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南六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豫南六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豫南六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豫南六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豫南六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豫南六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2、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少部分电离产生OH-,可以解释氨水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3、下列除杂实验设计(括号中为杂质)正确的是A.NH3(H2O):通过装浓硫酸的洗气瓶B.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后分液、干燥C.FeCl3溶液(CuCl2):加入足量铁粉后过滤D.CH4(C2H4):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于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B.燃煤烟气的脱硫,汽车尾气的消除、二氧化碳的回收均体现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贡献C.食物中的淀粉类物质,通过人体中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酒精D.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铜溶液,可现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5、合成氨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4kJ/mol。将lmolN2(g)、3molH2(g)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下反应,10min时达到平衡,NH3的体积分数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系放出9.24kJ热量,则H2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B.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最M,混合气体密度d,混合气体压强p,三者关系如图乙所示C.图丙容器I和II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则容器I放出热量与容器II吸收热量之和为92.4kJD.若起始加入物料为1molN2,3molH2,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丁所示6、碳原子的不同结合方式使得有机物种类繁多,下列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中错误的是A. B. C. D.7、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6mol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8、纽扣电池可用作计算器、电子表等的电源。有一种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关于该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B.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发生还原反应C.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Zn是负极D.使用时溶液中OH—离子向Ag2O极移动9、针对下面四套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装置牺牲镁保护铁B.用图2装置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腐蚀导致试管中水面上升C.图3装置中Mg作负极,Al作正极D.用图4装置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10、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和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H在水中显酸性B.NaH中氢离子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不同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大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H4Br的电子式:B.乙醇的分子式:C2H5OH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CS2分子比例(填充)模型:12、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甲烷 B.乙烯 C.苯 D.乙酸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为0.1NAB.Fe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0.5mol产物,转移的电子数为1NAC.18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AD.标准状况下,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可生成22.4L氯气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B.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C.用过滤的方法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获得碘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15、化学与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食品包装中常放有硅胶,能起到干燥的作用B.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出售来提高利润C.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净水作用,而没有杀菌、消毒作用D.集中处理废旧电池,以防止污染16、在一定温度下,已知可逆反应X(g)+3Y(g)2Z(g),甲、乙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浓度如下表所示:X(g)Y(g)Z(g)容器甲初始浓度(mol/L)2.5y0平衡浓度(mol/L)x2.01.0容器乙t时刻浓度(mol/L)3.02.02.0下列有关正确的是A.x=3.5,Y=3.5 B.平衡常数为1/6C.乙容器t时刻v(正)(逆) D.因温度相等,平衡常数相同,故容器甲与容器乙中反应能达到等效平衡状态17、从本质上讲,工业上冶炼金属的反应一定都属于A.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18、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正确的是(

)A.B.C.D.19、下列属于碱的是A.CO2 B.H2SO4 C.Mg(OH)2 D.NaCl20、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A.Al→NaAlO2 B.NaHCO3→Na2CO3 C.SiO2→H2SiO3 D.Fe(OH)2→Fe(OH)321、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氧化亚铜: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稀硫酸:Cu2O+2H+==Cu2++Cu+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②SO2可用Na2SO3替换B.步骤③中为防止CuCl被氧化,可用SO2水溶液洗涤C.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Cu2O+2Cl-+H2OD.如果Cu2O试样中混有CuCl和CuO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Cu2O试样充分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可计算试样纯度22、下图为番茄电池(已知番茄汁显酸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C.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 D.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淡黄色固态化合物,D的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写出元素名称:A_____D_____;(2)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1)X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Z、W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的化合物B,lmolB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a.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b.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①由实验a、b推知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②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25、(12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包括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反应原理:实验中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实验步骤:①浓硫酸与浓硝酸按体积比1:3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40mL;②在三颈瓶中加入13g甲苯(易挥发),按图所示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③向三颈瓶中加入混酸;④控制温度约为50℃,反应大约10min,三颈瓶底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纯净的一硝基甲苯共15g。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需要在三颈瓶中加入少许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冷却水从冷凝管的_______(填“a”或“b”)端进入。(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使用该仪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4)分离反应后产物的方案如下:其中,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操作2必需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温度计、锥形瓶、牛角管(尾接管)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实验中甲苯的转化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6、(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SO2的性质。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________。A.NaCl溶液B.酸性KMnO4C.FeCl3D.Na2S溶液(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BaSO4生成,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实验ii:用如上图2的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再加入70%H2SO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体X可以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CO2

