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姓名:班级:____________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的媒体媒介方式大多为报纸、电视、书刊等等,随着经济能力的提
升,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逐渐受到电子科技的影响,开始使
用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进行信息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发展过
程中,应该协力合作,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来提升整体的适用能力。当前,我国
存在的各类媒介自身的发展边缘已经相继模糊,这也足以证明当前媒介的融合发展
巧妙地提升了整体运营合作的水平.其“整体划一”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地推
动信息的传播工作。各类新型技术要学习传统媒体的语言魅力和发展优势,传统媒
体也应该打开思路完成自身发展的相应改革,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
是当前社会应用的新型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
(摘编自郭磊《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融合》)
材料二:
人类文化和媒介素养发展过程
历史阶段传播环境新技能社会文化结果
口头表达技能、肢体
口头传播、肢体语言知识系统的建立和保护、哲学和
古代语言的掌握、识文断
传播、手写文字传播科学的起源
字
第一次工业革印刷技术发明、报业
文字素养、报刊素养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命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媒介社会的形成、消费文化的流
电子媒介出现影视素养、广播素养
命行
数字素养、新媒体环全球信息化、知识爆炸、知识社
信息社会数字媒介、互联网
境下的媒介素养会
(摘编自张开《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下的受众研究新论》)
材料三: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
社会关系。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
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
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
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
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
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影
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
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
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
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
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
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
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
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
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
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
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
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赤”不是新闻传播学范
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
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
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彭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
长,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
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
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频、图片、动
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如果一
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沐内容,则得不偿失。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
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虽然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
的“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拓宽跨媒介视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与
“学”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编自任明满、郑国名、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
与挑战》)
材料四:
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一个成功的、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动,植根
于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跨媒介阅读不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要想读懂
思维之美,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在跨媒介阅读中,比较容
易形成的形态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
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然而,
“跨”之后如何成功地阅读才是关键,要知道,语文课中基于影视作品的跨媒介阅
读和一些地区开展的影视教育活动是截然不同的。
思维之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
读知识体系。跨媒介里面有很多元素,戏剧有戏剧表现语言,绘画有绘画表现元
素,数字艺术更是元素众多,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的。这种分拆和关联
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
化,形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一个体系。跨媒介阅读不止于阅读浏览不同媒介信
息,更要聚合思维和思想,形成新的跨媒介阅读知识图谱。
(摘编自吴钟铭《跨媒介阅读改变了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媒体媒介主要是报纸、电视、书刊等,而新媒体媒介则包括互联网、计算机、
手机等,新媒介方式的产生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B.在媒介融合时代,各类媒介自身发展边缘的模糊证明了整体运营合作水平的提升,
还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
C.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优势,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双方优势互补,协力合
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媒体整体运营能力。
D.媒介素养是人类文化传播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因文字的
发明传播而起,它又因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出现而得到延伸、拓展和提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媒介、互联网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传播环境,促进了媒介社会的形成,同时对应
具备的与之相匹配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
B.新媒介的引入对教学造成了许多干扰,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
外,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得不偿失。
C.“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互联网+”的时代
背景下实现的。
D.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因此在跨媒介阅读中,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
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
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跨媒介学习”的一项是()
A.图书馆引进“VR诵经典”软件,读者戴上VR眼镜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古诗词的数字
阅读互动。
B.教师让学生看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片段,再按事件发展顺序写剧本大
纲。
C.在教授《祝福》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木刻画作《祥林嫂》,让学生用语言描写祥林
