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
《唐诗二首》都是唐代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
然的漂亮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熟悉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依据诗意,绽开合抱负像,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思维力量、
语言表达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L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依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
感情。
三、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板题导入
L揭示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爱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登鹳雀楼》
1
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争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
读。
(一)个人自学
L同学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察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同学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
文。
(二)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沟通自己的学习成果:轮番读生字词,沟通对生词
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
L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⑵课件出示:多音字
尽更
三、质疑拓展,争论总结
(一)自学自测
同学自学,仔细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
小组轮番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订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2
L指名同学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指导:
⑴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同学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关心同学理解〃尽〃就
是“完、消逝”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太阳依傍着山峦慢慢下沉、消逝,黄河水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慢慢西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
而来,又波涛滚滚的向大海奔去。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宏伟壮丽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读三、四两行。
理解:
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
3
更:再。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思索拓展: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长
1.背诵古诗;
2.依据对诗歌的理解,画一幅画。
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板题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
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3.用课件出示导学稿。
二、小组争论,组内纠错。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诗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难读的诗句多读几遍,直到读娴熟。
(一)个人自学
L同学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察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同学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
文。
(二)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沟通自己的学习成果:轮番读生字词,沟通对生词
4
的理解。
(四)班内质疑
L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指名读,去拼音读,小组竞赛读等方式进行拼读。
三、质疑拓展,小组总结
(一)自学自测
同学自学,仔细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
小组轮番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订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1.指名同学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
沟通对第一行诗的理解。
(1)指名说说诗句中关键字的意思。
日:太阳照:照射(假如不这么细致地去分析,孩子们很可能把
日和照当成"日照”这个城市来对待。)
5
香炉:香炉峰,庐山上的一座山峰;
生:飘浮
紫烟:紫色的烟雾
(2)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沟通对其次句诗的理解。
方法与步骤同第一句。再指导同学进一步有感情读诗句时,要引
导同学品尝“挂”字的妙用
沟通对第三四句诗的理解。
理解这两句诗,先理解"疑''字的意思,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诗
意理解后要抓“飞流直下"与"落〃感受瀑布的磅礴气概,指导同学读出
这种气概。
每句诗的意思理解完后,要回归整体,让同学把整首诗的意思连
起来说一说
(四卜归纳总结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
了庐山瀑布壮美的景色,抒发了喜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长
L背诵、默写诗文;
2.依据对诗歌的理解,画一幅画。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熟悉"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6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绽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
的奇妙、壮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课前预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今日,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写的,都
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漂亮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
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自由读诗
自主识字
认读。
读准“瀑、布",韵母都是"u",声母分别是"p"和"b"。
“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
7
识记。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同学对比识字。
"楼、依、遥”都是形声字,依据熟识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
采纳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
"欲"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
"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
"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联系生活想一想见
过哪些炉子一一煤炉、微波炉。可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巩固
字形。
指导写字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
依、炉、挂"要特殊留意笔画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
三、朗读感悟《登鹳雀楼》
板书题目,并解题
[登鹳雀楼]题意是登上鹳雀楼。
师:简介鹳雀楼,简介
理解诗句之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逝。
诗句之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渐渐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
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敞。更:再。诗句之意: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那就
8
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
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宽阔、气概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
理于诗,写出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
人生哲理。)
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
阳依傍着西山渐渐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
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概磅礴,景象壮丽。两行诗对
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颜色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
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善,也表达了充足的
气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
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理想。诗中的"千里、一层"
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
理。
看图想象,有感情朗读。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宏伟壮丽的
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9
《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宏伟壮丽的景
象,抒发了诗人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诵读背诵。
四、作业布置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其次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
板书题目,并解题
[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简介庐山(见附录)
简介:(见附录)
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耀。香炉:
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同香炉那样,
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
紫烟:紫色的云烟。(由于有太阳光的照耀,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荣。)
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
云雾充满,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似乎燃起的紫烟,
10
缭围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
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
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消失的光明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
指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瀑布从很
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第一行写背景;其次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
四行写联想。)详细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诗句解析
前两句: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个"生"字把水汽
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丽。
后两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
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
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丽。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
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方、夸张)
师:一、二、三句是比方: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