B.C12

C.N2

D.NO2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制取氯气。(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________(填“X”或“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D中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5)某同学根据①②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28、(14分)海洋中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1)步骤①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2)现有烧杯、玻璃棒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完成步骤①的实验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的萃取剂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_________________29、(10分)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C、D、E三种原子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具体离子符号);由A、B、C三种元素按4∶2∶3组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属于_____。固体物质M由A和B以原子个数五比一组成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则M电子式为______,受热分解所得气体化学式是_______和_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C两元素的单质与熔融K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4)可逆反应2EC2(气)+C2(气)2EC3(气)在两个密闭容器中进行,A容器中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B容器可保持恒容(如图所示),若在A、B中分别充入1molC2和2molEC2,使反应开始时的体积V(A)=V(B),在相同温度下反应,则达平衡所需时间:t(A)__________t(B)(填“>”、“<”、“=”或“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A.L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故A错误;B.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故选D。2、B【解析】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故A正确;B、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NH3·H2O少部分电离产生OH-,氨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故C正确;D、NH3·H2O不稳定,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故D正确。故答案选B。3、B【解析】

A.NH3(H2O):通过装浓硫酸的洗气瓶氨气也会被吸收,应该用碱石灰干燥,A项错误;B.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中和乙酸,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上下分层,分液、干燥,B项正确;C.FeCl3溶液(CuCl2):加入足量铁粉,FeCl3和CuCl2都会参与反应无法除杂,C项错误;D.CH4(C2H4):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把乙烯氧化为CO2,引入新杂志,可以使用溴水进行洗气,D项错误;答案选B。4、B【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选项A错误;B、燃煤烟气的脱硫,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危害,汽车尾气的消除,减轻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危害,二氧化碳的回收减少温室效应,则均体现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贡献,选项B正确;C.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而淀粉不能通过人体中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酒精,选项C错误;D.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铜溶液,发生变性,为不可逆反应,则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不能溶解,选项D错误;答案选B。5、C【解析】

A、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24kJ,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l,10min内氢气的平均速率为0.015mol/(L•min),反应速率应为由高到低,A错误;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为定值;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压强降低,B错误;C、恒温恒容下,容器Ⅱ中按化学计量数转化为N2、H2,可得N21mol、H23mol,容器Ⅰ、容器Ⅱ内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容器内对应各物质物质的量相等,两个容器反应之和相当于生成2molNH3,容器I放出热量与容器II吸收热量之和为92.4kJ,C正确;D、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减小,D错误;答案选C。6、C【解析】

在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中,1个C要连有4个键,其中碳碳双键属于2个键,碳碳三键属于3个键,C-H往往省略掉。所以,当给出的结构中,如果1个C周围的键少于4个,则要由C-H键补足至4个;如果多于4个,则一定不合理。【详解】A.该物质是正丁烷,图中省略了C-H键,A正确;B.该物质是异丁烷,图中省略了C-H键,B正确;C.图中有1个C周围连有5个键(2个单键和1个三键),不合理,C错误;D.该物质是环丁烷,图中省略了C-H键,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C。【点睛】在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1个C一定连有4个键,不会多,也不会少。7、D【解析】A、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故A错误;B、每生成1molN2,消耗1molNaNO2得3mol电子,消耗1molNH4Cl失去3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为3mol,故B错误;C、NH4Cl中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错误;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故选D。8、D【解析】

