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_第1页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_第2页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_第3页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_第4页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建设单位: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兰成渝输油分公司编制单位:四川省立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二四年六月

目录环境影响报告书 概述0.1项目由来兰成渝成品油管道起于兰州市西固区北滩油库,途经成都,止于重庆,全长约1250km,管线由D508、D457、D323.9三种管径组成,管道设计压力10MPa,其中兰州-成都段设计年输量500×104t、成都-重庆段设计年输量250×104t,《兰州—成都—重庆输油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2年取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生态环境部)审查意见的复函(环审[2002]132号),并于2003年12月17日取得竣工环保验收意见(环验[2003]076号),至今已安全运营20余年,是向西南地区供给成品油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自西向东穿越清江河,西岸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下寺社区2组、东岸位于沙溪坝社区2组。现因河流冲刷导致管道埋深局部已不足4.05m,穿越管道管顶埋深已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13)要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管道冲毁,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同时管道经过居民区,若管道发生事故,将对附近的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消除隐患刻不容缓。为此,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兰成渝输油分公司拟实施“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在原穿越管线附近采用顶管方式穿越,对旧管道采用管内充填水泥浆的方式进行管道废弃处理。改造段轴线与原管线交叉成13°夹角,设计线路长度为300.8m,其中穿越段为254.8m,一般线路段46m,设计压力10.0MPa,同沟敷设通信光缆269m。选用D508×12.7mmX60M直缝埋弧焊钢管,防腐层采用3LPE加强级外防腐层,热煨弯管壁厚12.7mm,采用双层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本穿越工程等级为大型,设计洪水频率采用百年一遇。顶管隧道主要在砂岩中通过,河床下隧道顶最小埋深为9.5m。顶管隧道始发井选择在清江河西岸,接收井选择在清江河东岸。顶管隧道水平长度213.1m(坚井中心距),始发井内径12.5m,井深21.6m;接收内径6.0m,井深25.6m。顶管隧道内径为1.8m,采用C50钢筋混凝土预制管,管厚0.18m,管节长度2m,顶管工程设置2处中继站。本项目仅进行管道的局部改线工程,不涉及工艺站场、阀室等附属设施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第四十八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及《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82号)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为成品油运输管道改线工程,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G5720陆地管道运输。据调查,拟建穿越管道始发井西南侧分布有天然林,距工程最近距离83m。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属于“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中“147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不含城市天然气管线;不含城镇燃气管线;不含企业厂区内管道)中涉及环境敏感区”,天然林属于其中的环境敏感区,因此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兰成渝输油分公司委托我公司(四川省立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结合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了《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请有关部门审查。0.2项目特点本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本项目为成品油输送管道改线,改线长度较短,管线埋地,且不涉及工艺站场、阀室等附属设施的建设,运营期正常运营情况下没有污染物排放,不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期,运营期主要关注环境风险。(2)改线段采用顶管方式穿越清江河,原管道采用就地注浆封堵方式废弃,整体来说施工方式对环境友好。但由于管道输送介质为成品油,属于危险物质,且工程穿越大型地表水体,在人工对原管道操作过程存在溢油泄漏风险,成品油泄漏也可能诱发火灾、爆炸等风险事故。(3)项目自清江河底部顶管穿越,目前因河流冲刷导致管道埋深局部已不足4.05m,埋深已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13)的要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评价应重点关注管道埋深情况,避免再次发生同类隐患。(4)施工期存在施工竖井开挖、临时施工场地建设、弃土堆存等工程行为,存在扬尘、设备车辆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生态破坏等环境影响,同时清江河西岸始发点有较集中村民分布,施工噪声会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5)调查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国家公益林、天然林及基本农田,本次评价重点调查现有林地情况,提出相关生态保护措施,确保项目施工、运营期不会对保护林地造成影响。本报告主要根据以上工程特点开展环境影响分析。0.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1、评价工作过程2024年3月12日,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兰成渝输油分公司委托我公司(四川省立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2024年3月12日,建设单位在“全国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对项目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网址:/gs/detail/1?id=40312auG9Q;2024年5月6日,我单位编制完成征求意见稿,建设单位在全国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公示网址:/gs/detail/1?id=40507mbML6;公示日期:2024年5月7日-17日(共10个工作日),期间同步在项目所在地进行了张贴公示,并于2024年5月9日、2024年5月12日先后两次在《广元日报》进行了项目信息公开。根据以上公开和公示信息及公众参与意见反馈,建设单位编制了《公众参与说明》。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综合以上工作成果,我公司编制形成了《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本评价工作技术路线参见图0-1。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制定工作方案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1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3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图0-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框图0.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第七项“石油、天然气”第2条“油气管网建设: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存和管道输送设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本项目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符合《四川省、重庆市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2022年版)》(川长江办[2022]17号)的相关规定,项目的建设符合区域“三区三线”的管控要求。0.5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根据项目工程特点,结合项目区域环境功能现状等的要求,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如下:(1)从相关政策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该项目线路走向的合理性。(2)施工期:关注施工活动产生的废水、固废对周边农田及清江河的污染影响,关注施工活动产生的扬尘、噪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关注施工活动中涉油操作对周边农田及清江河的污染影响及泄漏、火灾爆炸造成次生污染物等环境风险。