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天津卷1)(全解全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天津卷1)(全解全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天津卷1)(全解全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天津卷1)(全解全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天津卷1)(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

化学•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称为“黑金”的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日本福岛核电站排放核污水的2种放射性同位素鲁I和堞Cs中子数相同

C.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D.“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共价晶体

【答案】B

【解析】A.石墨烯是一种碳的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A正确;

B.的中子数为78,嚼Cs的中子数为82,B错误;

C.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

素.,C正确;

D.由于碳成四键,所以金刚石结构中碳原子与周围的四个碳原子以单键结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为

共价晶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2.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的pH减小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气体

B.向NaHCC)3溶液中通入少量HC1气体

C.向水中通入少量NO2气体

D.向饱和H2s溶液中通入少量SO,气体

【答案】C

【解析】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

合题意;

B.向NaHCC>3溶液中通入少量HC1气体,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

符合题意;

C.向水中通入少量NO?气体,N0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溶液的pH减小,

C符合题意;

D.向饱和H?S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生成S单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但溶液的pH增大,D不

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A.用高锯酸钾溶液滴定草酸:2MnO;+16H++5cq:=2Mn+10CO2T+8H2O

B.电解饱和食盐水:2C1-+2H2O-H2T+C12T+2OH-

+

C.向NazSQ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S2O^+2H=S^+SO2T+H2O

2+3+

D.将足量Cl2通入FeBr?溶液中:2Fe+2Br-+2C12=2Fe+Br2+4C1-

【答案】B

【解析】A.草酸是弱酸,不能拆写,用高锌酸钾溶液滴定草酸:

+2+

2MnO;+6H+5H2C2O4=2Mn+10CO2T+8H,O,A错误;

B.电解饱和食盐水:2C1-+2H2O-H2T+C12T+2OH-,B正确;

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硫代硫酸根离子,C错误;

D.将足量C1?通入FeBr?溶液中:2Fe"+4BL+3C12=2Fe"+2Br?+6C「,D错误;

故选B。

4.X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Y位于第四周期且基态原子中有5个未成对电子,基态W原子的s能级

2

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ZW是N2的等电子体,四种元素形成的配合物XY(ZW)5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W>ZB.电负性:W>Z>X

C.配体ZW中配位原子为ZD.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答案】D

【分析】X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则X为H元素;Y位于第四周期且基态原子中有5个未成对电子,

则Y为Mn元素;基态W原子的s能级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ZW是N2的等电子体,则Z为C元素、

W为0元素。

【解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则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碳元素,故A

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0>C>H,则电负性的大小顺

序为O>C>H,故B正确;

C.由图可知,一氧化碳是配合物的配体,给予孤对电子的配位原子是碳原子,故c正确;

D.七氧化二镒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5.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金属是电的良导体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BNF3不易与Cu2+形成配位键F的电负性大,导致N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力大

CCO的沸点高于N2CO的极性大于N2

Dso;中的键角小于co;S的原子半径较大,其价层0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较小

【答案】D

【解析】A.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实例与解释相符,故A

不符合题意;

B.F的电负性大,导致N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力大,不容易提供孤电子对,不易与Cu2+形成配

位键,实例与解释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CO的沸点高于N2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是CO的极性大于N2,导致CO沸点较高,

实例与解释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SO;中S为sp3杂化存在1对孤电子对,而CO;-中碳为sp2杂化,故SO;中的键角小于CO;,实例

与解释不相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淄博烧烤红遍全国,用嫩肉粉腌制后烤出的肉串鲜香滑嫩,嫩肉粉的有效成分为木瓜蛋白酶,其结

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该分子最多消耗5moiNaOHB.该分子中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

C.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3种D.该分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A

【解析】A.Imol该分子最多消耗5moiNaOH,分别发生在Imol竣基、Imol酚羟基、3moi酰胺基上,

A正确;

B.该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分别为竣基、酰胺基、酚羟基,B错误;

C.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分别为sp\sp2,C错误;

D.该分子中不含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和碳卤键,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

