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24.1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Na23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杭州亚运会围绕“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使用了多种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

料的是()

A.铝合金炬身B.碳纤维器材

C.麦秸秆衣架D.可降解塑料餐具

(答案XA

k解析X

【详析】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碳纤维成分为碳,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麦秸秆衣架材料成分是小麦秸秆,属于天然有机物,故C错误;

D.可降解塑料餐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K答案X为:A。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HNO3B,K2sO4C.FeD.NaOH

K答案1C

K解析工

【详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硝酸、硫酸钾、氢氧化钠均

为电解质,铁为单质,不是电解质;故选c。

3.用洁净的钳丝蘸取NaOH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A.黄色B.绿色C.红色D.紫色

K答案1A

K解析H

【详析】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钠元素的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用洁净的钻丝蘸取NaOH

溶液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黄色;故选:Ao

4.下列物质与CI2反应,能发出苍白色火焰的是()

A.H2B.NaC.FeD.Cu

K答案』A

K解析》

【详析】A.纯净的H2在Cb的集气瓶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

A符合题意;

B.Na与CL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呈现黄色火焰,B不符合题意;

C.Fe与CL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棕褐色的烟,不会发出苍白色火焰,C不符合题

息;

D.Cu与Cb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棕黄色的烟,不会发出苍白色火焰,D不符合题

忌;

故选Ao

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Fe(OH)3胶体B.蔗糖溶液

C.CuSC)4溶液D.KC1溶液

K答案XA

k解析X

【详析】A.Fe(OH)3胶体,光通过胶体时,光在胶体中发生散射,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故A正确;

B.蔗糖溶液不属于胶体,故B错误;

C.CuSO,溶液不属于胶体,故C错误;

D.KC1溶液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

k答案U为:Ao

6.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

\_7

(答案』D

k解析H

【详析】A.该仪器为试管,试管为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故A不选;

B.该仪器为圆底烧瓶,垫上石棉网可以给圆底烧瓶加热,故B不选;

C.该仪器为生烟,用烟为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故C不选;

D.该仪器为容量瓶,容量瓶为不能加热的仪器,故D选;

故选:Do

7.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A.HB.CC.OD.Si

[答案1D

k解析力

【详析】A.H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属于第一周期元素,A不符合题意;

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6)24,其属于第二周期元素,B不符合题意;

B.7”

C.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6,其属于第二周期元素,C不符合题意;

D.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4)284,其属于第三周期元素,D符合题意;

故选D

8.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FB.C1C.BrD.I

K答案XA

(解析n

【详析】F、Cl、Br、I处于周期表中同一主族,从上往下,电子层数增大,半径逐渐

增大,故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故选A。

1答案工为:A„

9.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k答案》D

K解析工

【详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与氧化还原

反应是交叉关系;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是交叉关系;

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一

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中两

种化合物只是交换成分,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下列物质不熊与Na2。反应的是()

A.CO2B.H,0C.盐酸D.NaOH

k答案》D

K解析》

【详析】A.NazO是碱性氧化物,能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A错误;

B.两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钠,B错误;

C.NazO是碱性氧化物,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C错误;

D.NazO是碱性氧化物,不和氢氧化钠反应,D正确;

故选D。

11.下列关于物质类别的说法不无够的是()

A.H2cO3属于酸B.氯水属于纯净物

c.c2H50H属于有机化合物D.Na2c。3属于盐

K答案UB

K解析H

【详析】A.H2c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A正确;

B.氯水中含有氯气、水、氯离子、氢离子、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属于混合物,故B错

误;

C.C2H50H属于醇类,属于有机化合物,故C正确;

D.NazCOs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D正确。

k答案U为:Bo

12.下列粒子不丹有还原性的是()

A.Na+B.Fe2+C.ClD.Al

K答案XA

K解析X

【详析】A.Na+的化合价为+1价,是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故A正确;

B.Fe?+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C「的化合价为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

D.A1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k答案》为:A„

13.下列行为不行令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B.制备有毒气体CL时,在通风橱内进行

C.点燃H2前,先进行验纯操作

D.金属Na不慎着火时,用水浇灭

(答案》D

K解析X

【详析】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防止发生火灾,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故A不符

合题意;