重点关注施工活动对保护林地、保护耕地及清江河的影响。(3)运营期:运营期正常运营情况下没有污染物排放,不会对沿线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运营期主要关注环境风险。0.6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行业颁布的相关产业政策、法规、规范;符合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用地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用地规划,选址合理;项目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靠、经济可行,排放污染物能够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对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明显,工程过程中产生的生态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在施工期结束后将随植被恢复而消失。项目环境风险影响处于可接受水平,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切实可行;只要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保对策及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项目污染物达标排放,认真落实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则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可行。

1总则1.1编制依据1.1.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六次会议第三次修订,自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2010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号通过,2010年10月1日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文,2017年6月21日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4月21日修改,2021年9月1日施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修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部令第15号,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2009年3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6号,2021年3月1日);《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4号,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9号,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38号,2019年10月24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011年10月1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发布);《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14号,2013年2月27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年9月1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2018年6月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环办函[2015]389号,2015年3月18日发布);《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163号,2015年12月1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16年5月28日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的通知》(环生态[2022]15号,2022年3月18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2016年11月1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33号,2022年01月24日发布);《关于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48号,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2016年10月26日);《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环评[2018]11号,2018年2月7日);1.1.2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政策《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9月22日修订,2018年1月1日施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2018年12月7日修订,2019年1月1日施行;《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22年9月1日施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5〕59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6〕63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川府函〔2016〕27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川府发〔2013〕16号);《四川省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川府发〔2020〕9号);《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8〕24号);《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5年3月);《四川省、重庆市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2022年版)》(川长江办[2022]17号)。1.1.3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43号,2017年8月29日发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HJ884-201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2-2018);《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2022年10月13日发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输油管道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指南》(GB/T38076-2019);《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13);《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14);《中国石化环境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修订版)》;《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2017版)。1.1.4其他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清江河三号穿越隐患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0版》;《关于兰州-成都-重庆输油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审[2002]132号);《兰成渝输油管道工程环境保护验收意见》。1.2评价目的和原则1.2.1评价目的根据本项目特性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确定本报告的编制目的:(1)根据管道沿线的环境现状调查,明确评价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问题、生态状态和环境污染等情况,并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各阶段的基本特征,预测相应的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环境恢复措施及污染防治对策,使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2)根据管道沿线的环境敏感区域和环境保护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影响缓解措施,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提出运营期管道风险方法措施、事故应急与减缓措施及安全运行管理措施,降低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及环境影响程度;(3)结合管道沿线城镇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论证管线路由走向的环境可行性;(4)为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管理,以及沿线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及环境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辅助性觉的信息和科学依据。