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及健康档案_第1页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及健康档案_第2页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及健康档案_第3页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及健康档案_第4页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及健康档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为了搞好本厂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厂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

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经

研究,制定本单位2011年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

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韵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制

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

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的关系,以保护

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为目标,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人员、工作

人员的责、权、利,力戒形式主义。

(2)以责定权,以控制效果定奖,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落实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用人单位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同职业病

防治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但不能像经济责任制那样,

把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制定的职业病防治目标分解或

者压在劳动者身上。

(3)根据职业病防治目标与计划,明确职责范围、基本任务、

工作标准、实施程序、协作要求和奖罚办法等内容。每年经当地权威

疾控中心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

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

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厂职业活

动冲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

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

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

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

3、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

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改善卫生设施,努力做到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

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

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

康的其他要求。

4、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建立在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即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

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5、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

引进项目)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卫生

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6、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内容,建立或完善职

业卫生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

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内容有:全厂职工人数、男女职

工人数、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男女人数、患各种职业病人

数;全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数、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数、

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的浓度或强度及评价;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

施设备的名称、数量、运行状况、防护效果及对存在问题的治理;个

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发放数量、是否有职业卫生检验报告书、实际配

带情况等)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内容有: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

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

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用人单位由专人

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

态)及检测评价(定期检测、评价必须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

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救援组织、机

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

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

护等内容)。

7、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使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严格

按规范管理,使其制度化(依据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内容包

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8、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

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

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

的泄险区。

9、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

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

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

同中写明,不得隐瞒。第二款: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

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

病危害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

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告知的内容包括:

(1)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

(2)危害后果;

(3)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和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5)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育;

(6)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0、职业卫生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培训对象包括:用人单位的

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的方式有:用人单位负责人的职业卫

生培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

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其内容和目的是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公司将在每年的生产淡季(6~9月份之间)都员工进行职业卫

生培训。

(二)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公司结合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参照以上职业病防

治计划所列的事项,制定本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目标,确定本年度职

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事项。然后,将各项工作事项分解、细化。最后,

将分解、细化的各项工作纳入时间表、把任务落实到人,实行分工负

责、按时完成职业病防治计划的实施方案。

在公司生产淡季,将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公司停产检修培训工作

的重点来抓,其费用确立从安全投入中提取。

努力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职业病防

治措施的落实。

以下为应建立的职业危害档案内容

基本情况汇总一览表

企业名称组织机构代码□□□□□□□□-□

注册地址工作场所地址

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

所属行业登记注册类型企业规模

接触职业病合同告知

从业人员数(人)

危害因素人数(人)职业病危害人数(人)

女职工人数(人)外协工人数(人)农民工人数(人)

建立职业健康职业病危害设置警示

监护档案人数(人)作业岗位数(个)标识岗位数(个)

应职业卫生培训实际职业卫生专职职业卫生

人数(人)培训人数(人)管理人数(人)

兼职职业卫生应职业病危害实际职业病危害

管理人数(人)预评价项目数(个)预评价项目数(个)

应职业病危害控制实际职业病危害控制□已申报

职业病危害申报

效果评价项目数(个)效果评价项目数(个)□未申报

应职>1k健康检查人数(人)实际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人)

主要负责人口已培训

岗前在岗离岗岗前在岗离岗

职业卫生培训□未培训

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人)累计孑乐业病病例?岐(人)

职业

职业性职业职业性

合计尘肺中毒噪声聋合计尘肺噪声聋

皮肤病中毒皮肤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人)检测点数(个)达标点数(个)

1.粉尘(小计)FC

(1)矽尘FC1

........

2.化学毒物(小计)HX

⑴铅HX1

........

3.物理因素(小计)WL

⑴高温WL1

........

4.生物因素(小计)SW

(1)炭疽杆菌SW1

........

填表人: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每年1月份填写,所填内容为上一年度数据;

2)所属行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1)填写至小类;

3)企业规模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

号)填写;

4)从业人员包括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和劳务派遣工;外协工是指通过劳务派遣或承包单位到本单

位从事生产、检修、工程建设、服务等作业人员;

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是指由取得国家认可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的检测

和检查;

第一部分

目录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立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任命文件

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一览表

3、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立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任命文件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职业卫生责

任制,加强对职业卫生工作的领导,确保2011年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

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经研究,决定任命专职职

业卫生管理人员的通知。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邯郸市红彤有机化工有限公司

X年X月X日

表1-1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一览表

填表时间:年月日

是否经过安监部

组成姓名性别所在部门职务职称专/兼职电话备注

门职业卫生培训

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

具体负责人

管理人员

注:本表记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人员变化时本表应重新填写并同调整前表格一并存档.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一、总则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

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

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

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

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站领导到人员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站发生职

