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丹东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ai)绯闻(fSi)记载(zai)抑扬顿措(cud)

B.忌讳(hul)翘首(qiao)炽热(zhi)令请高明(ling)

C.胆悻(que)要尊(xie)悄然(qiao)诚早诚恐(huAng)

D.拘涉(ni)狡黑:吉(xia)诺责(jie)不屑置辨(bian)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绯(fei)闻----回,抑扬顿措---抑扬顿挫;

B.炽热(zhi)——chi,令请高明——另请高明;

C.胆性(que)——qie,诚皇诚恐——诚惶诚恐;

故选Do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

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和补充。每

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良好的精神

气质。

A.推进延伸不仅塑造

B.推动延伸不仅培养

C.推动延展不但塑造

D.推进延展不但培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推进:形容对事物的运动状态施加影响,使其继续朝一定的方向运动。推动:使事物前进或发

展。此处表达的语意是使人产更加有文化自信,更加自信。故应用:推进。

第二空:延伸:延长,扩大宽度、大小、范围。延展:延长伸展。根据前面的“课内阅读”可知,应用:

延伸。

第三空:根据后面的“还”可知,应用“不仅”。

第四空:塑造: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或语言文字来刻画人物形象。培养:长期教育和训练,使其按一定的目

标成长。根据后面的“精神气质”可知,应用:塑造。

故选Ao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②例如,齐

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牛等中,在不陟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学净渗3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

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罩有电色”“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就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

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A.“观察”“不断”“逐渐深入”“胸有成竹”分别是动词、副词、偏正短语与主谓短语。

B.”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是转折关系

复句。

C.划线句的表述有误,应将“就”改为“才”。

D.“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应放在②句的前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B.“而”在句中表递进关系,这是一个递进复句。故选B。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氐触的一项是()

A.鲁迅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

《野草》。

B.垂髻、始龊、加冠、而立、不惑、耳顺,表示的年龄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C.《简•爱》《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如同颗颗璀璨的明星在英国文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而它们

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乔纳森•斯威夫特、儒勒•凡尔纳也成了享誉世界的作家。

D.祥子拉曹先生回家的路上,被孙侦探跟踪,于是曹先生让祥子把他拉到左宅,并让他到回曹家报信。

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了,他存的钱也被敲诈走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

C.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不是英国作家;

故选C。

名著阅读(3分)

5.A.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

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B.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

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C.神父仔仔细细地查看他们的口袋,连一条衣缝都不放过,想找出点儿烟丝。可什么也没找到。于是

他就着手查看第四个孩子,那个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一件破旧的灰衬衫和一条膝盖打着补丁的蓝裤子的

男孩。

英雄永远与时代同行。学校开展“读名著,敬英雄”主题阅读活动,请你猜猜上面二个英雄都是谁?写出

有关这三位英雄的各一个经典情节。

【答案】孙悟空大闹天宫;林冲棒打洪教头;保尔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后继续战斗,写作《暴风雨

所诞生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情节。

A.根据''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可知,这个人物是孙悟空。与他相关的情节有:勇探水帘

洞、大闹地府、真假美猴王等。

B.根据“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可知,这个人物是林冲。与他

相关的情节有: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等。

C.根据“那个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一件破旧的灰衬衫和一条膝盖打着补丁的蓝裤子的男孩”可知,这个

人物是保尔。与他相关的情节有:四次出生入死、烈士墓前内心独白等。

6.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o(曹操《观沧海》)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4),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5)《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句子是,。

【答案】①.山岛竦峙②.沉舟侧畔千帆过③.蜡炬成灰泪始干④.阡陌交通⑤.出淤

泥而不染⑥.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竦峙、侧畔、蜡炬、阡陌、淤、濯、清涟。

二、古文阅读(17分)

(-)(3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赤壁

杜库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驰胪②。

诸葛③心中空有汉,曹瞒④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释】①杜庠: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触胪:船

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诸葛: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④曹瞒:即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

家、诗人。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一、二句交代了作者的兴感之由,发现一支沉入泥沙中的断戟,经磨洗后,是赤壁大战的遗

