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初三物理第2讲:内能(学生版)_第1页
北师版初三物理第2讲:内能(学生版)_第2页
北师版初三物理第2讲:内能(学生版)_第3页
北师版初三物理第2讲:内能(学生版)_第4页
北师版初三物理第2讲:内能(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能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了解物体的内能定义及影响因素;3、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4、会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现象。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2、一切物体的分子

①扩散:

②扩散现象说明:A

。B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

。④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3、分子间有

。二、内能:1、内能:

,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

有关三、内能的改变: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①热传递是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

,传递方式是:

。热传递传递的是

(热量),而不是

。③

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

。3、温度、热量、内能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

。△热量:是一个过程。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

。不一定吸热。如: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题型一:分子动理论例1、下列有关分子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风起,落叶纷飞,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B.扩散现象不能发生在固体之间C.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题型二:内能的定义及影响因素例2、(多选)有关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既有动能又有势能,一个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称为这个分子的内能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增大,其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因为物体吸收了热量例4、关于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动能一定增大B.物体的温度不变,则物体的内能也一定不变C.某物体当其内能增大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则说明甲物体分子运动比乙物体分子运动剧烈题型三:改变内能的方式例1、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C.外界可能对物体做了功D.外界一定对物体做了功例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B.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例3、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A.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B.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C.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D.内能增加,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基础演练1、(2014•山东省烟台市)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2014•年北京中考)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3、(2014•年北京中考)(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降低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4、(2015•北京中考)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5、下列有关分子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风起,落叶纷飞,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B.扩散现象不能发生在固体之间C.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6、下面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王锦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B.陈发考试时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同学都闻到了气味。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7、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8、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热水分子间的斥力较大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D.用力能将尘土从衣服上抖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9、扩散现象表明()A.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B.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的内能一定为0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1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时物体没有内能B.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1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力搓手时,手会发热

B.夏天在太阳曝晒下,水泥路面发烫C.用液化气烧水做饭

D.冬天把手插在口袋里会感到暖和13、关于水的内能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0℃的水内能为零B.一杯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C.水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得多,放出热量就多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15、(2014•无锡)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16、(2014•随州)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了间不存在引力17、(2014•长沙)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很低,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们有时会将冰雪融化取水,把冰雪放在水壶里热取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在0℃时,内能为0B.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C.在加热过程中,壶内的温度一直在上升D.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18、(2014•巴中)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A.内能减少,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B.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C.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D.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19、(2014•乌鲁木齐)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C.天空中飞舞的雪花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20、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巩固提高21、(2014•内江)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A.潭清疑水浅B.坐井观天,所见甚少C.墙内开花墙外香D.余音绕粱,三日不绝22、(2014•无锡)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23、(2014•苏州市)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24、(2014•广东省)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25、(2014•黄冈市)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26、(2014•雅安市)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27、(2014•常德)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B.0℃的冰变成0C.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能发生热传递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28、(2014•孝感)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凝固而成的C.家庭用瓶装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液化而来的D.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表面上附着的一层霜粉是升华而形成的29、(2015•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1、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搓搓,手感到热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C.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热 D.用砂轮磨刀,刀的温度升高2、(2014•北京)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3、(2014•兰州市)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沙尘暴天气”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D.端午节,粽叶飘香4、(2014•兰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5、(2014•成都)《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6、(2014•广东省)如图题3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图3A.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B.虹山村油菜花花香阵阵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D.图3A.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B.虹山村油菜花花香阵阵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D.九仙山雾淞玉树琼花2、(2014•福建省泉州)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B.冬天,人们常常搓手使手变暖C.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3、(2014•株洲)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百花争艳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大雪纷飞4、下面现象可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的是()A.风吹树叶摇动B.扫地时尘土飞扬C.玫瑰花芳香四溢D.河水向低处流5、(2014•江西)《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6、(2015•南京)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7、(2015•南通)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8、(2015•扬州)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A.滑下滑梯B.弯折铁丝C.做功冲程D.压缩点火9、(2015•扬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D.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0、(2015•郴州)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烧开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柴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D.端午粽子飘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1、(2015•广州)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这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D.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10、(2015•广州).如图5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12、(2015•桂林)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发热了,这说明通过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选填“减少”、“增大”或“不变”)答案:做功;减少13、(2015•怀化)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在火炉边烤火 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用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烧开 D.夏天穿薄衣服凉快14、(2015•济南)美丽的泉城济南,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15、(2015•济宁)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16、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