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二知识背诵清单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1)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种群密度只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种群情况,不能预测未来数量变化。
2.其他种群数量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比值。
(2)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②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③大城市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3.年龄组成: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1)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2)意义: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主要指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
影响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二)种群密度及群落丰富度的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以下方法均为估算的方法。
2.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3.样方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种群。如虫卵、蜥虫、跳蛹。
(1)计算方法: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壬场直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2)样方大小: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一般以In?的正方形为宜。
(3)取样关键:随机取样。
(4)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对于狭长的峡谷、河流一般采用等
距取样法,而一般比较方正的样地常选用五点取样法。
(5)计数原则: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即相邻两边及群「一7-一A
其夹角)。||/
4.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时而
(1)计算方法: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数X重捕总数+重捕标记数。
(2)注意事项:标记物不影响正常生活,不过于显眼,若标记物脱落或被标记
个体死亡,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偏大。
5.抽样检测法:适用于微生物等个体均匀分布的种群。
6.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且身体微小的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及
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研究。
7.其他调查方法:红外触发相机、粪便分析、声音标记法等。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数学模型
1.概念: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表现形式
(1)数学方程式(公式模型):精确反应相关数据。
(2)曲线模型:更直观地反应变化趋势。
(二)种群增长模型
1.种群的“J”形增长
(1)模型假设: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增长率
(2)模型公式:t年后种群的数量---Nt=No2(=Nti,X)
(No: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X:该年种群数量+前一
年种群数量).
•Ml
(3)九=增长率+1,“J”形增长时九>1且为定值。(九>1,种蓊//
群增长;入<1,种群减少)°—丽
2.种群的“S”形增长
(1)模型假设:资源、空间有限,天敌的威胁和竞争者的竞争等因素存在。
(2)环境容纳量(K值):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
种群最大数量。事
(3)种群在这时,增长速率最快。
时间
(4)K值大小取决于环境,环境改善,K值增大;环境恶化,K值减小。
3.“J”形增长和“S”形增长的联系(如图)
(三)种群数量的波动
1.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
中。一般围绕在K值上下波动。
2.特定条件下,种群会出现爆发增长,也可能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上隆。
(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法
2.器材: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
3.计数步骤:或: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
一“滴”:滴加培养液于盖玻片边缘一“渗”:培养液自行
渗入一“沉”:细胞沉降至底部一“数”:进行计数。
4.计数:
(1)25X16型:每个计数室有25个中格,每个中格中有16个小格。五点取样
法取5个中格计数,并求平均数。
酵母菌总数=每中格中的酵母菌平均数X25xl()4x稀释倍数(x体积)。
(2)16X25型:每个计数室有16个中格,每个中格中有28个小格。四角取样
法取4个中格计数,并求平均数。
酵母菌总数=每中格中的酵母菌平均数X16xl04x稀释倍数(x体积)。
5.注意事项:
(1)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防止液滴表面张力造成培养液体积偏大;
(2)待酵母菌全部沉底后再计数;
(3)吸取培养液之前要振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4)若培养液中酵母菌浓度过高,可稀释后再计数;
(5)本实验每天的计数可作自身前后对照,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
(6)实验需设置重复,以减小实验误差;
(7)每天计数时间应一致;
(8)培养液要进行无菌处理,目的是防止杂菌干扰实验;
(9)可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未被染色的细胞即为活细胞。
6.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温度、pH等。
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一)非生物因素
1.阳光: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诞(林冠层遮蔽
地面的程度),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
2.温度3.水分:东亚飞蝗因气候王星而爆发式增长。
4.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二)生物因素
1.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种内竞争。
2.种群外部生物因素:
(1)种间竞争:生活环境、习性越相近,种间竞争越激烈。
(2)捕食:存在循环因果关系。
循环因果关系:一定时间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
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
(3)寄生
「密度制约因素: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的密度相关。
-非密度制约因素: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
(源强瞬财解物密度无关。
1.濒危动物的保护方面:通过调查获知种群密度等种群数量特征,以及影响该
种群密度的数量变化的因素,了解该种群的生存状态,预测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
势,进而采取合理的保护对策。
2.渔业上:捕捞剩余量在K/2左右,有助于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
3.有害生物防止方面:降低环境容纳量,K/2前防治。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一、群落的结构
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1.物种组成的地位: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
因素。
2.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3.优势种:不仅数量很多,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的
物种。
4.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种间关系
项目原始合作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t|■A
个小一个t
体//A
数量坐敦生力*/*mJ
敦QB
标图乂B,JB
d时间时间
o时间°时划0丽o时而
寄生生物从宿
生活在一起时分为“你死我活”的曲线中被捕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主的体液、组织
双方都受益,竞争和“相互抑制”者先增先减,捕
特点一起,相互依存,液或已消化的物
分开后也能的竞争,后者曲线完食者后增后减,
彼此有利。质中获得营养,
独立生活全对称被捕食者峰值高
对宿主有害
海葵与寄居蟹,豆科植物与根菟丝子、寄生
实例牛与羊等狼与兔子
蚂蚁与蜘虫等瘤菌,地衣等虫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1)特点: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2)植物的垂直分层
①主要影响因素:光照;
②其次,决定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温度等;决定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水
分、无机盐等;
③草原、湖泊、海洋等中的植物也具有垂直结构;
④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动物的垂直分层: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
