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版名人介绍袁隆平_第1页
卡通版名人介绍袁隆平_第2页
卡通版名人介绍袁隆平_第3页
卡通版名人介绍袁隆平_第4页
卡通版名人介绍袁隆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用他大半生的时间,都在忙碌着一件事情——让人们吃饱肚子。今天,不仅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十几亿人都在吃他培育的粮食。这种神奇的粮食就是源自中国的杂交水稻,而袁隆平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的北平。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在动荡与迁徙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时的袁隆平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音乐、体育样样精通。上中学时,他获得过汉口地区的百米自由泳冠军。上小学时,老师经常带袁隆平和同学们参观园艺场。当看到地里那些果树、高粱、玉米、西瓜的时候,袁隆平深深地被这些植物从幼苗到开花结果的神奇过程所吸引。中学毕业后,袁隆平的父亲很希望他报考当时的中山大学,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袁隆平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更希望学习农学,做一个一辈子与土地和庄稼打交道的农业工作者。最终,家人尊重了他的选择,而袁隆平也如愿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上大学时,袁隆平第一次看见因饥饿而死在路边的人,这让他的心里异常难受。身为一个农学专业的学生,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些。很快,袁隆平就选择了水稻作为研究方向,因为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当时,的水稻亩产量普遍只有两百多公斤。袁隆平想,如果水稻的产量提高,自然能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按照当时的权威理论,水稻这种严格自花授粉的农作物产量几乎是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很多的。一些外国科学家在杂交水稻方面的尝试也都宣告失败。而袁隆平没有放弃,继续进行着他的水稻研究。1960年,袁隆平在实验稻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特别高大饱满的稻穗,他赶紧将这株稻穗带回实验室。经过研究,他发现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杂交水稻能够让水稻产量提高!就在那一刻,突破的大门在他面前豁然打开。而这株神奇的水稻也被他命名为"鹤立鸡群"。尽管有了突破的方向,但困扰袁隆平的问题还很多∶选择什么样的品种进行杂交,怎样大量生产种子。而自己确立的三系水稻杂交方案依然有悖于当时的主流理论。在探索的路上,袁隆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水稻严格自花授粉这个特性给袁隆平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要让水稻杂交,就必须让一种水稻的雌蕊和另一种水稻的花粉结合。有些农作物可以依靠人工摘除雄蕊来获得纯粹的雌花。而水稻要特殊很多,一株水稻会开上百朵花,每朵花的雌蕊和雄蕊都几乎长在一起。这就让人工去除雄蕊进而大量生产杂交水稻种子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雄蕊的水稻品种?生来就没有雄蕊的水稻是极其稀少的,在自然界中即使出现,也会因为无法留下种子而迅速被自然界淘汰掉。袁隆平要找的,却正是这样一个奇特的种类。袁隆平和助手们在稻田开花的季节里,一个稻穗一个稻穗地仔细观察。他们顶着炎炎烈日,走遍了无数稻田,最终在观察了14万个样本之后找到了屈指可数的6株雄性不育的水稻。水稻的生长是随着大自然的季节变化而改变的,这就意味着袁隆平需要像候鸟一般随着季节的变迁在分布于中国几个省的试验田之间迁徙。有时,为了给种子一个适宜的发芽环境,他不得不在路途中把育种袋贴身绑着。而他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那六株雄性不育水稻的后代身上。1969年冬天,袁隆平在云南元江的育种站培育一批雄性不育稻种。就在种子即将发芽的时候,当地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他和助手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出了宝贵的稻种,然后在篮球场上的一个窝棚里把育种工作坚持了下来。

培育雄性不育稻株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七年,但袁隆平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可以用来投入实际生产的样本。1970年,袁隆平和助手们在海南的一小片野生水稻中奇迹般地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稻种。在这株稻种的基础上,他们迅速培育出了第一代可以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而那株神奇的野稻后来被袁隆平命名为"野败",""野败"也成为了后来所有杂交水稻的"母亲"。袁隆平事业上的几次突破都跟他发现特殊稻种息息相关,但这绝不是因为他运气好,而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和大量实验才有了最后的成功。10年时间里,他和助手们研究过1000多个品种,培育了3000多种的杂交稻,付出了难以计数的辛劳和汗水才获得了最终的成功。袁隆平的成就迅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他也无私地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与全世界分享。以他为首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已经培养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技术人员。为了纪念他的成就,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北京天文台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袁隆平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在自己的三系法杂交稻的基础上又研究出了两系法杂交稻,进一步简化了杂交稻育种的过程,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杂交稻的产量。今天的中国,有一半以上的稻田都种着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有人统计过,他研究出的杂交水稻每年可以为中国多生产7000万人的口粮。在农民口中,袁隆平有了一个尊称∶"米菩萨"。