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流程汇编(标准稿)_第1页
作业流程汇编(标准稿)_第2页
作业流程汇编(标准稿)_第3页
作业流程汇编(标准稿)_第4页
作业流程汇编(标准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PS测量作业流程

一、目的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和普及,GPS控制测量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是其它测量工作的依据之一。为了规范GPS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确保所提交的产品满足

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流程。

二、使用范围

所有承接的静态GPS测量、快速静态GPS测量和GPS-RTK测量工作应遵照本作业流

程进行作业。

三、作业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3)《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SB-JS01-2005;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5)《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6)《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

(7)项目设计书或指导书;

(8)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

以上作业依据应按项目选用。

四、作业流程图

见附图

五、作业程序

1.项目负责人接收任务

1.1项目负责人接受任务后,应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测量规范和技术指示或技术设计

书,明确作业任务的性质和要求。

1.2项目负责人收集测区资料(包括测区所在地点、范围、道路、交通、控制点等情况),并

且安排作业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做好普查工作。并根据工程进度、周期要求、技术要求进行

项目计划、组织人员作业。

2.作业准备

2.1项目负责人应指定专人对已检仪器进行出工前检查,对其它作业工具和材料进行准备,

包括GPS接收机、记录手簿、脚架等,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完好状态,电池电量是否充足,附

件是否齐全。

2.2项目负责人应对作业员进行相应的操作培训,确保作业人员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

记录方法。

3.选点、埋石(简易标志)

选点埋石时应考虑标石的保存和后期的利用,具体实施和规定应满足《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P9第5条中的要求。

4.外业测量

4.1静态GPS测量和快速静态GPS测量的外业作业和记录均应满足规范要求。GPS-RTK外业

观测应满按照公司的相应要求进行作业。

4.2GPS-RTK测量在利用无线电台进行数据传输时应严格遵守开关机的程序,即开电台-开

接收机;关接收机-关电台。在作业过程中严禁插拔电缆(手簿电缆线除外)。基准站应尽可

能的架高,以提高数据链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同时应避开雷达、高压线、微波塔和磁铁

矿等干扰源。在利用手机GPRS或CDMA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时,待定点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

一般地区在10km范围内,困难地区应在15km范围内。

4.3GPS-RTK测量可根据作业情况采用点校正法或全面网点法进行作业。校正点应在测区的

边沿地区,其数量应3个以上且分布均匀,相应等级的控制点可作为检查点(互差应小于

5cm)。参与点校正的控制点应100强的自检与互检,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在测量过程中要定

期检查参数,确保同一测区内的参数相同。待定点应在校正点和检查点所组成的最大多边形

区域之内。在利用全面网点法进行GPS-RTK测量,应对基准站经纬度进行100%的自检与互

检。开始测量前应检测一个有全面网数据的控制点(互差应小于5cm)。

4.4由于GPS-RTK技术的局限性,GPS-RTK测量时不允许布设孤点。对提供给客户的控制点,

作业组应利用全站仪进行边长和高差的检测。公司内部使用的GPS-RTK控制点,由使用部门

在使用前进行边长和高差的检测。埋石图根及以上等级的GPS-RTK控制点作业时,流动站应

使用固定脚架对中整平观测,观测次数不应少于4次。若有特殊要求应编写相应的技术设计

书或作业指导书。

4.5外业中间检查主要是对控制测量外业资料进行的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作业步骤、选点

埋石、观测数据、点之记等。对GPS-RTK测量过程检查主要是对仪器设置在测量过程中是否

改动;基准站工作是否正常。

5.数据处理

5.1基线解算

基线解算•一般使用公司规定的软件解算,如AshtechSolution、TrimbleGeomatics

Office,武测POWADJ、同济TGPPS软件。基线解算完毕后,进行同步环检核。GPS网中每个

闭合环、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和同步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得超过《全球定

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中的要求。

5.2平差计算

5.2.1GPS网平差可采用武测POWADJ、同济TGPPS软件、AshtechSolution软件或Trimble

GeomaticsOffice软件进行。首先进行WGS-84坐标系三维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的改正数

应满足要求。在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量基础上,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下进行三

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在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

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的较差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平差后的

GPS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应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P64.1.3

中的要求。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应W5cm。

5.2.2平差结果应输出: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中的三维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

长方位以及坐标,基线边长,方位精度信息等。

5.2.3GPS-RTK测量成果,在内业计算中应利用GPS-RTK仪器的随机软件(Ezoffice或TGO)

进行数据导出,将坐标存储为文本文件或EXCEL文件,对互差小于5cm的成果取平均作为

最终成果。利用全面网转换软件由专人利用软件狗转换成需要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成果,对转

换后的坐标互差小于5cm的成果取平均作为最终成果。在内业处理中如果有大于5cm的成

果应舍弃,若数据有明显的分群现象应返工或根据全站仪检测情况进行取舍。

6.自检互检

自检互检是作业组内部的100%自检互检。

7.资料整理

作业手簿中应包括:目录、说明、已知成果表、展点图、控制点成果表、测区、地点、

等级、委托单位、作业者、作业时间等有关的内容。技术总结和说明中应含作业目的、测区

情况、采用的已知点、作业仪器、各项精度统计和控制点匹配性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等。手簿

装订后,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检查资料内容和装订顺序等。

8.部门检查

资料整理后,部门检查人员应按公司《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内、外业检查

(含精度检测工作),并评定质量等级。

9.公司级检查

作业部门向公司质量部门提交全部资料,公司质量部门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最终检查验

收。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由作业部门进行改正。

10.提交成果

质量部门查验收完毕后,将资料提交任务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并向客户提供资料成果。

GPS测量作业流程图

常规控制测量作业流程

一、目的

常规控制测量是测绘的基础工作依据。为了规范常规控制测量的操作流程,确保所提交

的产品满足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流程。

二、使用范围

常规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专指四等导线、

一级导线、二级导线、三级导线和图根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专指一等水准、二等水准、

三等水准、四等水准和图根水准等直接水准测量与相应等级的间接水准测量。对一、二级工

程应按照公司相应的规定编写技术设计或作业指导书。

三、作业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4)《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5)《公路勘测规范》(JTJ/T061-99);

(6)《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SB-JS01-2005;