故本题选A。

7.碱金属单质M和Cl?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bH\

2M(s)+Cl2(g)----------►2MCl(s)

△“2AM

I|

2M(g)2Cl(g)△生

△〃3AJ/

y5y

2M+(g)+2Cl-(g)------------------

A.CsCl晶体是共价晶体

B.AH$=AH]-AH2-AH3-AH4-AH5

C.若M分别为Na和K,贝!JAHj:Na<K

D.AH4<0,A//6>0

【答案】B

【解析】A.CsCl晶体是离子晶体,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AH6=AH,-NH2-AH3-AH4-AH5,B正确;

C.若M分别为Na和K,失电子过程中需吸收能量,△也为正值,K半径更大,失去电子所需能量更

小,则阻:Na>K,C错误;

D.氯气分子断键为氯原子需吸收能量,AH4>0;离子结合形成离子键需放热,△&<(),D错误;

答案选B。

8.CH,联合H?。和CC>2制取凡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1

①CH4(g)+H2O(g)CO(g)+3H2(g)AH1=+206kJ-mol

1

②CH4(g)+CO2(g)2CO(g)+2H2(g)AH2=+247kJ.moP

将CH,、也0和CO?按一定比例通入填充有催化剂的恒容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内(反

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W的值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

3..O

z

O.8

B.46

WZ

H

K22

Z

2.0

700750800850900

温度(℃)

1

A.由①②可知,CO(g)+H2O(g)CO2(g)+H2(g)AH=+41kJ.mor

B.反应条件不变,若反应足够长时间,①比②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①②反应的v、K、AH均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原料中HQ的浓度可以提高产物中嘤旦的值

一n(CO)

【答案】D

【分析】由图可得,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内(反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嘤"的值,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

【解析】A.①CH4(g)+H2O(g).,CO(g)+3H2(g)△Hi=+206kJ-mol-1,②CH4(g)+CC)2(g)

l

2CO(g)+2H2(g)△H2=+247kJmol,由①-②可知,CO(g)+H2O(g)CO2(g)+H2(g)

△H=206kJ-mol1-247kJmolI=^IkJ-mol1,故A错误;

B.反应条件不变,若反应足够长时间,无法确定2个反应的速率,无法确定谁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故B错误;

C.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①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②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①②反应增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增大,但△”不变,故C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原料中HzO的浓度,①CH4(g)+H2O(g).•CO(g)+3H2(g)平衡正向移动,氢气

增大的幅度大于CO,可以提高产物中嘤口的值,故D正确;

答案选D。

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Cu?+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I:向NaCl溶液中加入CuSC>4溶液,溶液呈绿色。

实验II:向CuSC>4溶液中加入表面打磨掉氧化膜的金属Mg,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溶液中产生绿色沉淀。

6

实验III:向C11SO4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溶液变为深蓝色。

实验IV:向实验III的深蓝色溶液中加入CuSC>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资料显示:[CuCl4r为黄色,C”(OH)2sO4为绿色不溶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I:Ci?+在NaCl溶液中部分转化为[CuClJ-

B.实验II:Mg消耗了溶液中的H+从而产生了Cu2(OH)2sO4

C.实验III:有[Cu(NH3)/sC)4生成

D.实验IV:获得的蓝色沉淀为CuSO/SHQ

【答案】D

【解析】A.向NaCl溶液中加入C11SO4溶液后溶液呈绿色,是Ci?+在NaCl溶液中部分转化为[CuClJ-,

A正确;

B.c%(OH)2s。4为绿色不溶物,实验H: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溶液中产生绿色沉淀,Mg消耗了溶液中

的H+从而产生了Cu“OH)2so4,B正确;

C.实验III溶液变为深蓝色是因为有[cu(NH3)/sc)4生成,C正确;

D.实验IV产生蓝色沉淀为CU(OH)2,D错误;

故答案为:D。

10.我国科研团队研究发现使用GaZrO,双金属氧化物可形成氧空位,具有催化氧化性能,实现C0Z加

氢制甲醇。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用“*”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反应物H?或CO2分压均能提高甲醇的产量