1.2.2评价原则(1)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1.3评价内容、重点及时段1.3.1评价内容拟建项目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方面的内容。1.3.2评价重点针对项目的特点和所经过地区的环境特征及沿线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确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运营期的环境风险评价为重点,并对项目拟采用的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措施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1.3.3评价时段根据工程性质特点,评价时段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1.4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4.1环境影响识别本项目施工期、运行期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识别情况见表1.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时段工程行为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与环境要素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施工期始发井、接收井施工声、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1、改线管道敷设的开挖、回填对作业带土壤、植被和视觉的影响;土方堆放不当易引起水土流失;机械设备施工的噪声影响;2、施工扬尘和车辆设备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3、临时占地对土地使用功能的影响;4、旧管道封堵、切割过程的油品泄漏风险;5、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短期、可逆施工场界轻顶管穿越声、施工固废1、施工机械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施工固废可能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3、施工运输车辆噪声、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及施工车辆上路频次增加,对当地交通的影响。短期、可逆施工场界轻试压、扫水/试压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若不妥善处置可能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施工点周边地表水轻弃土堆放水土流失开挖弃土堆放未管护好造成水土流失,以及随降雨进入地表水体,对地表水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短期、可逆施工场界轻新旧管道碰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若焊缝质量不合格,有油品泄漏风险。动火焊接过程还存在燃烧爆炸风险。短期、可逆施工场界轻旧管道注浆封堵声、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注浆噪声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废弃水泥浆渣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短期、可逆施工场界轻运营期管线正常工况/对周围环境基本没有影响。///管线事故泄漏土壤、地下水、环境空气1、管线发生泄漏对管线两侧环境的影响;2、油品遇明火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对事故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管线两侧居民产生的影响;3、油品泄漏对地下水、土壤环境的影响。不可逆管线周边重由上表可见,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过程对区域内物种、生境、生态系统、自然景观以及人居生活的影响。1.42.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环境保护目标、评价标准和环境制约因素,筛选确定评价因子见表1.4-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一览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施工期运营期生态植被分布、生态景观、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大气环境SO2、NO2、PM10、PM2.5、CO、O3、TVOC、TSPSO2、NOx、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TSP/地下水环境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石油类、八大离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石油类石油类土壤pH、45项基本因子、锌、石油烃(C10-C40)、土壤理化性质、含盐量石油烃(C10-C40)石油烃C10-C40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风险评价/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带来的伴生环境危害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带来的伴生环境危害社会环境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现状居民生活质量、交通安全经济社会效益1.4.3评价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功能区划分及环境现状,本次评价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如下: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TVOC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要求限值。详见表1.4-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1小时平均500μ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50μg/m3NO21小时平均200μg/m324小时平均80μg/m3PM1024小时平均150μg/m3PM2.524小时平均75μg/m3CO1小时平均10mg/m324小时平均4mg/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μg/m31小时平均200μg/m3TSP24小时平均300μg/m3TVOC8小时平均600μg/m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清江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准,标准值详见表1.4-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指标标准值依据pH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溶解氧≥5高锰酸盐指数≤6化学需氧量(COD)≤20五日生化需氧量≤4氨氮≤1.0总磷(以P计)≤0.2(湖、库0.05)总氮(湖、库以N计)≤1.0铜≤1.0锌≤1.0氟化物(以F-计)≤1.0硒≤0.01砷≤0.05汞≤0.0001镉≤0.005铬(六价)≤0.05铅≤0.05氰化物≤0.2挥发酚≤0.005石油类≤0.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硫化物≤0.2粪大肠杆菌群≤10000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石油类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中石油类标准限值。标准值见表1.4-5。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指标Ⅲ类标准值pH6.5~8.5总硬度(以CaCO3计)≤450溶解性总固体≤1000硫酸盐≤250氯化物≤250铁(Fe)≤0.3锰(Mn)≤0.1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0.002耗氧量≤3.0硝酸盐(以N计)≤20亚硝酸盐(以N计)≤1.0氨氮≤0.5氟化物≤1.0氰化物≤0.05汞(Hg)≤0.001砷(As)≤0.01镉(Cd)≤0.005铬(六价)(Cr6+)≤0.05铅(Pb)≤0.01总大肠菌群≤3.0细菌总数≤100石油类≤0.054、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功能区标准,标准值见表1.4-6。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3类6555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石油烃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规定的筛选值进行评价。详见表1.4-7。农用地土壤环境执行标准单位:mg/kg序号污染物项目风险筛选值pH≤5.55.5<pH≤6.56.5<pH≤7.5pH>7.51镉水田0.8其他0.62汞水田1.0其他3.43砷水田30302520其他404030254铅水田80100140240其他70901201705铬水田250250300350其他1501502002506铜果园150150200200其他50501001007镍60701001908锌2002002503009石油烃826注:重金属和类金属砷均按元素总量计。对于水旱轮作地,采用较严格的风险筛选值。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区,施工期SO2、NOx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二级标准,TSP执行《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广元市区域标准,项目运营期正常工况下无废气排放。