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古诗鉴赏文评类主观题专题解析(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鉴赏文评类主观题命题特点。
2.掌握古诗鉴赏文评类主观题答题要领。
3.通过审题训练,从不同题目中找共性,找到审题要领,提高答题效率。
4.紧跟高考风向,通过高考真题演示,配以高考真题训练,提高备考针对性。
5.通过2024届最新试题,强化对点专练,掌握答题技能,提高中得分率。
【主要内容】
01题型特点
02解题钥匙
03审题训练
04高考真题
05对点专练(高考真题对点练+2024届最新试题对点练)
01题型特点
题目展示
[2023年高考新课标II卷]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
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
其妙处。(6分)
[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1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
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2020年浙江卷]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
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
[2018年全国III卷]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
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2018年北京卷]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
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
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2013江苏卷](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
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考点角度
【例】明代杨慎《词品》评价此词“英气可掬”,有人认为词中除英气外
还有不平之气。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平之气”。
(角度:诗人的思想情感)
【例】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韩傀的诗歌是“晚唐之正音”,请结合诗歌尾联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角度:诗人的思想情感)
【例】后人评价此词下阕“似旷达而实痛楚”,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角度:诗人的思想情感)
【例】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
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角度:诗人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例】近人高步瀛评价此诗“兴会飙举”,即意兴昂扬超逸。请结合诗歌内
容简要分析。
(角度:语言风格+思想情感)
考点角度
【例】明末清初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本诗
的颈联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表现手法,景+情)
【例】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朱庆馀诗,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
请结合刘克庄的评价赏析这首诗。
(角度:“清丽浅切”f诗歌的语言风格;“巧思动人”f构思;“字意清远”f情感)
【例】苏轼说:“郊寒岛瘦”。孟郊之诗,多苦寒之作。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
体现孟郊诗作之“寒”的。
(角度:意象选择、意境营造,情感表达,语言风格)
【例】在某堂古代诗歌选修课上,有同学指出本诗五、六句和七、八句在语意上有断裂
之嫌,你准备写一篇文学小评论反驳该同学观点,请结合诗歌,列出评论要点。
(角度:诗句的意思,诗歌的结构,诗歌的主旨)
一道题总有一个解题方法。一道题,再推至一类题,触类旁通,兴举一反三,熟悉题型,
掌握解题方法,这就是能力。
古诗鉴赏文评类主观,共有的特点:
题目给出一句对本诗的评论(评价),然后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对这一评论进行分析。
因为评论(评价)是多方位、立体化的,所以此类题目相当灵活。
题干中呈现的评语(评价),对诗歌局部或整体一一炼字、炼句、意象、意境、形象、
诗意、章法、技巧、情感、风格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题目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水平的变式考查,是“以生考熟”。考生答题先要
认识这一题型,过审题关,明确考点(考什么)、答题方向(答什么)、答题技巧(怎么答)。
。解题钥匙
第一步:读评论、找关键,定角度、明思路。
读评论就是读题审题,找到评论中的关键性词语,然后想一想题目是要考哪一个考点。
评论观点中的关键词语是审题的重点。这一步审题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考生就是审题不细致,
导致答题不精准。
【例1(低难度)1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
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审题:评论关键词-“情”+“理”
角度:诗歌的主旨(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思路:表现哪些情感,说了什么道理(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
【例2(高难度)】近人高步瀛评价此诗“兴会飙举”,即意兴昂扬超逸。请结合诗歌内
容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词TT“意兴昂扬超逸”,可以细分为“昂扬”“超逸”。(命题人对评论观
点''兴会飙举”进行了解释,审题只需扣“意兴昂扬超逸”即可。)
角度:诗歌的语言风格,诗人的思想情感
思路:“意兴”,犹意境,兴致。答题方向从“昂扬”和“超逸”两个角度来解读诗人的
