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优化路径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优化路径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优化路径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优化路径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优化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是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构建的重要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聚焦主题、深化主题、升华主题三个方面开展思想政治主题教学。在聚焦主题时,教师要做到与课标衔接、与学情衔接、与课程衔接;在深化主题时,教师要注意重复内容的衔接、拓展内容的衔接和加深内容的衔接;在升华主题时,教师要关注价值生成时的衔接,具体表现为在价值生成的差异与特殊中衔接、在价值的认知与认同中衔接。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的优化。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小初衔接;主题教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因此,思政一体化建设要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出发促进各学段的教学。小初衔接是思政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做好小初衔接,有利于思政一体化的开展。《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各大主题,其中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习主题为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五大主题,第四学段(7-9年级)分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五大主题。这些主题有重叠的部分,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思政一体化大背景下的循序渐进。小初思政课程在性质上的一致性、课程理念的共通性、课程目标的贯通性等特点,为思政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的开展提供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是思政小初衔接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思政一体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初《读本》针对不同教学主题,根据学生发展的身心规律,注重学段间的螺旋上升,从而让思政小初衔接在教学中更有方向性和可操作性。一、聚焦主题——在实然处衔接思政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是一个学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交互生长的过程。学生在走进课堂前,就有着丰富的感性体验,这是学生生活实践逻辑的底色,也是主题教学开展的基础。感性体验能否上升到理性认识,习得学科理论逻辑,就需要聚焦主题,将体验、经验通过主题抽象化、概括化、凝练化。1.与课标衔接课标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是思政小初衔接的纲领性文件。以中国梦教学主题为例。小学高段的《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和初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属于国情教育主题。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科育人逻辑,在小学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的感知和启蒙,课标提示:通过收看和阅读新闻报道,学习有关文献,初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这样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从“眼”到“心”拥护党的领导。初中阶段更加注重学生在体验基础上的领悟。课标提示:“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议题,学会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做好生涯规划,强化作为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1]。主题教学要在课标中衔接,就需要了解小、初学生的不同特征。由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可知,小学高段学生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此时儿童只能依赖于实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初中学生已经进阶到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已形成了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推理能力和逻辑能力,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2]。因此,在小学阶段运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知其然,而在初中阶段运用议题的方式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衔接,就实现了用不同方式达成小初思政教学的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进阶。2.与学情衔接小学衔接阶段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的状态走进教室的。原先的知识储备、生活背景、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都会对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产生影响。因此,要做到思政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就需要教师从真实的学情出发聚焦主题。在改革开放主题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课前调查、课间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起点、兴趣点和难点,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活动。小学高段教师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在《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的教学中将课前活动设置为:了解自己平常使用的电话手表、爸妈使用的高德地图有哪些特点;搜索孙家栋爷爷的梦想。让学生通过北斗系统来感知中国梦,从而立下“我的梦”。这是在具体思维上的教学。而初中教师基于学情,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后拓展作业设计成:我和2050有个约会,并思考对祖国你有什么期盼?这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是从“我”到“国”的空间转变。所以聚焦主题就要聚焦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以“小我”为基点,上升到更大的空间,才能做到衔接。聚焦主题除了聚焦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更要聚焦学生当下的知识水平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做到真正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和课外知识相对比较丰富,学生关于改革开放的知识基础较好,教师就可以拓深教学,让改革开放的主题教学向纵深处发展。3.与课程衔接聚焦主题需要通过课程来强化。课程种类丰富、形式多样,需要教师根据小、初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进行分门别类、甄选择优,进而开展更优质的小初衔接。根据存在方式,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由于思政学科的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显性课程无法完全满足课程性质在教学中的显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关注显性课程,也愈发关注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间接性、隐蔽性,使其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隐性课程被“看见”与开发,它在思政主题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重视,学校几乎都会有意无意中构建自己的隐性课程。因此在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中,除了教材的衔接,在隐性课程的运用中也应该做到小初衔接。如在中国梦主题教学中,学校可以采用隐性课程——营造校园中国梦的氛围:中国梦主题年展。小学生采用畫、写的方式,中学生采用照片展的方式,让学生从实地、实物、实情出发去理解中国梦。同是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在学生为主体不同发展特点下达成课程衔接。按照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因而更容易实现深度学习。杜威说:兴趣是通过具体的活动满足我们的冲动,并反思这种冲动的价值。活动课程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价值性、精神性和行动性的统一。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程深受教师、学生的喜爱。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小初衔接教学为例,采用开展活动课程的方式,实现思政主题教学的有序衔接。