B.氢化步骤的反应为HCOO*+2H2->H3CO*+H2O

C.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D.催化剂表面甲醇及时脱附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附

【答案】C

【解析】A.由反应机理图可知总反应为CO2+3H2=CH3OH+H2。,增大反应物H。或CO?分压均能提高

甲醇的产量,A正确;

B.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氢化步骤的反应为HCOO*+2H2—>H3CO*+H2O,B正确;

C.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C错误;

D.催化剂表面甲醇及时脱附后有空位,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附,D正确;

故选C。

11.复旦大学设计了一种新型碱性H2/Nao.44MnC>2气体可逆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放电时N为电池正极

B.放电时负极反应:H,-2e+2OH=2H2O

C.充电时Na+由N极向M极移动

+

D.充电时阳极反应:Na044,xMnO2+(x+y)Na-(x+y)e=Na044+yMnO2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M极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故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H2-2e-+2OH=2H2O,N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ao.44-xMn02+(x+y)Na++(x+y)e-=Nao.44+yMn02,充电时,M

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N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Nao.44+yMn02-(x+y)e-=Nao,44-xMn02+(x+y)Na+,据此作答。

8

【解析】A.放电时,M极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故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故A正确;

B.放电时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0H=2H2O,故B正确;

C.充电时Na+由N极(阴极)向M极(阳极)移动,故C正确;

D.充电时,N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ao.44+yMn02-(x+y)e-=Nao.44一xMnO2+(x+y)Na+,故D错误;

答案选D。

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某些碳酸盐溶液及碳酸氢盐溶液的性质。

5-11

已知:^b(NH3H2O)=1.8xl0,除(H2co3)=4.5x10-7,Ka2(H2CO3)=4.7xl0o

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

1测量O.lOmol.L-NHRCOs溶液的PH,测得pH为a

2测量某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9.4

3将两种浓度均为O.lmol/LNaHCO3和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测量其pH=10.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1溶液中:c(OH-)+C(NH3-H2O)=c(H)+C(H2CO3)+C(CO^)

B.实验1测得的pH值。<7

C.实验2溶液中:c(COj)>c(HCO;)

D.实验3所得溶液中:c(Na+)>c(HCOj)>c(COt)>c(OH)

【答案】D

【解析】A.NH4HC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c(H+)=c(HCOj+c(OH]+2c(COj),存在物料

守恒c(NH;)+c(NH3-H2O)=C(HCO;)+c(CO1)+c(H2CO3),可得质子守恒为

+

c(OHj+c(NH3.H2O)=c(H2CO3)-c(CO1-)+c(H),A不正确;

-5-7

B.Kb(NH3H2O)=1.8xl0,Kal(H2CO3)=4.5xl0,则O.lOmollTNHJICOs溶液中,以HCO;的

水解为主,水解显碱性,实验1测得的pH值a>7,B不正确;

C.实验2溶液中,。喘鲁,=GIO",:黑;=4.7x10-6<i,所以c(CO;)<c(HCO;),

C不正确;

D.将两种浓度均为O.lmol/LNaHCOs和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测量其pH=10.3,碳酸根离子水解

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另外溶液中以电离为主,水解是微弱的,

c(Na+)>c(HCO;)>c(CO;-)>C(OH),D正确;

故选D。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3.(14分)铜氨溶液含有[CU(NH3)J+,具有溶解纤维素的性能,在溶解纤维素后所得溶液中再加

酸时纤维素又可以沉淀析出,利用这种性质来制造人造丝。用硫酸铜溶液和氨水反应可以制得铜氨溶液。

(l)CuSC)4溶液呈蓝色是因为含有水合铜离子[Cu(Hq)4广,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态Cu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式为。

2+

[CU(H2O)4]

(2)制备铜氨溶液。

向CuSO,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得到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的沉淀;若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

深蓝色的含[CU(NH3)1的铜氨溶液。

①比较键角:NH3N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该实验中,Q?+与NW结合能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t?+与H?。结合能力,解释原

因:O

③经实验发现:金属铜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也可得到[Cu(NH)丁。金属铜单独与氨水