物,作者顿生思古之情。

B.乙诗第一句中的“本”字,则明白暗示了曹军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

C.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相似,都表达了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伤感情绪。

D.甲诗尾句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乙诗尾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给人言有尽而意

无穷的感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C.甲诗中,杜牧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表达出对周瑜的不屑与嘲讽,还有一股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乙诗中,杜庠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沧桑表达人生无

常、命运多舛等伤感情绪。故选C。

(二)(14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日: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目:“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颖士有风节之士也。为集贤校理

①,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已。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兔官,更调河南

参军。时安禄山宠恣,颖士阴②语柳并目:“胡人③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

禄山反,颖士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日:“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节度使源海④欲

退保江陵,颖士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⑤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泊乃按甲

不出。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释】①集贤校理:官名。②阴:暗地里。③胡人:指安禄山。④源消(wei):人名。⑤遽:匆忙。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集贤校理其名为鳏(《北冥有鱼》)

B.颖士阴垮柳并曰此中人塔云(《桃花源记》)

C.可不久矣行拂机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泊乃按甲不出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9.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11.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中面对“何以战”的问题,鲁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最终意识到__________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乙】文萧颖士分别从客观形势、两方面说服源有按兵不动,固守襄阳。两文中曹刿和萧颖士

形象的共同之处有、。

【答案】8.B9.(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2)那些身居高位要职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想抵挡住也)太难了啊!

10.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11.①.民心②.退兵后果③.心怀国家④.有政治远见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动词担任/动词叫;

B.告诉/告诉;

C.叛乱/扰乱;

D.副词于是/副词才;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关键词:

(1)狱:指诉讼案件。察:明察。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2)肉食者:身居高位要职的人。以:用。御:抵御。居U:厉害。贼:叛军。矣哉:语气词连用,用于

表达惊讶、疑问或强调某种情况或状态。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意思是:襄阳是天下的咽喉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一天不坚守,

则大势即去。“襄阳乃天下喉襟”中“襄阳”是主语,“乃”是谓语,“喉襟”是宾语,应在“喉襟”之

后断句。“一日不守”表达了一个假设条件,“则”是连词,表示结果,“大事去矣”是结果,应在“一

日不守”后断句。据此该句应断为: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及人物形象分析。

【甲】文中鲁庄公面对曹刿的“何以战”的问题,接连做出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在曹刿的启发下,意识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重

要,意识到民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乙】文中萧颖士从客观形势“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

矣”和退兵后果“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两方面说服源有按兵不动,固守襄阳。

根据【甲】文曹刿的语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曹刿心怀国

家,有政治远见;根据【乙】文萧颖士不屈从李林甫,安禄山叛乱时时的判断,给郭纳献计,告诉节度使

源消不要着急退兵等内容,可知萧颖士坚贞不屈、心怀国家、有政治远见。

【点睛】参考译文:

【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

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

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

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

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

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

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乙】萧颖士是唐代的名人,后代学者只称赞他才华出众。我反复考证后发现,他还是一位高风亮节有胆

识有度量的人,在他担任集贤校理时,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想召见他,他却辞而不去,李林甫对他不屈从于

自己很恼火。后来,李林甫又让他到史馆任职,他仍然不屈服,为此他更遭李林甫所忌恨,以至被免除史

官职务外调到河南府任参军。当时,安禄山依仗玄宗的龙信,恣意妄为,箫颖士暗中对柳并说:“胡人

(指安禄山)依仗主上的宠信骄横跋扈,反叛朝廷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东都洛阳到时会首先陷落的!”不

久,他便托病离开了洛阳,安禄山反叛以后,萧颖士去见郭纳,向他进献抵御叛军的策略,郭纳没有采

用。萧颖士感叹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职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想抵挡住也)太难了啊!”当地

节度使源消想放弃襄阳,退保江陵,萧颖士劝说道:“襄阳是天下的咽喉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一天不坚

守,则大势即去,你何必匆忙放弃这个战略要地,让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治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按兵不