(7)项目设计书或指导书;

(8)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

四、作业流程图

见附图

五、作业程序

1.项目负责人接受任务

1.1项目负责人接受任务后,应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测量规范和技术指示或技术设计

书,明确作业任务的性质和要求。

1.2项目负责人收集测区资料(包括测区所在地点、范围、道路、交通、控制点等情况),并

且安排作业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做好普查工作。并根据工程进度、周期要求、技术要求进行

项目计划、组织人员作业。

2.作业准备

2.1根据控制测量等级选择测量仪器,并指定专人对已检仪器进行保管和保养,检查全站仪

或水准仪、电子手簿或记录手簿、标尺、脚架、觇牌、棱镜、气压计、温度计等是否完好,

是否在检定期内等。凡有不符合要求的仪器不得使用。

2.2水准测量时还应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水准仪和标尺的检验。并且根据需要,组织

相关人员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对仪器进行参数设置,如气压、温度和加乘常数等,熟悉

仪器的读数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在观测时能够进行气压、温度改正。对外业记录人员也应进

行相应的记录培训,确保外业记录的质量。

3.选点、埋石(简易标志)

3.1控制点选点埋石时应考虑标石的保存和后期的利用。预制标石埋设需按设计要求挖坑,

埋石后分层填土夯实;选点埋石时要考虑到人身安全,尤其在交通繁忙地区;埋石时应注意

字头朝北。

3.2平面控制点选点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选点应注意以下事项:

3.2.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或坚固稳定的建筑物顶面上,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并且便于

架设仪器和观测;

322测量视线离开障碍物和地面的距离应在1m以上,离开高压线宜大于5m以上;

3.2.3测距边的长度宜在规范规定平均边长的70%〜130%范围内选择;

3.2.4平面控制点的埋设尺寸应执行《城市测量规范》附录C中的要求,如有特殊情况应根

据项目设计书或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作业。

3.3水准标石分为基岩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普通水准标石和墙角水准标志,具体尺寸

执行城市测量规范和水准测量规范。工程使用的水准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执行。水准点标石

应选在坚实稳固与安全之处,避免大河、湖泊、峡谷、滑坡、管线、冻土,便于寻找、长期

保存和引测。各等级水准观测,需待埋设标石稳定后方可观测。

4.外业观测

4.1平面控制测量应选择合理的作业时间,成像清晰。观测记录应注意安全,作业中镜站及

测站必须有人看守,以保证仪器的安全。仪器整平按《城市测量规范》PH第2.3.5条执行。

水平角、天顶距、距离观测按照《城市测量规范》P12第2.3.9条、P17第2.4.6条、P19第

2.4.10条执行,方向改化和归心改正时应参照《城市测量规范》P15第2.3.15条、P14第

2.3.13条和P15第2.3.14条规定执行,边长气象改正、仪器加乘数改正、高程归化和投影

改化应按照《城市测量规范》P20第2.4.12条执行。

4.2水准测量应选择合理的观测时间和观测路线,观测方法、手段和视线长度均应在满足《城

市测量规范》P32第3.3条中相应条款。环线或附合于高级点间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应满足

《城市测量规范》P30第3.1.5条中相应要求。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后方可观测;在连

续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

线路方向的左侧与右侧;同一测站上不得两次调焦;往返测站数应为偶数,一等、二等水准

的往返测应在上下午进行,同时应互换标尺。为保证记录的正确性,观测人员读数后记录人

员应重复读数,待观测人员确认后方可记录。采用电子手簿记录时,应根据各等级水准测量

的要求,选择相关的记录程序,记录可手工键入,检查计算合格后,方可转站。利用精密电

子水准仪进行观测记录时,应加强对仪器操作的培训,注意现场的各项限差的控制。读数超

限时应立即通知观测人员重测,严禁涂改尾数、转抄数据。每天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电子

手簿中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并保存好原始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对于特殊要求的水准

测量和跨河跨江水准应根据现场条件编写作业指导书。

4.3外业中间检查主要是对控制测量外业资料进行的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作业步骤、选点

埋石、观测数据、点之记等。

5.内业处理

平差计算可使用科傻系统。首先输入各项参数(固定误差、比例误差以仪器检定证书为

准)和平面(或高差)数据文件,进行闭合差计算。验算合格后方可平差计算。结果不满足

规范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应进行外业返工。项目负责人应指定专业人员对平差成果

进行100%检查。

6.自检互检

自检互检是作业组内部的100%自检互检。

7.资料整理

7.1作业手簿中应包括:目录、说明、已知成果表、展点图、控制点成果表、闭合差计算资

料,平差计算资料等。手簿整理后,项目负责人应在手簿封面上填写测区、地点、等级、委

托单位、作业者、作业时间等有关的内容。技术总结和说明中应含作业目的、测区情况、采

用的已知点、作业仪器、各项精度统计和控制点匹配性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等。

7.2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检查资料内容和装订顺序等内容。

8.部门检查

资料整理后,部门检查人员应按公司《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内、外业检

查(含精度检测工作),并评定质量等级。

9.公司级检查

作业部门向公司质量部门提交全部资料,公司质量部门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最终检查验

收。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由作业部门进行改正。

10.提交成果

质量部门检查验收完毕后,将资料提交任务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并向客户提供最终成果

资料。

常规控制测量作业流程图

地形测量作业流程

一、目的:

为适应城市规划建设与信息化管理需要,规范地形测量作业流程,确保所提交的产品满

足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流程。

二、适用范围:

此方法适用于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图的生产和数据库的适

时动态维护作业。对公司一、二级地形测量工程,还应按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技术设计、

方案制定及技术总结等工作。

三、作业依据:

⑴《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⑵《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⑶《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⑷《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SB-JS01-2005);

⑸项目设计书或指导书;

⑹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

四、流程框图

五、作业流程:

1.项目负责人接受任务

1.1项目负责人接受任务后,应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测量规范和技术指示或技术设计

书,明确作业任务的性质和要求。

1.2项目负责人根据周期要求、技术要求进行项目计划,组织人员作业。

2.项目准备(资料、仪器)