嫂。
D.在学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后,学生分组讨论后给屠呦呦写一段颁
奖
辞。
4.材料三从哪儿方面展开论述?论述顺序可否调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请
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本一:
宝玉回至园中,袭人正惦记他去见贾政,不知是祸是福。只见宝玉醉醺醺回来,
问其原故,宝玉一一向她说了。袭人道:“人家牵肠挂肚地等着,你且高乐去,也到
底打发人来给个信儿!”宝玉道:“我何尝不要送信儿,只因冯世兄来了,就混忘
了。”
正说着,只见宝钗走进来笑道:“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宝玉笑道:“姐姐家
的东西,自然先偏了我们了。“①宝钗摇头笑道:“咋儿哥哥倒特特地请我吃,我不
吃,我叫他留着请人送人罢。我知道我的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说着,丫鬟倒了
茶来,吃茶说闲话儿。
却说那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
闻得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
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
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闪灼,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儿。再往怡红院来,只
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
上,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
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黛
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他们彼此玩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见是她的声音,只当
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门么?”晴雯偏生还
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她,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
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
栖,若是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真是回去不是,站着
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黛玉心中
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告他的原故②”。但
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不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
儿就不见而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
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原来这黛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
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正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那黛玉正自啼哭,忽听“吱喽”一声,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
群人都送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
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尚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转身
回来,无精打采地卸了残妆。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
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或怕她思父母、想家乡、受
委屈,用话来宽慰。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是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
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去理她,由她闷坐,只管外间自便去了。那黛玉倚着床栏杆,
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注】①前文情节;宝钗之兄薛蟠带着美食来请宝玉吃。②前文情节;林黛玉因为贾
宝玉对自己说了《西厢记》中的曲词,曾说要去告诉宝玉之父贾政。
文本二: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因为中
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榻”,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
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小说故事的主体。这
些“家庭琐事,阖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如贾宝玉在姐妹们都在场时向
林黛玉使个眼色,林黛玉马上就能会意,表现了他们两人不同一般的默契(42回);因
是小老婆所生而倍感委屈的探春,洗一次脸也很讲礼数,其实是要摆小姐的谱以显示自
己的身份(55回)。当我们读到这些既琐碎,又显然经过了艺术加工的细节时,一种在日
常生活中领悟人生真谛的阅读快感便油然而生。
(节选自《〈红楼梦〉名著导读》)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人惦记宝玉去见贾政,熊玉“心中也替他忧虑”,从中可以看出她们与宝玉的密切
关系,也可以看出宝玉的所作所为并不合乎贾政的要求。
B.宝钗到宝玉处说话的情节,至少有三层作用:照应前文的情节,引出黛玉在门外哭
泣的情节,表现宝钗炫耀家庭、想和宝玉加深关系的心理。
C.文中写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听到黛玉哭声飞起远离的情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以鸟不忍再听突出了黛玉哭声之悲,衬托了黛玉之美。
D.倚床栏、手抱膝、眼含泪等描述,以及“好似木雕泥塑”的比喻,把黛玉描绘得生
动形象,如在目前。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晴雯,是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她在宝钗来到宝玉处之后,不敢把怒气撒向
宝钗,却撒向了黛玉,很自然地促进了情节发展。
B.“颦儿才貌世应稀”等四句诗,是对黛玉去寻宝玉不果而哭泣并惊走鸟儿一事的概
括,它充分表现出《红楼梦》真实的生活镜像。
C.魏晋小说总是“粗陈梗概”,缺少细节描写,宋元说书虽有细节描写却简陋、夸张,
而且矜奇尚异,《红楼梦》与它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D.《西厢》即元代戏曲家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宝玉曾以其中的曲词调笑黛
玉,受到了黛玉斥责,因而对其有所怠慢。
8.请简要概括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戚呜咽的原因。
9.请依据文本二,简要分析文本一细节描写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血
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
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
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二:
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
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
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
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
务乎?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
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
察耳。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
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已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
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第三书》)
材料三:
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问之,介曰:“安石
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更变。”介退谓公亮日:“安石果大用,
天下必困扰,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日:“I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
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猬狭少容I。必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
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知经世务。”
安石对日:“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日:
“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选自张居正《通鉴直解》)