银锌电池的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详解】A、Ag2O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故A正确;B、Zn为负极,Zn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2O为正极,Ag2O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Zn为负极,Ag2O为正极,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故C正确;D、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使用时溶液中OH—离子向Zn极移动,故D错误;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知识,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9、B【解析】分析:A、利用电解池原理解释;B、利用原电池原理解释;C、利用原电池原理分析;D、利用电解池原理判断。详解:从图示看出,Mg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Fe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Fe失去电子溶解,没有起到保护Fe,A选项错误;图2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消耗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试管内的液面上升,B选项正确;图3中Mg-Al-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Mg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Al失去电子作负极,Mg作正极,C选项错误;图4中作电源时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再进行充电时,此极应该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此时该电极应该与充电电源的负极相连,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B。点睛: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说,通常两种不同金属在电解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时,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本题图2中Fe是负极,C是正极。但也不是绝对的,应以发生的电极反应来定,例如:Mg-Al合金放入稀盐酸中,Mg比Al易失去电子,Mg作负极;本题图3中将Mg-Al合金放入烧碱溶液中,由于发生电极反应的是Al,故Al作负极。另如Cu-Al放在浓硫酸中,Cu是负极。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流入的一极或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的极是正极,阴离子流向的极为负极。10、C【解析】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在水中发生反应:NaH+H2O=NaOH+H2↑。A.NaH在水中反应产生NaOH,使溶液显碱性,A错误;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相同都是有2个电子,B错误;C.NaH中氢离子与Li+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氢离子比锂离子半径大,C正确;D.NaH中氢离子是-1价,可被氧化成氢气,D错误,答案选C。11、D【解析】A、NH4Br的电子式:,选项A错误;B、乙醇的分子式:C2H6O,选项B错误;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选项C错误;D、CS2分子比例(填充)模型:,选项D正确。答案选D。12、B【解析】

A.甲烷性质较稳定,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A错误;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苯性质较稳定,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乙酸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以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性为载体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有H原子的有机物,使其生成苯甲酸。13、C【解析】

A、由n=c×V,该溶液中缺少体积数据,无法计算粒子数目,错误;B、由2Fe+3Cl2==2FeCl3每生成2mol产物转移6mol电子,则生成0.5mol产物,则转移1.5mol电子,即1.5NA电子,错误;C、一个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2+8=)10个,18gD2O的物质的量=18g/20g/mol=0.9mol,含有质子为9mol,即9NA,正确;D.MnO2必须与浓盐酸反应才可生成氯气,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后,将停止反应,即4molHCl并未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氯气应少于22.4L,错误。选择C。14、D【解析】试题分析: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错误;C、可用蒸馏的方法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获得碘,错误;D、容量瓶不能加热,不能盛装热溶液,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常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5、B【解析】A、硅胶无毒,能吸收空气水分,防止食品受潮而变质,故A说法正确;B、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因此工业酒精不能勾兑酒,故B说法错误;C、明矾净水利用Al3+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即Al3++3H2OAl(OH)3(胶体)+3H+,利用胶体吸附水中悬浮固体颗粒,达到净水的目的,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但氢氧化铝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杀菌和消毒,故C说法正确;D、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集中处理废旧电池,防止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故D说法正确。16、C【解析】甲中:X(g)+3Y(g)2Z(g),初始浓度(mol/L)2.5y0变化浓度(mol/L)0.51.51.0平衡浓度(mol/L)x2.01.0A、x=2.5-0.5=2.0,Y=3.5,故A错误;B、k=故B错误;C、Qc=>K,反应逆向进行,乙容器t时刻v(正)<v(逆),故C正确;D、将乙中生成物全转化为反应物,乙中相当于投入4molx和5moly,甲、乙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要投料完全相同,才能形成等效平衡,故D错误;故选C。17、A【解析】

金属的冶炼原理是将金属的化合物通过还原的方法使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详解】金属的冶炼原理是将金属的化合物通过还原的方法使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是分解反应,可以是置换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金属冶炼,注意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和原理,注意反应类型的判断是解答关键。18、C【解析】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根据方程式可知满足v(W):v(X):v(Y):v(Z)=3:2:4:3,答案选C。19、C【解析】

