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建桥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建桥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建桥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建桥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建桥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四化学随堂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Fe:56Zn:65O:16Na:23S:32Cl:35.5Ca:40C:12Mg: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从石英砂制取芯片的重要反应是SiO2+2CSi

+2C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农业①鸡蛋、大豆,瘦肉中富含蛋白质②人们常用酒精消毒是利用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②农业上可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C.化学与材料D.化学与生活①塑料,合金,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纯棉线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②苏打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之一A.A B.B C.C D.D3.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4.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5.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浓盐酸——防止挥发 B.生石灰——防止与反应C.浓硫酸——防止吸水 D.溶液——防止与反应6.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B.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c点时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7.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的是A.NaCl、KCl B.CaCO3、CaCl2C.CuSO4、Na2CO3 D.NH4NO3、NaOH8.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反应物均须溶于水B.有沉淀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盐生成9.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B.、、、C.、、、 D.、、、10.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9.0gB.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用量筒量取42mL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②或②③或②④⑤ B.②④或①③或②④⑤C.①③或②③或①④⑤ D.①②或②③或③④⑤1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中有Zn和Ag B.金属活动性:Zn>AgC.滤液中含Zn(NO3)2和AgNO3 D.上述过程中只发生置换反应14.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一定是碳酸盐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15.如图所示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反应装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硬质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B.硬质玻璃管内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C.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D.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目的是为了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16.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17.下列实验方案切实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B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溶解、过滤、蒸发C推断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D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A.A B.B C.C D.D18.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蒸发掉20g水,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16.7% B.10% C.30% D.25%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B.向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向盛有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过量D.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20.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A.真金不怕火炼 B.人类使用金属的年代早晚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铝制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21.化学不仅能指导我们健康生活,也能助力粮食安全。(1)小丽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蒸鲈鱼、红烧肉、鸡蛋汤。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A.牛奶 B.素炒西兰花 C.排骨汤 D.小米粥(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某种水稻中富含硒,这里的“硒”指的是________。A.硒原子 B.硒元素 C.硒单质(3)某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范围如下表。该地区某农田土壤为弱碱性,则该农田比较适合种植的下列农作物是________。农作物茶树油菜小麦萝卜土壤5.0~5.55.8~6.76.0~7.07.2~7.5(4)农业上常用氯化钠溶液选种,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是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则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5)小麦生长中出现部分倒伏现象,俗称“软骨病”,可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________。A. B. C. D.2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为___________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丙物质的溶解度;(2)图中A点表示乙物质在t1℃时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4)将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A.蒸发溶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溶质 D.升高温度(5)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100g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23.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请完成下列问题:(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图1中①的现象是______。(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______(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______(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______。(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用符号表示)。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24.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1)实验一能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2)写出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实验三中,若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过量,写出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________(写化学符号)实验四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后,探究小组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猜想与假设】(4)猜想一:氯化钠猜想二:氯化钠和______________。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钡【实验过程】(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另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稀硫酸__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拓展与延伸】(6)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的过程。25.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城市的废旧电器是一座“金属矿山”,某废旧电器中含有锌、铜、镍(Ni)三种金属,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铜和镍,做了如下的探究。已知:硫酸镍(化学式NiSO4)能溶于水。实验一: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强弱【提出猜想】兴趣小组结合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提出了以下猜想。(1)猜想一:Zn>Ni>Cu;猜想二:Zn>Cu>Ni;猜想三: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2)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三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锌、铜、镍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三支试管中。锌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快;镍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慢;铜片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_______正确。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从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的废旧电器中回收铜和镍【设计方案】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流程。(3)步骤①中得到的A是______________。(4)步骤②中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9.3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从石英砂制取芯片的重要反应是SiO2+2CSi

+2C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2.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农业①鸡蛋、大豆,瘦肉中富含蛋白质②人们常用酒精消毒是利用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②农业上可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C.化学与材料D.化学与生活①塑料,合金,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纯棉线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②苏打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之一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①鸡蛋、大豆,瘦肉中富含蛋白质,②人们常用酒精消毒是利用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故A符合题意;B、①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制成的,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可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故B不符合题意;C、①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②纯棉线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灼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线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纯棉线,故C不符合题意;D、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小苏打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之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尿素中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为氮肥。所以应选A项。考点:化肥的种类4.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答案】C【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敞口久置会使其质量减少,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敞口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石灰水在空气中敞口久置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由于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溶液质量减小,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烧碱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5.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浓盐酸——防止挥发 B.生石灰——防止与反应C.浓硫酸——防止吸水 D.溶液——防止与反应【答案】B【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故正确;B、生石灰易与水反应,不与氧气反应,故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故正确;D、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需要密封保存,故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