B.在实验室,有毒气体会污染室内环境,甚至使人中毒,制备有毒气体时应在通风橱内进

行,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点燃氢气前,若氢气不纯,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符合实验安全

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

D.钠会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氢气,应该用沙子盖灭,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物质转化不熊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Na2O2B.Cl2FeCl3

C.SO3Na2SO4D.Fe2O3^-Fe(OH)3

K答案XD

K解析X

点燃

【详析】A.Na与O2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2Na+O2==Na2Ch,A不符合题意;

点燃

B.Fe与Cb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2Fe+3cl2==2FeCb,B不符合题意;

C.将SO3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可发生反应SO3+2NaOH=Na2SO4+H2。,C不符合题意;

D.Fe2O3>Fe(OH)3都难溶于水,FezCh不能与水反应制取Fe(OH)3,D符合题意;

故选D。

15.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变质的是()

A.NaClB.Na2O2C.NaOHD.FeCl2

k答案XA

K解析X

【详析】A.NaCl不会和空气中相关物质反应,不会变质,A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可以和水或二氧化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而变质,B不符

合题意;

C.氢氧化钠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铁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三价铁而变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下列说法不F碗的是()

A.CH4的摩尔质量是16g/mol

B.常温常压下,22.4LCCh的物质的量为Imol

C.ImoINz约含有6.02x1023个氮分子

D.ILlmol/LNaOH溶液中含有lmolNa+

K答案XB

k解析X

【详析】A.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摩尔质量是16g/mol,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贝I22.4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Imol,B不正

确;

C.ImoINz含有的氮分子数约为lmolx6.02xl023moH=6.02xl023,C正确;

D.ILlmol/LNaOH的物质的量为Imol,在溶液中NaOH发生完全电离,则电离产生lmolNa+,

D正确;

故选B。

17.下列化学用语不正聊的是()

A.H2O的电子式:H:6:H

B.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6)286

C.KOH的电离方程式:KOH=K++OH-

D.用电子式表示HCI的形成过程:H^Cl:—►H+[:Cl:r

••••

[答案XD

K解析X

【详析】A.在H2O分子中,O原子与每个H原子间各形成1对共用电子,其电子式为

H:6:H,A正确;

B.S的核电荷数为16,电子排布为2、8、6,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代16)286,B正确;

C.KOH为可溶性强碱,溶于水后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KOH=K++OH,C正确;

D.HC1为共价化合物,由H原子与C1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用电子式表示HC1的

形成过程:H.+.《1:—^H:《l:,D不正确;

••••

故选D。

18.锢(In)是一种主族元素,电子产品的屏幕常使用含锢的导电玻璃。噂In的最外层电

子数是3,下列说法不正卿的是()

A.In原子的原子核内有49个质子B.[jin的中子数为113

C.i:;In噜In互为同位素D.In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3价

K答案UB

[解析X

K祥解工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

【详析】A.根据锢原子结构,锢的质子数为49,A正确;

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的中子数=113—49=64,B错误;

C.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唱In%In符合同位素的概念,C

正确;

D.锢元素属于主族元素,主族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In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

容易失去3个电子,显示最高化合价是+3价,D正确;

故选B。

1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O:、SO;B.Na+、Ca2+.CO:、NO;

C.Na+、K+、OH、SO;D.Fe2+>H+>Cl、CIO

k答案1C

K解析X

【详析】A.『与CO:反应生成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a?+与CO: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Na+>K+、OH>SO:一,均能共存,故C正确;

D.Fe?+具有还原性,C1CF具有氧化性,两者因发生氧化还原不能大量共存,H+与C1CT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酸,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1答案》为:Co

2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歪理的是()

A用FeCh溶液腐蚀覆Cu板制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

B.向含Br■的浓缩海水中通入Ch制Br2:Cl2+2Br-=Br2+2C1-

+3+

C.A1(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A1+3H2O

+

D.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CO^+2H=H2O+CO2T

[答案XD

K解析X

【详析】A.FeCb溶液能氧化Cu,生成Fe?+和C1P+:2Fe3++Cu=2Fe2++Cu2+-A正

确;

B.含Br的浓缩海水中通入C1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母2和ChCl2+2Br-Br2+2Cr,

B正确;

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A1(OH)3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3+

Al(OH)3+3H+=Al+3H2。,C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Ch,其难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等:

+2+

CaCO3+2H=Ca+H2O+CO2T,D不正确;

故选D。

2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理行的一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向氯水中加入镁粉,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氯水中含有H+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

B该溶液中含有Fe?+

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物质生成

C向某溶液中加入AgNC)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含有C「

D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O:

[答案』c

K解析X

【详析】A.氯水中含有强酸盐酸,盐酸和活泼金属镁生成氢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操

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相符,A不符合题意;

B.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可知白色

沉淀为Fe(OH)2,则溶液中含有Fe2+,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相符,B不符合题意;

C.向溶液中加入AgNC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碳酸银、硫酸银

等,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C1-,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不相符,C符合题意;

D.碳酸根离子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中可

能含有COj,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相符,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钠与水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A.I中钠熔化成小球说明反应放热和钠的熔点低

B.I中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2Na++20H-+H2T

C.II中有肥皂泡产生说明有H2生成

D.II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

(答案』C

k解析H

【详析】A.I中钠熔化成小球,能够说明反应放热和钠的熔点低,A正确;

B.I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f,故其离子方程式为:

+

2Na+2H2O=2Na+2OH+H2t,B正确;

C.II中试管受热空气膨胀,也能产生肥皂泡,故有肥皂泡产生不能说明有H2生成,C错

'口

厌;

D.II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CU和H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0(g)=

Fe3C)4+4H2,D正确;

故K答案X为:C„

23.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C1、K2co3、Ba(NO3)2、CuSCU和Na2sCU,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此悬浊液中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得到无色滤液;

③取无色滤液,滴加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依据实验现象,下列关于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K2cCh和CuSCU

B可能含KC1,一定含Ba(NCh)2和Na2SO4

C.一定含KC1、Ba(NC>3)2和Na2s。4

D.一定含Ba(NC)3)2、Na2so4和K2cO3

K答案UB

[解析X

k祥解》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C1、K2cO3、Ba(NO3)2、CuSCU和NazSCU,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不含有CuSO4,此沉淀可能为BaSCU

或BaCCh或二者的混合物;

②向此悬浊液中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此沉淀不含BaCCh,一定是BaSCU;

③取无色滤液,滴加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可能为AgCl,也可能为Ag2SCU。

【详析】A.固体溶于水后形成无色溶液,则不含CuSCU,沉淀不溶于盐酸,则不含K2cCh,

A不正确;

B.滴加AgNCh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能含KC1,溶于水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盐

酸,则为BaSCU,溶液中一定含Ba(NCh)2和Na2sO4,B正确;

C.滴加AgN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可能为AgCl,也可能为Ag2so4,则不一定含

KCL但肯定含有Ba(NO3)2和Na2so4,C不正确;

D.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Ba(NC)3)2、Na2so4,一定不含K2co3,D不正确;

故选B。

24.用强光照射氯水,通过传感器获得如下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

d

£

w

时现

/S

ffll

A.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12+H2OHC1+HC1O

B.图1中pH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CL逸出

光照

C.结合图1、图2和图3推测发生了反应:2HC1。2HC1+02T

D.光照较长时间后,溶液的漂白性会减弱

[答案XB

K解析工

【详析】A.氯气和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A正确;

B.氯水中含有HC1O,HC1O为弱酸,强光照射下分解生成HC1和氧气,由弱酸转化为强

酸,因此pH下降,B错误;

C.氯水中的HC10在强光照射下分解生成HC1和氧气,因此HC10的浓度降低而氯离子的

光照

浓度增大、氧气含量增多,推测发生了反应:2HC102HC1+O2T,C正确;

D.次氯酸具有漂白性,HC1O在强光照射下分解生成HC1和氧气,导致溶液的漂白性会减

弱,D正确;

故选B。

25.用含有ALO3和少量FedxFeqs的铝灰制备工艺流程如下(部

分操作和条件略)。

I.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04,过滤;

II.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C)4溶液,充分反应;

III.调节溶液的pH约为3,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IV.加入MnS0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已知:

①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I(OH)3Fe(OH)2Fe(OH)3

开始沉淀时3.46.31.5

完全沉淀时4.78.32.8

②一定条件下,MnO;可与Mi?+反应生成Mn。?