出。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

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疫

情积压的探亲访友、旅游过年、民俗体验、避寒和冰雪等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出游规模、消费结构、服务

质量和市场主体获得感等指标如和煦的阳光洒满旅游的大地,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持续回

暖”的市场基础。但是,中国的旅游模式基本停留在早出晚归赶鸭式参观景点的传统模式上,固定路线、

固定景点,已经难以适应那些对“个性化”有着挑剔眼光的游客。如何打造“个性化”“高品质”的旅

游,已成为旅游从业者急需考虑的问题。

【材料二】

2023年春节亲子游意向问卷调查统计图2023年春节亲子游去向调查统计图

【材料三】

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这一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作为新型产品,它的前期开发需要大笔资

金的支持。国家对于个性化定制旅游还没有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这将会导致旅游市场的紊乱,出现严重

问题。此外,当前我国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极度缺乏,而个性化定制旅游是为了使旅游者获得更好体验

感的旅行模式,这就需要旅游服务人员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更高的服务素质。虽然中国在个性化定制旅

游这条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但个性化定制旅游必然是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与2019年同期持平。

B.疫情后,公众出游需求集中释放,为全年旅游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C.由于“60后”父母更倾向温泉养生,这致使今年滑雪旅游的占比最低。

D.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个性化定制旅游必将成为旅游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13.请根据材料二两幅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为旅游从业者制定亲子游方案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14.阅读材料一、三,谈谈如何解决我国个性化定制旅游发展存在的困难。

【答案】12.B13.示例:亲子游可多关注80后父母的旅游需求,囚为从图一中的数据可见,有意愿参

加亲子游的父母中,80后父母占比超四成;可更好地开发历史、传统文化方面的旅游资源,因为从图二的

亲子游去向统计图中可见,选择参观博物馆的占绝大部分。

14.①改变传统旅游模式;②加大发展个性化定制旅游的投资力度;③健全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体系;

④多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

A.由材料一的“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

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可知,此选项中的

“与2019年同期持平”说法错误;

C.“’60后'父母更倾向温泉养生”与“今年滑雪旅游的占比最低”材料中并未说明这两者存在因果关

系;

D.根据材料三“个性化定制旅游必然是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可知,选项中的“必将成为旅游业的主

要经营模式”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与提建议。

从“2023年春节亲子游意向问卷调查统计图”可以看出:有7.3%的“60后”父母愿意参加亲子游,27.8%

的“70后”父母愿意参加亲子游,43.8%的“80后”父母愿意参加亲子游,21.1%的“90后”父母愿意参

加亲子游,由此可以得出“80后”父母参加亲子游的意愿最高。可以给旅游从业者建议:多关注“80后”

父母的旅游需求

从“2023年春节亲子游去向调查统计图”可以看出:有67.6%的亲子游参观博物馆,37.4%的亲子游参加

民俗体验,28.9%的亲子游体验温泉养生,11.3%的亲子游去滑雪,24.3%的亲子游去了海岛,由此可以得

出选择参观博物馆的占绝大部分。可以给旅游从业者建议:可以多开发历史、传统文化方面的旅游资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与概括。

由材料一“中国的旅游模式基本停留在早出晚归赶鸭式参观景点的传统模式上,固定路线、固定景点,已

经难以适应那些对‘个性化'有着挑剔眼光的游客”可提出:改变传统旅游模式;

由材料三“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这一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作为新型产品,它的前期开发需要

大笔资金的支持”可提出:加大发展个性化定制旅游的投资力度;

由材料三“国家对于个性化定制旅游还没有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这将会导致旅游市场的紊乱,出现严重

问题”可提出:健全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体系;

由材料三“当前我国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极度缺乏”可提出:多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