物条件。
2.水平结构
(1)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
及人与动物的影响。
(2)特点:镶嵌分布。
(3)山脚、山腰、山顶不同海拔地区的生物分布情况属于水平结构。
(四)群落的季节性
由于阳光、温度、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
规律的变化。
(五)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
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内容
(1)研究动物的生态位: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2)研究植物的生态位: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
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5.形成原因: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6.生态位重叠部分越大,竞争越激烈。激烈的竞争会导致生态位分化。
(六)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实验原理
(1)取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2)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
①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
②目测估计法:一般用于个体微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物种。
2.实验步骤
准备一取样一采集小动物一观察和分类一统计和分析
(1)采集小动物的方法可采取诱虫器诱捕法和简易采集法,诱虫器诱捕的原理
是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2)观察小动物时,一般借助放大镜、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
二、群落的主要类型
(一)群落的分类: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
1.荒漠生物群落
(1)外貌特征:沙砾裸露,植被极度稀疏。
(2)环境条件:极度干旱,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3)群落特点: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
(4)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①植物:肥厚的肉质茎一一加强对水分的储存;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
放一一减少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根长一一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②动物:表皮外有角质鳞片一一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蛋壳坚硬,能保护正
在发育的胚胎;变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
水才能溶解的尿素。
2.草原生物群落
(1)外貌特征:草本植物如地毯般铺向天边。
(2)环境条件: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3)群落特点: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4)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①植物: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
层,能抵抗干旱。
②动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
(1)外貌特征: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
(2)环境条件: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3)群落特点: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4)生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①植物:阳生植物多居于上层,能吸收比较强的阳光;阴生植物生活在林下,
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适应弱光。
②动物:树栖和攀缘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二)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1.群落的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2.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
体,从而维持种群间的协调和平衡。如: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动物为植物传粉。
3.热带雨林乔木分支不发达,林下草本叶片大,虫媒花多;落叶阔叶林芽具有
鳞片,树皮厚,有利于耐寒,风媒花多,常见速生植物。
三、群落的演替
L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2.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初生演替
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
②过程:裸岩阶段一地衣阶段一苔解阶段一草本植物阶段f灌木阶段一乔
木阶段。
③实例:火山岩、冰川泥、沙丘等。
(2)次生演替
①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
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一年生杂草一多年生杂草一小灌木一乔木。
③实例: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缓慢较快
经历阶段多少
实例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3.影响因素: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
系的发展变化,人类的活动等。
4.演替的实质: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
淘汰。演替只是群落中物种的优势地位被取代,原来的物种并不一定灭绝。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6.演替并不是无止境的,最终会达到相对稳定阶段。
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
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一)生态系统的组k频转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
(1)作用: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
(2)地位: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2.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1)作用: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
(2)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
3.消费者:异养生物,草食、肉食、杂食、寄生动物等。
(1)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地位: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
4.分解者:腐生生物(也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和腐生性动物。
(1)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
(2)地位: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通过捕食关系连接而成。
(2)组成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生产者;终点:最高级消费者。
(3)营养级别=消费级别+1,且必须用汉字。
2.食物网: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1)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可同时占多个营养级;
(2)食物网中的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3.生物数量变化判断原则:
(1)单条食物链:食物增多,捕食者增多;食物减少,捕食者减少;捕食者增
多,食物减少。
(2)食物网中,当A种群变化导致B种群营养级降低时,B种群的数量增多,
因为营养级降低,能量损耗减少,B得到的能量增多。
4.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约占太阳输送到地球的能量的
1%,且为可见光形式)。
2.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固定量;消费者真正获得的能量(进入消费者体内的能
量):同化量;消费者摄入的能量(进入消费者消化道的能量):摄入量。
其中,生产者的固定量和消费者的同化量去向基本一致。
(1)即:同化量(固定量)=呼吸作用消耗的+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呼吸作用
消耗的+流向下一级的+流向分解者的(+未被利用的能量)
(2)未被利用的能量从长期看最终流向分解者。
(3)某营养级的粪便量属于其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4)植物的总光合的能量=固定量;净光合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3.能量的转化:太阳能光合作Q化学能(生物体内存在的形式)呼吸作用>■热能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4■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X100%=10%~20%
(传递效率指的是两个营养级而非两个个体)