执行标准见表1.4-8、表1.4-9所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序号时段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1施工期SO2550界外浓度最高点0.4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2NOx2400.12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监测项目区域施工阶段监测点排放限(μg/m3)总悬浮颗粒物(TSP)广元市拆除工程/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阶段600其他工程阶段250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租用始发井南侧15m处民房作为项目部供施工人员住宿及管理人员办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收集送入剑阁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清江河;施工期设备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和车辆设备冲洗,不外排;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和车辆设备冲洗,不外排;旧管道切割冷却水经收油盆或吸油棉收集后作为危废处置,不外排。运营期无废水排放。剑阁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见表1.4-10。剑阁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pH6~9SS10BOD510CODCr50NH3-N5总磷0.5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运营期埋地输送,不涉及场站、阀室,无噪声排放。标准值见表1.4-11。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时段(GB12523-2011)标准限值7055施工期4、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相应要求;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1.5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5.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输油管道采用密闭输送方式,仅是管道的局部改线工程,不涉及工艺站场、阀室、储油库等附属设施的建设,管线地埋敷设。正常情况下,本项目运营期无大气污染物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仅做简要分析。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三级评价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5.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穿越清江河段隧道顶距离河床最低点最小距离为9.5m,施工过程不扰动地表水,因此不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项目施工过程有污水排放,属水污染物影响型。评价等级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为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其中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收集送入剑阁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清江河,施工废水中竖井施工渗水部分回用,未回用部分渗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收集送入剑阁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清江河,其他施工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和车辆设备冲洗,不排放到外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本项目废水不排放或间接排放,因此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B。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三级B评价应满足其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可行性分析的要求;涉及地表水环境风险的,应覆盖环境风险影响范围所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本项目施工期涉及管线抽油、柴油发电机使用等涉油行为,存在油品泄漏地表水环境风险,根据调查核实,清江河河段不存在饮用水水源取水口及其他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对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可行性进行分析。1.5.3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41、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管线(不含城市天然气管线),编制报告书的成品油管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Ⅱ类。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沿线不穿越地下水饮用水保护区、补给径流区等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和较敏感区;周边居民均使用市政供水,经与水利部门核实,项目所在区域内已实现自来水全覆盖,区域内水井均已荒废,不作为居民饮用水和畜禽饮用水使用。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判定过程详见表1.5-1~3。建设项目所属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环评类别行业类别本项目建设内容及项目类别识别F石油、天然气报告形式项目类型41、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管线(不含城市天然气管线)报告书油Ⅱ类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本项目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沿线不穿越地下水饮用水保护区、补给径流区等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和较敏感区,周边居民均使用市政供水,根据与相关部门核实,项目所在区域内已实现自来水全覆盖,区域内水井均已荒废,不作为饮用水使用,因此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Ⅰ类项目Ⅱ类项目(√)Ⅲ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综上所述,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本项目是管道的局部改线工程,不涉及工艺站场、阀室、储油库等附属设施的建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线性工程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分别向外延伸200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线性工程站场的调查评价范围确定参照:采用公式法、查表法或自定义法确定评价范围。且本项目不涉及穿越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因此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工程西侧、北侧、东侧边界分别向外延伸200m,南侧扩大至下游600m处。地下水影响评价范围图1.5.4声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作业机械,运营期无噪声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5.1.4: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下寺社区,根据《剑阁县县城区城市声环境功能适用区域划分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适用区域,项目运营期对声环境保护目标无噪声影响,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无变化。因此,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5.2.1: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声环境保护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同时拟建管道南侧210m处为西成高速铁路线,始发井西侧100m处及接收井东侧15m处为货运铁路线(宝成铁路),根据《剑阁县县城区城市声环境功能适用区域划分规定》,宝成铁路城区段、西成高铁城区段、西成高铁剑门关站、宝成铁路沙溪坝火车站属于4b类声环境功能区,其两侧范围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以内的地带,套划为“4b类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综上,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具体为:西侧始发井边界至西侧宝成线4b类声功能区,工程南侧边界至南侧西成高速铁路4b类声功能区,东侧接收井施工边界外延200m,工程北侧边界外延200m范围。