“意兴”。“昂扬”是从精神状态角度分析,可以想象诗人经历了某种挫折,思想上的乐观豁
达、昂扬高上;“超逸”的理解就有点难度。超,是超脱、洒脱,有超凡脱俗之意;逸,飘逸,
潇洒。对“超逸”的解读,要扣住“意兴”中的“兴”,更多有是从诗人的“兴致”“情趣”
角度解读。(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昂扬”和“超逸”至少有两条。)
第二步:读诗句、找对应;细梳理,条理化。
题干所指的评论(评价)是一理论性的观点表达,考生要将这一观点结合诗句进行具体
解读。第一步审题确定答题思路,第二步再来读诗句,找到对应的思考点,整合答案,分条
陈列。
【例1(低难度)】
【湖南省长沙市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见凝霜而思春日,但是看不见一点春天的痕迹,诗人心中倍感悲凉。
B.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而梅树将酝酿作花,诗人认为不必为此嗟叹悲伤。
C.颈联表现诗人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出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
D.诗歌首尾呼应,中间转折自如,章法井然。转折处善于用虚字斡旋,显得灵动而不板
滞。
15.A“诗人心中倍感悲凉”错误。这首诗的首联见凝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
神。“霜凝”,季节是在秋冬之际。诗人面对降霜、下雨的时节,并不慨叹悲戚,也不畏惧严
冬的来临,而是觉得离春天愈来愈近了。“春其渐起但无痕”,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明朗向上
的基调。
★★16.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何体
现这一评价的。
审题明确答题思路:表现哪些情感,说了什么道理。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
读诗找到对应内容:
这首诗的首联“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是说“已经到了严霜铺地、零雨送
秋的冬季,春天正在逐渐临近,只是还不见一点痕迹”,写诗人见秋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
进取的精神。
颔联“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不要叹息草木摇落枯萎,梅树正在恢复青春,
酝酿作花。是说“,不久将有复苏的梅花缀满琼枝”。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一面在衰
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衰败中却有新生,不必嗟叹伤感。
颈联“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是说“即使是短暂的停留,也应当整天整天
地去寻找春天的信息,不惜跑遍处处村落,仔细寻觅”,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
与信念的坚定。
尾联“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是说“从现在开始,我要按擦拭摩开有病的
双眼,等待你清新的诗作,来洗尽我的昏昏睡意”,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
表达了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与才情的赞美。
综上所述,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既有诗人情感的抒发,也有理性的思考
整合答案条理清晰:情:①诗人写自己在霜凝雨湿的季节期盼春天的到来,满怀信心寻
找春天的踪迹,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②诗人相信友人的佳作能为自己“洗昏睡”,表达了
对友人音信的期盼与才情的赞美。理:③自然万物轮回,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衰
败中却有新生,不必嗟叹伤感。
【例2(难度高)】
【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模拟卷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伤春
孟郊
两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战城郭腥。
乱兵杀儿将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
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
春色不拣墓傍株,红颜皓色逐春去。
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
令人惆怅山头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春天的青草和河水,和十年征战而满含血腥之气的城郭形成反差,肃杀意味浓厚,
奠定了本诗的情感基调。
B.颔联照应首联,揭示城郭现状的原因,二三月本是春日花开的时节,但此时因为战乱,
花朵却晦暗不明亮。
C.“旋风”和“莺啼燕语”打破了“千里无人”的安静,鸟儿的鸣叫使得荒城有了生机,
动静结合,颇有意趣。
D.“不拣”“逐春”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留春不住的惜春之情,“墓”字两次出现,
更增添了荒芜之意。
15.苏轼说:“郊寒岛瘦”。孟郊之诗,多苦寒之作。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体现
孟郊诗作之“寒”的。(6分)
1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鸟儿的鸣叫使得荒城有了生
机”“颇有意趣”错误,鸟鸣以动衬静,更增添才荒城的悲凉意味,并无“意趣”。
15.
审题:关键词TT“寒”
角度:意象选择、意境营造,情感表达,语言风格
思路:“寒”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词语,“寒”是一种冷色调,可以表现为意象选取和
意境表现上多愁苦景物;可以表现为语言风格上的悲凉低沉,沉郁顿挫;可以表现为情感上的
低沉悲慨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条理化表述。)
组织答案:①意象上的"寒":意象选取和意境表现上多愁苦景物,无过多鲜艳明丽的景色。
,,花冥冥,,,,千里无人,,,,荒城,,,,墓傍、渲染了凄苦冷清的氛围。②情感上的"寒":体现了对民生
寒苦的关注,表现了诗人伤春的忧愁和对战争的控诉。③语言风格上的“寒”:语言风格悲凉