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

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4.1总经理职责

4.1.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4.1.2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

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4.L3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贯彻执行。

4.1.4制定公司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

的落实和使用。

4.1.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安监部门审核同意,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

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1.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

人予以严肃处理。

4.1.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4.1.8直接领导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

4.1.9组织对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法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

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

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4.1.10定期检查全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

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4.1.11定期听取各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有关

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4.1.12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

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4.2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责

4.2.1协助总经理推动本公司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

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4.2.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

验。

4.2.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2.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4.2.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

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

立即报告总经理研究处理。

4.2.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4.2.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

作。

4.3从业人员职责

4.3.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教育培训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

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4.3.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

4.3.3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并及时向单位领导、主管部门报告。

4.3.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站

领导报告。

4.3.5负责职业健康其他相关工作。

第二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法律法规

表2-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一览表

序号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名称实施时间实施部门备注

一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3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4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5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6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8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9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10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1其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XXX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每年度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应及时归档;

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可与其他操作规程合并,但内容必须有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操作的相关规定。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

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公司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

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

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

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环

保安全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并签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

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

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

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6.公司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

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7、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确认的职业病患

者应积极诊治。

8、按规定为职工配备配备符合防止职业病要求的的设施和个人使用

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改善工作条件。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1、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

办法。

2、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

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

(-)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4、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

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

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5、公司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

申报变更内容。

6、公司在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7、要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以备上级部门监督管理。

8、公司严格按照卫生部统一格式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3、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和提高从业员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

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

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全部员工。

2.职责和权限

2.1站领导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并监督实施;

2.2班组负责入岗职业健康危害和岗位安全教育

3.工作内容

3.1培训计划:班组根据岗位特点每年1月份负责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书

面申报培训需求。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申报的培训需求和内外部变化的情况

制定年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报领导审批;

3.2培训时间: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累

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3.3培训内容:公司内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危

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岗位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

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等。

3.4培训形式:(1)内部培训;(2)外部委托培训

3.4.1内部宣传教育培训:

a)新员工进厂-结合安全“三级教育”,介绍站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

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

b)员工在岗期间-通过定期培训或公告栏宣传,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

程、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及公司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

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及个人身体检查结果;

C)转换岗位-由岗位部门负责人讲解新岗位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

施;

d)公司按培训计划组织的职业健康知识及法律法规、标准等知识;

3.4.2外部委托培训

为提高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外部培训一般情况是参加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参加人员一般是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

管理人员;

4.培训效果评定

4.1新入厂或转岗人员经考核、评定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职业卫生安全

知识和能力方可上岗。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2在岗期间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经考核、评定不合格时,下岗学习,下

岗学习期间工资减半、再次考核、评定不合格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4.3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参加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人员按4.2条款实施。

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总则

1.1为加强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职业危害事

故的发生,从而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依据《职业病

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

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

度。

1.3本规定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所属各单位。

2职责

2.1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公司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并监督管理

指导和实施。

2.2安全管理人员对在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检查。

2.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在用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使用保养。

3规定

3.1专(兼)职职业健康管理员在巡查时注意对防护设施完好有效性进行

查验,发现异常应立即安排检修。

3.2安全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针对防护设施的专题检查,对防护

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进行验证。

3.3应明确防护设施的各级管理责任人。

3.4应建立防护设施管理台帐,做好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3.5建立防护设施档案,收集整理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

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

3.6应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

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防护设施。

3.7防护设施、设备必须与生产设备同时使用,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

规程,对违反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依公司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3.8防护设施、设备停运、拆除或停用必须向安全管理部审报,未经申报

批准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设备。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

时防护措施,并向作业人员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并在职业危

害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5、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

督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规范劳动者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切实维护

劳动者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1、劳动防护用品是用人单位免费发给劳动者个人使用保管的公共财物,

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

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2、根据岗位作业性质、条件、劳动强度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为员工配备

符合国家标准的正确有效地个体防护用品。产品应具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

证、安全标志和使用说明书等,使用说明书应当同时载明防护性能、适用对象、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劳动防护用品中的服装(含工作棉衣)结构及款式,必须符合安全生

产的要求,具备永久性安全标识,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一些特殊场

合所穿着的服装,不应有明口袋,不得使用金属附件,便于连接和解脱,适应

作业时的肢体活动。

4、对于从事多种岗位作业的劳动者,应当按其主要作业工种发放劳动防

护用品,如果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可由部门提出申请,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

用品。

5、凡员工工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变更现行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