详见图1.5-2。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5.5土壤环境本项目为输油管线项目,不会造成土壤盐化、酸化、碱化,不属于土壤生态影响型项目,按照土壤污染影响型进行评价等级判定。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附录A,本项目属于“石油及成品油的输送管线”,项目类别为Ⅱ类建设项目(见表1.5-4)。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分类行业类别环境影响评价类别Ⅰ类Ⅱ类Ⅲ类Ⅳ类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油库(不含加油站的油库);机场的供油工程及油库;涉及危险品、化学品、石油、成品油储罐区的码头及仓储;石油及成品油的输送管线公路的加油站;铁路的维修场所其他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占地规模分为大型(≥50hm2)、中型(5~50hm2)、小型(≤5hm2),建设项目占地主要为永久占地。建设项目占地规模见表1.5-5。项目占地规模类型占地规模类型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大型≥50hm2中型5~50hm2小型≤5hm2本项目临时占地6665m2,占地规模为小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原则见表1.5-6。污染影响型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判别依据敏感建设项目周边存在耕地、园地、牧草地、饮用水水源地或居民区、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较敏感建设项目周边存在其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不敏感其他情况本项目所在地周边存在耕地,所在地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根据导则,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下表1.5-7。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占地规模评价工作等级I类II类(√)III类敏感程度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敏感(√)一级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较敏感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不敏感一级二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三级--依据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本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项目类别为“Ⅱ类建设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本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7.2.4:危险品、化学品或石油等输送管线应以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0.2km作为调查评价范围,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为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0.2km。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5.6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规定,依据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影响程度,评价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按以下原则确定评价等级:a)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时,评价等级为一级;b)涉及自然公园时,评价等级为二级;c)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d)根据HJ2.3判断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且地表水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e)根据HJ610、HJ964判断地下水水位或土壤影响范围内分布有天然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f)当工程占地规模大于20km2时(包括永久和临时占用陆域和水域),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改扩建项目的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包括陆域和水域)确定;g)除本条a)、b)、c)、d)、e)、f)以外的情况,评价等级为三级(√);h)当评价等级判定同时符合上述多种情况时,应采用其中最高的评价等级。6.1.4建设项目同时涉及陆生、水生生态影响时,可针对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分别判定评价等级。本项目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自然公园、生态保护红线等区域;项目管道自西向东、自清江河下方顶管穿越清江河,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天然林(堆管设备场西北侧约83m处、始发井施工场西南侧约150m处)。因此项目同时涉及陆生、水生生态影响,本次针对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分别判定评价等级。根据上述评价等级判定原则,判定本项目陆生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水生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6.2.5,线性工程穿越非生态敏感区时,以线路中心线向两侧外延300m的区域作为参考评价范围。本项目不涉及生态敏感区,综合考虑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的生态影响,结合《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项目尺度生态影响评估》(HJ1175-2021)“针对一般项目,其生态影响评估范围应不小于主体工程、附属工程、直接干扰区以及周边500m的区域”,故本项目生态评价范围为管线外扩300m,临时占地外扩500m范围,评价范围面积为118.44h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中“6.2.1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本项目主要是施工时产生的噪音及振动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为管线穿越点上游500m到下游1000m之间的河段。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图1.5.7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项目涉及的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和所在地的环境敏感性确定环境风险潜势,按环境风险潜势确定评价等级。按照表1.5-8确定评价工作等级。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定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要分析a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的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的环境敏感程度,结合事故情形下环境影响途径,对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进行概化分析,按照表1.5-9确定环境风险潜势。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环境敏感程度(E)危险物质级工艺系统危险性(P)极高危害(P1)高度危害(P2)中度危害(P3)轻度危害(P4)环境高度敏感区(E1)IV+IVIIIIII环境中度敏感区(E2)IVIIIIIIII环境低度敏感区(E3)IIIIIIIII注:IV+为极高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6.2:参见附录B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定量,分析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和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按附录C对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等级进行判断。1、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的确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规定,本项目涉及的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为运输的成品油,以下寺阀室至清水河阀室为一个风险单元,阀室之间管线长度为15.987km,管径为508mm,运输介质有92#汽油、0#柴油,在同一条管道内进行顺序输送,本环评报告选取密度最大的0#柴油输送情景下计算该危险单元危险物质在线量,详见表1.5-10。下寺阀室至清水河阀室管段运行情况及危险物质数量序号单元名称管长(km)管径(mm)管段体积(m3)设计压力MPa运行压力MPa油品最大存在量(t)1下寺阀室-清水河阀室15.9875083240.29101.0-4.02717.31注:柴油密度按0.8386t/m3计。