低沉,充满了对时代的悲慨,沉郁寒凉。(每点2分,共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题干问如何体现“寒”,可从诗的意象选
择、意境营造、情感表达、语言风格的角度分析即可。
03审题训练
文评类主观题解题关键:
一是过审题关。认识题型,明确考点(考什么)和答题方向(答什么),掌握答题技巧
(怎么答)。通过审题训练,从不同题目中找出共性,领悟审题关键,可快速提高审题能力。
二是过诗意关。考生答题先要读懂诗歌;诗意读不懂,再怎么审题也是无用。这一块,
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同时还要以古诗鉴赏的基本知识体系做支撑。读懂诗意非一朝一夕
之功,这里就审题训练进行专项设计,可通过短时训练达到成效。
审题示例
【审题示例11明代杨慎《词品》评价此词“英气可掬”,有人认为词中除英气外还有不
平之气。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平之气”。
审题:关键词TT“不平之气”
角度:诗人的思想情感
思路:哪些不平之气(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
【审题训练2】后人评价此词下阕“似旷达而实痛楚”,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词TT“旷达”“痛楚”
角度:诗人的思想情感
思路:“旷达”和“痛楚”分条表述。要注意评论观点中两个字“似”“实”,“似”,
是从诗句表层角度分析;“实”是曲意,是深层分析诗人隐藏在诗句背后所栗表达的真实的
思想情感。(结合诗句,”似旷达+实痛楚”,条理化分析。)
审题训练
【审题训练1】明末清初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
本诗的颈联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词TT“景与情”“珀芥”意为事物相互关联。(成语“虎珀拾芥":琥珀
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角度:诗歌的景与情
思路: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不同的景,不同的情,至少有
两条;)
【审题训练2】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说林则徐“遣戍伊犁,出嘉峪关诗,风格高壮,
读之令人唾壶击碎”。请结合全诗分析其“高壮”体现在哪里。
审题:关键词TT“高壮”(成语“虎珀拾芥":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
比喻互相感应。)
角度:诗歌的语言风格,诗人的思想情感
思路:“高”,格调高,如情感格调高昂慷慨,不是意志低沉消极,自悲自伤的那种;“壮”,
可以指画面意境阔大雄浑、雄壮、壮观;也可指诗人内心的壮烈、壮怀、壮志。(结合诗句,
条理化分析;“高”和“壮”至少有两条;“壮”还可以从画面和情怀两个角度分析。)
【审题训练3】翁方纲评黄庭坚诗:“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种绝高之风骨,绝大之境界。”
这种“绝高之风骨”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词TT“高风骨”“大境界”
角度:诗人的人物形象诗人的思想情感
思路:“高风骨”“大境界”,是评论人物形象的词语,充满了赞美之情。风骨和境界,
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志向追求的综合体现。答题要结合诗句,一一分析。答题模
式:①人物形象1+诗句分析1;②人物形象2+诗句分析2;③人物形象3+诗句分析3。(结合
诗句,具体分析,条理化表述。)
参考答案:①厌倦官场,表现了诗人清高的品性。“了却公家事”表明诗人对官场生活
的厌倦,体现诗人清高的风骨。②感叹世无知己,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
怀。颈联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典故,表明诗人感伤于世无知己,但也不向现实妥协的孤傲情怀。
③渴望归隐,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尾联暗示了诗人愿告别现实社会、追求超然和洒脱生活
的愿望,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审题训练4】刘克庄生活在南宋王朝濒临覆亡之际。后人评价,刘克庄的词“是时代的
悲歌”,同时“它对现实的批判性也有所加强”。请结合本词,对此做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词TT“时代悲歌”“批判现实”
角度:诗人的思想情感
思路:“时代悲歌”,诗中哪些诗句写出了时代的可悲之处,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情感;
“批判现实”,思考诗人批判了哪些现实,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条理化表述。)
【审题训练5】前人评此诗“欲人提携之意,颔联即已寓之。”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6分)
审题:关键词TT“提携之意”“颔联寓之”
角度:诗人的情感,诗歌的结构
思路:答案的最佳逻辑思维:①先解读“提携之意”(肯定在后于颔联的颈联或尾联中表
达);②再解读诗人表达''提携之意”时的层次关系,颔联是怎样暗含此意的,并指出在结构
上的作用,为下联(颈联或尾联)表达请求之意做了铺垫。(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
【审题训练6】《唐才子传》说“韦庄寓目缘情……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
试从本诗的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这一特点。(6分)
审题:关键词TT“寓目缘情”“感人”
要求:“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
角度:诗人的情感,诗歌的表现手法
思路:整体思路是“内容”“手法”。答题栗扣评论观点中的“情动人”,也就是说这种
感动人的情诗人是通过哪些内容来呈现的,以及是怎样表达的。(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
【审题训练71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韩像的诗歌是“晚唐之正音”,请结合诗歌尾联谈
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审题:关键词TT“正音”
角度:诗人的思想情感
思路:注意“正音”前的时代限制“晚唐”,一个朝代走向没落;“正音”是形象化说法,