2.1资料调取:从公司资料管理部门抄取等级控制点,下载地形图图形文件、元数据文件、

借取相关作业手簿等资料。并由公司资料管理人员在任务委托书“资料借阅”栏中予以签认。

2.2资料分析:对现有资料应进行认真的分析。确认坐标及高程系统的正确性;确认下载数

据的现势性和正确性;对控制点薄弱或毁坏严重的地区,制定图根控制方案。

2.3外业测量准备:

2.3.1作业人员熟悉测量仪器,并会使用。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

2.3.2熟悉电子手簿及测图软件,不得使用未经公司批准的电子手簿及测图软件。

2.3.3学习有关技术规范、技术设计和作业要求。对公司一、二级工程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

实地踏勘,必要时提出更改技术设计的申请,待批准后实施作业。

3.外业测量

3.1图根控制

3.1.1导线布设:闭合导线有条件的要在中间检核方位角,并做记录。困难地区需超规范作

业时,应及时向技术主管部门请示,同意作业方案后方可作业,且在任务书或手簿中说明超

规范的原因和范围。

3.1.2图根点选择:点位要选择在通视良好、土质坚硬易于保存的地段。且应做到标识清楚、

易于辨认。

3.1.3外业观测:测站人员应按作业要求架设仪器,严格对中、整平;然后检查已知点间的

距离、高差,满足要求后方可作业;若超限,应查实原因,并报部门领导处理。搬站时,检

查脚架螺旋是否连接好,主机水平制动螺旋、垂直制动螺旋要松开。

3.2碎部采集

3.2.1已知点可靠性检查:在测站上应检测已知点边长和高差。

3.2.2碎部点采集:按常规方法作业。

3.2.3原有地物点的检核:若发现地形图有明显的系统差,则需加大采集范围,查实原因。

3.2.4钢尺装测的要求:对少量新增地物,可直接依据原图用钢尺装绘,读数至厘米。

3.2.5复查、巡查:采集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复查巡查,确保产品质量。

3.2.6注意事项:

合理组织人员,确保作业工期;注意人身仪器设备安全。

4.内业编辑及资料整理

4.1外业数据传输与计算:通过软件将观测数据传入计算机,输入已知数据,计算导线和碎

部点成果。

4.2图形编辑及DLG属性编辑:在SCS平台上,根据工作草图对地形图进行编辑。作业时

应在SCS软件绘图模式下作业;检查图廓及坐标是否正确等,最终以实地模式存盘。

4.3作业组外业巡查:内业编辑完成后喷绘纸图进行外业巡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认真核实

加以处理,保证成图质量。

4.4测量手簿整理:

4.4.1内容:作业手簿应包括说明、已知成果表、导线略图、成果表、观测资料、质量评定

等,且应按顺序装订。

4.4.2说明:应包括作业目的、测区情况、采用的已知点、图幅号、作业仪器、采集方法、

成果质量等。若有特殊情况应加以说明。说明必须真实记录作业过程、遇到问题及处理措施,

应如实填写并具有可追溯性。

443整理:项目负责人和有关作业人员在任务委托书、手簿、传递单上填写相关内容。

4.4.4装订:装订前应检查内容是否完整,顺序是否正确。各项签名均需完整,不得遗漏。

4.4.5作业组自查:应按规定比例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

446资料整理:认真填写任务委托书及作业传递单,统计好工作量。

5.部门检查

5.1质检要求:按公司《质量管理规定》的规定比例进行外业巡视和精度检测,并将结果随

任务一并提交公司质检。

5.2问题处理:发现问题,退回项目组,将问题改正后,交部门质量复查。

5.3质量评定:按公司质量管理规定的相应条款进行质量等级评定,并如实记录在手簿及任

务书的相应栏目中。

6资料提交

6.1图纸(含薄膜)、作业手簿提交。

6.2电子文档提交:外业数据、DWG文件、元数据文件。

6.3公司一、二级工程还应提交相应的技术总结、精度检测结果和部门检查报告等。

7.公司检查、验收

公司质检应按照公司质量管理规定的相应条款进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作业部门予以

改正。

8.资料归档

公司级质检完毕后,应及时将所有成果资料按公司有关规定向资料管理部门提交。

航空摄影测量作业流程

一、目的

为了规范航空摄影测量的作业流程,确保所提交的产品满足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流程。

二、使用范围

此方法适用于全数字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数字地形图的采集工

作。

三、作业依据

⑴《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⑵《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4)《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SB-JS01-2005)

⑸项目技术设计书或指导书;

⑹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

四、作业流程图

见附图

五、作业程序

1.项目负责人接收任务

1.1项目负责人接受任务后,应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测量规范和技术指示或技术设计

书,明确作业任务的性质和要求。

1.2项目负责人收集测区资料(包括测区所在地点、范围、道路、交通、控制点等情况),并

且安排作业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做好普查工作。并根据工程进度、周期要求、技术要求进行

项目计划、组织人员作业。

2.项目准备

2.1调取资料

项目负责人从公司资料管理部门调取相关资料,并由公司资料管理人员在任务委托书

“资料借阅”栏中予以签认。

2.2资料分析

参照航摄相机鉴定表分析航摄资料:确定飞行方向、有无构架航线、飞行质量与摄影质

量是否满足城市测量规范有关规定;

2.3像控测量准备

作业人员熟悉测量仪器,并会使用。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

3.像控测量

3.1野外像控点布设

根据航摄资料的具体情况,按照《城市测量规范》及《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文件汇编》的有关规定,进行区域网像控点的选点和布设工作;像控点必须选在影像清

