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提高练习沪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提高练习沪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提高练习沪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提高练习沪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提高练习沪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1%〜10%,

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这一现象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因

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

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

B.“暗物质”可能存在,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将为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

个全新的视角

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

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D.人类探索至今,仍未发现“暗物质”,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

2.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A.分子的运动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的物理性质D.分子的构成和结构

3.“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真空泵黑、〜电火花

一NHs泠器器

产.:

海水、•水中装有各

研究气压与流速实验,种有机物

米初实验“

研究地球形状实脸。

研究宇宙膨胀实蛉

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5.下列描述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A.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粒子,不会发生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D.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6.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A./外焰

〈内焰

/焰心

*

JP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D

C

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蛉证CO;的密度比空气大Q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误将祛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结果读出固体质量为4.3克

(1克以下用游码).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为()

A.4.3克B.4.6克C.4克D.3.7克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检查气帝性。

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B.有黑色固体生成

C.铁丝是银白色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0.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

得到的是()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塑料

C.涤纶洗衣粉阿斯匹林D.油橡胶晶体硅

11.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A.B.

熄灭酒精灯”

读取液体体积。

12.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E.

不锈钢炊具、塑料攻克癌症获得治疗癌

笔筒都是人造材料症的药物离不开化学

炸药、毒品、蟹料垃圾袋都是化学制

品.所以不应学习和使用化学知识.

13.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

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全部B.①②@C.只有②D.只有②④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JB.酒精挥发C.铁丝弯曲D.冰雪融化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态氮做制冷剂

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

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如图是摄影师在印尼婆罗洲的卡加岛拍摄到的一幅有趣照片.研究人员猜测.猩猩可能是看到当地渔民用

长矛捕鱼,于是学会了用树枝刺鱼的捕猎方式.

(1)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

(2)猩猩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填“深”或“浅”).

17.(1)叫做物理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2)叫做化学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下列叙述中,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18.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

有、、等现象发生,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表

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19.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

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

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

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

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

(2)环境问题.

(3)能源问题.

(4)粮食问题.

20.小明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

为18mL;取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6mL.(填

,,小于“,,等于”或“大于,,)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2)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导管口刚开始冒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

(4)任何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5)氧气在一个大气压-183C时变成无色液体,再继续降温又可变成雪花状的固体

(6)工业上主要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7)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铳或氧化铁,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8)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按空气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使之发生化合反应即可制得空气.

(9)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0)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22.在一次探究成果汇报课上,某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4S)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

氧化硫气体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

(S02),

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此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提高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1%〜10%,

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这一现象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因

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

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

B.“暗物质”可能存在,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将为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

个全新的视角

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

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D.人类探索至今,仍未发现“暗物质”,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

考点:科学探究的意义.

专题:化学实验与探究.

分析:从引力的观点确定暗物质的存在虽是假设但只能说暗物质可能存在,原因是找不到存在的证据.

解答:解:暗物质的存在与否可能是与人类的技术水平或证据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存在与否只能是假设,所

以不可确定暗物质一定不存在,故AD均错,假设有暗物质的存在,将会开辟一个新的研究空间.

故选A、D

点评:此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大胆的假设,属于科学探究的新范畴.

2.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A.分子的运动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的物理性质D.分子的构成和结构

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从微观的角度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和运

动方式的改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A、物理变化中分子的运动要改变,错误;

B、分子间的间隔要发生改变,错误;

C、分子的物理性质要改变,错误;

D、物理变化中分子的构成和结构一定不变,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的特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B.

.一电极

真空泵CH~电火花

NH:

▲以。:/冷凝器

以水7水中装有各

研究气压与流速实蕤,种有机物

米勒实脸「

D.L/L2

研究地球形状实蛤

研究宇宙膨胀实蛉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解答:解:米勒实验、研究宇宙膨胀实验、研究地球形状实验均为模拟实验;研究气压与流速实验不需模型,

不属于模拟实验.

故选:A.

点评:模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实验.主要考查你对科学研究方法等的理解.

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

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正确;

C、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加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

不同的物质,故C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

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下列描述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A.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粒子,不会发生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D.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考虑;

B、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考虑;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D、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也可能不发生爆炸考虑.

解答:解:A、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所以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

类一定不发生改变,故A不属于随机事件,故A错;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反应中原子是最小粒子,不会发生改变,故B不属于随机事件;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化学反应前

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C不属于随机事件;

D、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也可能不发生爆炸,必须在爆炸极限之内,且在有限的空间

内剧烈燃烧放出大量气体,才能发生爆炸,故D属于随机事件.

故D正确.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距离,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知道质量守恒定

律的含义,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

6.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A./外焰

/内焰

,焰心

导―,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二一

检蛉氢气纯度,,

C.