正音,就是正能量的声音。我们据此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爱国之心,希望国家能重兴崛起。答题
时就栗思考,诗人爱国之“正”,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正”的体
现。)
【审题示例8】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朱庆馀诗,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
字意清远。”请结合刘克庄的评价赏析这首诗。
审题:关键词TT“清丽浅切”“巧思动人”“字意清远”
角度:“清丽浅切”T诗歌的语言风格;“巧思动人”T构思;“字意清远”-►情感
思路:①语言②构思③关键字后面的深意(结合诗句,条理化分析,注意组织答案要围绕
评论观点中的“清浅”“巧思”“清远”)
【审题训练9】在某堂古代诗歌选修课上,有同学指出本诗五、六句和七、八句在语意上
有断裂之嫌,你准备写一篇文学小评论反驳该同学观点,请结合诗歌,列出评论要点。
审题:关键词TT“反驳”“断裂之嫌”
角度:诗歌的结构诗歌的主旨
思路:这道题目具有创新性,情境化设题,反套路。题目的本质性要求是回答诗歌5.6
句与7.8句的内在有机关联。答题方向明确,二者句意上是不存在断裂的,是有关联的。找到
关联点是答题关键。那么组织答题(反驳)时的最佳逻辑层次为:①5.6句讲了什么;②7.8
句讲了什么;③5.6句与7.8句的内在有机关联体现在哪里。关系点当然是从诗的全篇角度思
考,诗人组织诗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也就是全诗要表现什么。以诗歌主旨统领全篇,也就能
解答局部的布局谋篇。
参考答案:不断裂。五、六句讲道理,表面上是针对普通人没有亲眼见到就认为不存在的
普遍现象,实际上写出朝廷无视北方土地的沦陷,不思恢复的现状;七、八句继续写洛阳、长
安不远,只是为群胡盘踞,没有办法驱逐群胡。四句诗都关涉当时的形势,都表现了诗人的愤
怒和无奈,所以不断裂。
04高考真题
文评类主观题并非新题型,早在十年前的2013年高考江苏卷就出现过。2013年高考,教
育部四套试题中,新课标II卷和全国甲卷古诗鉴赏主观题就是这种题型。
2023年高考试题解析
高考真题1【2023年高考新课标II卷】《湖上晚归》(林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㈤,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
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试题评述】题目典型,运用文学评论观点解读诗句内容,考查考生对观点的理解、结合
观点解读诗句的能力,体现了高考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题目从景物描写角度出发,要求
考生深层次解读作者的“我之色彩”(主观思想情感),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考验。
解题步骤:
审题明确答题思路。题型为观点评论型,以给出的文学评论观点来解读诗歌内容。答题
思路:先理解评论观点的内容,要扣住观点关键词(物,我,色彩);再思考这一观点在诗
歌中的体现;组织答案分条表述。观点理解:“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指的是做
为主体的人,在观客体的物时,会把个人的眼光、情感、观点、态度投射到景物中,景物描
写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答题任务:“这一
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就是要求考生回答诗中所写景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我
之色彩”。思路:描写了哪些“物”+体现了“我”的什么(主观)色彩。结合全诗,从头至
尾,一句句阅读分析。
读诗找到对应内容:
①诗歌首联“卧枕船舷归思清”透露出愉悦闲适之心境,全诗景物都笼罩上诗人的主观
色彩。②诗歌第二句写小船仿佛在仙境穿行,诗人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见景色也格外美丽。
③诗歌颔联写夕阳晚照中小桥流水、山寺云峰悠然宁静的状态,恰是诗人内心宁静闲适的投
射。④诗歌颈联描写归飞的小鸟和水中的红莲,“如见避、似相迎”,运用拟人手法写鸟儿
避人飞走,荷花热情欢迎,描写细腻,同样传达出诗人回家之时愉悦闲适的心情。
整合答案条理清晰:【官方答案】16.(6分)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
点出归家途中,诗人心静如水,平和静谧的内心状态;②心境投射到外物:诗人眼中的景象,
如桥、寺、翠羽、红蕖、浩渺的烟水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
入“蓬瀛”。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
高考真题2【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临江仙》(晃补之)
阅读下面这首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会工作计划 20某年社区工会工作计划开头语
- 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课件
- 上学期学前班教学工作计划
- 2024-2024高一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24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计划投稿
- 2021年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 2024~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幼儿园工作计划
- 小学课外辅导计划表
- 2024新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 个人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课件
- 美术高考总结汇报
- 北宋词之临江仙夜归临皋【宋】苏轼课件
- 建筑与建材行业设计与工程技术培训资料
- 铁路押运培训课件
- 2024年广东汇源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务管理
- 跨境电子商务英语 课件 Unit 1 Overview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Unit 2 Ma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
- 甲状腺癌科普健康知识讲座
- 哲学与人生总复习
-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