外,税率一律为13%,也就是基本税率。第二,低税率。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9%第三,零税率。1.增值税(4)计税方法①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②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售额(不含增值税)×征收率③扣缴义务人计税方法。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扣缴义务人按下列方式扣缴税额:应扣缴税额=接受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5)增值税征收管理。第一,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第二,纳税期限。第三,纳税地点。2.企业所得税(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指对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2)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但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自然人性质的企业)。(3)区分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纳税人适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提示】两个条件满足其一就会被确定为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2.企业所得税(4)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作为征税对象。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2.企业所得税(5)企业所得税税率(比例税率)税率适用情况基本税率25%1.居民企业(境内外所得);2.在境内有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的境内/境外有关所得。基本税率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税率15%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20%(预提所得税率)适用于在境内无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或有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的境外无关所得(实际依法定税率20%减半征收,为10%)。2.企业所得税(6)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提示】应纳税所得额类似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但又有不一致的地方。会计处理按会计准则规定去做,税务处理要按税法规定去做。二者不一致的地方要做纳税调整,但都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亏损弥补3.税收优惠政策(1)直接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第一,增值税提高起征点政策。第二,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①自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②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

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项目减按1%预缴。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3.税收优惠政策(1)直接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第四,个人所得税税前费用扣除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第五,下列企业所得税按20%征收。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其他企业。以上均需是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3.税收优惠政策(2)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第一,银行针对小微企业放款风险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第二,银行对小微企业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政策。

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第三,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按照投资额70%抵免应纳税所得额,初创科技型企业的条件继续按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执行。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3.税收优惠政策第四,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第五,小额贷款减免税政策。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财税〔2020〕22号),延续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3.税收优惠政策(3)中小微企业受益的其他相关政策。第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28条,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二,自2018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以下统称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3.税收优惠政策(3)中小微企业受益的其他相关政策。第三,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②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③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④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按20%征收所得税。”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案例分析:案情介绍2000年1月AT&T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在E国成立。AT&T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的投资人都是U国人。由于E国一直主张以法人的实际管理与控制中心标准来判定居民公司的,为了躲避E国高额赋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