(二)(17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你是排长我是兵

杜卫东

(1)总是想起老韩,《人民文学》的同事私下里也叫他“韩排”,因为他在部队当过排长。

(2)我当兵那年,老韩已经是排长了。我的排长是山东人,和老韩很是相像:皮肤暧黑,身量高

挑,话也不多。排长日常和兵住在一起,如果是大通铺,会睡在炕头或炕尾。他平常会斜挎一支带皮套的

五四式手枪,在兵眼里,非常威风。我对排长由衷的敬慕,和他的这一英姿极为有关。晚上,他会把手枪

挂在炕头的挂钩上,我几次想把玩一下这支令我神往的手枪,只因排长不怒自威,没敢。

(3)怎么认识老韩的,记不清了,应该是在一次作家聚会上。反正,一聊天就生出几分敬畏。他与

排长都姓韩,神情举止又酷似。于是,就像玩旋转木马,在我心里,一种距离一下子定格了:他是排长我

是兵。

(4)那时,老韩是《人民文学》二编室主任,已是极有名的作家。我也曾读过一篇他的散文,字字

珠矶、文采飞扬、大气磅礴。很少见老韩滔滔不绝,一般作“嗯”“啊”的点头状,间或发几句宏论,

自带气场,总是一副很深沉的样子。

(5)我曾在一家刊物主事,刊物发行不好,眼瞅着要黄摊儿。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我策划了一个电

视专题片进行营销,需请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出镜,为刊物说几句好话。我立即想到了老韩。我很不好意

思开口,因为一分钱劳务费都没有,加之老韩性格一向高傲,我担心他会不情愿。可急着录制,便向他讲

了我们的窘况。“得,别说了,我去。”第二天他很早就来到杂志社,录制完已近中午。我十分过意不

去,说:“老韩,中午请你吃饭吧。"”老韩一笑:“穷得都叮当响了,请我吃什么饭呀,给你们杂志社

省俩钱吧!”说完,一偏腿,飞身跨上自行车,疾行而去。

(6)我对老韩敬重有加,除了他与我的排长在形象上重叠,让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外,还有一

个原因。那是1995年初冬的一天,天朗气清。老韩突然给我电话,电话里风轻云淡地说,你写篇稿子

吧。我喜出望外,立马投入采访,完成了报告文学《世纪之泣》。在1996年7月的《人民文学》发表后不

久,老韩告诉我作品获奖了。我永远难忘那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十分盛大的颁奖仪式。过后和老韩闲

聊,我说我有一个“世纪三部曲”写作计划,老韩听了点点头,平静地说道:“你写吧,我都用。”他说

话的语气波澜不惊,就像我当年在连队当兵,排长在晚点名时肯定了我两句。

(7)我的眼前展开了一幅诱人的画卷,我像一只即将放飞的雏鹰,对未来的世界心驰神往,跃跃欲

试。

(8)这以后,又给过老韩几篇稿件,也无一退稿。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90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

代,各大名刊更是文学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对于一个没什么名气的文学写作者来说,有“国刊”之誉的

《人民文学》会上门约稿,几次投稿都被采用,该是一份多么厚重的信任和荣幸。

(9)其实老韩牛得很。老韩有两句“名言”:一句是“《人民文学》发一本也是大刊”;还有一句

是''我从不轻易约稿,愿意写就给我,不愿意写决不强求”。1997年我调入《人民文学》杂志社,和他在

一个办公室,更是有机会领略到了老韩的磊落和风骨。一次他接电话,只是简短的几句对话,听得出对方

是因为一篇稿子和他套近乎。老韩表情有些不耐烦,应付了几句,见对方仍不挂电话,脸一下拉下来:

“稿子用不用有标准,质量不行,你说出大天也没用。”挂断电话他“喊“了一声,眉峰一挑:"一切

以质量说话。行,发;不行,谁来了也白搭!

(10)老韩退休后,依然风风火火,经常看到他出席各种活动的信息,似乎更忙了。他就像一瓶陈年

的老酒,岁月没有影响它的品质,反而越来越显珍贵。后来得知他猝然离世,我心一颤,如同被风雪覆盖

的旷野,寒冷而凄凉。

(11)我和老韩虽然不在一个部队服役,但在我的潜意识中,一直视他为我的排长。我忘丕了当年排

长晚上为我盖接的愤录忘丕工他包及赍邀训练的情量,,老韩与我排长

的形象又一次重叠,老韩是我的同事、兄长,更是我的战友。

(12)在我心里,有一种关系永远不会改变:你是排长我是兵。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5.阅读(5)到(9)段,说说老韩让我“敬重”的事有哪些?