A、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选项A不符合;B、H2SO4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属于酸,选项B不符合;C、Mg(OH)2是由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氢根离子,属于碱,选项C符合;D、NaCl属于盐,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C。20、C【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反应的可能性,A.Al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B.NaHCO3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C.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D.Fe(OH)2可与H2O、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OH)3。详解:Al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AlO2-,可一步反应生成,A错误;NaHCO3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一步反应生成,B错误;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因此SiO2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溶液,然后再加入稀硫酸可以得到硅酸,C正确;Fe(OH)2可与H2O、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OH)3,D错误;正确选项C。21、D【解析】

碱式碳酸铜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得到CuCl2溶液,向此溶液中通入SO2,利用SO2的还原性将Cu2+还原生成CuCl白色沉淀,将过滤后的CuCl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得砖红色沉淀Cu2O,据此解答。【详解】A.Na2SO3有还原性,则步骤②还原Cu2+,可用Na2SO3替换SO2,A正确;B.CuCl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用还原性的SO2的水溶液洗涤,可达防氧化的目的,B正确;C.CuCl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得砖红色沉淀Cu2O,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Cu2O+2Cl-+H2O,C正确;D.CuCl也不溶于水和稀硫酸,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不溶于的Cu,则过滤后所得滤渣为Cu和CuCl的混合物,无法计算出样品中Cu2O的质量,即无法计算样品纯度,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以制备Cu2O为载体,涉及反应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题干中已知信息的灵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22、C【解析】

A.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锌沿导线流向铜,故A错误;B.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电极附近不会出现蓝色,故B错误;C.锌作负极,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锌片的质量会变小,故C正确;D.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锌沿导线流向铜,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碳硫【解析】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则A为C元素,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淡黄色固态化合物,则C为Na元素,B为O元素,D的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则D为S元素。【详解】(1)根据上述推断,A为碳,D为硫。(2)D为16号元素硫,有三层电子,电子数分别为2、8、6,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C2D是Na2S,是由Na+和S2-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则Na2S的形成过程为:。24、HH2OH2S3Cu+2NO3-+8H+=3Cu2++2NO↑+4H2ONH4+、Fe2+、SO42-(NH4)2Fe(SO4)2·6H2O【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X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即X为H,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令Y的原子序数为x,则Z的原子序数为x+1,W的原子序数为x+9,四种原子序数之和为32,因此有1+x+x+1+x+9=32,解得x=7,因此Y为N、Z为O、W为S,(1)根据上述分析,X元素是H;(2)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因此H2O的稳定性大于H2S;(3)该酸能与铜发生反应,因此该酸是硝酸,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4)①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转变为灰绿色,最终转变成红褐色,说明B中有Fe2+,加入NaOH,产生刺激性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说明此沉淀是BaSO4,原溶液中含有SO42-,①因此根据上述分析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为Fe2+、NH4+、SO42-;②根据B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因此B的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元素的推断,根据信息X元素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即X为H,子序数依次增大,且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令Y的原子序数为x,则Z的原子序数为x+1,W的原子序数为x+9,四种原子序数之和为32,因此有1+x+x+1+x+9=32,解得x=7,从而推出个元素,特别注意Z和W的原子序数的关系,因为它们位于同一主族,且属于短周期元素,因此有W和Z的原子序数相差8。25、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暴沸冷凝回流a分液漏斗检漏分液蒸馏烧瓶冷凝管77.5%【解析】

