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页共3页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放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拓展阅读:学习物理知识点的方法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①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②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③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④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⑤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文(二)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定律解读: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3.“总”一直、不变。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惯性概念解读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3.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4.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第二节二力平衡一、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平衡力——运动状态不改变如,一个物体只受拉力和重力作用时。静止:F=G匀速向上:F=G匀速向下:F=G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已知物体状态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求重力大小;已知拉力大小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可知物体运动状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文(三)第一部分:声现象及物态变化(一)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8、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二)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____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___度。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0.1℃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50℃、1℃,同上6、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7、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9、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10、沸腾现象(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初二物理知识点梳理一、电路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二、电流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三、电压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____千伏=103伏=106毫伏。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熟记的电压值:①____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____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四、电阻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____千欧;____千欧=103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____年____月____日星期六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电流是2A。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的地方。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文(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3、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大小:G=mg,g=9.8N/kg。3、方向:竖直向下。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五、二力平衡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六、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七、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3、压强的公式:单位:Pa。1Pa=lN/m2。4、(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5、液体压强由液体重力产生,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6、大气压是由空气重力产生,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P0=1.013____l05Pa=760mmHg。7、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八、浮力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方向:竖直向上的。2、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下-F上。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力。4、计算浮力方法有三种:(1)秤量法:F浮=G空重-F液示(2)平衡法:F浮=G物,即ρ液V排g=ρ物V物g(适合漂浮、悬浮)(3)阿基米德原理:(压力差法:F浮=F向上的压力—F向下的压力)。5、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与物体重力比较: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或漂浮九、功1、定义: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单位:焦耳(J)。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如:推而不动;(2)有距离无力,如:人对抛出手的物体;(3)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离。如:提水而走。十、功率1、功率的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2、功率的公式:①定义式P=W/t②推导式P=FV3、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符号kW。十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十二、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十三、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3、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和不变。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范文(五)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常考点1.声音在耳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漳平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上海市虹口区2024-2025学年高三英语试题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 徐州工程学院《体操(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高安市第四中学2025年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含解析
- 江西省高安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入学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复习质量监测(五)语文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吉林艺术学院《数据库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杉达学院《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制图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 走进歌剧世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G520-1-2钢吊车梁(6m-9m)2020年合订本
-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
- 《蜘蛛开店》评课
- 城市综合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解决方案( PPT)
- (高清版)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 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 人际交往与沟通课件第六章 人际交往礼仪
- 《老年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