晰的明显地物点、接近正交的线状地物交点、地物拐角点或固定的点状地物上。

3.2野外像控点测量

野外联测可采用三联架导线测量或GPS测量,严格遵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

程,每个像控点都必须独立观测两次,其坐标差值满足规范要求,方可取中数作为最终成果。

4.加密、定向、内业测图、调绘、编辑

4.1电算加密

采用全数字半自动空三软件、光束法平差原理进行电算加密。正确输入各项基础信息,

量测框标坐标、像控点坐标和必要的人工连接点坐标,程序自动匹配,计算出大地点坐标,

经过人工干预,修正个别超限点,输出合格加密成果。

4.2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

若是空三数据导入,JX4加密需提供下列文件:礼kb,*-*.md,*.bmc;VirtuoZo加密需提

供下列文件:*.iop,*-*.pcf,*.pas;空三导入后的定向结果需要做二次大地定向,单独像

对的绝对定向需要根据标准点位点,立体下精确切准,计算、分析定向结果,最终定向结果

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表5.8.6和具体技术设计书的要求,方可进入测图工序。

4.3内业全数为单位,每一幅图存放为一个文件,文件名与图幅号一致。原则上由内业定位,

外业定性字测图

以图幅。内业对有把握并能判断的地物、地貌元素,按图式符号直接准确绘出,不得遗

漏、变形和移位;图面清晰取舍合理,图面真实美观。对于立体下因被树木、阴影遮挡的无

法测绘完整、或全部无法测绘的地物应分别作记号(具体以颜色大小来区分),以便外业补

测。看见部分应如实绘出,以便外业补测人员参考。

4.4自检、互检

小组检查员上机立体检查,保证成图的数学精度。

4.5回放线划图给外业调绘、测高

外业对内业测绘的地物、地貌要素到实地进行调绘,调绘内容在图上表示清晰易读;对

内业做出标记的部分需要在野外补测、补调,零星的新增地物一般采用距离交会法、截距法、

解析法在实地补测。对成片的新增地物,六格以下的可按《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测绘技术文件汇编》第一章7.4.5的要求进行作业;六格以上的,需使用全站仪采用野外数

据采集的方法进行补测。

4.6内业编辑

利用SCS平台,根据外业的调绘纸图,将调绘内容和外业补测的数据添加到线划图里,

并进入DLG数据检查与处理程序,人机交互,保证最终成图的属性精度。

5.部门质量检查

部门检查人员应按公司《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内、外业检查(含精度检测

工作),并评定质量等级。

6.资料整理

按照任务书或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整理资料,编写资料提交说明。

7.公司级检查

提交成果到公司质量部门检查验收,确定航测成图的最终质量等级。

8.提交成果

按照要求提交成果资料归档,并向相关部门或客户提交最终成果资料。

附图

航空摄影测量作业流程图

矢量数据加工作业流程

目的

建立矢量数据库是城市信息化的基础,而要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矢量数据库,数据加工流

程的规范是关键。为了规范矢量数据加工的作业流程,确保所提交的产品满足要求,特编制

本作业流程。

二、适用范围

各种面向用户的矢量数据加工。

三、作业依据

⑴《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⑶《南京市1:500、1:1000.1:2000矢量地形图数据标准》(试行)南京市规划局(2004.4);

(4)《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SB-JS01-2005);

⑸项目技术设计书或指导书;

⑹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

四、作业流程图

N

五、作业程序

1.任务接受

1.1项目负责人接受任务后,应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测量规范和技术指示或技术设计

书,明确作业任务的性质和要求。

1.2并根据工程进度、周期要求、技术要求进行项目计划、组织人员作业。

2.作业准备

按照客户要求,准备作业的相关资料,进行资料的分析和评价,以及数据的前期加工准

备,人员准备,必要时编写技术设计书。

3.DLG数据加工检查

按照作业依据,对DLG的数据格式、分层设色、线型、编码、属性等进行加工、检查和

处理,程序检查和人工检查交叉进行,对分类代码、扩展属性、图形拓扑、接边等各类问题

进行修改,以满足GIS建库的要求。

3.1点状地物:点状地物在地形图上一般用点状符号来表示,点状符号一般是由几何图形构

成的,它的定位点在地形图制图时已有明确规定。

3.2线状地物:线状地物在DLG中以实线或者具有一定线宽的线表示,具有骨架线的对象在

线状地物中一定要有骨架线,且与原线状地物吻合,以保证入库后数据不丢失。

3.3面状地物:面状地物在DLG中必须以闭合的线来表示,不能有悬挂结点,不能自交叉,

每个面状地物具有代码方案中规定的地物代码和属性内容。当面状地物之间有公共边,或者

面状地物轮廓同线状地物重合时,重合部分要重复数字化一次,重合部分严格按捕捉方式作

业,节点处坐标也设置捕捉,以保证严格重合。

3.4注记:注记应严格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分类,代码和分层均要符合技术要求。

3.5若原数据为非DLG数据,需要将非DLG数据按照DLG数据的技术要求进行加工,转换为

DLG数据。若客户只要求加工DLG数据,作业程序从这一步直接可以进入公司检查验收程序,

否则将进入GIS入库程序。

4.GIS入库检查

4.1首先按照基于DLG的数据入库检查软件进行数据入库,同时对入库数据的分类编码、实

体类型、属性、图形拓扑、接边等再进行检查,并生成相应的检查文件。

4.2库后要素分类有居民地、工矿建筑物、道路、铁路、交通附属设施、水系、水系附属设

施、植被、桥梁及涵洞、管线、地貌土质、垣栅、高程点、控制点、等高线、境界、注记等,

每一分类又分成点、线、面要素。按照GIS要求将分层、分幅数据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组织

成物理无缝数据库,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在一个统一的关系数据库中。

4.3入库数据按照GIS要求进行检查修改,若发现的问题是由于原DLG数据引起,应同步

修改DLG数据。

4.4点状地物:每个点状地物转到GIS数据中具有代码方案中规定的地物代码和属性内容。

要求图形表示完整,不丢失,属性表示正确,逻辑关系准确,与原DLG匹配。

4.5线状地物:具有骨架线的对象转入GIS数据后将只转换骨架线,每个线状地物具有代码

方案中规定的地物代码和属性内容。要求图形表示完整,不丢失,属性表示正确,逻辑关系

准确,与原DLG匹配。

4.6面状地物:面状地物要求不得有丢失,图形表示完整,不丢失,属性表示正确,逻辑关

系准确,与原DLG匹配。

4.7接边:所有相邻图幅的对应要素都应接边,包括几何和属性接边,面状要素要求无缝拼

接,线状要素至少在图幅接边处应连接,以保证建立物理无缝数据库。

4.8注记:入库后的注记层为点状要素,要求注记不能有遗漏,同时分层应正确,以便地名

数据库的建立。

4.9检查:对入库数据进行100%部门级的检查,并进行质量评定。

5.资料整理

按照技术设计书提交成果的内容整理资料,编写资料提交说明。

6.公司检查验收

提交公司质量部检查验收,确定矢量数据加工的最终质量等级。

7.提交成果

按照技术设计书的成果提交内容,向相关部门或客户提交数据成果。

市政工程测量作业流程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市政工程测量作业,使测量工作准确、具体、明了,作业过程尽量规