下列说法不正理的是()

A.I中溶液中的阳离子有加3+、Fe2+、Fe3+和H+

B.II的目的是将Fe?+氧化为Fe3+

C.Ill中棕色沉淀含有Fe(OH)2和Fe(OH)3

2++

D.IV中发生了反应:3Mn+2MnO;+2H2O=5MnO2+4H

[答案Xc

k解析X

K祥解》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zS。”溶解得到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铁,过滤得到溶

液,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高锦酸钾溶液,将亚铁氧化为铁盐,调节溶液的pH约为3,得加

热后沉降得到氢氧化铁,加入硫酸铳与高镒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铳沉淀,过滤、浓缩、结晶、

分离,得到产品,据此分析。

【详析】A.结合上述分析,I中溶液中的阳离子有AJ3+、Fe?+、Fe3+和H+,故A正确;

B.II加入高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将Fe?+氧化为Fe3+,故B正确;

c.Ill中棕色沉淀为Fe(OH)3,故C错误;

D.结合上述分析,IV中发生了反应:3Mn2++2MnO;+2HQ=5MnO2J+4H+,故D正确。

(答案X为:Co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9题,共50分。

26.将物质及其用途连线。A-B-C-

物质用途

A.FezOsa.红色颜料

B.NazChb.消毒剂

C.NaClOc.供氧剂

[答案工①.a②.c③.b

K解析》

【详析】FezCh为红棕色粉末状固体,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可制成红色颜料;NazCh中O元

素呈-1价,具有强氧化性,能与CO2、H2O等反应并生成。2,可作供氧剂;NaClO具有强

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能力,可用作消毒剂。由此可得出:A-aB-cC-b„

27.化工厂用浓氨水检验氯气是否漏气,利用的反应如下:

8NH3+3C12=6NH4C1+N2

(1)氯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或“降低”),作还原剂的物质是o

(2)若每消耗3moic",则生成N2的体积是L(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是mol0

K答案』(1)①.降低NH3

(2)①.22.4②.6

K解析工(1)该反应中NH3中N元素从-3价升高至0价,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

C12中C1元素从0价降低至-I价,发生还原反应。

(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每消耗3moi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3molx2x[0-(-l)]=6mol,同时生成Imol氮气,体积为lmolx22.4L/mol=22.4L。

28.实验室用Na2c。3固体配制100mLL0mol/LNa2c。3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如下。

(1)配制溶液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

(2)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0

(3)所配制的Na2cO3溶液中c(Na+)是mol/Lo

(4)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

a.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

b.操作3中烧杯洗涤液未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1答案X(1)100mL容量瓶

(2)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3)2.0

(4)b

K解析X

k祥解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

摇匀等;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等,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100mL容量瓶,所以缺少的玻璃仪器:

100mL容量瓶;

(2)操作1为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3)Na2c。3溶液中c(Na+)=2c(Na2CO3)=2x1.Omol/L=2.0mol/L;

(4)a.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也不变,

则浓度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b.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损失,则浓度偏小,故符合题意;

C.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则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9.某小组探究Na2c03和NaHCO3的性质。

(1)探究溶解性。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lgNa2CO3和NaHCO3固体,分别加入5mL

水,充分振荡后,一支试管中固体有剩余,剩余的固体是0

(2)探究稳定性。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能够证明Na2c0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Ch的证据是

②NaHCCh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K答案』(1)NaHCCh

(2)①.加热NaHCCh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Na2cCh一段时间后,澄清石

A

灰水未见浑浊②.2NaHCO3==Na2cO3+CO2T+H2O

++

(3)C0;+H=HC0;②.HC03+H=C02T+H2O

(4)ab

K解析H

(祥解力Na2cCh的热稳定性强,用酒精灯加热Na2cCh固体,不发生分解;NaHCO3的热

稳定性差,用酒精灯加热NaHCCh固体,会发生分解,生成Na2co3、CO2气体和水。由NaHC03

的分解反应,也可得出Na2cCh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o

(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lgNa2cO3和NaHC03固体,分别加入5mL水,充分振荡

后,发现盛有NaHCCh固体的那支试管中固体有剩余,则表明NaHCCh的溶解度比Na2c03

小,剩余的固体是NaHCCh。

(2)①由装置图可知,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含有C02来判断两种盐的热稳

定性,则能够证明Na2c0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03的证据是:加热NaHC03一段时间后,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Na2cCh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