烟云如同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
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方,表现了自己奇
怪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宏伟壮美,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
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11
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
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
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
不行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怪的想象。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概磅礴,景色壮丽。)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宏伟壮美,抒发了诗
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诵读背诵
望庐山瀑布
日照I香炉生I紫烟,
遥看I瀑布挂I前川。
飞流I直下三千I尺,
疑是I银河落I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
三、作业布置
读下面两首古诗,不熟悉的字查查字典。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2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背《望庐山瀑布》,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板书设计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白日……
所见远望一一照生
黄河……遥看一一看挂
欲穷……近观一一飞下
所思联想一一疑落
更上……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3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支配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
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
描写了祖国宏伟壮美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
《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奇妙的想象力。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
13
通过图文对比,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呈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
联系生活发觉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两首古诗文字美丽,布满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同学和
产生共鸣,理解的心情,同时又使同学的朗读力量、阅读力量得到了
提高。同时,实行敏捷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同学的留意力,让识字
活动在开心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熟悉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
通过观看画面,绽开合抱负象,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难点)
课前预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同学)
2.制作多媒体课件。(老师)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老师指导
同学活动
教学提示
14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
L引导同学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老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同学识记"楼"字。
3.结合同学质疑介绍“鹳雀楼"。出示图片。
4.介绍诗人王之涣。
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L同学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同学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1)同学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
⑵说说留意点,并临写一个。
3.同学读题质疑。观赏图片,了解"鹳雀楼〃。
4.了解诗人王之涣。
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同学沟通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
围。
2.鹳雀楼、诗人的资料只需老师简洁介绍即可,而了解鹳雀楼
的宏伟壮美是为学习诗歌做预备的,所以应当用图片介绍。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尝(用时:25分钟)
1.老师朗读古诗,引导同学图文对比,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
象。沟通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词语关心同学积累。如:山穷水尽、
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大川等。
15
2.指导同学读诗句,师生合作画简笔画,理解"白日""依山尽"。
3.指导同学说说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4.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伴侣,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
吗?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境。
6.指导想象:假如再往上走,还能看到哪些景象呢?
7.老师小结:是呀,要想看到更多的美景,还得连续向上攀登。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指导同学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思的诗句。
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里目""一层"。
1.同学听读,思索: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哪儿句诗写出了这些
景物?(1)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2)图文对比,想象画面,并用“看
到了()的—"的句式说说这些景物。⑶仔细读词语。
2.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师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白日〃
就是指太阳。“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山,渐渐往下落,直到最终
消逝在天涯。在理解词义中识记"依”"尽〃。
3.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第一、二两句诗
中描绘的画面。
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6.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景物?(如:船只、飞鸟……)
7.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后两句,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
16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
而是指很远。
9.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一层”指许多层。
L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同学要想领悟这二十个字中描绘的意境以
及蕴含的道理是不易的,需要老师渲染气氛,让同学通过图文对比、
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进行想象画面。
2.古诗很凝炼,在指导同学理解字词的时候,要避开简洁告知,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同学理解,如依据诗句合作绘画等。
3.古诗的意境深远,无需同学多讲,要在同学想象的基础上,
指导他们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的
情感。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L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依、尽、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同学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沟通书写留意点,并
指导临写。
3.老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尽〃的书写要领。
4.老师利用投影仪展现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沟通反馈。
17
1.同学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同学观看并沟通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留意点。
3.观看老师范写,一边观看一边做书空练习。
4.同桌、全班相互沟通,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
L老师要引导同学充分观看生字的特点。
2.重点指导"尽",引导同学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L老师对课堂学习状况进行总结,鼓舞同学采纳多种方法识字。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
画面讲给家长听。
L同学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同学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老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
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其次课时
教学环节
老师指导
同学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8
1.老师引导同学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2.老师让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L同学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老师必需要求同学说出完整的句子,鼓舞同学采纳不同形式说诗
中描绘的画面,进而丰富同学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用时:5分钟)
1.介绍诗人李白。出示ppt资料。
2.板书诗题,指导同学读题,读准"瀑""布"。识记这两个生字。
3.指导同学用“补白〃的方法,说说题目的意思。
4.出示图片,观赏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的形态。
1.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了解他的诗歌特色。
2.朗读题目,读准字音。沟通识记方法。
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4.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
老师要教同学用补白的方法说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理解诗句
打下基础。
三、初读疏通,初知诗意(用时:15分钟)
L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同学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
烟
19
2.熟悉生字:相机区分"炉、烟",学写生字"照、炉、烟、挂、
川”。
3.指名读整首诗,订正、齐读。
4.指导同学读出诗的韵律。
读古诗特殊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肯定要读准,读到位。(如
"烟""川""天")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L同学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熟悉生字,沟通识记方法,区分"炉、烟"。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照、烟、川、挂”。把难写的
字多写几遍。
4.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韵脚。
5.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奏。
L老师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同学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在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要发挥示范的作用,要能准时反馈。
四、再读课文,图文对比,想象画面(用时:15分钟)
L指导同学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老师解说。
3.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诗。理解诗意。
(1)指导同学体会"生""挂"的精妙。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上?