范化和标准化,使最终测绘成果和资料满足规范要求和上级主管部门验收要求,以及客户

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流程。

二、适用范围

城市建设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的,为了保证各项建设工程能按城市

规划的要求进行,需要进行测绘工作。市政工程测量包括市政道路、桥梁、河道、隧道、

堤坝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定线测绘工作。本作业流程为市政工程测量作业流程,其适用范围

更加广泛,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⑴定线测量(对规划的道路、桥梁、河道、隧道、堤坝的测量)

⑵拨地测量(实地测设建设规划用地的边界线)

⑶建(构)筑物定位测量(放大样)

⑷建设工程的放样

⑸在建工程验线测量(实测房屋位置和轴线、验正负零)

(6)建(构)筑物竣工测量

三、作业依据

⑴《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⑵《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⑶《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⑸《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SB-JS01-2005);

⑹项目技术设计书或指导书;

⑺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

四、作业流程图

见附图一

五、作业程序

1.项目负责人接收任务

L1生产部门专业负责人应对任务情况进行登记,及时与委托单位取得联系,与甲方商

定作业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将任务合理安排到项目负责人手中。

1.2项目负责人接受任务后,要明确任务周期要求、技术要求和特殊技术要求。

1.3项目负责人根据周期要求、技术要求进行项目计划,组织人员作业。

1.4遇特殊工程、非常规工程时,应组织作业人员学习规范、设计书。

2.项目准备

2.1对于三级以上工程和特殊工程,部门根据工程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报技术主管部

门批准后,进行作业。技术设计书中要强调作业使用仪器、详细说明作业方法和人员配

置要求等。

2.2项目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应了解任务的自然地理情况、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要求

等。核对提供坐标等条件数据是否正确,如有疑问及时向有关部门核实,确定无误后,

确定作业方法。发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

2.3项目负责人应指定专人到公司资料管理部门查找、调用可使用的控制点,同时借阅

可利用的手簿、DWG图形文件及其它相关资料,如:大样、放样及建筑竣工资料等。资

料在经过检查核对无误后,可以利用或参考。对于定线测量还需调阅1:500或1:1000

地形图图形文件(考虑到定线的特殊性,带状地形图做非DLG图)。若该地区控制非常

薄弱,及时联系布设GPS(RTK)图根级控制测量。

2.4对于一般的市政测量工程,甲方提供南京地方坐标成果,坐标加100000可视为92

南京地方坐标。甲方资料在工作中应加以保护,确保资料完整,最终随成果一起提交给

甲方。

2.5定线测量须根据甲方提供的道路IP点坐标、弯道半径及间距,推算里程、圆曲线和

缓和曲线各要素点坐标(必须有人复核)等,对于未提供IP点成果的可直接在甲方提

供的电子图上求出中心线各要素点坐标。

2.6对于放样工程,查阅该作业是否做过大样图,如做过大样图,可调出该任务大样图,

在大样图基础上对照放样要求进行调整、取坐标以便放样使用。如未做过大样图,可根

据采集的碎步点和相关外部条件推算拟建房坐标进行放样。对于签字放样,项目负责人

员应把相应文件的复印件装订在手簿中。作业中应认真领会红线图的精神,不懂的地方

可向技术部门寻求支持;在外作业时,不漏测相关的地物。

2.7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人准备作业工具,其中包括:全站仪、电子手簿、对讲机、棱镜、

计算器、三脚架、水准仪、标尺、钢尺、木桩、地钉、锤子等,要保证仪器出班前处于

完好状态,特别是检查棱镜是否配套、电池是否有电、对中杆和花杆的气泡是否合格。

2.8项目负责人安排作业人员熟悉测量仪器,特别是全站仪的度盘配读数、归零、测平

距等功能。定线测量须把整桩号、中线及横断面位置展在1:500或1:1000地形图上,

打印一套图纸,供放样及断面测量时使用。

3.外业测量

外业测量包括:图根控制测量、碎部点测量及其他相关后续测量。

3.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按照《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

SB-JSO1-2005第四章第2条执行。另需注意以下几点:

1)导线点应保证通视情况良好,尽量避开人群密集、车流量大等不宜观测地段。

前视人员把道钉订入道路路牙边或不易破坏的沥青路面,并用红漆作好标志,标

注点号。

2)测站人员架设全站仪对中和整平后,用联接电缆把电子手簿和全站仪连接好,

然后全站仪和电子手簿开机,对准前、后视配套棱镜进行正倒镜观测,水平角观

测视线尽量切对中架底部,垂直角切棱镜中间。再对准远处一个固定目标,记下

水平角度盘读数。导线方向大于3个或观测时间较长的情况应进行归零检查或照

准方向检查,若出现观测超限或三脚架碰动等情况应测站重测。作业过程中出现

电子手簿死机或其它情况,应立即检查数据或重新观测。

3)架设前视、后视棱镜,基座或对中架应严格的对中、整平。棱镜架设后,要注

意安全,严禁离人。

4)搬站时,检查脚架螺旋以及仪器上的固定螺栓是否稳固,主机水平制动螺旋、

垂直制动螺旋要松开,调整三角螺旋至中间位置。

3.2碎部点测量

碎部点测量按照《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

SB-JS01-2005第一章第5条及第四章第3.4条执行。另需注意以下几点:

1)当部分地物点无法测出时可以测其延长线或平行线,数据采集要到位,不能有

遗漏。

2)测站采集完后要巡视一遍,对照规划总图或红线图要求,看采集的地物点有没有

到位,严禁少测或错测。

3)建(构)筑物竣工测量中:房高代码应认真仔细编号,便于内业房高转换程序计

算相对高;采用钢尺测量相对高时,应测两次,并现场作好记录,记录要准确、

整洁、美观;竣工房必须认真绘制工作草图,标出编号、位置、层次、名称等属

性。

3.3相关后续测量

3.3.1放样测量、定线测量、拨地测量中如按条件坐标放样,可采用以下二种方法:

3.3.1.1极坐标法放样

3.3.1.1.1全站仪架设在图根控制点上,计算已知点和放样点之间的方位角及距离,可

用电子手簿计算、记录和检查,也可手工计算、记录和检查;已知点检查同上所述。检

查合格后进入下一流程。

3.3.1.1.2将全站仪水平度盘读数配置为设站点到已知定向点的方位角,锁定度盘,然

后照准已知定向点定向,将度盘解锁,转动度盘读数至计算的放样点方位角数据;设置

平距方式放样各坐标点。跑棱镜人员,要使花杆气泡严格居中,及时调整距离和方向。

站与放样点距离很近时可用钢尺量距,钢尺要拉紧,量至毫米。

3.3.1.1.3道路定线中,某段里程桩处在曲线段时,将全站仪架设在已知控制点上,根

据计算得出的各曲线段里程桩坐标,按上述极坐标法逐点放样;某段里程桩处在直线段

时,可以用全站仪架在道路中线某个里程桩上,用IP点或某个直线段里程桩定向,根

据平距施放中间里程桩。按以上方法逐一放样各坐标点,放样完后要用钢尺检查放样点

之间距离,并作好记录;关键变化点应用全站仪进行采集,内业计算并与设计坐标进行

比较。发现问题逐一检查以上步骤,必要时立即返工。

3.3.1.2GPS(RTK)放样

利用GPS接受机RTK技术直接放样房屋坐标点、道路IP点、整里程点、曲线点,

然后测量坐标和高程作为检查。

3.3.2定线测量中的纵断面测量

3.3.2.1中线定线完成后,才可进行纵断面测量,特别注意客户要求的数据格式。某些

工程不需纵断面,可不进行纵断面测量。

3.3.2.2用图根水准测量的方法施测中线里程桩的高程及中线高差变化点、地物点、池

塘、水面、公路、铁路、河流等的高程。纵断面在经过桥梁、涵洞以及铁路时要加桩。

认真记录,手簿须提交。使用不低于DS10级的水准仪(i角小于30")。

3.3.2.3水准观测时尺子紧靠桩边的地面上,读至厘米,记录用《路线高程测量手簿》;

一般纵断面测量以相邻控制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控制点出发,逐个测定里程桩的地面高

程,附合到下一个控制点上;水准测量每一站的各项计算依次按下列公式进行:视线高

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计算至mm);转点高程(前视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读数(计

算至mm)o

3.3.2.4中桩高程=视线高程-中视读数(中桩边尺子的读数,计算至cm),一测段结束

后,立即计算高差闭合差fh,若作或加允=±40«醐,则符合要求,进行闭合差的调整

时,仔细计算,不要算错。

3.3.2.5纵断面测量也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在图根点上以半测回实测中线

里程桩的高程及中线高差变化点、地物点、池塘、水面、公路、铁路、河流等的高程,

测量手簿中须整理出《路线高程测量手簿》,内容包括里程、高程。

3.3.2.6外业工作完成后,在现场要巡视一遍地形图,看作业时有无遗漏,这样可以及

时发现外业问题,修改地形图或断面图,同时可以为内业资料整理是提供方便。

3.3.3定线测量中的横断面测量

3.3.3.1道路中线定线完成后,才可进行横断面测量,作业时要特别注意:定线道路的

前进方向是从道路设计起点0+000到道路终点,横断面的左右由道路前进方向来确定;

其次要满足甲方要求的宽度和数据格式。一般铁路、桥梁以及涵洞要增测横断面,遇到

路牙、水沟、石砌坎、斜坡时不能遗漏,施工区按照现状施测高程。横断面作业时手簿

一般不提交装订。某些工程不需横断面,可不进行横断面测量。

3.3.3.2用图根水准的方法,在里程桩上架设水准仪,首先量取里程桩到水准仪视线高

度得到水准仪视线高程,然后在垂直中线方向用皮尺拉断面上一点平距(量至分米),

同时用水准仪直读水准标尺读数(读数至厘米)得到该点高程,把平距和高程填入横断

面手簿(也可在实地用米厘纸直接绘制横断面)。循环以上过程得到一条横断面数据。

水准仪皮尺法记录表格

后视高程

前鬻程(左侧)桩号(右侧)地黯理

距离\,

2.351.840.811.091.5304-0500.44O.14

20.012.811.29.16.812.220.0

3.3.3.3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量横断面,一般用全站仪置于中桩上,用道路前进方向转