(原工种的劳防用品发放使用时间相应延长)。

6、员工因某种原因离开原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

用品应按实际离开时间相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

7、对于生产中必须佩戴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防护用品、防毒面具、

防尘(毒)口罩等特殊防护用品,必须建立定期品质检查和保养制度。使用前

要注意检查,使用中要注意维护,使用后要注意保养。对受到过较大外力冲击

的安全帽,发现有磨损、疵点的安全带及出现刺穿、破损的安全鞋等,应不受

使用年限的限制,及时更换。不合格或失效的防护用品严禁使用。

8、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置,应根据工作场所及岗位要求编制计划,所采

购物品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及相关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

必须具备国家安监总局的安全标志、标识,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所

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

9、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应当配备

具有相应防护性能的阻燃服、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或防静电服等特种劳动防护

用品。

10、用人单位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员工如何正确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

教育和培训,并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1、凡领用绝缘防护用品及工具的部门或个人,在重新更换领取时,必须

实行以旧换新的制度,以保证人身安全。不属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的部门或个人,需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防用品时,必须提出申请报有关部门批

准。

6、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作业区。

2管理职责

2.1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宣传、教育、防治和职

业病的统计、报告等日常管理工作。

2.2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为有职业禁忌的职工和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

安排休养。

2.3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职业危害防治用品和设施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其

处于正常状态。

2.4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职业危害防治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保

持其正常运转。

2.5站长负责为职业危害因素的宣传、教育、日常监测、保健津贴发放、

个人防护用品采购和职业卫生体检等工作提供资金保证。

2.6各作业区负责本区的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宣传、教育、防治工作,

并将本区存在和新增的职业危险因素及时向安全监察部报告。

2.7各部门和作业区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

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2.8员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

卫生操作规程.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安全管理人员每年须组织一次职业危害辨识工作,对本公司存在的职

业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辨识结果进行申报并存档。

3.2员工上岗前、离岗前和解除劳动合同前须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在岗员

工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体检结果须告知本人并存档。

3.3员工上岗前须经职业卫生教育,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在岗员工每年须

经职业卫生教育和考试;职业卫生教育和考试情况须存档。

3.4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3.5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须设立警示标

识,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3.6安全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并将检

测结果存档。

3.7按国家和集团的相关规定给员工配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个人防护

用品。

3.8员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

卫生操作规程。

3.9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疑似职业病人在具有资质的职业病检查机构进行

诊断,确诊为职业病后,安全监察部填写职业病登记表,并上报集团公司和政

府相关部门。急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诊治终结,疑有后遗症或者慢性

职业病的,应当由具有资质的职业病检查机构予以确认。

3.10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现行标准向在岗员工发放保健津贴和防暑降温用

品。

3.11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

场所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

《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

三、术语和定义

3.1建设项目指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

目。

3.2“三同时”制度指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

建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

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3.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

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

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

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

a)《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

b)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

c)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

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

库等装置或场所;

d)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四、工作程序

4.1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

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

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4.2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后,应当按规

定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向有管辖权

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

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提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

卫生审核或备案。

4.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并取得卫

生行政许可批文后方可动工建设。

4.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或备案后,建设

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防护设施等发生变更时,

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卫生审核或备案。

4.5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

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4.6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原审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

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申请,填写《建设项

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

4.7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经审查并取得卫

生行政部门行政许可批文后方可施工。

4.8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

进行。

4.9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监理公司对建设过程实施监理,确保施工质量和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施。

4.10在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

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尽可能由原编制职业病

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技术机构承担。

4.11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职

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

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12个月内

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12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应当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报原预评价备案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4.13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原审批职业

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

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

4.14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职业病防

护设施应当同步进行卫生验收。

4.15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经卫生验收合格并取

得卫生行政部门行政许可批文,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

4.1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结束后,各职能部门认真整理资

料并归档。

8、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为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

制度。

2、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管理等内容。

3、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⑵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⑷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

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9、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为确保企业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促进生产发展,及时掌握事故发生情

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和杜绝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职业危害事故的等级划分:

根据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将事故分为:轻微

事故、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

1.1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1.2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

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1.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

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2、职业危害事故的经济损失:

2.1直接经济损失:包括设备损失,原材料损失,成品、半成品损失,设

备维护费用。

2.2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造成的停产、减产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用于事

故抢救、恢复生产等与事故有关的各种费用。

3、职业危害事故报告程序

3.1职业危害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向领

导或调度报告,而后逐级上报。对重大事故,企业要立即将事故概况(事故

发生时间、地点、初步原因、伤亡、经济损失等)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

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

3.2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基层单位,要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送主管部门。

3.3车间发生职业危害事故,一般类型的各,需在七十二小时内提出书面

报告,如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需在五日内,提出书面报告

4、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4.1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分析

