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普宁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普宁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普宁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普宁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普宁市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如果你的朋友想读一部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书,你会推荐哪一部()

A.《呐喊》B.《沙乡年鉴》C.《基地》D.《虞初新志》

2.(2分)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归省(xing)亢奋(k&ng)推掾(r%ng)熊簇g)铿熊有力(q诲ng)

B.雾图(前)型劣(zhu。)幽值(qi羲o)气氛(fGn)风雪强途(z出)

C.萌发(m@ng)孕育(yiin)连型(qi百o)粗糙(由0)楔型文字(xie)

D.映石(ySn)剧然(p诲n)翠日(yi)沙斯(li)强词夺理(qiAng)

3.(2分)关于下面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关雎》中“参差荐菜,左右流之”“参差荐菜,左右采之”“参差存菜,左右将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

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B.《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

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C.《小石潭记》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景抒情,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D.《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阅读美文不仅可以陶冶个人情操,而且能够提高写作水平。

D.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课,让我懂得了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用电。

5.(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最无耻的事情。

(2)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物体而得到知识。

(3)“江歌”案让我们明白,我们可以惩罚作恶的坏人,却对冷漠的“好人”o

A.卑劣探讨袖手旁观B.卑鄙探察袖手旁观

C.卑劣探察束手无策D.卑鄙探究束手无策

6.(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项的一项是()

A.赌注沼泽喧闹叹为观止

B.唯幕烘烤腐蚀格物致知

C.枯躁飘移萦绕挑拨离间

D.奠定缅怀襁褓穿流不息

7.(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

B.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持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C.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听了都悲愤痛恨。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8.(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呐喊》,从题材上说属于小说。

B.说明文有其说明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C.《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仆先生追悼会上的演讲,地点在昆明。

D.《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它的中心论点是“食马者不知马”。

9、(4分)学校以“走进北京世园会”为主题,组织同学们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活动一)阅读介绍北京世园会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4月28日晚在延庆开幕。园区的中心是妫泗湖,它运用传统叠山理水手法,拓展废弃

鱼塘,营造湖面景观,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山体,建成天田山。园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馆。远看,它仿佛一柄“如

意”镶嵌在山水田园中,取名为“锦绣如意”。中国馆借鉴传统的斗拱、梯卵结构,效仿古人“巢居”和''屈居的智

慧,将主要展厅覆盖于梯田之下。园内制高点为永宁阁,永宁阁②了辽金楼阁建筑风格,③了北京建都始于

辽金的历史。《尚书•吕刑》有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永宁阁的名字便来源于此,寓意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园区一号门被称为礼乐大门,“④”今天,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国人民走进世园会。为了

提供更加真切的观赏体验,本届世园会不仅汇聚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视听交互体验等平台,还特别推出“智慧

世园”移动端APP,游客在家中即可进行“进入式”沉浸观览。该程序还提供园区场馆、展园与景点介绍,并具备定

位、实景导航与AR等功能。游客还可以通过该程序查找交通路线、周边餐饮、住宿、景点等信息,或在“植物课堂”

栏目中学习有关树木、花卉、园艺的知识,感受“园艺+”的魅力。

(1)给加点字注音和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②③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穴(xu@)居融合契合

B.穴(xue)居融合契合

C.穴(xu6)居契合融合

D.穴(xu3)居契合融合

(2)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瞰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馆内山东展区的墙壁上书写着一句《论语》中

众所周知的语录,这句语录正好能填入文中横线④处,该语录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在横线①处填入对联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世园会隆重开幕观光者畅游园区

B.吉祥如意中国馆功能无限移动端

C.美丽景观含文化底蕴全新体验显科技神奇

D.特色建筑别具匠心参观游览随心所欲

(活动二)世园会中国馆是同学们关注的焦点,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面短文中的(A)(B)(C)(D)(E)处缺少了相同的一个字,这个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有关它的思

想更是源远流长,这个字是“—"o

中国馆围绕五个主题依次布局。“天地人(A)”;“惠风(B)畅”借助《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大