A

②NaHCCh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气体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

Na2cO3+CO2T+H2O。

(3)

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先发生反应生成NaHCCh等,NaHCCh再与盐酸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实验步骤实现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

向盛有Na2cCh溶液的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COj+H+=HCO]

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时间后产生气泡

②HCO3+H+=CO,T+HQ

向盛有NaHCCh溶液的

立即产生气泡

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4)该小组在探究Na2cCh和NaHCCh的性质时,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溶解性实验、热

稳定性实验及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分析溶解度大小、热稳定性强弱、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

快慢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则运用的化学思想方法有ab。

30.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并回答问题。

铳是一种稀土金属元素。天然稳定同位素为45Sc,化合物常见价态为+3价。铳非常活泼,

室温时表面被氧化形成薄膜。SC2O3溶于酸生成Sc3+,溶于过量浓NaOH溶液生成

Na3[SC(OH)6]O在氮气保护下,将ScCL和金属Ca在高温下反应,再分离熔渣CaC",

可制得纯度约为99%的金属铳。

铳的熔点比铝的高2.5倍,而密度相近,适用于航空、火箭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铳是有

效的合金元素,加入镁或钛中形成合金,可使合金有较好的机械、电学和稳定性能。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SC2O3具有一定两性氧化物特征。

(2)ScC§与Ca制备Sc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制备Sc采用氮气保护可以防止Sc和Ca被空气氧化。

(4)铳加入镁中形成合金后,合金的性能与纯金属有差异。

[答案X(1)对(2)错(3)对(4)对

k解析1(1)Sc2O3既能溶于酸生成Sc?*,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生成Na3[Sc(OH)6],

属于两性氧化物,故正确。K答案X为:对。

(2)结合题干信息,ScCL与Ca反应生成CaCL和Sc,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k答案』

为:错。

(3)铳非常活泼,室温时表面被氧化形成薄膜,钙性质也活泼易于氧气发生反应,制备Sc

采用氮气保护可以防止Sc和Ca被空气氧化,故正确。[[答案』为:对。

(4)铳加入镁中形成合金后,结构发生改变,合金的性能与纯金属有差异,故正确。(答案》

为:对。

31.宋代《千里江山图》所用矿物颜料绿松石中含有CUAIG(PO4)4(OH)s-5H2Ose

(1)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O

(2)CUA16(PO4)4(OH)8-5H2O中H-O共价键的类型是(填“极性键”或“非极性

键”)。

(3)下列比较Mg、Al金属性强弱的方案合理的是(填序号)。

a.比较Mg、Al分别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b.比较Mg、Al的密度

c.向MgCb溶液、AlCb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比较Mg(OH)2、A1(OH)3的碱

性强弱

(4)P与N、As是同主族元素。

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填序号)。

a.NH3b.PH3C.ASH3

②非金属性:P>(填“N”或“As”),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o

K答案X(1)第二周期第VIA族

(2)极性键

(3)ac

(4)①.a>b>c②.As③.P、As是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As>P,原子半径:

As>P,得电子的能力:P>As,非金属性:P>As

K解析X(1)氧元素为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二周期第VIA族。

(2)CuA16(PO4)4(OH『5H2O中,H、0元素的非金属性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于0

原子而偏离于H原子,则H-0共价键的类型是极性键。

(3)a.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比较Mg、A1分别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可推出Mg和A1的金属性强弱,a符合题意;

b.金属单质的密度与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半径、原子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不能决定金属

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则比较Mg、Al的密度不能推出Mg、Al的金属性强弱,b不符合题意;

c.向MgCb溶液、AlCb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A1(OH)3溶解,则表明A1(OH)3

具有一定的酸性,而Mg(OH)2不具有酸性,从而推出Mg(OH)2、A1(OH)3的碱性强弱,c符

合题意;

故选aco

(4)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P与N、As是同主族元素,且非金属性N〉P

>A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b>c„

②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P>As,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P、As是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As>P,原子半径:As>P,得电子的能力:P>As,非金

属性:P>As„

32.某小组探究NazCh与H2O的反应,实验方案及现象如下:

加1~2滴

酚酬溶液振荡

气泡消失后溶液变红红色褪去

凡。电溶液等分两份IlIII

产生加入少量MtI。?