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判定结果见表1.5-11。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判定结果序号单元名称物料名称临界量/t最大在线量/tqn/Qn1兰成渝输油管道(下寺阀室至清水河阀室)0#柴油25002717.311.087由上表可知,本项目Q=1.087,属于1≤Q<10。2、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的确定行业及生产工艺(M值)行业评估依据分值本项目情况本项目得分石化、化工、医药、轻工、化纤、有色冶炼等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10/套行业不涉及0无机酸制酸工艺、焦化工艺5/套行业不涉及0其他高温或高压,且涉及危险物质的工艺过程a、危险物质贮存罐区5/套(罐区)行业不涉及0管道、港口/码头等涉及危险物质管道运输项目、港口/码头等10行业不涉及0石油天然气(√)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开采(含净化),气库(不含加气站的气库),油库(不含加气站的油库)、油气管线b(不含城镇燃气管线)10本项目为输油管线10其他涉及危险物质使用、贮存的项目5不涉及0a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b长输管道运输项目应按站场、管线分段进行评价。合计10本项目仅为一段管线,未超过一个阀室区间,因此M=10,本项目行业及生产工艺等级为M3。3、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判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断(P)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行业及生产工艺(M)M1M2M3(√)M4Q≥100P1P1P2P310≤Q<100P1P2P3P41≤Q<10(√)P2P3P4(√)P4综上所述,本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分级为P4,据此结合表1.5-9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进行判定。4、环境敏感程度(E)的分级(1)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依据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性及人口密度划分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分级大气环境敏感性E1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5万人,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10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200人E2(√)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1万人,小于5万人;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大于500人,小于10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100人,小于200人E3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小于1万人;或周边500m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500人;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小于100人本项目改线长度为300.8m,经调查,改线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分布居民约166人,不超过200人,自下寺阀室起1km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约为175人,亦未超过200人,因此判定为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100人,小于200人。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大气环境环境敏感程度属于E2。(2)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依据事故情况下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受纳地表水体功能敏感性,与下游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级敏感性地表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F1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Ⅱ类及以上,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一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跨国界的较敏感F2(√)排放点进入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或海水水质分类第二类;或以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算起,排放进入受纳河流最大流速时,24h流经范围内涉跨省界的低敏感F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本项目穿越地表水体清江河,属于III类水体。运营期不涉及废水的排放,施工期事故状态下含油废水进入清江河,故地表水环境敏感性为F2。地表水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分级地表水环境敏感特征S1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红树林、珊瑚礁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区;或其他特殊重要保护区域S2发生事故时,危险物质泄漏到内陆水体的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的: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滨风景游览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S3(√)排放点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近岸海域一个潮周期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范围内无上述类型1和类型2包括的敏感保护目标本项目事故状态下,施工期含油废水会泄漏到清江河,清江河下游顺水流向10km范围内不存在上述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目标性为S3。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环境敏感目标地表水功能敏感性F1F2(√)F3S1E1E1E2S2E1E2E3S3(√)E1E2(√)E3综上可知,本项目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为E2。(3)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依据地下水功能敏感性与包气带防污性能,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地下水功能敏感性分级敏感性地表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G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G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不敏感G3(√)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内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准保护区以及补给径流区,没有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没有特殊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G3。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分级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D3Mb≥1.0m,K≤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20.5m≤Mb<1.0m,K≤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Mb≥1.0m,10-6cm/s<K≤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D1岩(土)层不满足上述“D2”和“D3”条件。Mb:岩土层单层厚度K:渗透系数根据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自上而下分布为卵石层、砂岩层。岩土层渗透系数建议值如下:卵石:110m/d(1.27×10-2cm/s);中风化泥质砂岩:0.30m/d(3.47×10-4cm/s);中等风化砂岩:0.40m/d(4.63×10-4cm/s),项目周边岩土层的渗透系数不满足上述“D2”和“D3”条件,分布不连续,因此包气带防污性能为D1。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包气带防污性能地表水功能敏感性G1G2G3(√)D1(√)E1E1E2(√)D2E1E2E3D3E2E3E3综上所述,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E2。