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蛤证co;的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猜想与事实验证;空气组成的测定;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实验操作型.

分析:判断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是否一致,要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实验结果能证明实验目的就说明实

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一致.

解答:解:A、根据火柴棒的燃烧程度可以比较出火焰各层的温度,故A正确;

B、此操作能检验氢气的纯度,根据声音的大小可以判断氢气是否纯净,故B正确;

C、此操作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表述一致,故C正确;

D、此实验是证明分子运动的,不能探究空气的组成,故表述不一致,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比较新颖,综合考查同学们对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认识,直观简洁,是一道不错的试题.

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误将祛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结果读出固体质量为4.3克

(1克以下用游码).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为()

A.4.3克B.4.6克C.4克D.3.7克

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祛码质

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祛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

等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祛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码反放时

物体质量=硅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4g-0.3g=3.7g.

故选D.

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一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

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干燥氢气,检查气密性

测定溶液的PH+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干燥(除水);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B、根据氢气的收集分析考虑;

C、根据检查气密性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B、氢气密度小,进气管应长,出气管应短,故错误;

C、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

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B.有黑色固体生成

C.铁丝是银白色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

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

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

解答:解: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放出大量的热、剧烈燃烧、火

星四射,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有黑色固体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10.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

得到的是()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塑料

C.涤纶洗衣粉阿斯匹林D.油橡胶晶体硅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纤维素有天然存在的;

B、食盐也是天然存在的;

C、涤纶洗衣粉阿斯匹林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

D、有些油是天然存在的.

解答:解:A、纤维素有天然存在的,例如棉花中含有纤维素,故A错误;

B、食盐也是天然存在的,故B错误;

C、涤纶洗衣粉阿斯匹林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故C正确;

D、有些油是天然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化学研制的范围,以及化学对人类的贡献.

11.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读取液体体积“稀释浓硫酸,_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福释.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

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

试题的关键.

12.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炸药、毒品、塑料垃坡袋都是化学制

品.所以不应学习和使用化学知识.

考点:化学的用途.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分析.

解答:解:A、不锈钢、塑料属于人造材料,故A正确;

B、研制新的药物中化学发挥重要的作用,故B正确;

C、登月航天服的研制也离不开化学,故C正确;

D、化学研制的过程的会出现一些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所以要利用化学扬长避短,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及范畴,要牢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的基础自然科学.

13.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

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全部B.①②©C.只有②D.只有②④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

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①海水“晒盐”只是水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海水“制碱”需要通过复杂

的化学变化,制取纯碱,属于化学变化;③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杂质除掉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需要用熟石灰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用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

镁,再将氯化镁通电分解,制取镁,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

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B.酒精挥发C.铁丝弯曲D.冰雪融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

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柴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丝弯曲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

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态氮做制冷剂

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

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

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液态氮做制冷剂利用液氮气化吸热,利用其物理性质;

B、碘液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是利用一碘与淀粉反应,利用其化学性质;

C、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利用其化学性质;

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用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利用其化学性质.

故选A.

点评: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是考查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定义,明确二者的本

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如图是摄影师在印尼婆罗洲的卡加岛拍摄到的一幅有趣照片.研究人员猜测.猩猩可能是看到当地渔民用

长矛捕鱼,于是学会了用树枝刺鱼的捕猎方式.

(1)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条件反射.(填“条件”或“非条件”)

(2)猩猩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填“深”或“浅”).

Vii

考点:科学探究的意义.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1)根据猩猩的行为可知,是在一定的视觉刺激下进行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2)根据光的折射可知鱼的位置比实际问题要浅.

解答:解:(1)猩猩看到当地渔民用长矛捕鱼,通过视觉刺激,将活动与鱼联系起来,属于条件反射;

(2)如图,猩猩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

故答案为:条件,浅.

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条件反射就是: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

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

联系.

17.(1)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

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

(3)下列叙述中,③④是物理变化,②⑤⑥是化学变化;⑧是物理性质,①⑦是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

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1)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答;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性质.;

(3)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

的物质生成;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性质.

(3)

①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性质;

②钢铁生锈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③灯通电发光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④冰雪融化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⑦镁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是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答案:

(1)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

(2)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3)③④②⑤⑥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两种性质方面的知识.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及举例,搞清楚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18.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

常伴随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

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故答案为: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

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9.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

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

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

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

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②⑤.

(2)环境问题④⑥⑧.

(3)能源问题③④⑦.

(4)粮食问题①.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

分析:(1)根据健康问题涉及的内容判断.

(2)根据环境问题涉及的内容判断.

(3)根据能源问题涉及的内容判断.

(4)根据粮食问题涉及的内容判断.