90°定出横断面方向,先量出至地面的仪器高,然后进行碎布点采集(全站仪设置好平

距和高程状态,直接对平距和高程进行手簿记录;也可用控制点在横断面相应位置直接

采集坐标和高程)。此法适用于地形困难、山坡陡峻的路线横断面测量。

3.3.3.4外业工作完成后,在现场要巡视一遍地形图,看作业时有无遗漏,这样可以及

时发现外业问题,修改地形图或断面图,同时可以为内业资料整理是提供方便。

3.3.4定线测量中的带状地形修测

无需地形测量的,可不做地形测量。带状地形修测不需入库。作业方法按照《南京

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SB-JS01-2005第一章第8条执行。

3.3.5河道断面测量

首先确定和测量河断面的起终点,然后沿断面方向测定起点、岸边线、水边线、河

底(一般5T0米测量一点,河中间点高程必须测量)、水边线、岸边线、终点的距离和

高程。

3.内业处理与资料整理

4.1建(构)筑物竣工测量

4.1.1外业采集结束后,使用传输软件将观测数据从电子手簿传至微机,输入已知数据,

用雷生导线平差程序计算出导线点和碎部点成果。使用相对高计算程序,计算出各点相

对于±0.00(一般是建筑的室内地坪,可以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的高度数据。

4.1.2利用软件展点、绘图,根据所测的点及工作草图对图形文件进行编辑,直至编制

成竣工平面图(要注意软件图纸模式、实地模式),绘制图框、最终以实地模式存盘。

根据外业采集的地物成果、甲方提供的规划总图、红线图及外部条件图,在竣工平面图

上标注相关平面间距和坐标。竣工平面图的绘制要清晰、规范、数据要正确、不能出现

遗漏现象。

4.1.3利用软件绘制立面图,立面图应绘制合理,根据竣工平面图、及利用甲方提供的

立面图作参考绘制立面图,立面高度应绘制正确,立面图和立面高度在图形文件中应按

比例绘制。

4.1.4当所做的图形中的尺寸与甲方提供的规划总图、红线图尺寸相差超过0.5米时,

检查相差的原因,可通过调阅1:500的地形图电子文件来检查,也可实地检查。

4.1.5异常情况的处理:当观测的成果精度不合乎要求时,检查是否测错,如检查不出,

要求重新观测。

4.1.6建筑竣工测量手簿包括手簿封面、作业说明、导线略图、已知点成果、导线成果

表、精度统计、导线观测数据。

4.1.7更新DLG图按照《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

SB-JS01-2005第四章第3条执行。

4.2大样和放样

4.2.1根据外业采集的地物成果及甲方提供的规划总图、红线图、单体图及外部条件图

绘制大样图。根据外业采集的地物成果、放样成果及甲方提供的规划总图、红线图、单

体图、大样图绘制放样图。大样图和放样图的绘制要清晰、整齐、数据要正确、不能出

现遗漏现象。

4.2.2电子手簿上的野外采集的数据通过雷生导线平差程序计算出图根导线点和采集的

地物点的坐标。根据计算的地物点坐标运用我院的LISP程序把地物点展绘在AutoCAD

软件的图形文件中。

4.2.3绘制放样图。计算机只能在密码状态才能共享,保证放样资料的安全、可靠。资

料内部计算部分数据必须正确,检查签字处不能遗漏。

4.2.4异常情况的处理:当观测的成果精度不合乎要求时,检查是否测错,如检查不出,

要求重新观测、放样。

4.2.5绘制好大样图或放样图后要在图签中认真填写作图者、建设单位、工程编号、存

盘号、工作日期、检查者等项。

4.2.6大样和放样手簿包括手簿封面(封面要填写建设单位、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作

业时间)、大样图或放样图、作业说明(作业说明要详细说明作业过程,作业中遇到的

客观异常现象需详细注明)、导线略图、已知点成果(已知点成果一般须在资料管理部

门抄取)、导线及碎部成果表(必须有观测值)、精度统计(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导

线及碎部观测数据(手工记录和电子手簿记录,两者都应有观测者和检查者)、坐标计

算表、放样手簿(放样手簿应是外业原始手簿,观测者和检查者要齐全)。

4.2.7及时处理成果,满足周期,大样或放样手簿内所有内容均要项目负责人进行检查,

确保质量。

4.2.8更新DLG图按照《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文件汇编》

SB-JS01-2005第四章第3条执行。

4.3定线测量

4.3.1整理线路中线资料,根据甲方提供的道路设计要素数据绘制道路中线放样图,放

样图的绘制要清晰、规范、数据要正确、不能出现遗漏现象。检查正确后才能进入下一

工序。

4.3.2整理图根控制资料,绘制导线略图。检查正确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

4.3.3整理坐标放样资料。检查正确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

4.3.4纵断面、横断面数据资料整理,按照里程顺序装订水准手簿。纵断面数据正确后

方可进行横断面数据处理。我公司纵断面采用的比例:纵向比例1:50,横向比例1:500;

横断面采用的绘图比例尺为1:100。如果甲方有明确的比例或数据格式要求,按照甲方

提供的数据格式或比例成图。

4.3.4纵断面数据正确后,编制纵断面数据文件,按相应比例绘制纵断面图,注意检查

绘制格式、高程、距离是否正确。检查合格进入下一工序。

4.3.4所有纵断面数据合格后,结合地形图进行横断面数据处理,编制横断面数据文件,

然后按相应比例绘制横断面图,注意检查绘制格式、高程、距离是否正确。

4.3.5结合地形图检查纵、横断面数据,也可生成纵、横断面图检查高程起伏情况,可

杜绝粗差现象。一般高程突然起伏时要重点检查。

4.3.6根据甲方要求转换数据格式,提供纵横断面电子文件。

4.3.7带状地形修测资料整理,检查修测的宽度是否到位,图面高程注记与纵横断面高

程数据是否基本一致等。

4.3.8手簿装订,道路定线放样手簿包括手簿封面、放样图、作业说明、导线略图、已

知点成果、导线及碎部成果表、精度统计、导线及碎部观测数据、道路中心线坐标计算

表、放样手簿、纵断面水准手簿。手簿封面要填写建设单位、作业地点、作业人员、作

业时间。作业说明要详细说明作业过程,作业中遇到的客观异常现象需详细注明。

5.自查、互查

项目负责人在外业测量每一道工序后应注意中间检查,尽量将外业测量问题在现场

处理完毕。

6.部门检查

作业组内部自查互检后,将完整资料和成果提交到部门。部门检查人员应按公司《质

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内、外业检查(含精度检测工作),并评定质量等级。

7.公司级检查

作业部门向公司质量部门提交全部资料,公司质量部门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最终检

查验收。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由作业部门进行改正。

8.提交成果

质量部门检查验收完毕后,提交成果按照《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

术文件汇编》SB-JS01-2005第四章第5条执行。

附图:

作业流程图

管线探测作业流程

一、目的

为了规范管线探测的作业流程,确保所提交的产品满足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流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市地下管线实测、修测以及管线竣工测量。

三、作业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⑵《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⑶《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⑷《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技术汇编》(SB-JS01-2005);

⑸项目技术设计书或指导书;

⑹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

四、作业流程图(见后页)

五、作业程序

1.项目负责人接收任务

1.1本着对公司、部门、个人(作业者)负责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与甲方沟通,了解该管线

项目任务的需求、目的、要点及周期等,依据公司规定,对一、二级及特殊的三级工程进行

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作业指导书等相关工作。

1.2项目负责人接受任务后,应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测量规范和技术指示或技术设计