如参观当地的中国梦主题公园、走访当地的代表性展览馆等,带学生去体验没有现代化器械的工厂或农田,让学生感受中国梦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幸福。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体验是感知层次,初中生的体验是理解层次。学生从低到高年段的学习与思考一般是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逐级发展,因此在开展活动课程时,也要为学生提供这样的逐级衔接。小学生在这些体验中强调“是什么”的思考,初中生侧重“为什么”的体悟。小初衔接中的课程衔接不仅仅是发掘课程,更重要的是利用课程,让课程起到媒介的作用,将“衔接”落到实处。因此,不论哪一种课程都要聚焦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衔接,小初衔接也将在这些课程中落地生根。二、深化主题——在内容中衔接教材内容存在重叠、上升和深化,思政小初衔接最直接有效的体现是在教材内容的教学衔接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习并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认知图式的成长过程。所以,在小初衔接的思政主题教学中,教师要深化主题,做到在主题教学的内容中衔接。1.重复内容的衔接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材内容存在重复是合理的,有些是侧重点不同、切入角度不同、深度广度不同的重复内容;有些是为了教材的完整性,属于结构性的重复内容;有些是文字表述基本一致的简单重复内容。如何正确处理重复的内容,需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教材重组能力。对一些概念性的简单重复内容,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得很透彻,而且这些知识本身也没有外延和深度可挖掘,教师可以在教材中做简化或删除处理,初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略讲或不讲,引导学生自主回忆相关内容。如在改革开放主题中,小学《读本》和初中《读本》中重复的内容有:家庭联产承包、上海浦东新区、80年代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对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小学阶段虽然只是以图片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这一句话简单带过,但因其故事性很强,极具感染力,教师已经将其讲深、讲透,所以在初中阶段,尽管教材中仍然用不少笔墨介绍了这一重要改革开放事件,但教师可以简化处理。上海浦东新区、80年代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对比,这些都是用图片的形式进行重复呈现的,小学阶段教师主要以图片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学生对于这些图片已经牢记于心,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对于这些重复的知识点,直接采用图片展示的呈现方式带过即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需要的环节上。2.拓展内容的衔接雅斯贝尔斯认为,一切认知都是在经验与思考的合一中实现的,经验与思考缺一不可。认知的广度取决于经验的广度[3]。所以,教师尊重学生就要从尊重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从旧知拓展出新知。这也是思政教材中关于拓展知识衔接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是教学内容所要拓展的点,教师可以用旧知衔接这些点,让学生的新知从旧知中生发出来。因此,小学教师需要研读初中教材,对于初中教材中拓展的内容,小学教师要有意为其打好“地基”,这样会让小初衔接更加牢固。如在改革开放主题的小初衔接教学中,初中《读本》中有“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这是对小学《读本》的拓展。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改革开放的相关资料为其导入衔接,而小学教师在教学这个主题时,可以渗透制度优越性等相关内容,也可以采用新闻链接、影视资源这些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润染,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这样的意识,也要适时向学生呈现“两个一百年计划”及2035这一特殊年份的重要意义,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初中相关内容的学习种下了种子,因此拓展内容的衔接需要小初教师的各自坚守、双向衔接。3.加深内容的衔接加深内容是指在小学讲得浅,在初中讲得深的内容。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世界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因此课程内容的加深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逻辑的。但对于加深的内容如何做好衔接,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由“内”由“心”地搭好“梯子”。小学思政课与初中思政课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两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小学生和初中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自然对同一内容的学习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加深内容的教学方式就需要教师做出调整。如在改革开放主题教学中,初中《读本》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比在小学《读本》中深化了知识点,添加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对于这一加深的内容,需要小学教师在课堂中“往前着想”,即在教学时向学生呈现政府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或者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的问题与挑战,体验政务服务的便捷,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小学生对于生活是有感知能力的,生活的体验会加深他们对行政体制的粗略思考。提前渗透,在学生心中形成特定的形象和符号,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巩固和加深。由此可见,加深内容的衔接需要小学教师向前“多迈一步”,同时也需要初中教师有衔接的思维,向后“多看一步”。三、升华主题——在价值生成时衔接思政小初衔接的主题教学的升华,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尤其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因为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是思政课程应该具有的双重功能,知识是基础,价值是导向。价值生成是思政课的旨归,是知识传授的升华和动力。1.在价值生成的差异与特殊中衔接思政小初衔接是一个重视人的“差异性”与“特殊性”的教育过程。在衔接过程中,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发展起着定向、定性和定势的决定性作用。在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时要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将学生看作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使其在直面各种社会现象时,具备独立的实践理性判断能力和批判性反思能力。所以,思政小初銜接是将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当作一个个具有特殊性、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生命体看待。惟其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育人潜力[4]。如在以坚持党的领导为主题的《读本》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初中阶段的《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引路人》分别指向了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两大教学主题。小学阶段需要学生了解党是“定海神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初中阶段则需要学生在此基础上了解党的自我革命,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拥护党的领导。教师需要针对这些差异和特殊,在教学过程中拔高价值,将生活中的点滴纳入价值引领的范畴。在小學阶段,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在生活中的零散见闻整合、提升到党的领导的认识高度,进行价值引领。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将制度体系和治理效能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提炼到核心价值观的层面,从而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了解两者的差异和特殊,才能做到真正的衔接,因为差异和特殊是衔接的前提和可能。2.在价值的认知与认同中衔接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都会经历从简单到丰富、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这样的发展规律,也要求思政小初衔接时要注意不同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价值从认知到认同。小学阶段的价值生成要注重在生活情境中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生成并强化学生的价值认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