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I厘米的长度

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

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

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

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

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

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

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

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

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

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

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

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改变了线段的单元。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单元在一起,并

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

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

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具体单元

1.长度单位

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

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①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式左

上图)

②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

同。(右上图)得出结论: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

测量标准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

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4)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

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

出1厘米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

不同的测量标准。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

做一做

三个题目都是让学生估计或测量每种物品大约有多少个长度单

位,由直观逐步抽象。

第1题,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

估计出来。

第2题,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

使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

量的终点开始测量。

第3题,逐渐过渡到用1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

度单位"厘米”做准备。估计时,比第1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

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

认识厘米

(1)例1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

都拿正方体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使学生理解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

测量而发明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厘米的

长度。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①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

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②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

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使用

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

例2(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

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

认识米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

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

立“1米"的长度表象。

①实际观察米尺

②量身高

③量臂展

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

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

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2.线段

认识线段

教材的单元有所变化,原通用教材: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

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实验教材:用三个

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有两个端点。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

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

刃而解了。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

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五、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

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

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改编。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

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教师要补充线

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归纳总结(1)》数学教案

一、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

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

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

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

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

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

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

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数学教案

第1单元长度单位

第1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学习内容】:

课本P2-3,例1、2、3

【学习目标】:

L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

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

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

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

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

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

准备。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

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

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

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

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

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

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五、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

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

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

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

第1单元长度单位

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学习内容】:课本第4页。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课前准备】: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

米的卷尺,刻度尺。

【学习过程】:

-.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

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

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

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

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

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

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