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原因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7.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源源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
统的正常功能。
(二)生态金字塔
1.能量金字塔: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
2.生物量金字塔:分析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
3.数量金字塔:分析每个营养体数级的生物个体数。
4.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生物量金字塔大多也是,
数量金字塔可能呈倒置的。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间种套作、蔬菜大
棚中多层育苗、稻萍蛙等立体农业。
2.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如:将秸秆用作饲料
喂牲畜,可获得蛋、奶、肉;将牲畜的粪便作为沼气池发酵的原料,可以生产沼
气提供能源。
3.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
部分。如:农田除草、灭虫,根据草场能量流动的特点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
才能保持畜产品高产。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1.存在形式:C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中
主要以CO2、碳酸盐和碳单质的形式存在。
2.循环形式: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以CO2的形式进行:在生物
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3.循环方式(如图)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2)碳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方式: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4.温室效应:
(1)产生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空气中C02的浓度增加。
(2)危害:冰川融化加快,海平面上升。
(3)改善措施: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二)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元素,都在不断地进行着从
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
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人气中的CO,库
微
光
呼太快太多导
生
合
叫■f
吸£致温空效应
物
2.本质:元素在循环。作
作
作
的
相
出
用
3.特点:全球性、反复循环性。分
科
作
4.图像判断用
(1)先判断生产者:多出一进;
(2)和生产者相互指向的为C02库(或无机环境);
(3)再判断分解者:多进一出;(4)其余都为消费者。
(三)生物富集
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
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存在生物富集现象的物质:镉、汞、铅等重金属,DDT、六六六及一些放射
性物质。
3.特点
(1)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水.大气.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因此生物富集也具
有全球性。
(2)生物放大效应:含量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加。
(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
动力(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五)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的:对照组A组的土壤不做
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处
理1小时。
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
1.物理信息
(1)定义:光、声、温度、湿度、磁场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来源:无机环境和生物。
(3)举例:如蜘蛛网的振动、鸟靠磁场识别方向等。
2.化学信息
(1)定义:生物产生的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2)来源:生物
(3)举例:如老马识途、植物的生物碱、动物的信息素等。
3.行为信息
(1)动物借以传递信息的特殊行为。
(2)来源:动物。
(3)举例:如孔雀开屏吸引异性,蜜蜂跳舞等。
4.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特点
(1)生物可以通过一种或者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
(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既存在于同种生物之内,也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
(3)多数情况下,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5.信息传递的过程:
(1)信息产生的部位一一信息源;
(2)信息传播的途径一一信道(空气、水以及其他介质均可传播信息);
(3)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一一信息受体,动物的眼鼻、耳朵、皮肤,植物
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等)可以接收多样化的信息。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个体层面);如蝙蝠的回声定位,种子在一定光
照下萌发。
2.保证生物种群的繁衍(种群层面);如植物开花需要光的刺激,昆虫分泌信
息素吸引异性。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狼的气味给兔传
递信息。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鸡场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有化学防治(如农药)、生
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如用机械驱赶害虫)。利用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进行防治都属于生物防治。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平衡
1.概念: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特征
(1)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2)功能平衡:生产一消费一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
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3)收支平衡:植物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
状态。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2.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
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
系统保持稳定)。
4.稳定性的类型
(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
持原状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
的能力。
5.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
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两者呈负相关。
但有特例:荒漠和苔原生态系统两种稳定性都低。
6.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2)对人类
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3)人工建造“生态
屏障”。
7.制作生态缸的注意事项:(1)生态缸材料要透明,保证光线能照射进去;
(2)要密封;(3)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所放生态系统的成分应比例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警械使用课件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卷)及答案解析
-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课拓展(统编版必修上册)
-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活动《小鳄鱼之歌》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舞台剧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概论教学课件第六章房地产开发建设融资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 灾难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方法
-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公共课件)
- 盘扣支架施工合同
- 建筑工程各种材料台账样表格模板
- 配餐学校供餐企业交接餐检查记录表
- 通风队岗位说明书XXXX117
- 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九年级(2023年修订) 田径初三跨栏教案
- DB13T 5216-2020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 金坛区苏科版六年级上册劳动《09T形路口信号灯》课件
- 车间注塑工艺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