16.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

老韩突然给我电话,电话里风等百谈地说,你写篇稿子吧。

17.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9)段画线句。

老韩表情有些不耐烦,应付了几句,见对方仍不挂电话,脸一下拉下来:“稿子用不用有标准,质量不

行,你说出大天也没用。”

18.仿照(11)段画浪线句子,再写一句话,与前文构成排比修辞。

我忘不了当年排长晚上为我盖被的情景,忘不了他白天带我训练的情景,

19.文章第(3)段说“他是排长我是兵”,第(12)段说“你是排长我是兵”。结合全文,说说前后人称

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答案】15.①“我”请老韩帮忙做宣传,他不要劳务费;

②老韩向“我”约稿,“我”的作品获奖;

③老韩继续跟“我”约稿,稿件无一退还;

④有人请托稿件,老韩严辞拒绝。

16.“云淡风轻”是轻描淡写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韩向“我”约稿时的轻松、平淡的样子,表现了

老韩对“我”的认可和信任。

17.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韩对与他套近乎的人的不耐烦与严辞拒绝,体现了老韩的磊

落与风骨。

18.忘不了他在我窘困时鼓励我的情景。

19.“他是排长我是兵”:初识老韩,因他和“我”的排长身份、长相等相像,产生敬畏之情;“你是排长

我是兵”: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老韩慧眼识才,无私引领、扶持、鼓励“我”不断成长,表现出老韩的

磊落和风骨,“我”对老韩敬重有加。第二人称,更加亲切自然。表达了“我”对老韩的感激、怀念之情;

人称的变化体现了“我”对老韩情感的变化。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事件。

根据第(5)段中的“我策划了一个电视专题片进行营销,需请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出镜,为刊物说几句

好话。我立即想到了老韩。我很不好意思开口,因为一分钱劳务费都没有”可得:“我”请老韩帮忙做宣

传,他不要劳务费;

根据第(6)段中的“老韩突然给我电话,电话里风轻云淡地说,你写篇稿子吧”“老韩告诉我作品获奖

了”可得:老韩向“我”约稿,“我”的作品获奖;

根据第(8)段中的“这以后,又给过老韩几篇稿件,也无一退稿”可得:老韩继续跟“我”约稿,稿件

无一退还;

根据第(9)段中的“听得出对方是因为一篇稿子和他套近乎。老韩表情有些不耐烦,应付了几句,见对

方仍不挂电话,脸一下拉下来”可得:有人请托稿件,老韩严辞拒绝。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语句中的“轻描淡写”是形容老韩给“我”打电话约稿时候的语气很轻松,也能体现

出他的性格特点很深沉不张扬;联系第(9)段“一次他接电话,只是简短的几句对话,听得出对方是因

为一篇稿子和他套近乎。老韩表情有些不耐烦,应付了几句,见对方仍不挂电话,脸一下拉下来:'稿子

用不用有标准,质量不行,你说出大天也没用'”可知,老韩义正言辞地拒绝不合格的稿件,此句写老韩

很轻松向“我”约稿,侧面表现老韩对“我”才能的认可。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老韩表情有些不耐烦”是对他的神态描写。“稿子用不用有标准,质量不行,你说出大天也没用。”是

对他的语言描写。联系句中的“老韩表情有些不耐烦”可知,此处语言和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对与他

套近乎的人的不耐烦与严辞拒绝。联系前句中的“更是有机会领略到了老韩的磊落和风骨”可知,体现了

老韩的磊落与风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与画线句格式相同,表达排长对自己的照顾与自己对排长的感激即可。示例:忘不了他抽

时间为我排解思想上的困惑的情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称的作用。首先明确第三人称及第二人称的作用,第三人称便于作者的直接叙事,便于全方位