5、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的确定综上所述,本项目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分级为P4,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均为E2,根据表1.5-9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为Ⅱ、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为Ⅱ、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为Ⅱ,因此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项目风险评价范围为:大气环境: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管道中心线两侧100m。地表水环境:穿越管线上游500m至下游1400m。地下水环境:工程西侧、北侧、东侧边界分别向外延伸200m,南侧扩大至下游600m处。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图1.5.8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汇总本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汇总见下表1.5-21。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序号环境要素工作等级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三级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地表水环境三级B对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可行性进行分析3地下水环境三级工程西侧、北侧、东侧边界分别向外延伸200m,南侧扩大至下游600m处4声环境二级西侧始发井边界至西侧宝成线4b类声功能区,工程南侧边界至南侧西成高速铁路4b类声功能区,东侧接收井施工边界外延200m,工程北侧边界外延200m范围5土壤环境二级以管线工程边界两侧向外延伸200m的区域作为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范围6生态环境二级陆生生态:管线外扩300m,临时占地外扩500m范围;水生生态:穿越点上游500m至下游1400m;7环境风险三级大气环境风险:管道中心线两侧100m的范围;地表水环境风险:穿越管线上游500m至下游1400m;地下水环境风险:工程西侧、北侧、东侧边界分别向外延伸200m,南侧扩大至下游600m处1.6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关政策、规范、规划符合性分析1.6.1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根据《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属于“Ⅰ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生态区、I-2盆中丘陵农林复合生态亚区、I-2-1盆北深丘农林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该生态功能区特征如下所示:所在区域与面积--在四川盆地北部、跨巴中、达州、广元市的11个县级行政区,面积0.98万km2。典型生态环境--农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较严重,易发生滑坡,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生态环境敏感性--土壤侵蚀高度敏感,野生动物生境中度敏感。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农业及林林业发展,土壤保持。生态建设与发展方向--发掘历史文化财富,开发人文景观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业及相关产业链。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改善水土流失现状;发展中药材产业,做好野生资源保护工作。环境空气根据《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元市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管理规定>、<广元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类规定>和<广元市中心城区城市声环境功能适用区域划分规定>的通知》(广府发〔2014〕25号),广元市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范围: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四川东阳沟自然保护区、四川水磨沟省级自然保护、四川毛寨自然保护区、四川九龙山自然保护区,二类功能区范围:除一类区以外的区域。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下寺社区,根据《广元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类规定》,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声环境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下寺社区,根据《剑阁县县城区城市声环境功能适用区域划分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适用区域。同时,本项目南侧210m处为西城高速铁路线,始发井西侧100m处及接收井东侧15m处为货运铁路线(宝成线),宝成铁路城区段、西成高铁城区段、西成高铁剑门关站适用于4b类声环境功能区,其两侧范围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以内的地带,套划为“4b类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类声环境功能适用区域。地表水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清江河,根据《广元市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管理规定》,清江河为Ⅲ类水域。地下水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1.6.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第七项“石油、天然气”第2条“油气管网建设: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存和管道输送设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本项目为成品油的输送管道,属于鼓励类项目。本项目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限制、禁止用地项目,因此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1.6.3与相关法规、规划的符合性分析与相关法规、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表文件名称相关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第六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进行资源化处理。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建设单位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了工程造价,并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负责扬尘污染防治,施工单位制定了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本项目施工开挖工地拟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施工单位将及时清运弃渣,其中在场地内堆存的玻璃表土及部分弃渣,分区堆放并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施工单位拟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符合第七十条运输煤炭、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浆等散装、流体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并按照规定路线行驶。本项目运输渣土、土方的车辆采取篷布覆盖运输,并按照政府规定路线行驶。符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二)深化面源污染治理。综合整治城市扬尘。加强施工扬尘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应进行地面硬化。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并逐步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本项目施工开挖工地拟设置硬质围挡;项目不修建便道,依托现有道路运输,根据现场调查,现有道路均为硬化路面。本项目运输渣土、土方的车辆采取篷布覆盖运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长江干流岸线三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但是以提升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的改建除外。本项目为输油管道改线施工,不属于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符合禁止在长江流域开放水域养殖、投放外来物种或者其他非本地物种种质资源。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加强人员培训,禁止施工人员向清江河投放外来物种等。符合第四十九条禁止在长江流域河湖管理范围内倾倒、填埋、堆放、弃置、处理固体废物。本项目弃渣均通过篷布覆盖车辆运输至政府指定堆场,不在河湖管理范围内倾倒、填埋、堆放、弃置、处理固体废物。同时,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加强人员培训,禁止施工人员在清江河河道范围内随意倾倒、填埋、堆放、弃置、处理固体废弃物。