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的离子方应

程式为o

(3)某种铜的氯化物晶胞形状为立方体,结构如图所示。

10

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p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胞的边长为cm(列出计算式)。

。cr

OCu2

【答案】⑴[Ar]3di°4sl(2分)

⑵①小于(2分)

②〉(2分)电负性:0>N,因此Cu°+与H?。形成的配位键极性比Cu2+与NH3形成的配位键要

强,更易断裂,即Cu?+与N3的结合能力更强(2分)

③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2分)

2+

CU+4NH3.H2O+H2O2=[CU(NH3)J+4H2O+2OH(2分)

(3)3/64g/molx4+35.5g/molZ「分)

VPNA

【解析】(1)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i°4s;

(2)①NH3价层电子对数为4,有1个孤电子对,为sp3杂化,NH:价层电子对数为4,没有孤电子对,

为sp3杂化,由于孤电子对对键合电子对的排斥力比键合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因此NH;的键角更大;

②电负性:0>N,因此Cu?+与H?。形成的配位键极性比CM+与NH3形成的配位键要强,更易断裂,

即Ci?+与NH3的结合能力更强;

③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氨与C4+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CU+4NH3.H2O+H2O2=[Cu(NH3)4]+4H2O+2OH;

(3)由均摊法可知,1个晶胞中Cu2+数目为8xJ+6x;=4,Cl数目为4,晶胞的质量为:

o2

64g/molx4+35.5g/molx4口……”3164g/molx4+35.5g/molx4

----------------------,晶胞的边长为:3-----------------------------------o

NAVPNA

14.(18分)对乙酰氨基酚(M=151gmol1)具有解热镇痛的

效果,其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某科学小组设计如下转化流程在实验室制备

对乙酰氨基酚(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苯酚的俗称是.步骤I反应温度须控制在0~5℃,采用的控温方法为

OHONa

(2)步骤II的反应原理为2+Na2s+&0一定温义2+NaSO

2223AHvO,反应装置如图甲

NONH2

所示.该科学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对氨基苯酚钠的产率,数据如表:

温度/℃25455565

产率/%52.664.762.558.8

①盛装Na2S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②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最佳反应温度为℃.

(3)步骤III中硫酸的作用是析出对氨基苯酚,若加入硫酸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发生的副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SO:的空间结构为.

(4)步骤IV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晶体需用

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12

(5)该科学小组用0.4mol苯酚进行实验,该实验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总产率为55%,实际得到对乙酰氨基

酚g.

【答案】⑴石炭酸(2分)冰水浴(2分)

⑵三颈烧瓶(2分)45℃(2分)

+

(3)S2Ot+2H=SO2T+S+H2O(2分)正四面体形(2分)

(4)冷凝回流(2分)洗去杂质并降低对乙酰氨基酚的损失(2分)

(5)33.22(2分)

OH

OH

【分析】苯酚在0~5℃与HNCh反应,生成(],

与Na2s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NO

NO

OHONaOH9^

2Q+2Na2S+H2O也返2。+Na2s2O3,生成的Q在硫酸的作用下析出QQ与

N0NH2

NH2NH2NH2

OH

(CH3co)2O反应生成00o

Yii

NH—C—CH3

【解析】(1)苯酚俗称石炭酸;步骤I反应温度须控制在0~5℃,采用的控温方法为:冰水浴;

(2)①,由图可知,盛装Na2s溶液的仪器名称是:三颈烧瓶;

②由实验数据可知,产率越高,对应的反应温度越合适,最佳反应温度为45°C;

Na

(3)步骤n除了生成还生成Na2s2O3,若加入硫酸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Na2s2。3与硫酸反应

NH2

+

生成SO2和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2H=SO2T+S^+H2O;SO;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

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4)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晶体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洗去杂质并降

低对乙酰氨基酚的损失;