10.材料三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回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猬狭少容。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甫,王安石的字。古人的“字”一般与“名”有一定关系。王安石的字即源自
《周易•豫卦》:“其介如石”。
B.垂意,敬辞,用于让别人留意,“垂”的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保留,像“垂
询”“垂念”都是这种用法。
C.但,是“只”的意思,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但"意义不
同。
D.材料三加粗的两个“也”字用法相同,都是表判断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辩解说,他可以承认自己对国家不够尽心,未能让百姓
享受更多福利,但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
B.司马光认为,法度的好坏取决于人。坏的法度交由良吏执行,弊端也会去除;而好
的法度交于庸官执行,也显现不出其优势。
C.唐介预言,王安石虽然学识渊博,但拘泥古法,见解虚浮,不合实际,如果让他执
政,一定会变换现行法度,使国家陷入困扰之中。
D.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皇帝对王安石是十分了解与信任的,最终没有受唐介等人的影
响,任命王安石做了参知政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2)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
14.“盘庚迁都”作为论据,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解读有何不同?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
(南宋)张孝
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1160年,张孝祥在临安任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后被罢。1162年春,他被
重新起用,途经三塔湖时创作此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东风”“杨柳”“乘船游湖”作了铺垫。
B.第二句中“重来”写再次来此的欣喜,“又”字暗含对时光流逝、历经坎坷的感
慨。
C.三、四句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寄情于物,物我合一。
D.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惯世事灭倦官场,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
16.本词的结尾两句写得精妙,请结合词句赏析其精妙之处。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批判秦人挥霍他人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的
句子是:,
⑵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用“,
两句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3)《念奴娇・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咏叹夜色美好的诗句是:
五、语言表达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8.下面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锤炼语言的两则案例,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修改后的
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
迂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
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原稿为“毫无回信”)0(《藤野先生》)
⑵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原稿为“亲见”)的所谓
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但有一件小事,却于
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一件小事》)
19.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的“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红楼梦》中探春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
杀不死的……”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B.这个村子不大,也就百十户人家。
C.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要讲究规矩。D.人家能做到的,你一定也能做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短视频大多因其内容新奇、节奏轻快、轻松幽默,抓住了用户的兴奋点,而且短
视频平台上的内容五花八门,数量非常多,极易吸引人沉迷。
短视频的吸引力,成年人都难以抵挡,更不用说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了。青少年
短视频上瘾的原因有很多。①o短视频多是新奇刺激的内容,这些信息
内容博眼球、吸流量,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创作,青少年很容易就会受到吸引。二
是瞬时速览的刺激。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通过视觉、听觉、交流等全方位模式的刺
激,极其具有吸引力。三是算法推荐的诱惑。短视频传播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②
青少年特别容易被推荐内容带进去,沉浸其中难以自拔V
青少年长时间沉迷短视频,会占用大量精力,耽误学习或睡眠。专家建议,视频
平台应该设置青少年模式,包括每天的使用时间和时段,防止过分沉迷。青少年要将
精力加入到更多的现实生活中,当现实社交乐趣远远大于网络虚拟乐趣的时候,沉迷
就会慢慢加深。老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加谐的亲子关系,帮助
他们学会分辨、学会自律。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
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分别用一个问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进行怀念。它可以是个人对亲朋的怀念,是国家民
族对英雄的祭奠、对过去痛苦或荣誉的铭记。比如:三月五日,雷锋纪念日;四月五
日,清明节;五月四日,青年节:七月一日,建党节;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大屠杀死
难者国家公祭日……
对于青年学子而言,纪念日不应该只是一个符号或者一个假期,而应该从中寻找
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还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错误。
2.答案:C
解析:A”数字媒介、互联网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传播环境,促进了媒介社会的形成”错
误。B“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得不偿失”错误。D“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
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说法绝对。
3.答案:D
解析:知识性读物《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与“颁奖辞”同属于文字媒
介,不属于跨媒介学习。
4.答案:①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一一为更好地应对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
挑战,“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己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第二、三、四段分
别阐释论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和面临挑战;第五段展望“跨媒
介阅读与交流”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②论述顺序不可调换。各段落按照总
分、事理逻辑顺序展开论述。
解析:第一段“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
趋势不可阻挡”“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
核心内容”提出中心论点一跨媒介阅读的趋势不可阻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已经
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第二段“‘媒介’一般指……”阅读'的内
涵……”阐释论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第三段“‘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
绕言语活动开展”“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
言的影响”阐释论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施策略;第四段“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
学的干扰问题”阐释论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面临的挑战。第五段”只要广大师生
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拓宽跨媒介视
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展望“跨媒
介阅读与交流”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各段落之间按照总分、事理逻辑顺序展