书,明确作业任务的性质和要求。

2.作业前准备

2.1项目负责人或作业组长通过导线网图确定周围控制点情况,并指定专人到公司信息部资

料室调用实、修测范围的管线薄膜图、管线电子图、DLG电子图和元数据文件,及抄取相关

控制点成果,特殊地区可利用其他作业人员所做的图根点,但必须到资料室调用该任务(测

区)的手簿抄取其一次附合线上点,并经资料室人员签字。若为异地工程,一、二级及特殊

的三级工程或实地无法找到控制点的门市管线工程,应做首级控制点。

2.2作业组长指定专人准备外业工具,其中包括:管线探测仪、全站仪、电子手簿、对讲机、

脚架、钢尺、红漆、钩子、铁锤等。事前准备好用电仪器的充电工作,保证仪器作业处于完

好状态,能够正常工作。

2.3喷绘修测管线纸图作为工作草图并对照原薄膜管线图,检查两套资料的管线位置、管径

等一致性,如不一致则在草图上做好记录,作为外业探测的重点。在草图上圈出准备外查的

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将明显管线点、隐蔽管线的埋深以及隐蔽管线与周围固定地物的间

距标在草图上,作为外业核查的依据。

2.4计算已知点间边长距离(确保数采时已知点位的正确性)、绘制已知点点位略图(有利

于实地及时找到控制点)。

3.管线探测

3.1管线修测

3.1.1管线探查

3.1.1.1对于管线修测应将管线图上管线与实地位置进行对照观察现场有无开挖的痕迹,有无

上杆的管线,有无新增的明显管线点如窖井、阀门、消防栓、分线箱等,初步判断出管线的

新增情况。然后打开新增的明显管线点进行管类、走向、管径的判断,并量取埋深,及时做

好测量记录。然后采用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利用管线探测仪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追踪新增的

管线,在实地定出新增管线的三通、拐点等的位置,并标上记号,绘制管线草图。

3.1.1.2当实地管线管沟宽度大于1.2m以上时,应实测管沟宽度,其边线用线型X5虚线绘

出,管线物探属性点定位于管沟中心位置。

3.1.1.3对于甲方需要用到的管线,必须认真全面的复核。对于管线图库中的不明管线,必

须重新探测及到权属单位调查核实,尽可能确定管线的种类、位置和相关属性。如果能够确

定图面上已经通过管线竣工测量的管线可以不再重探。修测范围内的原有管线,对于雨污水、

电信、电力、有线电视等管线明显点,原则上只要能打开的都应该开井检查,判断连接方向

是否正确;按照不低于明显点总数的3%、最少不低于5点的标准对明显点埋深进行重复量

测,填写《明显点重复量测检查表》。必须对隐蔽管线按不低于10%、且不少于3根管线同

时最少不低于5点的标准进行重复探测,并采集重复探测点,内业将重复探测点展绘在图上,

并放至TCJC层,作为已经核查的依据。内业对明显点的埋深、隐蔽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

进行比较,当明显点埋深较差小于8.5cm时,可以不对原数据进行修改,当埋深较差大于

8.5cm时,应该查明原因,采用正确的数据,确保埋深数据的正确性。当隐蔽管线平面位置

交差不大于R(0.1h)2+(0.1h)2、埋深较差不大于2j(0.15h)2+(0.15h)2时(h为该管线的中

心埋深,以cm为单位,不足100cm按100cm计算),可以不对该管线进行修改;反之,用新

测数据代替原管线。对核实过的明显点和隐蔽管线,必须在备注栏注明修测日期和修测责任

人,以备后查。对于电信、电力、有线电视、路灯空管,修测时如果已经穿线,则必须重新

探测定位,调查总孔数、占用孔数并测量埋深,用量测的数据修改图库中相关数据。外业作

业时,应做好新老管线的接边工作,新增管线应测至测区外第一个明显点,如无明显点则测

至测区30米外的隐蔽点,除图边外,不得出现线端点无管线点符号的现象。

3.1.1.4—、二级及特殊的三级工程的管线探测工作应按设计书(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严格

作业。

3.1.2管线测量

3.1.2.1测量前要实测控制点间距离,并且与反算距离、高差核对。边长校差应不大于5cm,

高程校差应不大于4cm。

3.1.2.2测量管线点一般用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布设,可同级附合一次。附合或闭合导线的

总长不能超过1500米,观测边数不能超过15条,支导线的长度不能超过500米(困难地区

不能超过750米),观测边数不能超过4条,结点按上述要求的0.75倍来执行。二次符合图

根导线不应超过10条边,长度不应超过1100米(原则上应进行联合平差),支导线只能在

一次符合图根导线(含当二次符合图根导线和一次符合图根导线进行联合平差,且精度和图

形强度符合图根导线要求)上发展,支导线点的末点应与原固定地物校核。

3.1.2.3如果修测区增加控制点确有困难,且实地长度不大于150m时,允许利用修测电子

图中4个明显点作为控制点进行数采拍扎。选择的明显点应均匀分布,其交会角不得小于

30度,边长不得小于修测区域的最大视距长度。当边长检查误差不大于±14cm,高程检查误

差不大于±8.5cm时,可进行内业编辑嵌图。

3.1.2.4困难地区需超规范作业时,应及时向技术主管部门请示,同意作业方案后方可作业,

且在任务书或手簿中说明超规范的原因和范围。

3.1.2.5管线点以极坐标法采集,仪器至反射棱镜距离平均应不大于100米,最大不应超过

150米。

3.1.2.6—、二级及特殊的三级工程的管线测量工作应按设计书(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严格

作业。

3.2管线实测

3.2.1首先主动与甲方沟通,收集实测范围内管线施工设计图纸、竣工资料等,向当地居民

了解管线情况,再到各权属单位核实管线位置、管径、电压值等。

3.2.2观察现场有无开挖的痕迹,有无上杆的管线,有无明显管线点如窖井、阀门、消防栓、

分线箱等,初步判断出管线走向情况;在无法确定管线时,也可采用拉断面法初步判定管线

位置。然后打开管线明显点进行管类、走向、管径的判断,并量取埋深,填写记录手簿。然

后采用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利用管线探测仪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追踪管线,在实地定出管线

的三通、弯头、拐点等的位置,在实地标上记号并绘制管线草图。

3.2.3管线测量

同3.1.2条款

3.3管线竣工

3.3.1管线探查

3.3.1.1首先对现场巡视一遍,对管线的走向、覆土情况进行查看,做到心中有数。分别对

每类管线进行探查作业,管线竣工的作业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