20
⑵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指导同学细读第三、四两句诗,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
⑶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⑷“疑〃是什么意思?"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⑸指导同学朗读诗句。
5.小结:由瀑布到银河,这是的一种奇怪的联想;将瀑布的高
大、急的特点展露无余。
6.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7.指导背诵。
1.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2.观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3.读第一、二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1)思索、沟通:一个“生〃字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
写活了;是大自然把瀑布挂在了山上。体会“生〃”挂〃用法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4.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比思索沟通:
⑴"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高、笔直的特点。
(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突出瀑布长的特点。
(3)通过资料了解一一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光明的光
带,夹杂着很多闪耀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九天:天的
21
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⑷理解"疑",了解的想象。
(5)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而下,体会壮美的景象。
5.听老师总结。
6.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古诗。
1.理解诗句,老师要指导同学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
的美丽,品尝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对于诗中涉及的夸张的修辞方法,老师不多强调术语,让同学
在想象里、在朗读中自然体会。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长(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诗歌读一读。
在家长的关心下,搜集有关瀑布的其他诗歌,并且读一读。
假如孩子力量强,也可以写一写,还可以为自己的小诗配插图。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L熟悉3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正确读写"牧童、
蓑衣、收篙停棹”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3.通过看解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境的方法,感知古诗大意,并
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诗句的意思。
22
4.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二、教学重难点L通过看解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境的方法,
感知古诗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诗句的意思。
2.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三、教法:创设情境法四、学法:小组探究法五、教学预备:
课件六、课型:新授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以旧引新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你们正处童年,一切都是新奇
的、美妙的,对千年以前的儿童来说亦是如此。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有几首古诗,谁来读一读?(指生读)
这边的儿童急走追蝴蝶,那边的儿童却在湖边忙垂钓。春天到了,
孩子们放学后都在忙什么呢?追蝶的、垂钓的、放纸莺的,孩子们多
欢快呀,而袁枚笔下的儿童又在做什么呢?一首首古诗在不知不觉间
读完了。这四首古诗讲的都是什么?(板书:童年趣事)
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有关童年趣事的古诗。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一一21.古诗二首2.学习方法古诗我们不是
第一次接触了,其实学习古诗是有方法可循的,谁来给大家读读?(1)
解诗题(2)
抓关键词理解古诗⑶
感悟诗情3.朗读方法师:是啊,学习古诗首先要解释题意,然
后抓住关键词理解古诗意思,最终感悟体会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而遵循这些方法的一切又都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读古诗,要做到读
得精确、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3
㈡
《牧童》
L指生读《牧童》。
师:好,把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我们先来读第一首诗。
(1)
读精确。
师:请你来读,你读的字音精确(多找同学)。谁能读出诗的
节奏?(2)
读节奏。停顿得当,读出了诗的节奏。(多找生)
(3)
师:谁能读的既精确又有节奏?好,我们一起齐读!2.解疑
答惑,理解诗意⑴师: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
明白了哪些字词的意思呢?或者结合解释,你明白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2)那你还有不懂的吗?谁来帮帮他?(3)齐读古诗。突破了这些小障碍
既然没有问题了,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诗意吧。
(4)
现在你能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吗?(指生说,两位)说的真好,理解
的很到位了。
(5)
(课件出示)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板书:
闲适满意)谁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牧童的闲适满意。(指生读古诗)
3.制造情境,读出感情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消失了这
24
样的画面:绿草如茵,铺满宽阔的原野,放眼望去,仿佛是绿色的海
洋。侧耳倾听,"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处处都是;
深吸一口气,嗅到的满是泥土与青草混杂的气息。广袤的天空中
悬着一轮明月,四周几颗星星,模糊可见。那投射下的银光,随着这
波浪一动一漾。听!笛声和着晚风悠扬动听,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
原来是牧童放牧回来了,他匆忙忙忙吃饱饭跑了出去。在夕阳的映照
下,那个影子连蹦带跳的。他跑到那原野上,连身上的蓑衣也顾不得
脱,就躺在这月夜的草地上休息。假如你是牧童,你是什么感受?带
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牧童的闲适、满意。
㈢
《舟过安仁》
《牧童》描绘的是一个小孩放牧归来到月夜下的草地上休憩的
场景,那《舟过安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L小组学古诗。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舟过安
仁》。一会儿老师找同学起来汇报展现。
(2)小组汇报展现。
师:哪个小组想来展现一下?(两到三组)
师:听刚才史雪莹同学读的真是布满童趣,谁还想试一试朗读?