4.1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处理过程中,在不影响抢救事故的原则下,尽量

保持现场原状,未经领导许可,不许乱动。

4.2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要尽快采取措施,设法排除,并及时通知上级

部门。

4.3轻微职业危害事故由工段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

4.4职业危害事故由车间主任组织本单位人员和有关科室人员组织调查

分析。

4.5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由总工程师和分管事故的有关管理科室组织调查

分析。

4.6重大恶性职业危害事故由厂长和总工程师组织调查分析,并通知上级

主管部门派人参加。

4.7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处理人员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

则进行处理。

4.8职业危害事故查清之后要召开大会,让群众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4.9于抢救事故和防止职业危害事故扩大而迅速恢复生产做出成绩贡献

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

5、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理

5.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追究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5.1.1由于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

5.1.2由于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

的。

5.L3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或积极采取措施,因

而未能避免职业危害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事故损失更大的。

5.1.4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擅自启动而造成职业

危害事故的。

5.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有关人员从严处罚:

5.2.1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

5.2.2在职业危害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虚作假、推卸责任甚至

稼祸于人的。

5.2.3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由于抢救不积极或不尽力造成职业危害事故

损失更大的。

5.2.4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不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整改措施、致使同类

事故重复发生的。

5.2.5违反本制度规定程序,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的。

5.3发生下列事故应追究各级有关领导的责任:

5.3.1因没有经过教育和培训就上岗操作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

5.3.2缺乏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

5.3.3用具不齐全不清楚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

5.3.4设备严重失修、超负荷运行、对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不采取措施和修

复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

5.3.5对职业危害事故熟视无睹,不认真采取措施和对职工违章作业制止

措施无力,重复发生同类事故的。

5.3.6违章指挥、强令和擅自冒险操作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

5.4对职业危害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标准:

5.4.1轻微职业危害事故对事故直接责任人扣除50-200元;一般职业危

害事故扣除事故直接责任200——500元;重大职业危害事故扣除事故直接责

任500——2000元,并予以记过、留厂察看直至开除。

5.4.2对有上述5.2、5.3条规定的情况之一的,对职业危害事故相关人

员及有关领导根据情况予以警告、罚款、记过、留厂察看直至开除。

6、“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

6.1职业危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6.2职业危害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6.3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6.4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7、事故档案管理

7.1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车间,在职业危害事故处理结束后,记入本车间

职业危害事故台帐。

7.2各车间每月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月底前将职业危害事故报告送交厂

职业危害管理部门,由职业危害管理部门进行月底统计上报,记入事故台帐。

7.3重大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要建立重大事故档案。

7.4全年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由厂职业危害管理部门在年底进行汇总。

10、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

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

令第17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

工作。

3、应急预案的编制

3.1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3.1.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3.1.2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1.3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3.1.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3.1.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3.1.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3.1.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3.1.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

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3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

3.3.1针对本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事故类型的,由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编

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

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

内容。

3.3.2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

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4应急预案的评审

4.1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

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

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

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4.1.1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

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

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4.1.2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

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

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

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

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

①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与

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

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公司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

②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的内容。包括应急预案

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

4.2评审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4.2.1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成员包括站领导、安全管理

人员及技术人员。

4.2.2组织评审。评审工作由站长主持,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

会议评审意见。现场处置方案的评审,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4.2.3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编制组织者应认真组织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

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4.2.4批准印发。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综合预案和专项

预案由站长签发,现场处置方案由安全科主管签发。

5应急预案的备案

5.1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

关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

5.1.1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5.1.2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5.1.3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5.2公司应当向接受备案的上级部门,领取备案登记证明。

6应急预案的实施

6.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

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6.2定期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

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6.3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

置明显的标志。

6.4在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时,同时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

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

处置方案演练。

6.5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

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

案提出修订意见。

6.6应急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6.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6.7.1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

发生变化的;

6.7.2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6.7.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6.7.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6.7.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6.7.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6.7.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6.8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

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6.9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各单位必须建

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6.10若发生事故,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

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11、职业安全健康检查与奖惩制度

为了保护职工健康和维护公司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的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1、检查层次

1.1由站领导负责,职业安全领导小组参加,每季度进行一次。

1.2职业安全专(兼)职业管理人员每月一次。

L3领导小组负责人,对本小组作业范围内每周检查一次。

2、检查内容

2.1各职能部门、领导小组执行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情况。

2.2工作现场检查:场地总体职业安全状况,工作场地警示标识,防护设

施运行情况,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运行情况,工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情况,工人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工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3、落实隐患整改

发现存在职业卫生隐患,严格按照隐患整改四定原则落实整改。

4、奖惩措施

对未按要求进行检查的,考核责任人每次100元,为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

视整改情况考核责任人每次50-200元。

12、作业场所管理制度

1、单位应当请地方有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并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其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及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及向

劳动者公布。

2、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

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又不能

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

危害。

3、在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

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4、在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

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

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5、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的个

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建立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6、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用有

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7、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

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与,提出防护措施,确定检

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

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