6.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B.向a点时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c点时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A选项说法错误。B、a点时的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选项说法错误。C、c点时的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溶质有氯化钠、氯化氢,故C选项说法错误。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故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的是A.NaCl、KCl B.CaCO3、CaCl2C.CuSO4、Na2CO3 D.NH4NO3、NaOH【答案】A【解析】A、氯化钠和氯化钾均能溶于水,均形成无色溶液,且溶解过程中,温度均变化不大,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B、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加水溶解,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碳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A。8.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反应物均须溶于水B.有沉淀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盐生成【答案】D【解析】A、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物不一定均须溶于水,例如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但能和稀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A错误;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可以是易溶的,也可以是难溶的沉淀,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易溶于水,B错误;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气体生成,C错误;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正确;故选D。9.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A、和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C、和溶液中的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和溶液中的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共存。10.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9.0gB.固体氯化钠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用量筒量取42mL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答案】D【解析】A、所需固体氯化钠的质量是50g×16%=8.0g,故选项说法错误;B、因为氯化钠会粘在天平盘中,不易倒出,要放在天平上的纸上,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解固体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溶质溶解,但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量筒量取42mL水时,若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大于42mL,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答案】C【解析】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乙适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A错误;B、6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将40g的甲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0g,能得到80g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确定将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溶质的析出质量,故D错误。故选C。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②或②③或②④⑤ B.②④或①③或②④⑤C.①③或②③或①④⑤ D.①②或②③或③④⑤【答案】A【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A、①②组合是①中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②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说明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②③组合是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合理;

②④⑤组合④铁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⑤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活动性氢>铜;②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说明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故A正确;

B、②④组合②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Cu>Ag;④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Fe>H;该组合无法得出Fe、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B错误;

C、①③组合①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Fe>Cu;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该组合无法得出Ag、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C错误;

D、③④⑤组合③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Fe>Cu;④铁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⑤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活动性氢>铜;但没有比较银的活动性顺序,故D错误。

故选:A。1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中有Zn和Ag B.金属活动性:Zn>AgC.滤液中含Zn(NO3)2和AgNO3 D.上述过程中只发生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H>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能和酸反应,银不与酸反应。锌粉加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说明锌过量,已经把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只有硝酸锌,滤渣是锌和银。A、根据分析,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锌,而硝酸银完全反应,说明滤渣是锌和银,正确;