听完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两个小孩在嬉笑间解决了眼前
的困难。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一个怎样的困难?你看到了两个怎
样的小孩子?(板书:机灵灵敏)
2.拓展想象。那这两个小孩是如何想到这么省力的方法?绽开你
25
合理的想象,说一说。(你的想象也布满了童趣,真是可爱)
3.再读体会。就这样,他们撑着伞,乘着风,缓缓地驶向远方,
还时不时传来两人爽朗的笑声。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首诗,体会
两个小伙伴在一起碰撞出的才智火花。
师:(音乐)童年,是一个个奇妙的梦;
童年,是一支支悦耳的曲;
童年,是一幅幅漂亮的画;
童年,是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童年是一首首妙不行言的诗。我们再来学习杨万里的三首与童年
有关的诗,首先第一首稚子弄冰,谁来读?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
取当银锌(zheng)敲成玉磬(pan)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师:这样一首布满童趣的诗谁再来读?(三四个)
师: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童趣呢?谁来解释一下?师:带着这
种可爱与童趣我们再读。这样好玩的描写,半分钟快速积累下来,好,
我们一起来读。
师:现在风和日丽,草满大地,牧童不放牛竟独自睡去,牛儿则
一路吃到柳阴西边去了。
生:(读)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师:谁再来读?(三四个)
师:这首诗又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童趣呢?师:好,这一排从你开
头,读出诗中的诗情画意与天真童趣。
26
师:这样可爱的描写,半分钟时间快速积累下来,开头。
师:这时候,一只乌鸦飞过来了,快去看,乌鸦有没有长胡须。
生:(读诗)
鸦一鸦飞立勾栏角,认真看来还有须!师:
谁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诗意呢?多么天真可爱啊!女生读;
男生读;
齐读。半分钟时间积累下来,谁来试一试?齐读。
是啊,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看到的是儿童生活的一个
小小的镜头,假如我们把诗中的镜头再放大一点,就会成为一幅流淌
的画,在这儿布置一个作业。课下可以尝试着把你感爱好的其中一首
诗改写成一个故事。
童年是美妙而独特的体验,无论你是一个人独处时,还是跟同伴
玩耍时,还是跟家人相处时,简简洁单,彼此安好就是欢乐,盼望你
们也像诗里的儿童一样简洁欢乐。
吐字清晰、精确,语言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
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朗诵的内容,能精确、
恰当地表情达意,舒心动听,娓娓悦耳。
(四)《清平乐•村居》
童年的美妙是一人独处时的轻松拘束,也是和小伙伴玩耍时的畅
快,更是与父母相伴时的闲适暖和。《清平乐•村居》讲的就是这样的
童趣。
L自由读。对比课件,把字音标注在学习单上,自由朗读。
27
2.展现读。谁来展现你的朗读。
3.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体会?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一下。
4.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吗?九、作业布置必做:有感情朗
读古诗。
选做:小练笔。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
纯真的童心之美。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预备
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象),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时支配
建议:2时。
第一时
前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今
日,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28
(板书:池上)齐读。
教学过程
一、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
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
较深的了解。他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仓库经理年度述职报告
- 智慧教室装修方案
-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孕期糖尿病饮食和护理
- 老年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 龋齿病的发展过程图解
- 2.3.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10有理数的除法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全章整合与提升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深度学习及自动驾驶应用 课件 第9、10章 生成对抗网络及自动驾驶应用、强化学习理论及自动驾驶应用实践
- 2023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人身保险学课程标准
- 人教版高中美术 《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课件
- 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热界面材料
- 各地大学生村官考试试题
- 说明文阅读解题技巧
- Q-SY 08365-2021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 中国书法介绍英文版calligraphyintroduction
- 销售技巧之导购六式
- GB/T 41715-2022定向刨花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