型长卷展墙,再现秀丽多姿的绿水青山;“山水(C)鸣”;“祥(D)逸居";”(E)而共生"o

(2)根据文意,依次将下面四句话填入上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生态山水和丘陵梯田的意象,传达山水林田湖草万物共生的理念

②以影像与图文交织辉映的效果,指明我国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③营造“风拂花开,崇尚自然”的互动效果,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④以甲骨文辞和《诗经》中的植物为素材,彰显天然质朴的人与自然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

(3)千百年来,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其文化寓意为:探波傲雪、

深谷幽香、清雅澹泊、凌霜飘逸。中国馆特设“四君子”展区,展区墙壁上写有描写“四君子”的古诗句。下列不是

描写“四君子”的一项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B.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刘桢)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

D.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

(活动三)北京园是一座独具北京老城街巷建筑特点的四合院。右侧是北京是北京园中的一副门板楹联,以下对其书

体特点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属于楷书,方正稳重,笔画工整,饱满浑厚

B.属于行书,方扁流畅,一波三折,端庄雄伟

C.属于楷书,结构简省,不拘章法,大气磅礴

D.属于行书,瘦长典雅,匀净修长,潇洒飘逸。

(活动四)下面是学校通讯社撰写的参观报道片段,请阅读后完成下列小题。

从园区一号门向里走,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丰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题花坛。花坛以丽泽金融商务区

城市花国为主题,展现了人们共享和谐幸福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主题花坛中有一粉一

紫两株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桩牡丹盆景,体现出浓厚的花卉文化意蕴,亮出丰台区“花好月圆”的地域名片。在《北

京日报》微信公众号评选中,丰台区主题花坛得到51305票,赢得了北京世园会十六区最受欢迎花坛。

(1)文段中加点词语“花好月圆”凸显出丰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遗憾的是,这段文字并未完全揭示出这四个字的

丰富内涵。下面哪首诗可以用来弥补这个遗憾?你的选择是

(甲)(乙)

取道阅河干,浮桥度广滩。百转奔流永定长,烟波古渡有诗章。

汛凌过竹箭,水潦未桑乾。潮随浩浩千年阔,史记滔滔几段狂。

四载由来仰,尾阔今度看。碧草晨曦犹旖旎,青荷晓月正徜徉。

敬绳仁祖志,永定冀安澜。风梳细柳听新韵,橹桨摇来绮梦香。

(2)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做修改。

应改为:________

10、填空。(8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一,白露未晞。(《诗经•兼葭》)

(2)卖炭得钱何所营?—一。(白居易《卖炭翁》)

(3)《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景象的最后两句是_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o抒发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o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阅读理解。(42分)

11、(10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

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

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

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

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

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

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

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

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

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

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

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

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

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另一方面是.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

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12、(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课堂上禁用手机拍摄

①自从有了电脑以后,人们用手写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现在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不想用笔

记。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有明确规定,课堂上禁止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

②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雄冠全球,学校位于世界IT行业的心脏——硅谷,苹果公司的总部就设立在这里。学校

教室里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然而大学很多学科的教学完全不用电脑,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在黑

板上用粉笔板书,学生记笔记。在一些课上,老师明确规定,只能以手写方式记笔记,不能用笔记本电脑记录,更不

允许用手机拍摄。

③斯坦福的老师为什么要坚守传统?这是由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像数学这种课程,要使用大量的抽象符号,而且

内容大都是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如果老师只展示事先准备好的PPT,学生就没有机会领悟推导过程。再加上自己不

动手抄写,上课内容成了过眼云烟,脑子里留下的印象会很浅,结果根本无法掌握好这些知识。

④老师过度依赖PPT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写板书可以强迫老师不偷懒,每次上课前老师都要认真备课,如此才能

“温故而知新”。试想一下,假如老师用PPT,只需准备一次,然后年复一年地用,老师自己是轻松省事了,结果可

能不是熟能生巧,而是与教学内容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

⑤手写是美国至今仍然非常流行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沃尔特•莱文是麻省理工学院知名的物理学教授,他的课

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在网络上,我系统地看了他三门课的教学实况录像,包括“物理学入门”、“电磁学”、“振动

原理”等,全部是用手写板书。

⑥学生要体验“学而时习之”的快乐,必须放弃手机拍摄而用手记笔记;老师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也要少用

PPT而多写板书。

⑦现代科技的发达为学习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威胁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可不慎。

(摘自《北京晨报》)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了电脑以后,学生都用手机在课堂上拍摄上课的内容。

B.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雄冠全球,所以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

C.作者提倡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学生记笔记。

D.反对老师过度依赖PPT,是为了让老师不偷懒。

2.从文中可知“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能给学生和老师分别带来怎么的益处?