展开叙事视角,比较客观;而第二人称则是更加亲切自然,人称的变化则体现了人物情感的变化,第三人

称变为第二人称情感更加亲切自然,便于情感的抒发。文中最初(3)段中“应该是在一次作家聚会上。

反正,一聊天就生出几分敬畏。他与排长都姓韩,神情举止又酷似。于是,就像玩旋转木马,在我心里,

一种距离一下子定格了:他是排长我是兵”,描写的是排长的外貌身份等,并没有对他进一步了解,只是

客观的刻画,内心因为身份有一些敬畏之情;而后面(6)段“老韩听了点点头,平静地说道:'你写

吧,我都用。'他说话的语气波澜不惊,就像我当年在连队当兵,排长在晚点名时肯定了两句'”及第

(8)段“这以后,又给过老韩几篇稿件”可知,排长不断向我约稿,表明他认可我的才能、慧眼识才;

从(9)段“'一切以质量说话。行,发;不行,谁来了也白搭!’”,可以看出老韩不断鼓励我能够看

出老韩面对质量不过关的作品毫不犹豫拒绝,写出了老韩磊落无私的品质,正是作者和老韩慢慢接触,才

让他对老韩的情感与认识是逐渐加深的;根据(10)段”后来得知他猝然离世,我心一颤,如同被风雪覆

盖的旷野,寒冷而凄凉”可知,如今排长已去世,据此能够分析出作者对排长的感激及怀念之情;所以人

称的变化也代表了情感的变化,使情感变化更加自然,便于抒情。

(三)(11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

黄雄义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家庭之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均具有不可或缺的

重要效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

②家风建设,是为“家之本在身”。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家庭所形成、体现的风尚风

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风与个人成长乃至家庭兴衰紧密相连。好的家风,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促

使个人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促进家道兴盛。家风既作用于个人和家庭,又能持续影响

整个社会的风气。当千万家庭的家风汇聚融合在一起,就能“积小流以成江海”,使其内含的行为准则和

价值理念蔚然成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说的即是此理。

③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凡是注重修身齐家、训导子孙者,无不

追求涵养优良的家风,并习惯于将其精神融贯于成文家训,以期达到“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的良好

效果。如,周公旦作《诫伯禽书》,告诫儿子伯禽要恪守六种谦德,“毋以鲁国骄士”;包拯治家如执

法,特立家训碑,严令后世子孙禁犯赃滥,否则就得承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

中”的惩罚;司马光作《训俭示康》教导儿子要以俭素为美,牢记“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这些家训

家规,重心皆在于为子孙后代立规矩、树精神。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要构成,为新时代我们涵养和弘扬优良家风提供了支撑。对于家风建设,老一辈革命家同样高度重

视,推动了红色家风的形成与发展。革命前辈们塑造的红色家风,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坚持和

延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城乡家庭的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新变化。新时代的

家风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基本内容,也要

传承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等传统家庭美德。概言之,新时代的好家风,应是融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客观需求于一体的家风,应贯穿和体现爱国爱家、相亲相

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系统推进。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家风示范基地阵地建

设、优良家风代表家庭评选等家风建设活动,已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热烈的学习氛围。我们要继续加大宣

传推广,以讲故事、树典型等多元方式让新时代的家风厚植民心,让人民知其含义、知其所然。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引出本文的论题;然后论证①;接下来从

"②""③”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期

望。

2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中有三个事例,能否删去其中的一个事例?为什么?