开论述,所以论述顺序不可调换。
5.答案: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
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阅读中。
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
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
③要培养学生在多样信息中去伪存真的能力,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在接触、分
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④注意规避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媒介对学生的干扰,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游
离于阅读内容之外。
⑤跨媒介阅读的实质是思维的表达,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不能只注重表面形态改
变。
⑥跨媒介阅读要注重对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读知识体系。
解析:结合材料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
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
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可知,“跨媒介阅读与交
流”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
有机整合并应用到阅读中。结合制料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
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
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可知,“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
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
语言的影响。结合材料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
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
化心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
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可知,
要培养学生在多样信息中去伪存真的能力,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在接触、分
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6.答案:B.“引出黛玉在门外哭泣的情节”错。虽然宝钗与宝玉的闲谈是黛玉哭泣的
一个原因,但宝钗到宝玉处闲谈,不是推动黛玉来到宝玉门外这一情节的因素。”表
现宝钗炫耀家庭”过度解读。
7.答案:B
解析:A错在“却撒向了黛玉”,依据文本一“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晴雯不为黛
玉开门,是因为没有听出是黛玉,并非把气撒向黛玉。C错在“缺少细节描写”,不
是“缺少”。D错在“受到了黛玉斥责,因而对其有所怠慢”,从小说看,黛玉并未
斥责宝玉,宝玉也并未怠慢黛玉。
8.答案:①晴雯不肯开门。②自感寄人篱下,受人慢待。③听到宝玉、宝钗说笑,更
感孤寂,心生嫉妒。④认为宝玉恼了自己,不理解自己。
解析:依据文本一“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
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晴雯不肯开门。②依据文本一“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
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
认真枢气,也觉没趣’”,自感寄人下,受人待。③依据文本一“正没主意,只听里
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听到宝
玉、宝钗说笑,更感孤寂,心生嫉妒。④依据文本一“左思右想,忽然想起早起的事
来:‘毕竟是宝玉恼我告他的缘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不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
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
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叫咽起来”,认为宝玉恼了自己,不
理解自己。
9.答案:①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袭人与宝玉的对话、宝钗前来闲
谈、黛玉寻宝玉、晴雯因为岖气不开门等,都是生活细节,它们构成了故事情节。
②真实而丰满。文本一中的细节源自生活,真实自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写得
特别细致,让人如临其境。
③内涵深刻,能够凸显人物个性。如黛玉扣门不开而哭的细节,就凸显了她忧郁哀婉
的个性。
解析:①依据文本二“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小说故
事的主体”,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袭人与宝玉的对话(文本一“袭
人道:‘人家牵肠挂肚地等着看,你且高乐去,也到底打发人来给个信儿!'宝玉道:
“我何尝不要送信儿,只因冯世兄来了,就混忘了'“)宝钗前来闲谈(文本一“正说
着,只见宝钗走进来笑道:‘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宝玉笑道:‘姐姐家的东西,自然
先偏了我们了。‘宝钗摇头笑道:“昨儿哥哥倒特特地请我吃,我不吃,我叫他留着请
人送人罢。我知道我的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说着,丫倒了茶来,吃茶说闲话
儿”)、黛玉寻宝玉(文本一“却说那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
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得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
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晴雯因大躯气不开门(文本一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
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
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晴雯
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等,都是生活细节,它们构成了故事情节。②依据文本二“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
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
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真实而丰满。文本一中的细节源自生活,真实自
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那黛玉正自啼哭,忽听“吱喽”一声,院门响处,只见
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都送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
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尚望着门洒了
几点泪。自觉无味,转身回来,无精打采地卸了残妆”,而且写得特别细致,让人如
临其境。③依据文本二“更值得称道的是,《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屑的生活细节的
推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整部作品始终洋着充沛的抒情性……
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内涵深刻,能够凸显人物个性。如黛玉扣门不开而哭
的细节(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她,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
“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堂,现在他家依
栖,若是认真恒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真是回去不是,站着
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黛玉心中
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告他的原故。但只我
何尝告你了,你也不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
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
悲戚戚呜咽起来),就凸显了她忧郁哀的个性。
10.答案: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
解析:句意:王安石文学才能很高,处于侍从献纳的职位,是可以的。宰相自有宰相的
度量,王安石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安石”为“文行甚高”的主语,组成一个主谓
句,故第一处在“高”后停顿。“处侍从献纳之职”是“可矣的主语,组成第二个主
谓句,故第二处在“矣”后停顿。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是两句话,中间应
断开,故第三处在“度”后停顿。故停顿为: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
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
11.答案:C
解析:两句中“但”意思相同。
12.答案:A
解析:“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错。