(1)反应物甲苯沸点低,加热时容易发生暴沸;(2)冷凝管用于将蒸汽冷却为液体,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延长热量交换时间,使热量能更充分交换,确保气体充分冷凝;(3)仪器A是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4)因为分离得到的是无机和有机两种液体,而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不相溶的,因此方法是分液;分离两种一硝基化合物只能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因此采用蒸馏的方法,根据蒸馏所需仪器分析解答;(5)根椐方程式可知,一摩尔的甲苯可以得到一摩尔的对硝基甲苯与一摩尔的邻硝基甲苯,本实验中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纯净的一硝基甲苯共15g,根据方程克制13g甲苯理论产生硝基甲苯的质量,产率的计算方法就是用实际产量除以理论产量。【详解】(1)甲苯的沸点为110.6℃易挥发,容易发生暴沸,需用碎瓷片(沸石),防止暴沸;(2)冷凝管用于将蒸汽冷却为液体,因此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可使冷凝管充满冷水而进行充分冷却,所以冷却水从冷凝管的a端进入;(3)仪器A是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4)因为分离得到的是无机和有机两种液体,而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不相溶的,因此操作1的名称为分液;分离两种一硝基化合物只能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因此采用蒸馏的方法,蒸馏烧瓶盛放两种一硝基化合物混合物,酒精灯用于加热蒸馏烧瓶,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冷凝管用于将蒸汽冷却为液体,铁架台用于固定蒸馏烧瓶,牛角管(尾接管)用于承接冷凝后的液体,锥形瓶用于盛放产品,所以操作2必需的玻璃仪器还有蒸馏烧瓶、冷凝管;(5)产率等于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根椐方程式可知,1mol的甲苯可以得到1mol的对硝基甲苯与1mol的邻硝基甲苯,换成质量即:92g的甲苯可以得到137g的对硝基苯和邻硝基苯,则13g的甲苯就能得到的一硝基苯的质量m=g=19.35g,本实验中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纯净的一硝基甲苯共15g,所以一硝基苯的产率为:×100%≈7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硝基甲苯的制备的知识,涉及实验流程、产率的计算等知识,明确物质的制备原理即流程的意义与目的为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充分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6、H2SO4+Na2SO3=Na2SO4+SO2↑+H2O品红溶液D除去BaCl2溶液中的O2AC2SO2+2H2O+O2+2BaCl2=2BaSO4↓+4HCl或2SO2+2H2O+O2=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解析】分析:该探究实验为: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与品红作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与-2价的硫作用体现氧化性,二氧化硫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吸收.图中装置B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溶液中含有氧气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装置E进行探究,可排除氧气的干扰。(1)装置A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钠和水;(2)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具有漂白性;(3)NaCl溶液与二氧化硫不作用,酸性KMnO4能氧化二氧化硫,FeCl3能氧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单质,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4)①煮沸BaCl2溶液排除溶液中的氧气;②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氧气,通入的气体不能氧化二氧化硫,干扰验证实验;③B中形成沉淀是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详解:该探究实验为: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与品红作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与-2价的硫作用体现氧化性,二氧化硫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吸收.图中装置B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溶液中含有氧气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装置E进行探究,可排除氧气的干扰。(1)装置A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SO3=Na2SO4+SO2↑+H2O;(2)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3)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需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a2S与二氧化硫作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为0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SO2+2S2-=3S↓+2H2O,表现了氧化性,NaCl溶液与二氧化硫不作用,酸性KMnO4能氧化二氧化硫,FeCl3能氧化二氧化硫,故选D;(4)①图中装置B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溶液中含有氧气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需排除氧气的干扰,“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BaCl2溶液中的O2;②O3和NO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所以不可以通入气体这两种气体驱赶装置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不与氧气反应,可以用来驱赶装置中的氧气,故答案为:AC;③B中形成沉淀是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可能发生的反应为:2SO2+2H2O+O2+2BaCl2=2BaSO4↓+4HCl或2SO2+2H2O+O2=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制备及性质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检验方法,明确物质性质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解答关键,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27、分液漏斗圆底烧瓶AXCl2+2Br+===2Cl-+Br2棉球变蓝Cl2+2OH-===Cl-+ClO-+H2O检验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不能实验无法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分析: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Br溶液、碘化钾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Br2、I2,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2)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装置,选择A装置;(3)检验氯气的性质时,不能先通过NaOH溶液,否则会消耗氯气,且起不到尾气吸收的作用,应从X端进气。①氯气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②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实验现象是棉球变蓝;③氯气有毒需要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把品红放在最后可观察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5)由于不能保证氯气和溴化钠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溴单质中含有过量的氯气,则不能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点睛:本题考查氯气制备、性质实验的设计、物质性质和反应现象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