(5)用0.4mol苯酚进行实验,理论上生成对乙酰氨基酚0.4mol,质量为:0.4molxl51g/mol=60.4g,对

乙酰氨基酚的总产率为55%,实际得到对乙酰氨基酚:60.4x55%=33.22g。

15.(18分)有机物G是合成一种抗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OCH3

+Br2+H2O——>R-COOH+2HBr

R—C—H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E的结构简式为o

(2)C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o

(3)EfF实际上是经过两步反应,其反应类型分别是

(4)为了使DfE转化率更高,条件X最好选择(填标号);

a.NaOH溶液b.NaHCC)3溶液c.NaClO溶液d.稀盐酸

(5)有机物C能使滨水褪色,写出C与足量的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

(6)有机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

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为3:2:2:2:1的是(填结构简式)。

①能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

②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苯环上只有两侧链

.(无机试剂和有机

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答案】(1)对甲基苯酚(1分)(2分)

OCH3

(2)醛键、醛基(2分,各1分,写错不得分)

⑶加成反应(1分)消去反应(1分)

(4)b(1分)

Br0

Bh,水p(4分,

Br

每步合成1分)

【分析】A和CH2=CHCH2Br反应生成B,根据信息①,由B逆推,可知A是一1(\—0H;

CHO

D和CH3I反应生成E,根据信息①,可知E是。

OCH3

CHO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A是-OH,名称是对甲基苯酚,E的结构简式为[Ijj;

OCH3

(2)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醴键、醛基;

CHO0

(3)EfF经过两步反应,第一步||f|J和八

发生加成反应

WH。二

、OCH20cH3

OCH3

OH0

生成‘第二步是

CKOH0人入OCH20cH3

OH0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CH3。人/H0人人OCH20cH3

0

,其反应类型分别是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CH3O/H0人人OCH20cH3

(4)

CHO

加入碱性溶液与反应,降低的浓度能促进反应正向进

D和CH3I反应生成和HI,HIHI

OCH3

行,但氢氧化钠能与D中的酚羟基反应,NaHCOs与酚羟基不反应,所以为了使DfE转化率更高,条件

16

X最好选择NaHCOs溶液,选b;

CHO

(5)有机物C能使澳水褪色,/弓中碳碳双键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醛基与滨水发生氧化反

CHOCOOH

CHOT

A与足量的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BD+H,。一B=0+2HB/

UUBr人。

(6)①能与NaHCC^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含有竣基;②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含有不饱和键;

CH3

③苯环上只有两侧链,两个侧链为-COOH、-CH2-CH=CH2或-COOH、-CH=CH-CH3或-COOH、|

—C=CH2

COOH

或-CH2coOH、-CH=CH2或-CH3、-CH=CHCOOH或-CH3、I,两个侧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异构

—C=CH2

CHO

有3种,符合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有18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比为3:2:2:2:1的

0H

COOH

是CH3TQ^^=CH2°

16.(14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焦炭和适量空气混合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i.3FeS2+2C+3O2=3S2+Fe3O4+2CO

(1)反应i生成lmolS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e

(2)反应i所得气体经冷凝回收S2后,尾气中还含有CO和SO2。将尾气通过催化剂进行处理,发生反

应ii,同时发生副反应iii。

ii.2SO2(g)+4CO(g)p*S2(g)+4CO2(g)AH<0

iii.SO2(g)+3CO(g)-COS(g)+2CO2(g)AH<0

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600~1000K范围内,SO2平衡转化率接近100%。其他条件相同,不同温度

下,S2、COS平衡产率和lOmin时S2实际产率如图。

①从资源和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用反应ii处理尾气的好处:—。

②随温度升高,S2平衡产率上升,推测其原因是—o

③900K,在lOmin后继续反应足够长时间,推测S2实际产率的变化趋势可能为。

(3)处理后的尾气仍含少量SO2,经Na2cCh溶液洗脱处理后,所得洗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NaHCO3

和Na2sCh,利用生物电池技术,可将洗脱液中的Na2so3转化为单质硫(以S表示)回收。

①该装置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一段时间后,若洗脱液中SO;的物质的量减小了Imol,则理论上HCO:减小了—moL

18

(4)常温向H2s。3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H/C^、HSO;、SO;的分布系数/元)随pOH的变化

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H2s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