袁隆平的成果不只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被推广,几乎在世界所有种植水稻的国家都能见到中国杂交稻的身影,这些水稻的种植面积大约占了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在种植中国杂交稻最多的越南和印度,每年袁隆平的杂交稻为他们产出300万吨以上的大米。现在,已经80多岁的袁隆平依然没有停止自己的工作。他最新培育出的超级稻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奇迹,一亩地就可以产出900多公斤的稻谷,而他的目标是1000公斤。从1981年获得第一个国家特级发明奖到现在,袁隆平在世界各国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泰国、以色列等国都曾为他颁发过奖项,他获得的奖金已高达上千万元,还有媒体估算袁隆平的身价超过千亿元,但袁隆平对此一笑置之,他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的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袁隆平不在意自己获得的奖项,他用自己的奖金积极地推动着农业科技的发展。1994年,袁降平用获得的奖金成立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开始奖励有贡献的杂交水稻工作者。现在,奖励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农业领域,成为中国影响深远的一个农业奖。梦想并不仅仅属于孩子,袁隆平也有着自己的梦,一个关于水稻的梦∶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他和助手们可以在这样的稻田里散步、乘凉。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礼的故事"……3.21,点火!”导弹发射了!但导弹上没有驾驶员,谁来控制它飞往正确的地方呢?当然是科学家了!科学家们克服重重困难,让导弹乖乖听话,保卫蓬勃发展梁思礼正是其中一位。1924年,梁思礼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他是梁启超最小的孩子。梁思礼很多美好的童年回忆都发生在父亲的书房里。5岁那年,父亲去世了。虽然与父亲相处时间不长,但梁思礼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影响他一生的宝贵财富——爱国思想。自小就很懂事用功的梁思礼,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侵华日攻进天津后,梁思礼求学的南开中学被炸毁。看着心爱的学校被炸成废墟,同学们都很悲愤。从那时起,梁思礼就立下了"工业救国"的目标。"要像父亲那样,做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梁思礼常常这样告诉自己。一这类专业对大多数人来说十分枯燥,梁思礼却学得很起劲,他常常在居住的小阁楼里看书、学习到很晚。由于各方面成绩优秀,他还获得了好几个"全钥匙"荣誉。长大后的梁思礼,漂洋过海,来到了。在美国留学的8年里,梁思礼先后学习了电机工程和自动控制。由于生活艰难,梁思礼要勤工俭学才能养活自己。1949年,获得博学位后,梁思礼成为第一批拿到回国船票的留学生,他还鼓励其他留学生回国,共同建设祖国。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啦!梁思礼跑到船尾,爬到桅杆上挂起天线,接上了收音机。浪花拍打着船身,年轻的留学生们热烈地交谈。途中,当轮船横渡太平洋时,他们从收音机中听到了一则重要消息∶成立了!当听到国旗是五星红旗时,他们找来一块白床单用红药水染红,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表达对的祝福。1956年,梁思礼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这年,梁思礼32岁,他终于放飞了"工业救国"的理想为了让变得强大,不受欺负,他和同事们开始了一项神秘的国防事业。与别的科学家一样,梁思礼也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在做什么,他就好像忽然消失了一样。虽然也很思念家人,但梁思礼把思念压在了心底,更加努力地工作。研制导弹就是他们迈出的第一步,但包括梁思礼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没见过导弹。结构不明、原理不清、图纸不全、零件不齐……-他们面临着各种国难。大家挤在破旧的厂房里,不分昼夜地钻研……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1号"在1960年发射成功。实现了仿制,大家对接下来的自行设计充满了信心。梁思礼和同事们负责导弹的控制系统,它就像导弹的大脑一样,非常关键。为了弄清楚控制系统的原理,大家不停地查资料、画图纸、做演算….慢慢地,控制系统在梁思礼的眼里终于不再神秘。但不久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失败却给大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那是第一枚由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导弹"东风2号",发射后没多久,它就不停地摇晃起来。升空69秒后,导弹"轰"的一声坠落在地。"东风2号"凝聚了大家太多的心血。梁思礼和同事们擦干眼泪,顶着寒风,四处寻找导弹的残骸。后来,梁思礼和同事们分析发射数据,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弄清楚了失败的原因。"东风2号"的失败,让大家更加认识到造导弹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环节相互配合,要从整体上来把握设计思路。经过两年的努力。1964年,改进后的“东风2号”终于发射成功。望着它在火焰簇拥下稳稳升起。大家高兴极了。但中国航天人并没有停来。为了更好地保卫祖国。他们马不停蹄地朝着射程更远,成力更强、进度更收的导弹----洲际导弹奋斗。为了让导弹更准确地扑向目标,梁思礼和同事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接下来的多年时间里,他们始终在不停地完善,改进惯性制导系统,采用弹载计算机做测试,设计应用专业化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洲际导弹对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梁思礼和同事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更难了。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一颗掉落的小钢珠也不能放过。直到1980年,"东风5号"从中国大地腾空而起。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大约半小时后,一个亮点钻出云层。亮点越来越大。准确地落入了太平洋的预定海域。这种制导精度,相当于击中了千米之外的一个乒乓球。碧海上泛起的翠绿色波光成了梁思礼心中永远的美景。中国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