23.下面是某学校学生会宣传部拟征求以“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为主题的宣传语样例,请你结合

选文,联系生活实际拟写一条该主题的宣传语向学生会投稿。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必定是一个邻里

和睦、幸福美好、平安快乐的家庭。

【答案】20.我们要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

21.①.家风建设的重要性②.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③.新时代家风建

设的具体内容

22.不能删去。划线句子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列举了周公旦、包拯、司马光等人教导子女以及后世子孙的故事,

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的观点,使论证更严谨,更有说服力。

23.“家风正则品德优,品德优则行为端。”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必定是一个母慈子孝、相亲相爱、向上

向善的家庭。

【解析】

[20题详解】

本文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与概括。论点是作者完整的看法、见解和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一般是文章标

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也有的需要自己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开头第①段先指出了“家庭”的重

要性,再根据“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

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可见“家风建

设”的重要意义,故文章的中心论点可用文章标题“涵养与弘扬新时代家风”进行提炼概括:我们要涵养

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

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

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

第①空:根据第②段“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内核,是一个家庭所形成、体现的风尚风貌”,“好的家

风,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促使个人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促进家道兴盛。家风既作用

于个人和家庭,又能持续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可知,文章在开头

第①段提出论题后,接着论证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第②空:根据文章第③段'‘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为新时代我们涵养和弘扬优良家风提供了支撑”可概括为:中华民族历来就

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

第③空:根据文章第④段”新时代的家风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

民、热爱中华民族的基本内容,也要传承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等传统家庭美德”可概括为:新时代家风建

设的具体内容。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画线句列举了周公旦、包拯、司马光等人教导子女以及后世子孙的故事,这是举例论

证。这三人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联系本段首句“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可

知,列举三个实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的观点。三个实

例,使论证更加严谨,更有说服力。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拟一则以“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为主题的宣传语,然后仿照题目中给出的示

例分析即可。

示例: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必定是一个行善积德、幸福和谐、团结

互助的家庭。

三、作文(满分50分)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24.时间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岁月是沙漏滴落的瞬间。蓦然回首,歌者唱出的是''恍然如

梦”“我心依旧”,词人写下的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亲爱的同学们,你回首处留下的又是什么

呢?

请以“回首处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回首处是温暖

漫漫人生路,温暖无处不在,追寻岁月的脚步,回忆起年少时令我刻骨铭心的温暖一刻。

那时我上完学正准备回家,可当走出教室抬头望天的那一瞬,我的大脑每一根神经都带动着我的面部

表情使其呆滞着,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卷集着乌云,雨点恶狠狠地

砸下来,似乎要故意宣泄着什么。不久,雨水就在地面堆积成了小水坑,使人寸步难行。我故作冷静地凝

视着这布满雨帘的天空——而心里却早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了。我的脚一直不由自主地抖动着。

回家的路似乎变得艰难而漫长。就在这焦急万分的时刻,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是妈妈!我三

步并作两步跑过去,扑到妈妈的怀里。妈妈拿着一把淡紫色的雨伞。这伞看起来朴实纯粹。妈妈就这样搂

着我,朝家的方向走去。沿途,妈妈拄着的伞一直往我这边倾斜。我被这把大伞笼罩着,一滴雨也没淋

到。可当我抬起头,眼前的情景着实令我羞愧——妈妈那边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雨点儿全打在母亲的肩

上、手臂上、背上……我颤抖着说:“妈,你的伞歪了。”而她却只是笑而不语,我就这样在爱的包围中

回到了家。

回家后,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的妈妈依旧忙前忙后地做家务,心里总是过意不去。母亲的爱一

爱得深沉,也如那把伞一样纯粹朴实。平日的我心知肚明,可却总还是一言不发。一直不善于表达的我,

终于在妈妈忙完坐下的那一瞬站了起来,我走到卫生间,接了一盆热水给妈妈洗脚。我将水端到妈妈面

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地示意她脱鞋……暖洋洋的灯光静静地洒下来,照在我们身上。我抬头看了

看妈妈,隐约看见她的眼眶泛着晶亮的东西,嘴角却欣慰的笑着。当时的情景,我的印象也是模糊的。因

为,我眼睛也朦胧了一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滴。

总是在感慨,父母的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爱与被爱是相互的,在我们感受到被爱的同

时,也不要忘记去爱别人。因为只有在两者同时产生爱的一刻,才会让双方都感到温暖。

几年后,我再次回忆起那一刻,心中依旧如清风拂过一般,泛起一丝欣悦的涟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写作。

1.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