B、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则金属活动性:Zn>Ag,正确;C、根据分析,锌过量,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不含有硝酸银,错误;D、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都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正确;故选:C。14.某同学总结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一定是碳酸盐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答案】A【解析】A.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也可以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因此甲不一定是碳酸盐,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反应②是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反应③可以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现象明显,且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该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红,氢氧化钙属于碱,可以使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5.如图所示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反应装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硬质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B.硬质玻璃管内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C.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D.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目的是为了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不纯时会发生爆炸,则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除去玻璃管内的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B.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铁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氧化铁是红棕色,铁粉是黑色,则玻璃管内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色,该选项说法错误;D.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则尾部加一台燃着的酒精灯,目的是除去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6.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答案】B【解析】A、纵坐标为氢气质量,由图可知,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为:甲>乙>丙,故选项说法正确;B、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时,且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呈反比,结合图像得知,相对原子质量有大到小的顺序应为:丙>乙>甲,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在反应结束前相同时间内得到氢气质量更多,根据图像判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应为:乙>甲>丙,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守恒,硫酸中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中的氢元素,所以消耗硫酸由多到少的顺序与生成氢气有多到少的顺序一致:甲>乙>丙,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7.下列实验方案切实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B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溶解、过滤、蒸发C推断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D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检验都会熄灭,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应该通过溶解、过滤、降温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C.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固体有碳酸盐、碳酸氢盐、活泼金属,某固体滴加盐酸产生气泡不一定就是碳酸盐,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适量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沉淀,得到氯化钠溶液,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题意;故选:D。18.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蒸发掉20g水,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16.7% B.10% C.30% D.25%【答案】D【解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含有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蒸发20g水后,溶质质量无变化,溶液质量变为。故此时溶液的。故选D。【点睛】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计算。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B.向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向盛有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过量D.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答案】B【解析】【分析】A、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这时盐酸的量是少量,而添加的金属是过量的,故而最后生成的氢气质量取决于盐酸的量,最后氢气质量应该相同,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值大于7,它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所以当向稀盐酸中逐滴滴加NaOH时,溶液的pH逐渐增大,当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继续滴加NaOH至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符合题意;C、氯化钠的量是一定量的,沉淀质量应该在一段直线上升后达到顶峰继而保持不变,沉淀质量不可能一直上升,不符合题意;D、向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可以继续溶解,达到饱和后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上升继而保持不变,而不是一直维持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20.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A.真金不怕火炼 B.人类使用金属的年代早晚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铝制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答案】D【解析】A、“真金不怕火炼”即使加热到高温,金也不发生化学变化,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选项正确;B、金属的活动性越弱,冶炼越容易,距今使用的年代越早,铜、铁、铝的使用顺序可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此选项正确;C、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的后边,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实验室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此选项正确;D、铝制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此选项错误。故选D。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小题,共28分)21.化学不仅能指导我们健康生活,也能助力粮食安全。(1)小丽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蒸鲈鱼、红烧肉、鸡蛋汤。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A牛奶 B.素炒西兰花 C.排骨汤 D.小米粥(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某种水稻中富含硒,这里的“硒”指的是________。A.硒原子 B.硒元素 C.硒单质(3)某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范围如下表。该地区某农田土壤为弱碱性,则该农田比较适合种植的下列农作物是________。农作物茶树油菜小麦萝卜土壤5.0~5.55.8~6.76.0~7.07.2~7.5(4)农业上常用氯化钠溶液选种,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是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则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5)小麦生长中出现部分倒伏现象,俗称“软骨病”,可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________。A. B. C. D.【答案】(1)B(2)B(3)萝卜(4)12(5)C【解析】【小问1】人体所需六大营养元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清蒸鲈鱼、红烧肉、鸡蛋汤中含有油脂、蛋白质、无机盐和水,可知食物中缺少维生素,素炒西兰花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故选:B;【小问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某种水稻中富含硒,这里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故选:B;【小问3】茶树、油菜、小麦等适宜在酸性或中性的环境中生长,萝卜pH(7.2~7.5)适宜在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故该地区某农田土壤为弱碱性,则该农田比较适合种植的下列农作物是萝卜;【小问4】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是12%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100kg×12%=12kg;【小问5】钾元素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故小麦生长中出现部分倒伏现象,俗称“软骨病”,可施加含有钾元素的化肥,由选项分析可选择KNO3,故选:C。2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温度为___________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丙物质的溶解度;(2)图中A点表示乙物质在t1℃时的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4)将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A.蒸发溶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溶质 D.升高温度(5)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100g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答案】(1)t1(2)不饱和(3)降温结晶(4)B(5)100【解析】【小问1】由图可知,t1℃时,甲、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则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丙物质的溶解度;【小问2】图中A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乙物质在t1℃时的不饱和溶液;【小问3】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小问4】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选B;【小问5】t2℃时,甲的溶解度为100g,则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100g×50%=(100g+x)×25%,x=100g。23.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其中A、B表示反应物,C表示生成物)。请完成下列问题:(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图1中①的现象是______。(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______(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______(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______。(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用符号表示)。【答案】①.偏大②.溶液变红③.Fe2+④.②⑤.Na+、⑥.⑦.⑧.H+【解析】(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盐酸被稀释,酸性减弱,故结果会偏大;(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图1中①的现象是溶液变红;(3)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故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Fe2+;该反应是利用了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故利用了②的化学性质;(4)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发生变化微粒是:Na+、;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微观实质是;(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H+。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24.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1)实验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2)写出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实验三中,若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过量,写出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________(写化学符号)实验四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后,探究小组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猜想与假设】(4)猜想一:氯化钠猜想二:氯化钠和______________。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钡【实验过程】(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另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稀硫酸__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拓展与延伸】(6)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的过程。【答案】24.有白色沉淀生成25.Na2CO3+2HCl=2NaCl+H2O+CO2↑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