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秦朝历史可信度最高的是()
C.
D.《资治通鉴》的记载
2.“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
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这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
A.大一统局面形成B.中外文明的交流
C.民族交融的加强D.经济重心的南移
3.如图是位于济南贡院墙根街的“状元墙”,从中可以看至「古代高考”的影子。与“状元墙”相关的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4.史书中记载:“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上述材料描述的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5.《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
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A.外戚专权B.藩镇割据C.重文轻武D.武将专权
6.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
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成吉思汗D.忽必烈
7.下表是1661-1766年耕地面积的数据统计。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6837914
乾隆三H^一(1766年)7414495
A.筒车、曲辕犁的出现B.占城稻的引进
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D.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8.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流传不朽名著。”对联反
映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D.郑成功收复台湾
9.“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
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0.钱穆先生评价太平天国道:“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
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
C.《天演论》D.《资政新篇》
11.120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10年前,孙中山领
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这里的“辛丑”“辛亥”运用的是哪一纪年法()
A.年号纪年法B.天干地支纪年法
C.公元纪年法D.民国纪年法
12.贺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一次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
动。同学们选择的主题材料应是()
A.北京学生爱国宣传活动B.北伐先锋第四军独立团
C.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D.四渡赤水与过雪山草地
13.罗伯特・奥古斯德在《有限战争》中写道:“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
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B.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包围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14.学校组织学生到某纪念馆进行研学旅行,解说员深情地说:“他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他走到哪里好
事就做到哪里;毛泽东曾题词向他学习。”“他”是()
A.焦裕禄B.雷锋C.王进喜D.孔繁森
15.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
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
心。”这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坚持()
A.独立自主B.互惠互利C.大国外交D.合作共赢
16.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客观地认识和评判。下列选项中属
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17.如图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定位。据此判断这个帝国是()
公元前27年公元2世纪4世纪末
——I-----------------------1------------------------------1------------------>
首创•元首制”地跨欧亚非三洲分裂为两个帝国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18.“城市的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这段文字描述了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
A.背景B.过程C.内容D.意义
19.俄国诗人普希金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下列说法与其相关
的是()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B.废除了农奴制
C.维护了国家统一D.走上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
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材料中的“联盟体系”包括下列()
A.三国同盟B.国际联盟C.北约D.欧盟
21.“从经济上来看,它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政治上来看,它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
的行政命令体制。从对外关系上来看,它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
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与这段话相符合的选项是()
A.新经济政策B.苏联模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苏维埃政权
2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终止市场”,但“终止市场”不是“消灭市
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据此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给
美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了贫苦人民的生活B.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建立起法西斯专政D.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3.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
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
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是()
A.反法西斯联盟建立B.联合国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史实体现的是()
A.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B.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25.使用大规模在线数据库的电子邮件系统、互联网大大增强了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的能力。现代全球
生产和物流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全球定位系统。此段文字旨在论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是()
A.多极化趋势加强B.跨国公司的发展
C.信息技术的发展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铜方量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
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
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
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上述图片是战国时期一次重大改革的历史见证,请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孝文帝改
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事件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5年遵义会议
1940年百团大战
1945年中共七大
1949年4月渡江战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
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
的伟大跨越。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史
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57年、1984年增长高点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
思想
''心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基石出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发展起来……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欧洲的航海
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走向近代在思想、经济、资本积累方面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15至17世纪欧洲航海探险产生的世界影响。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推动欧
洲走向近代的根本原因。
1.A
2.B
3.C
4.D
5.C
6.C
7.D
8.C
9.B
10.B
11.B
12.D
13.C
14.B
15.A
16.D
17.B
18.D
19.A
20.A
21.B
22.D
23.C
24.B
25.C
26.(1)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
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
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
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旧贵族的世袭
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
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敌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
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
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特点:民族交融方式多样;汉族吸引少数民族是主流,胡汉互相学习。作用:促进了民地交融;增
强了北魏的实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随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等。
27.观点一: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论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南昌起
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助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总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结合中国的国情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革命胜
利。
观点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论述:俄国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27年,毛泽东领导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为中国人民赢得民族解放和建立新中国做了指导。
观点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了中流砥柱作用。
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遣杨靖宇等人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5年,华北事变
后,中共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
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93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伤寒性心肌炎的临床护理
- 白大衣高血压的临床护理
- 2025生姜购销合同范本
- 脾脏外伤的临床护理
-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用三边关系判定三角形全等
- 2025跨国酒店厨师雇佣合同
- 2025物业公司聘用合同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提供新质生产力还是注入新质生产
- 恶性脑膜瘤的临床护理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
- 广西《疼痛综合评估规范》(材料)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美容师考试与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及试题答案
-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 2025-2030中国药用活性炭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1年中国竹鼠养殖及深加工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超星尔雅学习通《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
-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