3.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一下选文第④⑤段的作用。

13、(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游石钟山记

季羡林

①幼时读苏东坡《石钟山记》,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

不遗。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敢梦想,自己能够亲履其地。今天竟能于无意中来到这里,真正像做梦一般,用金圣叹的

笔调来表达,就是“岂不快哉!”

②石钟山海拔只有五十多米,摆在巍峨的庐山旁边,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山上建筑却很有特点,在非常有

限的地面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绶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天又修饰得金碧辉煌,美轮

美奂。从山下向上爬,显得十分复杂。从怀苏亭起,步步高升,层楼重阁,小院回廊,花圃清池,佛殿明堂,绿树奇

花,翠竹修篁,通幽曲径,花木禅房,处处逸致可掬,令人难忘。

③这里的碑刻特别多,几乎所有的石头上都镌刻着大小不同字体不同的字。苏轼、黄庭坚、郑板桥、彭玉麟等等,

还有不知多少书法家或非名家都在这里留下手迹。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从南北朝至清代,名人咏石钟山之诗多

达七百多首。从陶渊明、谢灵运起直至孟浩然、李白、钱起、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文天祥、朱元璋、刘

基、王守仁、王渔洋、袁子才、蒋士卷、彭玉麟等等都有题咏。到了此地,回忆起将近二千年来的文人学士,在此流

连忘返,流风余韵,真想发思古之幽情。

④此地据鄱阳湖与长江的汇流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几次激烈廖兵。一晃眼,仿佛就能看到躺胪

蔽天,烟尘匝地的情景。然而如今战火久熄,只余下山色湖光辉耀祖国大地了。

⑤我站在临水的绝壁上,下临不测,碧波茫茫。抬眼能够看到赣、皖、鄂三个省份,云山迷蒙,一片锦绣山河。

低头能够看到江湖汇流,扬子江之黄与鄱阳湖之绿,泾渭分明,界线清晰,并肩齐流,一泻无余,各自保持着自己的

颜色,决不相混,长达数十里。“楚江万顷庭阶下,庐阜诸峰几席间”,难道不能算是宇宙奇迹?我于此时此地极目

楚天,心旷神怡,仿佛能与天地共长久,与宇宙共呼吸。不由得心潮澎湃,浮想不已。我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

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勤奋劳动,繁殖生息,如今创造了这样的锦绣山河万里。不管我们目前还有多少困难与问

题,终究会一一解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真有点手舞足蹈,不知老之将至了。这一段经历我将永远记忆。

⑥我游石钟山时,根本没想写什么东西。有东坡传流千古的名篇在,我是何人,敢在江边卖水,圣人门前卖字!

但是在游览过程中,心情激动,不能自已,必欲一吐为快,就顺手写了这一篇东西。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

是我没有能在这里住上一夜,像苏东坡那样,在月明之际,亲乘一叶扁舟,到万丈绝壁下,亲眼看一看“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的大石,亲耳听一听“噌咙①如钟鼓不绝”的声音。我就是抱着这种遗憾的心情,一步三回首,离开了石

钟山。我嘴里低低地念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我心中吟成的两句诗:“待到耄耋②日,再来拜名山”,我看到石钟山的

影子渐小渐淡,终于隐没在江湖混茫的雾气中。

1986年8月6日七十五周岁生日,写于庐山九奇峰下

注:①噌眩chengh6ng,象声词,指钟鼓声、喧嚣声等;②耄耋maodie,指八十岁的老人,通常泛指年纪大的人。

1.石钟山的建筑有哪些特点?