13.答案:(1)而我不去考虑反充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这些人又
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
⑵他们都是一些歌功颂德、曲意逢迎之徒,介甫您可能是偶然没有察觉到吧。
解析:(1)“量”:考虑;“汹汹然”大吵大闹。译文:而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
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
(2)“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判断句,他们都是一些歌功颂德、曲意
逢迎之徒。“未之察”:宾语前置句。译文:他们都是一些歌功颂德、曲意逢迎之徒,
介甫您可能是偶然没有察觉到吧。
14.答案:王安石认为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迁都)
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而司马光认为,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
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
的想法去做。
解析:王安石说到盘庚迁都对应的原文是“盘庚之迁,壹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
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意思是“商王盘
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
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
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盘庚迁都众人都反对、埋怨,但他坚持迁都的计划,因为
他是经过周密考虑的,认为合理,所以!E决行动,这样的圣贤之人当觉得自己的想法
正确时尚且不考虑众人意见,所以王安石以此证明自己变化是正确的,不能因他人怨
恨而改变自己的计划。司马光认为“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
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
志也”,大意是“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
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
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他认为盘庚迁都时有不愿
意的,他不忍心逼迫,但是努力劝说,使得大家顺从了,所以不是废弃了所有人的意
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他想以此劝说王安石,要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而不能固执
己见。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
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
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
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迂都(的时候),连老百
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
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
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
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
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
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材料二:
制定法令并交给执行部门去施行,这当然是您的权限范围的事。但是应当抓大放
小,保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不应不分巨细,只图新奇而将所有旧的法令全部改变。
况且法令需要人来执行,倘若介甫您能选择良才在执行部门任耳只,有弊端的法令自然
去除;倘若执行部门任非其才,即便每天给他们好的法令,终究无所补益。介甫您所
说的先王之政是指的周朝的泉府所做的赊贷吗?我琢磨那时的赊贷,似乎与今日借贷
青苗钱还是有差异的,况且先王的善政很多,反而要独独以此为要务吗?至于说到排
除邪说,责难奸佞之人,果真能如此那是国家和百姓的福分。但是恐怕介甫您与变法
和逐利的人走得越来越近,身边少不了那些好歪理邪说的奸佞小人.他们都是一些歌
功颂德曲意逢迎之徒。介甫您许是偶然没有察觉到吧。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
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
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
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
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
材料三: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曾公亮极力推荐。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大
任。”皇帝问他原因,唐介回答说:“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所以讨论的时候,他
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唐介退朝后对
曾公亮说:“安石果真被重用,天下一定会陷入困顿之中,你们应该知道。”皇帝问
孙固,孙固回答说:“王安石文学才能很高,处于侍从献纳的职位,是可以的。宰相
自有宰相的度量,王安石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必想求得贤明的宰相,吕公著、司马
光、韩维是适合的人选。”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你只知道经学,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
道:“经学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事务的。”皇帝说:“这样那么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
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
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15.答案:D
解析:D.“置身湖光之中的悠然心境”错,表面上悠然,实际上是内心忧愤,不得已
在湖光山色中寻求解脱,是对官场倾轧、仕途坎坷的无奈。
16.答案:①动静结合。水天一色为静景,沙鸥自由翱翔为动景。一静一动,描绘出
一幅充满蓬勃生机的画面。
②以景结情。结尾两句用水天一色、沙鸥飞起的和谐之景,含蓄蕴藉地表达出词人重
被起用故地重游的愉悦之情(或表达词人对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及返归自然的恬适愉悦
之情。
解析:题目已经给出了赏析的角度“写景和抒情两方面”,结合题干“意境旷远”以
及最后两句“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可知,这两句是描绘画面,描写景
象,从写景的角度;这两句主要写了寒光亭下的“水”和“沙鸥”,“水”“如
天“,寒光亭下的湖水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这是静态的画面,而“飞起
沙鸥一片”写的是“沙鸥”,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
翔,这是动态的画面。一静一动,充满了蓬勃的生气。从抒情角度:诗歌结尾一般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卒章显志、直抒胸臆,一种是以景结情、借景抒情。经过前面对最
后两句内容的分析可知,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写景,这自然是以景结情,在对自然景
象的描绘之中陶醉着词人的心胸,尤其是沙鸥飞起的镜头,不仅使整个画面灵动起
来,更寄寓着“鸥鸟忘机”与鸥同盟的深意,流露出唾弃世路和同盟鸥鸟表露出投身
自然的悠然心境,这末尾两句,纯粹写景,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表现词
人对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返归自然感到恬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专业大师傅技艺传承聘用合同3篇
- 个人车辆运输服务合同样本2024年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抵冲货款金融创新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版的环保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装备制造部分股权转让与产业升级协议3篇
- 2024施工合同小型工程范本:综合管廊施工3篇
- 2024年酒店一次性用品供应合同
- 专业化粉煤灰运输服务协议:2024版版B版
- 2025年度钢管出租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钢琴品牌买卖合同范本模板2篇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海报
- 2024年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总结范文(2篇)
- LNG采购框架合同范例
- 2024版机床维护保养服务合同3篇
-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
- 能源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
- 《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执行能力”之认定》
- 工业设计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含解析
- 2024国家安全员资格考试题库加解析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