符合第五十五条禁止违法利用、占用长江流域河湖岸线。本项目管线为顶管穿越清江河,临时施工工地及管线均不占用河湖岸线。符合第六十一条禁止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区域开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确因国家发展战略和国计民生需要建设的,应当经科学论证,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水土保持功能重要区,施工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兰成渝输油管线属于国计民生需要的重要管线,且河水冲刷导致隐患治理已迫在眉睫,项目经科学论证,已依法办理管线路由许可及用地手续。符合《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环水体[2018]181号)依法严厉打击侵占河湖水域岸线、围垦湖泊、填湖造地等行为。本项目不占用水域岸线。符合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等活动。本项目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处置。符合深化沿江石化、化工、医药、纺织、印染、化纤、危化品和石油类仓储、涉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等重点企业环境风险评估,限期治理风险隐患。本项目为成品油输送管线,属于风险隐患治理项目。符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上游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区域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矿产资源开发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大城市及周边污染形势严峻。应重点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和高原湖泊湿地保护,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禁止煤炭、有色金属、磷矿等资源的无序开发,加大湖库、湿地等敏感区的保护力度,加强云贵川喀斯特地区、金沙江中下游、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乌江中上游、三峡库区等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恢复,推进成渝城市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本项目位于水土保持功能重要区,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尽量避免水土流失。符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于长江经济带生态整体性和上中下游生态服务功能定位差异性,开展科学评估,识别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涵盖所有国家级、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其他各类保护地等。本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符合严格管控岸线开发利用。实施《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规划长江岸线资源,严格分区管理与用途管制。科学划定岸线功能区,合理划定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边界。加大保护区和保留区岸线保护力度,有效保护自然岸线生态环境。本项目不占用河岸线。符合整体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在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5省市开展公益林建设。加强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级公益林管护,全面实行国有天然林管护补助政策,对自愿停止商业性采伐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停伐奖励补助资金。本项目不涉及天然林采伐,但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天然林,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对天然林的保护措施,并加强员工培训。符合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施严格保护。本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但周边分布有基本农田,建设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本次评价提出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符合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备案管理。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定期开展预案评估,筛选一批环境应急预案并推广示范。沿江涉危涉重企业完成基于环境风险评估的应急预案修编,开展电子化备案试点本项目属于输油管道项目,改线的管道是“兰州-成都-重庆输油管道工程”的一部分,已有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制定了风险应急预案。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更新和修订及与同级、上级预案的衔接工作。符合建立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与应急平台。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信息公开。以长江干流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含涪江、渠江)、湘江、汉江、赣江等主要支流及鄱阳湖、洞庭湖、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主要湖库为重点,建设流域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体系。本项目不涉及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符合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长江沿线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抓紧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空间准入和环境准入的清单式管理要求。提出长江沿线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岸线、河段、区域、产业以及相关管理措施。不符合要求占用岸线、河段、土地和布局的产业,必须无条件退出。除在建项目外,严禁在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布局新建重化工园区,严控在中上游沿岸地区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项目。严控下游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向上游转移。本项目不在负面清单内,不占用河岸线,不属于化工园区及石油、煤化工项目。符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水域。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泊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限期退出。本项目不占用水域,不占用水域岸线。符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严格环境准入。环境保护部门按照流域水质目标、区域功能划分、容量总量核定的“三位一体”环境准入要求,进一步细化准入条件,严格准入标准,强化分类指导;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流域、区域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物减排绩效挂钩制度;逐步建立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对已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地方,由各地制定并组织实施水环境质量达标方案。本项目周边地表水体为清江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水质标准要求。符合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鼓励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低耗水高新技术产业及生态保护型旅游业,严格控制缺水、水污染严重地方和敏感区域的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长江干流(四川段)沿岸应严格控制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项目环境风险,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本项目为成品油输送管线,不属于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符合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加强各类相关规划的衔接,留足河道、湖泊的管理和保护范围,水域和保护范围不得违规占用;2016年底前,水利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排查非法挤占河道、湖泊等水域行为,非法挤占的应限期退出。本项目不占用水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