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液体辅料炒技术-蜜炙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课件)_第1页
加液体辅料炒技术-蜜炙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课件)_第2页
加液体辅料炒技术-蜜炙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课件)_第3页
加液体辅料炒技术-蜜炙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课件)_第4页
加液体辅料炒技术-蜜炙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蜜炙蜜炙概念蜜炙操作工艺蜜炙的目的蜜炙适用药物注意事项

实操举例

01蜜炙概念蜜炙概念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炼蜜拌炒的操作方法称为蜜炙技术。

02蜜炙的目的1.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如枇杷叶、款冬花、紫苑、百部等2.增强补脾益气作用。如黄芪、甘草、党参等3.缓和药性。如麻黄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如马兜铃、白前、百部等。蜜炙的目的

03蜜炙操作工艺蜜炙操作工艺蜂蜜置锅内,武火加热至徐徐沸腾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除去泡沫及上层蜡质。然后用纱布滤去死蜂、杂质,再加热至116~118℃.满锅起鱼眼泡,手捻之有黏性,两指间尚无白丝出现时,迅速出锅。炼蜜的含水量控制在10%~13%为宜。除去微生物及霉以免变质由生变熟蜜炙操作工艺药材净制分档步骤1取适量炼蜜,加开水稀释,再与药物拌匀、闷润,一般每100kg药材用炼蜜25kg。步骤2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松散不粘手时步骤3取出晾凉,筛去碎屑,贮存步骤4一法炮制蜜炙操作工艺药材净制分档步骤1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步骤2喷洒稀释的蜜液翻动、拌匀,文火炒至松散不粘手步骤3取出晾凉,筛去碎屑,贮存步骤4二法炮制

04蜜炙适用药物蜜炙适用药物一法炮制适合于大多数蜜炙药物药物,如甘草、黄芪等。二法炮制此法适用于质地致密,蜜不易被吸收的药物,如百合、槐角等。

05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蜜炙法的蜂蜜均需加热炼制,一般不用生蜜。2炼蜜不易过老,开水稀释时,严格控制水量(一般为炼蜜的1/3~1/2。3炼蜜用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大;质地坚实,黏性较强,油性较多的药物用蜜量较少。4蜜炙时,火力宜小,以免焦化。炒至时间稍长,尽量除去内在水分,避免发霉。5蜜炙品须凉后密闭贮存,以免吸潮发黏或发酵变质,应置阴凉处,不宜受日光直射。

06实操举例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首见于梁代《金匮玉函经》。《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黄芪、炙黄芪两种炮制品。实操举例添加标题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炙黄芪蜜炙一法炮制药物:炼蜜=100kg:25kg黄芪实操举例实操举例规格形状颜色气味质地黄芪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黄白色至淡棕褐色,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纤维性强粉性炙黄芪形如黄芪外表皮淡棕色或棕褐色,略有光泽,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具蜜香气,微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气质较脆,略带黏性成品性状实操举例生品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机的作用。炙品,长于益气补中。

百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首见于汉代《金匮要略》。《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百合、蜜百合两种炮制品。实操举例

历代各地尚有百合、炒百合、蒸百合、煮百合、酒百合等。添加标题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蜜百合蜜炙二法炮制药物:炼蜜=100kg:5kg百合实操举例实操举例规格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百合长椭圆形,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质硬而脆,角质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