解答:解:(1)健康问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六大营养素或化学元素与健康的关系、食品安全、服药治病等,②

新型药品的开发有利于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所以正确;⑤研制人造血管,利用治疗血管病,所以正确.

(2)环境问题主要指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

径,可防止白色污染,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是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可

防止水污染,所以都是环境问题.

(3)能源问题主要指能源的开发和利用,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可间接减少能

源的消耗,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是新能源开发问题,⑦研制开发超导

材料,可以节约电能,所以都是能源问题.

(4)粮食.问题主要涉及农药化肥的施用和生产,①高效化肥的合成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1)②⑤;(2)④⑥⑧;(3)③④⑦;(4)①.

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

维目标的要求,反映中考的方向.

20.小明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

为18矶;取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6mL.(填“小

于”“等于”或“大于”)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

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

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12mL,

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

故答案为:大于.

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

际则偏大.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J

(2)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X

(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导管口刚开始冒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J

(4)任何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X

(5)氧气在一个大气压-183'C时变成无色液体,再继续降温又可变成雪花状的固体

(6)工业上主要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分解反应.X

(7)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锦或氧化铁,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X

(8)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按空气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使之发生化合反应即可制得空气.X

(9)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X

(10)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X.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工业制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催化剂的

特点与催化作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

(2)根据催化剂的概念进行分析;

(3)根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

(5)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6.)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分析;

(7)根据催化剂的概念进行分析;

(8)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

(9)根据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

(10)根据原子构成进行分析.

解答:解:(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说法正确,故填:

(2)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说法错误,故填:X;

(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导管口刚开始冒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以防收集不纯,说法正确,故填:V;

(4)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属于化合反应,例如甲烷燃烧,说法错误,故填:X;

(5)氧气在一个大气压-183C时变成淡蓝色液体,再继续降温又可变成雪花状淡蓝色的固体,说法错误,故

填:X;

(6)工业上主要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故填:X;

(7)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反应较慢,加入二氧化锦或氧化铁反应加快,说法错误,故填:X;

(8)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按空气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不用发生化合反应即可制得空气,说法错误,故填:

X;

(9)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铁受热变为铁水是物理变化,说法错误,故填:X;

(10)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不是最小,说法错误,故填:X.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知识点太多,一定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2.在一次探究成果汇报课上,某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IfeS)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

氧化硫气体(SO。,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

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此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考点:科学探究的意义.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通过实验现象,能推测出硫化氢与二氧化硫能发生化学反应外,还可推知,构成气体的微粒在不

停的运动,才能够彼此进行接触,产生反应;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特性,基础性较强,要牢固掌握.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高温条件下,14.4g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5.6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为0

A.18:7B.7:2C.7:3D.21:8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混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3.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g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C.tJC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将tz,Cl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K,有20g固体析出

4.下图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钙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C.图中n值为8

D.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5.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注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足量饱和除去””中含有的少量HC1气体

NaHCOl容液

B.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

C.制取量少量C02气体,且可控制反应速率。

D.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C.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或偏小

D.往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C.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D.酸性溶液的PHV7,故PHV7的溶液一定是显酸性的溶液

8.“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均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

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不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Q)B.乙醇(CHO)

C.甲醛(CUO)D.乙酸(CJIG)

9.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

B.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D.硫是非金属元素

10.铝元素(Y)是一种稀土元素,磷钮矿的主要成分磷酸铝化学式为YPOx,其中磷元素为+5价、钮元素为+3

价,则x的数值为()

A.1B.2C.3D.4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C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均有固体析出时,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提纯乙

C.tJC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tz'C时,用210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00g20%的甲溶液

12.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都是碳酸盐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能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爆炸

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g

A.P点表示tJC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C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溶液

D.将t」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是b

14.将C、CO、CO/、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15.苯酚(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

林)的重要原料.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酚是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但它不属于氧化物

C.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6:1

D.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客机C919。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

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飞机机身喷漆不仅美观、使机身紧固,还能起到

的作用。

17.中考期间同学们很辛苦,要注意生活中的点滴才能保证中考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衣服以纯棉质地为佳。鉴别纯棉与涤纶可用方法。

(2)均衡膳食。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

A、蔬菜B、牛奶C、大米

(3)严禁吸烟。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性作用最大的有、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

焦油等。

(4)常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你能闻到窗外的花香是因为。

18.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就用了大量

的钢铁.

(1)钢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

气中的和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

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4)写出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填

“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

三、简答题

19.我市地铁一号线即将开通,大大方便市民的出行。关于地铁的下列问题,请回答:

(D地铁轨道的主要材料是镒钢,其硬度比纯铁;

(2)地铁车外壳的钢铁部分喷涂油漆,可以有效地防止铁与一等物质接触而生锈;

20.请根据下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g

度也

匕温

tl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