2.第三段,写碑刻和名人题咏有何作用?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有深意,试从内容和结构上加以分析。

4.结合这篇文章内容,谈谈国学大师季羡林游石钟山时的感受和心情。

5.试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三、写作。(50分)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感知四季流变;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

俗万象;走过任性叛逆,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失败低落,倍增前行信心;走过困惑迷惘,迎来灿烂阳光……

请以“走过,才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500字;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B

【解题分析】

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经典之作。作品首先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然美景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微妙

的生态平衡所产生的影响,继而用实例展示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性的介入,最后更表达了人类对荒野美学最为迫切

和适时的恳求。故选B。

2、C

【解题分析】

A.推操(含ng)—(sang);

B.气氛(fGn)—(fen);

D.强词夺理(qiGng)—(qiang)»

故选C。

3、D

【解题分析】

D、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4、C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中“避免……不……”否定不当,应该删除“不”。B项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注意前面表示一面,“能否”表示两面,应删除“能否”。D项中主语残缺,可以删去“通过”或“让”。

【题目点拨】

成分残缺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

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宾语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

5、C

【解题分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辨析同义词,每组同义词既有相同的语素,又有不同语素,关键在了解共同点的基础上,抓住它们

的不同语素,仔细体会其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1)卑劣:低劣、卑下;卑鄙:人格低下,举止不端,品性恶劣。

形容事件用“卑劣”。(2)探讨:探索研讨,用于问题;探察:探究审察考察;探究,用于事物:在学习情境中通过

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学习,用于学习;故应用“探察”。(3)袖

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像手被

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根据语境应用“束手无策”。故选C。

6、A

【解题分析】

B.“唯”应为“帷”;C.“躁”应为“燥”,“飘”应为“漂”;D.“穿”应为“川”。故选A。

7、A

【解题分析】

B.搭配不当,“支持"改'‘支配”;

C.成分残缺,“听了前”加“大家”;

D.句式杂糅,去掉”的缘故”;

故选A。

8、D

【解题分析】

D.《马说》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9、【活动一】(1)A(2)B(3)C

【活动二】(1)和(2)D(3)B

【活动三】A

【活动四】(1)【乙】

(2)示例:赢得了北京世园会十六区最受欢迎花坛称号(或:被评为北京世园会十六区最受欢迎花坛)

【解题分析】

活动一:(1)穴居应读穴(xu6)居;融合:上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在一定的碰撞或接触之后,认知、情感或态度倾

向融为一体。可指文化、风格等。契合:符合。据此,答案为A。

(2)依据“今天,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国人民走进世园会。”应填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故选

B。

(3)本文主要介绍北京世博园的景观、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以及应用到的高科技手段。据此,答案为C。

活动二:(1)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以“和”为贵,故应填入字为“和”。

(2)根据前面的主题“天地人和”“山水和鸣”“祥和逸居”“和而共生”,依次填入的句子为④句、①句、③句、

②句。故选D。

(3)“四君子”指梅、兰、竹、菊四种植物,A句写梅花;B句写松树,不属于“四君子”;C句写竹子;D句写菊花。

故选B。

活动三: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

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该楹联文字形体方正,是楷书,

据此,答案为A。

活动四:(1)花好月圆:比喻美好圆满的生活。乙诗突出文化底蕴深厚,描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了和谐美好的

画面,与“花好月圆”的寓意相符,故选乙诗。

(2)划线句的“赢得了北京世园会十六区最受欢迎花坛”部分,缺少宾语,应改为“赢得了北京世园会十六区最受欢

迎花坛的称号。”或“被评为北京世园会十六区最受欢迎花坛”。

10、兼葭萋萋身上衣裳口中食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与君

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

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兼葭、萋、缤纷、庇、俱、宦游、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理解。(42分)

11、1.①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

②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2.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3.对资源过度的消耗(意思相近即可)。

4.①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答出第一句即可)②a.控制人类对资源的

损耗。b.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答出一种即可)。

5.答出文章所涉及的两点知识即可。

【解题分析】

⑴从段⑤中“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

活。”这句话中可总结出答案。

(2)找到关键词“因为”。“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

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从这句话可得到答案。

(3)总结段④的段意即可得出答案。(人类对资源过度的消耗)