气泡-------------——迅速产生

I|大量气泡

IV

(1)I中Na2O2与H2O反应生成Ch的化学方程式是o

(2)证明I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的实验证据是

(3)针对m中“振荡后溶液红色褪去”提出假设:

已知:i.酚酰溶液遇浓NaOH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加水后恢复红色

ii.一定条件下,酚麟易被强氧化剂氧化

假设1:溶液中NaOH浓度过大,使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假设2:。

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将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假设1不成

①向III中溶液加入______(填试剂)溶液不变红

分别向III和IV中溶液滴加2滴酚III中______;IV中溶液变红不

②假设2成立

酰溶液褪色

[答案X(1)2Na2O2+2H2O=4NaOH+O2T

(2)I中气泡消失后,加入少量MnCh,IV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3)①.I中生成的H2O2将酚献氧化,使溶液褪色②.H2O③.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解析H(1)I中Na2O2与H20反应生成。2,同时生成NaOH,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2H2O=4NaOH+O2T。

(2)证明I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通常加入MnCh,催化H2O2分解,由反应现象

做出判断,则实验证据是:I中气泡消失后,加入少量MnCh,IV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3)假设1:溶液中NaOH浓度过大,使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由ii.一定条件下,酚酷易被强氧化剂氧化,可得出另一种假设,即酚麟被反应生成的H2O2

氧化变质。从而得出:

假设2:I中生成的H2O2将酚麟氧化,使溶液褪色。

依据假设1,将溶液稀释,看溶液是否变红;若变色的原因是生成的H2O2将酚酸氧化,则

可先处理H2O2,再加入酚酸。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向III中溶液加入H2O溶液不变红假设1不成立

分别向ni和w中溶液滴加2滴III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IV中溶

②假设2成立

酚酰溶液液变红不褪色

33.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Cl2、Fe3+,L的氧化性强弱(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省略,

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L遇淀粉溶液变蓝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K1和K?,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

然后夹紧Ke

II.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浓盐酸后关闭活塞a,给A加热;

III.当B中的溶液变为黄色时,停止加热,夹紧K?;

IV.打开活塞b,将少量B中溶液滴入C中,关闭活塞b。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2)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3)B中溶液变黄说明氧化性CU>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探究Fe3+和L的氧化性强弱,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并检测B

中黄色溶液和C中混合溶液中的鄙分微粒,结果如表所示(忽略空气中。2的影响)。

B中部分微粒C中部分微粒

甲既有Fe3+又有Fe?+有L

乙有Fe3+无Fe?+有

丙有Fe3+无Fe?+有Fe?+

①检验B中黄色溶液中含有Fe3+的试剂是0

②进一步检验L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o

③能证明该实验条件下氧化性Fe3+>L的有(填“甲”“乙”或"丙”)。不能证明的请说

明理由:。

K答案H(1)MnO2+4HCl(^)-MnCl2+Cl2T+2H2O

(2)Cl2+20H=CIO+Cl+H20

2+3+

(3)Cl2+2Fe=2Fe+2C「

(4)①.KSCN溶液②.取少量C中混合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③.甲、丙④.乙中B溶液不含Fe?+,则B溶液可能溶有过量的CL,CL和Fe3+均

能将「氧化为L,C中有L生成不能证明氧化性Fe3+〉L

K解析X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C)2+4HC1(浓产MnC"+C12T+2H2O。

K答案H为:MnO2+4HC1(浓产MnCl?+C12T+2H2Oo

(2)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为了吸收多余的氯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

Cl2+2OH=CIO+cr+H2Oo1答案》为:Cl,+2OH=CIO+cr+H2OO

2+3+

(3)B中溶液变黄说明CL>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Fe=2Fe+2Cro

2+3+

[答案》为:Cl2+2Fe=2Fe+2CT。

(4)①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②取少量C中混合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有U生成;

③甲中B溶液有Fe?+,说明氯气不足,有L生成,说明是Fe3+将「氧化为L;乙中B溶

2+3+

液不含Fe,则B溶液可能溶有过量的Cl2,Cl2和Fe均能将V氧化为L,C中有L生

成不能证明氧化性Fe3+>L;丙中B溶液中无Fe?+,C溶液有Fe?+,说明是F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