(4)“这一过程”中的“这”是近指代词,它指代的内容就是紧挨着它的前边那句话,即“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

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根据段④中“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

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可得出“控制人类对资源的

损耗,对生存环境的破坏”。

(5)一定要结合文本谈,如谈环保的重要性;地球上的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等。

12、1.C

2.学生能“学而时习之”,老师能“温故而知新”。

3.第④段使用了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证了老师过度依赖PPT会影响教学效果。第⑤段使用了举例论证,列举

了麻省理工学院知名的物理学教授沃尔特•莱文教授使用手写板书授课方式这一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手写是一种重要

的教学模式。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将选项内容还原到文段中,一一比对,做出选择。A

项表述有误,原文是“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B项表述有误,原文是“大学很多学科的教学完全

不用电脑,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C项正确;D项表述有误,原文是“老师过度依赖PT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

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第六段的内容来理解可知,“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体验到“学而时习之”的快乐,老师可以做到“温故而知新”。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仔细阅读④⑤段,可以看出,第④段将写板书和用PPT的效果进行对

比,属于对比论证,并且还运用了名言警句,属于道理论证;第⑤段列举麻省理工学院知名的物理学教授使用手写板

书授课方式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根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答题模式作答即可。

点睛: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对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格式进行作

答。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

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

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

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

13、1.①建筑很多,十分复杂②建筑很美,逸致可掬。

2.显示了石钟山对人们巨大的吸引力,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使石钟山积聚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独具魅力。

3.开头和结尾都提到苏轼的《石钟山记》,不仅是结构上的遥相呼应,还显现了石钟山文化渊源的力量,更起着加深

文章内涵的作用。

4.感受:使人感到作者有一种“生逢盛世”的愉快;感受:期待国家飞速发展、民族兴旺发达,并对此充满信心。

心情:“不知老之将至”,憧憬未来的好心情。(或游览时的激动心情,离开时的遗憾心情)

5.用语简练,大量的四字句及多处引用增添了浓浓的书卷气,夹杂在其中的一些白话口语又增添活泼亲切之感。

【解题分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

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第②段“山上建筑却很有特点,在非常有限的地面上,……从

山下向上爬,显得十分复杂。概括为建筑很多,十分复杂;“小院回廊,花圃清池,佛殿明堂,绿树奇花,翠竹修篁,

通幽曲径,花木禅房,处处逸致可掬,令人难忘。”概括为建筑很美,逸致可掬。

2.考查对侧面描写作用的理解。第三段写苏轼、黄庭坚、郑板桥、彭玉麟等等,还有不知多少书法家或非名家都在这

里留下手迹。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从南北朝至清代,名人咏石钟山之诗多达七百多首。一方面写出了石钟山碑

刻特别多,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些文人学士,在此流连忘返,流风余韵,是因为石钟山魅

力巨大,对人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从而使石钟山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3.考查对文章开头结尾的分析。阅读首尾两段,在内容上,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苏轼的《石钟山记》,加深了文章的

内涵。开头几句渲染了梦中境界成为现实的快乐,显示了在作者心目中,石钟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尾描写了作

者遗憾离开石钟山的心情,缘由是苏轼当年月夜山脚下所见的奇景,吸引着他“再来拜名山”,显示了石钟山的无穷

魅力和它的文化渊源的力量。在结构上,首尾遥相呼应,结构严谨。

4.考查对作者感受和心情的理解。结合这篇文章内容,从文中找出运用抒情议论的句子来理解。感受:根据开头句子

“今天竟能于无意中来到这里,真正像做梦一般,用金圣叹的笔调来表达,就是‘岂不快哉!'”表达愉快感受;中

间句子”如今创造了这样的锦绣山河万里。不管我们目前还有多少困难与问题,终究会一一解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对国家飞速发展、民族兴旺发达,充满信心。

心情:根据“但是在游览过程中,心情激动,不能自已,……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得知心情是游览过程中心

情激动,离开时心情遗憾。

5.考查文章在语言上的特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要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除了对词语进行恰当的选择和锤炼外,更

重要的是对句子进行必要的组织和调配。我们知道。句子是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同的意思可以用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